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五百五十三章 有人偷铁路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五百五十三章 有人偷铁路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8 14:37:09 来源:转码展示1

卢象观看着窗外的景色,心里不停的思索着卢象升的问题。mengyuanshucheng

夜渐渐的深了,卢象观一直现在客厅的窗户前,看着窗外的景色。

雪花开始从天空中落了下来,纷纷扬扬的朝着地面而来。

客厅里面的温度也逐渐的低了下来,客厅中放的火盆也熄灭了,客厅中照明的蜡烛摇晃着最后的火光,一闪一闪的失去了光亮,整个客厅彻底的黑暗了下来。

到最后,卢象晋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只剩下卢象观一人。

第一天清早,卢象升起了一个大早,他吃完早饭之后,便走出了客房,去了前台。

卢象升向前台的掌柜打听清楚了薛泽西的家庭住址之后,就一个人朝着薛泽西住址的方向走去。

此时的赵文站在总兵府的大门前,他看着天上飘下来的雪花,“这雪下的好啊,说不上大,也谈不上小。瑞雪兆丰年啊,看来明年的粮食肯定会丰收!”

刘文众站在赵文的身后,“大人,明天中午,估计多尔衮和多铎以及他们的家眷便能被送回来,咱们该怎么处置他们?”

赵文侧过身子,看向刘文众,“怎么处置?还能怎么处置?像多尔衮这种人,我不想让他看到今年大年夜时的烟花,等被送到之后,直接处决吧。

对了,等多尔衮被送到之后,先让人给他画一张像,一定要画的详细一点,同时测量他身体所有部位的数据。等做完这一切之后,将这些东西送到炼铁厂去,让炼铁厂的人按照这些数据给我用钢铁铸造一个一丈高的跪像,我要将这个跪像竖在宣镇北面的城墙外面。”

对于多尔衮,赵文是打心眼里讨厌,此人在历史上比皇太极还要可恶。

皇太极一辈子都没有打进山海关,作乱的地方有限。虽然皇太极也杀过不少的平民百姓,可是和多尔衮这厮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死在皇太极手中的百姓基本上集中在京城附近,可是死在多尔衮手中的百姓遍布大江南北,尤其是江南等地,更是尸横遍野,流血漂橹。

像这种人,就应该让他像秦桧一样,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

“大人,那多铎怎么办?此人怎么处理?”刘文众再次问道。

“多铎?此人的处理方法就按照多尔衮的来吧。”赵文回道。“至于他们的家眷,男丁,不管老弱,全部处死,不要一个活口。女的,发配奴儿干都司,对了,同时传令沈阳城和辽阳城,让那里的驻军将城中的俘虏开春之后全都给我送到奴儿干都司去,等到天气变暖,就让他们给我在奴儿干都司筑城修铁路。”

“遵命!”刘文众冲着赵文拱拱手,随后朝着办事处走去。

就在这时,宋应星、宋应升和孙元化出现在总兵府的外面,朝着赵文走来。

如今冬天已到,铁路修建的事情也就停了下来,再加上年关将近,负责修铁路的宋应升和孙元化也坐着火车回到了宣镇。

他们回到宣镇之后,便来拜见赵文。

在来的路上,宋应升和孙元化遇见了宋应星,所以几人就一起来了总兵府。

赵文看到好久没见得孙元化,面带笑容朝着两人走去。

“拜见大人!”几人看着走过来的赵文,加快速度走到赵文面前,冲着赵文行了一礼。

“快快起来,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进去吧!”赵文说着便领着几人朝着总兵府走去。

当走进总兵府的大厅之后,赵文坐在主位上,“你们坐吧!”

赵文指了指大厅两旁的椅子,看向几人。

几人告了一声谢,便坐在了大厅两旁。

“来人啊,上茶!”赵文看着侍立在大厅两侧的下人,开口道。

没多长时间,几个下人端着热茶走了进来,将热茶放在了几人旁边的桌子上。

“大人,如今从宣镇往太原府修建的主干道铁路已经修通,这次在下就是乘坐着火车回来的!”孙元化站了起来,开始讲述自己的工作。

“等到开春之后,我们准备以太原府为中心,开始修建通往其他府县的铁路,想要将整个山西省的主要城池连接起来,估计最少需要差不多两三年的功夫。”

这个时代不是后世,没有机器,光是靠着人力修建铁路,所以修建的速度就很慢。

如果不是赵文俘虏的那些俘虏,估计这个时候还没有将通往太原府的铁路修通。

“回大人,宣镇到大同的铁路也已经修通,如今的满桂满大人估计几天之后就会乘坐火车前来拜见大人。”宋应升也站了起来。

赵文将宋应星调去制造发电机的时候,便让宋应星的哥哥负责修建通往大同的铁路。

虽然宋应升没有宋应星那么大的本事,可是负责铁路的修建还是可以的。

赵文看着两人,点点头,“在修建铁路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

孙元化一听赵文说这话,眉头不经意的皱在了一起。

“有什么问题?”赵文一看孙元化这个架势,便知道肯定有问题。

“唉!”孙元化长叹一口气,“大人,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给您说。这个问题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反正就是挺闹心的。”

“具体是什么问题?”赵文身子前倾,看向孙元化。

“大人,事情是这样的。咱们的铁轨是用钢铁制造而成的,而且这些钢铁都是非常好的精制钢铁。

这种钢铁要是放在民间,能卖出不少的价钱,所以,有些人就对咱们的铁轨动了小心思。

有时候,我们将这段铁路修建完毕,当我们修建下一段的时候,因为没有人查看,所以便有当地的百姓趁着这个功夫,去偷咱们的铁轨。

最厉害的一次,偷了咱们将近一里的铁轨,而且还是直接在修好的铁路上拆下来的。尤其是越往太原府走,这种情况就越常见。

要不是巡查的人及时发现,恐怕要出事!”孙元化一脸无奈的说道。

铁轨所使用的钢铁在这个时代属于最顶尖的钢铁,如果用来打造菜刀锄头或者腰刀之类的东西,能使用很长时间。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就有一些人对这些铁轨动了心思。

山西被赵文拿下来没有多长时间,所以当地的百姓还比较穷,远远不能和宣镇的百姓相比。

当他们看到这么好的铁轨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贪念。

当修建铁路的工人将某一段铁路修建完毕,离开之后,当地的百姓就会想办法将铁轨从铁路上扒下来,运回去,卖给当地的铁匠。

当地的铁匠在收到铁轨之后,便用来打造一些菜刀锄头等工具。

因为铁轨的钢铁非常好,所以打造出来的菜刀非常锋利,锄头也非常耐用,用铁轨打造出来的农具在当地非常受当地的百姓欢迎。

这种现象也不是现在才开始出现,早在赵文修建通往龙门堡的铁路时,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只不过因为百姓越来越富裕的原因,这种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少。

“大人,我们也遇见了这种情况。最猖狂的一次,我们在前面修,他们就在我们后面偷。还有大半夜跑到工地上直接偷的,这些百姓太穷了,要是将他们抓住,他们还会赖在工地上,每天还要给他们提供粮食。”宋应升也一脸无奈的说了起来。

“那你们现在是怎么办的?”赵文问道。

宋应升说道:“大人,为了避免这种事的发生,我便联系当地驻军,委托他们在他们境内的铁路巡逻。除过这个方法之外,我还让人在铁路经过的村庄宣传,告诉他们偷盗铁路违法。虽然这样做效果不错,可是消耗的人力太大了,当地驻军又不可能只盯着这件事不放,要是以后战事再起,驻军上了战场,我就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还有,以后的铁路还要修遍整个大明,到时候这种事情肯定会数不胜数,到了那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人,我使用的方法和孙大人的一样,也是这样做的!”宋应升也说道。

赵文听着两人的话,陷入了沉思当中。

“看来组建铁路兵的事情刻不容缓了,随着地盘越来越大,这种事情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要是不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肯定会出现更多的乱子!”

赵文不由得想起了后世消失已久的兵种,铁道兵。

后世的铁道兵存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修建铁路和保护铁路不被破坏。

后世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时间中将铁路修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和这些铁道兵分不开关系。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觉得现在应该成立一个专门保护铁路的队伍,我把它叫做铁道兵。”赵文看向宋应升和孙元化,开口道。

两人对视一眼,一脸疑惑的道:“铁道兵?”

两人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词,虽然能从字面上理解一二,可还是有一些疑惑。

“没错,就是铁道兵。铁道兵主要职责就是保护铁路不被破坏,武器配备也不用像正规军那样,配备一些普通的腰刀和铁尺铁杖之类的就可以,对于年龄的要求,也不需要像正规军那样只要青壮,三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都可以。

除过铁道兵之外,我还打算成立一个交通部。交通部专门用来负责管理铁路以及全天下道路建设以及运营,至于铁道兵,目前就归交通部管理。

如今宣镇各房,也升级为部。兵房、参赞房、刑房之类的全部升级为部,官员职位不变,管理范围不变。”赵文将自己的规划说了出来。

众人听着赵文的声音,不由得陷入了沉默当中。

过了很长时间,孙元化看向赵文,“大人,成立交通部和将各房升级为部我没有意见,可是成立这个铁道兵,这真的能行吗?

随着铁路越来越多,到时候对于铁路兵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说不定到时候肯定有几十万人,这么多的人,花费的粮饷可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这些铁道兵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铁路,要是在他们身上花费大量的费用,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而且将军队归于交通部管辖,以后要是坐上交通部的臣属有不臣之心,这么多的军队,恐怕会闹出不小的乱子。”

“你说的这些我都思考过,目前铁道兵的军饷之类的东西就先从宣镇的银库,等到天下平定下来,再由当地官府负责,走当地的财政,分摊到县一级。

每个县内设置的铁道兵数量不用太多,五百人足矣。一个县城养活这五百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你说的不臣之事,这点你完全不用担心。铁道兵不会像正规军队那样进行训练,只需要会简单的擒拿就行了。

到时候再在当地府县设置交通司,由当地交通司管辖。这么多的铁道兵分摊到天下府县,就算以后坐上交通部一把手的官员有不臣之心,想要将这么多的铁道兵聚集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赵文根本就不用担心孙元化的这些问题,这种事情后世解决的很好,赵文直接将后世的办法拿出来就行了,也不用绞尽脑汁思考对策。

孙元化和宋应升听着赵文的解释,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当中。

良久之后,孙元化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大人说的做吧!”

赵文点点头,说道:“这样吧,交通部的事情我就交给孙先生了,趁着过年的这个功夫,先将交通部的大体结构搭建起来。

如今铁路修建的不多,交通部的事情也不会多。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说,交通部的事情先趁早弄起来,以后要是有不足的地方,可以直接进行补充,也不用再费功夫。”

虽然宋应升是宋应星的兄长,可是宋应升来宣镇的时间远没有孙元化早,所以这件事情赵文就交给了孙元化。

而且孙元化以前当过登莱巡抚,对这种事情也有一定的经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