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两百八十五章 蒸汽机车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两百八十五章 蒸汽机车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8 14:37:09 来源:转码展示1

“你们制造出来的那个蒸汽机车在哪呢?让我去看看。jiuzuowen”

赵文忽然停下脚步,看向管事。

说实话,这些工人能将蒸汽机车制造出来确实是出乎赵文的意料。

管事回过身来,看向赵文,“大人,蒸汽机车距离车间不远,我这就带您去看看。”

说着,管事就领着赵文去向着蒸汽机车所在的地方而去。

片刻之后,赵文在管事的带领下来到了距离车间差不多两里开外的地方。

这个地方乃是一个巨大的空地,是孙元化特意开辟出来的地方。

在空地上有两条长达四里的铁路,只不过这条铁轨和后世的铁轨有些不太一样。

后世的铁轨乃是工字形的铁路,而这两条铁轨却是凸字的。

因为赵文并没有告诉他们铁路份制造图纸,所以这些铁路乃是孙元化结合赵文所说的制造出来的铁路。

虽然样子和后世的不太一样,可是总体上来说差距也不是非常大。

铁轨上面窄,下面宽,底座可以稳稳当当的安放在平地上的枕木上。

“你们制造的铁轨都是这个样子吗?”

赵文指着眼前的这两条铁轨,看向身后的管事。

“回大人,这铁轨的样子我们也不知道该弄成什么样子才合理。而这两条铁轨乃是孙大人和宋先生商议之后制造出来的。”管事看了看旁边的宋应星,对着赵文恭恭敬敬的说道。

宋应星回道:“大人,之前您并没有说过铁轨的具体样子,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该怎么制造。

这种凸字形的铁路乃是我和孙大人实验过后才决定的,长方形的铁路上面和下面一样宽。

这样一来,铁路下面在枕木上放不稳,可如果加宽的话,上面又太宽,蒸汽机车的轮子又太窄,这样也不合适,所以我们就制造成这个样子了。

还有这铁路下面的枕木。原本我们是直接将铁路放到平地上的,可是这样一来,铁路会被蒸汽机车压进土里,所以我们就想出来了这个法子,将铁路放到这种长条状的木头上。

刚开始的时候,蒸汽机车跑在上面整个铁路震动很大,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所以就尝试了各种办法,后来我们发现往枕木上铺上石子,能有效的减弱震动的幅度,所以我们就在枕木下铺了大量的石子。

因为这个长条状的木头非常像睡觉用的枕头,再加上铁路是就像是枕在上面一样,所以我们就将它叫做枕木。”

赵文之前的时候只是和宋应星和孙元化提了一下蒸汽机车以及铁路,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

所以孙元化和宋应星在制造铁轨时候完全都是从赵文所说的那些话中提取出来一些有用的信息加以制造的。

赵文听着宋应星的话,缓缓的蹲在铁路的旁边。

“你们能将铁路制造到这种程度上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了,蒸汽机车呢?弄出来我看看。”

赵文看着铁路中间的枕木以及枕木上铺的石子,看向宋应星。

宋应星指了指铁路的尽头,对着赵文道:“大人,蒸汽机车就在铁路尽头的小木屋中,大人若是想看,现在就可以启动。”

“那现在就开始启动吧。”赵文随手捡起铁路上的石子,看了一下,然后又扔进铁路中。

宋应星点点头,随后对着管事道:“你去找些人手过来。”

管事冲着宋应星拱拱手,向着整汽车间而去。

赵文也站了起来,跟着宋应星向着铁路尽头的小木屋而去。

几刻钟之后,赵文在宋应星的带领下来到了铁路尽头的小木屋的前方。

小木屋不大,也就一丈长宽,高也是一丈左右。

小木屋正前方是空的,铁路从小木屋的正前方穿了进去。

制造出来的蒸汽机车就放在小木屋中的铁轨上面。

赵文走到小木屋中,看着小木屋中的蒸汽机车,不停的点头。

眼前的这个蒸汽机车看起来非常的简陋,简陋的都有些不太像是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上面所使用的蒸汽机直接露天摆放在一个狭长的平台上面。

这平台全都是用铁铸造而成的,长度大概在四米左右,宽两米左右。

平台下方整整齐齐的安装着六对轮子。

这六对轮子全部都是用钢铁制成的,轮子和后世的那些蒸汽机车的轮子差不多,就是样子有些古怪。

这些轮子上面用巨大的铁制连杆连接在一起。

在平台的正前方有一个巨大的齿轮,这齿轮的尺寸在一米五左右。

齿轮连接了几个较小的齿轮,而这几个齿轮又通过连杆以及各种传动工具和平台下方的轮子上的连杆连接了起来。

赵文跳上平台,抚摸着蒸汽机车上的齿轮,一脸笑意的道:“这上面的联动装置是谁做出来的?”

说实话,能将蒸汽机车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足够好了。虽然这个蒸汽机车看起来还有些简陋,但也已经有了后世蒸汽机车的雏形了。

宋应星冲着站在平台上不断查看蒸汽机车的赵文拱拱手,颇有些自豪的说道:“不才正是在下。”

“好好好,宋先生果然是大才啊,竟然能制造出这种联动装置,简直不可思议啊。”

赵文从平台上跳了下来,一脸兴奋的看着宋应星。

其实古人的智商并不比后人的智商低,只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局限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才使得古人没有将目光放到这个上面。

而宋应星又是写出《天工开物》的大牛,再加上在宣镇的时候经常和赵文以及孙元化讨论一些事情,开阔了他的眼界,所以就制造出了这套联动装置。

虽然联动装置看起来还有些简陋,但这却代表了大明的工业化已经开始起步了。

宋应星看着赵文不停的夸赞自己,急忙谦虚的回道:“大人,其实能弄出这套联动装置,最大的功劳应该是大人的。”

“哦?此话怎讲?”赵文一脸疑惑的看着宋应星。

自己在离开宣镇的时候,也只是给他们粗略的说了一下蒸汽机车的概念,关于铁路以及蒸汽机车的具体制造他从来没有详细的说过,这怎么还说最大的功劳是自己的呢?

“大人,我这套联动装置的灵感就是从大人蒸汽机生产车间中的那套联动装置上面得来的。

如果没有大人的那套联动装置给我启发的话,我估计我这辈子根本就制造不出来这样东西。

而且在制造这套联动装置的时候,孙元化孙先生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宋应星一脸真诚的看着赵文。

赵文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宋先生,你也就不用谦虚了,你能制造出这套联动装置就已经证明了你的才干。

要是你以后能精于此道,那定然会有不小的收获。”

“不敢当不敢当!”宋应星急忙谦虚的道。

就在这时,管事也已经将开动蒸汽机车的人员带来了,人数也不多,就七八个左右。

“大人,人我已经带来了。”管事指着自己身后七八精壮汉子,对着赵文道。

赵文点点头,指了指蒸汽机车,对着管事道:“你安排吧,先将蒸汽机车开动起来。

我看看这个蒸汽机车运行的到底怎么样。”

管事冲着赵文拱拱手,随后领着这些人就走进了小木屋。

在小木屋的后方有一个比它能小一点的房子,这个房子中装的是一些煤炭和开动蒸汽机车时所使用的水。

管事指挥着这些人将里面的煤炭和水弄出来,装到蒸汽机车上面。

半晌之后,管事站在蒸汽机车上面,冲着赵文喊道:“大人,我开始了。”

赵文点点头,回道:“可以了,现在开始吧。”

“好!”管事回了一句,随后转过身子,看向站在蒸汽机车上已经准备好的人手大喊道:“开始,生火!”

随着管事一声令下,蒸汽机车上的锅炉下面堆满的煤炭已经被这些人生了起来。

在赵文的注视之下,火势越来越大,锅炉上面也开始有蒸汽冒出。

半晌之后,随着一道汽笛声响起,蒸汽机车上面的齿轮开始转动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齿轮的速度还比较缓慢,可随着进入气缸中的水蒸气的变多,气缸也开始飞快运转起来。

蒸汽机车最前面的巨大齿轮在气缸的带动下也开始飞速的运转起来。

“打开连接装置。”管事看向站在齿轮旁边,控制着齿轮与轮子连接起来装置的汉子,大声吼道。

这蒸汽机车上的巨大齿轮和轮子之间有一个控制的装置,这个装置关闭的时候,齿轮和轮子之间的连接就会断开,当齿轮的速度运转到最高速的时候,就会让控制这个装置的汉子将其打开。

随着管事一声令下,汉子将控制装置打开。

在齿轮的带动之下,蒸汽机车的连杆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紧接着,蒸汽机车下方的钢铁轮子也开始缓慢的运转起来。

“动了,动了!”赵文目不转睛的看着动起来的轮子,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加大火力!”

管事看着脚下缓慢移动起来的蒸汽机车,对着后方往锅炉中添煤炭的汉子喊道。

“呼呼呼!”

站在锅炉旁边的汉子急忙加快手下的速度,往锅炉中不停的添着煤炭。

“呼呼呼!”

火势越来越大,锅炉中产生的蒸汽也越来越多,气缸的运转速度也越来做快,气缸连接的齿轮也越来越快,蒸汽机车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嗡!”

管事一拉蒸汽机上面排气阀,浓烈的水蒸气从排气阀中喷涌了出来。

在赵文的注视之下,蒸汽机车的速度由龟速逐渐加了上去,最后的速度都已经赶上了人小跑时候的速度。

赵文看着动起来的蒸汽机车,一脸兴奋的跟了上去。

“哈哈,好啊,好啊,虽然速度不快,可是也成功了。”

赵文小跑着跟在蒸汽机的后面,看着顺着铁路远去的蒸汽机,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宋应星紧紧的跟在赵文身后,脸上也洋溢着兴奋的表情。

“哈哈,蒸汽机车能够运转成功,宋先生功不可没啊。”赵文看着运动起来的蒸汽机车,大喊道。

蒸汽机车不断的向着前方而去,蒸汽机车上面的排气阀不断的有水蒸气冒出,钢铁制成的轮子和钢轨紧紧的接触着,在经过钢轨的连接处时发出“咔登,咔登”的声音。

赵文停了下来,他看着远去的蒸汽机车,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这蒸汽机车可以说是成功了,以后改进一番,加快蒸汽机车的速度,那对于咱们宣镇来说,可是有着不小的帮助。”

宋应星停在赵文身后,气喘吁吁的看着远去的蒸汽机车,上气不接下气的道:“是啊,将铁轨修遍整个宣镇,将宣镇中所有的城池连接出来,以后哪里要是有个什么事情,也能快速到达。

如果将铁路扩展出去,修遍整个大明,到时候大明哪个地方出现军情,也能快速调动大量兵力。

这样一来的话,各个地方的兵力部署就能大规模的减少,只要成立一支快速机动的军队就可以了。

地方兵力的减少,就能减少大量军费的支出。虽然修建铁路花费不小,可是铁路又不是一次性的,只需要修建一次就可以使用很多年。

此消彼长之下,修建铁路就能省下不少的军费。”

“你说的没错,铁路不光能快速投送军队,还能发展商业农业。

你想想,南方沿海之地的海鱼打捞上来最多只能存放个两三天,两三天之后就臭了。

所以这些海鱼根本就不可能运送太远,而北方人很少吃到海鱼,以后如果将打捞上来的海鱼通过铁路,运送到北方内陆的话,将会产生巨大的利益。

除过海鱼之外,北方的粮食也可以通过铁路运送到南方。

以后哪里出现灾害了,就可以快速的将赈灾的粮食运送过去。而且还能减少在路上的损失。”

赵文脸上挂着微笑,为宋应星描绘着未来的场景。

宋应星听着赵文所描绘的场面,不由得长叹道:“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着看到那一天。”

“会的,一定会的。”赵文眼中闪动着坚毅的目光,掷地有声的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