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五百四十七章 出狱的吴襄吴三桂父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这些流贼将领们摇摇晃晃的走出大殿,在自己亲卫的扶持下,朝着外面走去。xiaodiaodayacom

李自成是他们的头领,所以襄王府也只能由李自成来居住。

当大殿中的将领都走出之后,李自成已经醉的不省人事,他趴在面前的桌子上,鼾声如雷。

站在旁边的亲卫急忙将李自成从桌子上抬了起来,朝着大殿外面走去。

走出大殿之后,李自成被抬着扶持着朝着后院走去。

此时的襄阳城就像是坠落了深渊一样,李自成的这些手下们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凡是他们看上眼的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抢了过来。

除过东西之外,这些贼兵也将手伸到了城中妇女的身上。

李自成这些流贼进城之后就像是蝗虫一样,将一切东西都摧毁,他们在城中尽情的发泄着。

襄王被李自成的手下五花大绑着,扔在了王府后院的柴房中,在柴房的外面,李自成派了十几个士兵将柴房周围围的水泄不通。

襄王的那些家眷中,男的被关押在距离柴房不远的地方,至于那些女眷,被李自成分给了他的手下。

襄王府中的所有家产全被李自成搜刮了出来,一根毛也没有给襄王留下。

与此同时,十几个穿着铠甲的士兵一脸慌张的朝着京城的方向不停的狂奔。

这十几个士兵是襄阳城被攻破时从襄阳城中逃出来的士兵,他们带着襄阳城破的消息,骑着快马,不停的狂奔。

三天之后,这些士兵终于赶到了京城。

当崇祯得到这些士兵传来的消息时,瞬间暴怒起来。

崇祯在御书房中来来回回的走动着,脸上满是愤怒。

“这才几天的时间,襄阳城就被李自成给攻破了?襄阳城可是一等一的坚城,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李自成这些流贼攻破?当地的守军都是饭桶吗?”

崇祯愤怒无比,指着襄阳的方向不停的喝骂着。

御书房中的太监宫女看着愤怒的崇祯,急忙跪在地上。

高起潜跪在崇祯面前,“皇爷息怒,皇爷息怒啊,保重龙体,保重龙体啊!”

“息怒?这让我如何息怒?襄阳城不敢过能比得上九边重镇,可是在南方,也是少有的坚城。如此坚城,竟然被流贼攻破,这让我如何能息怒?”崇祯愤怒无比,眼睛通红,脸色潮红。

“该死,真是该死啊!”崇祯骂着骂着,眼前发黑,身子突然摇晃起来,一副即将倒地的样子?

高起潜见状,急忙从地上站了起来,一把将崇祯扶住,同时大声喊道:“太医,快传太医,快点传太医!”

御书房中的小太监们急忙朝着外面跑去。

当太医被带到的时候,崇祯已经坐了下来,只不过脸色苍白,呼吸急促。

“快点,别行礼了,赶紧过来,皇爷的龙体要紧!”高起潜看着准备行礼的太医,急忙呵斥道。

太医见此,也不再行礼,背着药箱就走到了坐在椅子上的崇祯旁边。

经过一番把脉之后,太医对着崇祯说道:“陛下是气急攻心,问题不是很大,只要好好调理一下,就没有大问题。”

高起潜急忙道:“你还废什么话?赶紧去配药啊,赶紧去!”

太医背起药箱,急急忙忙的朝外走。

崇祯坐在椅子上,脸色难看,“唉,我大明江山,我大明江山啊!”

“皇爷,您可不能有事啊,大明可不能没有皇爷啊!”高起潜看着崇祯这个样子,生怕崇祯有什么差错,一脸焦急的道。

崇祯深吸一口气,“朕没事,朕没事!

传朕口谕,让内阁六部议论此事,让他们拿出一个章程,看看到底该怎么办!”

“遵旨!”高起潜冲着崇祯行了一礼,随后朝着内阁的方向走去。

没等到天黑,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襄阳失陷的消息。

城中的那些勋贵们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根本就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依旧吃喝玩乐。

在他们看来,此事是朝廷该考虑的事情,和他们没有关系。

京城中一些忠心的臣子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长叹短嘘,说一些世事艰难的话。

除过说这些话之外,他们毫无办法。

崇祯坐在御书房中,当他喝过太医的药后,身体好上不少。

崇祯看着桌子上的奏折,此时的他根本就没有心思批阅奏折。

“皇爷,温大人上了一封奏折!”就在这时,高起潜拿着一本奏折走进了御书房,来到了崇祯面前。

崇祯道:“温体仁?他上了什么奏折?”

“回皇爷,是关于湖广之事的!”高起潜将奏折放在崇祯面前的桌子上,恭恭敬敬的道。

崇祯一听这话,眼睛一亮,急忙将奏折拿了起来,仔细查看。

温体仁在奏折上说,将吴襄和吴三桂父子两个放出来,让他们去湖广等地筹措兵马粮草,让他们去平定流贼。

温体仁说,这两人虽然之前在对付宣镇的战事上失利,但是不可否认,这两人都是有本事的人,一时的失败说不了什么。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刚好可以让他们为国效力。

至于兵马粮草,就让他们自己筹措,毕竟他们是有罪之身。而且凭借着这两人的本事,应该能筹措到兵马和粮草。

崇祯看完奏折之后,看向高起潜,“吴襄和吴三桂这两人怎么样了?”

之前的时候,洪承畴率领关宁兵马、湖广等兵马攻打宣镇东面防线,当他们被打败之后,祖大寿被活捉,洪承畴投降,吴襄和吴三桂逃了回来。

他们逃回来之后就被暴怒的崇祯关在了昭狱当中。

如今崇祯一看温体仁在奏折上说到两人,也不由的想起了他们。

“皇爷,因为皇爷一直没有下达旨意,所以就没有对他们动手,这父子俩个还活的好好的。”高起潜回道。

因为崇祯一直没有下达明确的旨意,所以高起潜也不敢贸然对这两人动手,就只将他们两人关了起来,也没有过多的折磨两人。

“温体仁说的这个办法有一定的道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这样吧,你现在将这二人给朕带过来,朕要看看他们到底能不能行!”崇祯说道。

没多长时间,两人就被高起潜带到了御书房中。

此时的吴三桂哪里还有当初的意气风发,现在的他,脸上满是落寞和灰败之色,看上去就像是苍老了十岁一样。

至于吴襄,整个人更加不堪,头上长满了白头发,比之前老了十几岁不止。

两人跪在御书房中央,一脸迷茫的看着崇祯。

虽然来的时候,高起潜说这次崇祯可能要重用他们,让他们戴罪立功,可是两人根本就不相信。

“两位爱卿啊!”崇祯看着两人,声音平缓的说了起来,“两位爱卿,如今流贼又在湖广之地兴起,不知道两位爱卿有没有什么办法?”

崇祯并没有说直接让他们去湖广,而是先试探一下,看看这两人的真正反应。

吴襄和吴三桂眼睛一亮,虽然崇祯没有明说,但是两人也能猜到。

“看来高起潜这厮没有哄骗我!”吴三桂心里暗道一声,急忙回道:“陛下,流贼不过是鼠辈而已,和赵贼根本就不能相比。

只要罪臣有两万兵马,定然能扫荡平湖广之地的流贼!”

吴三桂眼中的灰败之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振奋以及坚定。

“两万兵马?可是如今朝廷抽不出两万兵马。”崇祯一脸为难的道?

“没有两万兵马,一万兵马也行!”吴三桂接着道。

“朝廷也没有一万兵马!”崇祯再次说道。

“如果没有一万兵马,那可能就有些……”

“陛下,就算没有兵马,我们也能平定流贼!”吴襄急忙打断了吴三桂的声音。

崇祯这话明摆着就是朝廷如今没有一点兵马,看他们两人能不能平定流贼。

如果说不能的话,估计会转身被崇祯重新关押进昭狱。

吴襄不想再进昭狱,所以生怕吴三桂说错话,抢先一步说了出来。

“果真?”崇祯眼睛一亮,看向吴襄。

吴三桂看着吴襄,眼中满是疑惑。

他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会说出这种话,没有兵马还怎么平定流贼?

“陛下,臣不要兵马,也不要银子,只要让臣去湖广,臣就能平定流贼,臣可以立下军令状,如果平定不了流贼,臣甘愿受罚!”吴襄一脸坚定的看着崇祯。

吴襄实在是不想再进昭狱,虽然高起潜并没有过分折磨他们,但是那种不知道什么就死的状态吴襄早就受够了。

“好好好,爱卿果然有本事,既然如此,那朕就将湖广之事交给你们父子二人了,你们先下去吧,明天朕的旨意就会传来。”崇祯生怕吴襄反悔,直接将此事坐实,也不再问吴襄采用什么办法。

吴襄和吴三桂冲着崇祯三叩九拜,随后走出了御书房。

刚刚走出御书房,吴三桂就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爹,这没有一丁点的兵马,咱们怎么平定流贼?”吴三桂问道。

吴襄道:“我就问你,你是不是还想进昭狱?虽然咱们没有一丁点的兵马,但是平定流贼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昭狱当中,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今天还能活着吃饭,说不定第二天就没了。

高起潜这厮没有虽然没有一直折磨咱们,可是刚进昭狱那会儿,还是受了一顿皮肉之苦。

昭狱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为父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意进昭狱。

如果刚才咱们说咱们不能的话,你信不信,陛下转身就会将咱们关进昭狱。咱们对陛下如果没有半点作用,那咱们的死期可就快了!”

“原来如此!”吴三桂恍然大悟的道。

吴襄和吴三桂走出皇宫,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

现在的他们就像是孤家寡人一样,诺大的京城中竟然没有一丁点容身之地。

就在两人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的时候,一个小太监带着几个随从从皇宫中走了出来,来到了两人面前。

一般情况下,太监是不准随意进出皇宫的。这个太监之所以能进出皇宫,那是因为是高起潜特意安排的。

高起潜这人是个见风使舵的高手,当他看到吴襄和吴三桂重新被崇祯重用,也想和两人攀上关系。

“两位,咱家是高公公的干儿子,高公公让咱家安排两位,不知道两位可否赏咱家一个面子?”太监笑眯眯的对着两人说道。

吴襄心里长叹一口气,腹诽道:“当出我儿被陛下重用的时候,你就是这副态度,可是出了事情之后,你跑的比谁都快。虽然你没有在昭狱中折磨我和我儿,可是刚进昭狱的时候,你可没少对付过我和我儿。

当初在昭狱,想要见你一面求你办点事情简直难于登天,可是现在,竟然不请自来!”

虽然吴襄心里对高起潜非常不齿,可是表面上却没有多说什么。

他一脸平静的看着小太监,“既然是高公公特意安排的,那就听高公公的,毕竟我和高公公可是老相识,而且在昭狱的时候,高公公对我们也非常照顾!”

吴襄最后的那两个照顾咬的极仲,也完全没有感激的意思。

可是小太监就像是没有听到一般,笑眯眯的道:“既然如此,那两位就跟着咱家走吧!”

小太监说着就朝着前方走去。

吴襄和吴三桂跟在小太监的身后,面无表情。

没多长时间,小太监就带着两人来到了距离皇宫不远的一个三进宅子前。

“这是高公公在京城中的一处宅子,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次两位出狱,要是平定了湖广流贼,那两位就像是冲天之鹤一样,前途不可限量。

高公公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所以就将这处院子送给两位,以做栖身之地。”小太监看着两人,笑眯眯的说道。

“呵呵,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墙头草,见风舵!”吴三桂暗骂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