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两百四十七章 精美的银币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两百四十七章 精美的银币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8 14:37:09 来源:转码展示1

赵文指着框子中的银币,对着章贺郎说道:“这些银币可是能改变整个大明的东西,一定要好好对待,马虎不得。xiashucom”

“大人放心吧,这些银币我们会好好对待的。”章贺郎道。

赵文又在造币厂中转悠了几圈,随后向着外面而去,在离开的时候,赵文对着章贺郎说道:“这些银币全部制造出来之后就赶紧去发行出去,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其发行出去。”

......

十几天之后,造币厂中已经制造了差不多五百多万个银币。

这五百多万个银币每个重一两,其中白银占了七分,那就是说这一个银币就能赚三分银子。

那这五百多万个银币就能赚取一百五十多万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转手之间就是暴利。

加上之前铸造出来的银币,总共加起来差不多有些七百多万个银币。

当这些银币被制造出来之后,赵文就让人将其送到了大明北方各个银行当中。

一时间,宣镇中运送银币的马车络绎不绝,无数银币用桑麻纸包成长条状被装上车,向着处在大明北方各个省城的银行而去。

在京城有一个安富坊,这里是明朝时候的商业街,坊中的商铺多如牛毛,而京城的大明银行就刚好矗立在这里。

大明崇祯四月的一天,这天天气晴朗,天上万里无云,阳光照射在行人身上暖洋洋的。冬日过去之后,坊中的人趁着这大好的阳光在外面游玩。

很多商铺茶馆中待满了人,无数人簇拥在茶馆酒楼中听着读报人读着最新版本的大明报。

就在这时,一队由一百多个孔武有力的大汉押送着的车队从坊间的尽头缓缓地走了进来。

很多人看向这伙古怪的车队,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就在众人好奇之间,这车队停在了大明银行的前面。

“这是干什么的车队?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押送?”一个坐在茶馆中的中年书生看着这车队,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还能是什么东西,无非就是一些银子罢了。”茶馆的老板提着一壶茶走到这个中年书生面前,为他添了一杯热茶,脸上满是羡慕之色。

“也不知道这个大明银行的后面究竟是哪尊大佛,竟然将英国公抢了之后还完好无损。”中年书生看着从车队上搬运木质箱子的大汉,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这谁知道呢。反正能在抢了英国公府之后还安然无恙的,这还真是大明头一遭啊。”茶馆老板看着银行缓缓说道。

......

“都给我小心点,赶紧将这些箱子端到库房中去吧,同时,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禁止靠近库房。”

京城大明银行的管事拿着一本册子,清点着装着银币的箱子,嘴里还不停的呼喊着。

这些搬运箱子的大汉小心翼翼的将木箱子抬了起来,向着银行的库房而去。

一个多时辰之后,所有的箱子都已经入库完毕。管事清查无误之后,随即让人将几个木箱子搬运到了银行的大厅暂时存放银子的地方。

太阳渐渐西斜,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读书人样子的中年人走进了银行中。

他刚一走进去,一个银行的工作人员就迎了上去,“这位先生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中年人从怀中取出一个用宣纸制成的小册子,缓声说道:“我是来取钱的,过几天我儿子就要大婚了,需要置办一些东西,所以我就想将我存在银行中的银子全都取出来。”

这个小册子就是银行发给储户的存折,是储户存钱和取钱时凭证,和后世的存折差不多,但是没有后世的那种磁条。

这存折总共有三份,一份在储户手中,一份在京城的银行中,最后一份则在宣镇的银行总部中。

每一个月,各地的银行就会将自己银行的账册以及流水上交给宣镇的总部银行。

总部银行会对这些账册进行清算,清算完毕之后就会将账册重新发放下去。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防止弄虚作假。

工作人员从中年人手中接过册子查看了一番上面防伪的标记之后,就拿着这份存折向着一个柜台而去。

“刘先生,这位先生要取钱。”

工作人员领着中年人走到一个柜台前,将手中的存折交给柜台后面的账房。

大明银行柜台上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些经验丰富的账房,只有这些账房才能快速以及准确的办理这些事情。

中年人坐在柜台前的椅子上,看着柜台中刘账房,“这位先生,我想将存折中的所有银子全都取出来。”

刘账房打开存折,查看了上面的编码,随后从柜台中取出一个厚重无比的册子,在上面查找起来。

这个厚重的册子乃是办理存折时的存根,以及这个存折在银行中每次在银行中办理业务时所留下来的记录。

刘账房翻找了片刻,随后在册子中找到了中年人的存折存根。

刘账房将两个比对无误之后,又从旁边的一个柜子重取出一个和中年书生的存折查不多的折子。

刘账房将这个折子再和中年书生的存折对比无误之后对着中年人说道:“你这存折上面带上利息一共还有七十两银子,你确定全部取出来?”

中年人沉声道:“全部取出来吧,只是七十两银子而已。”

刘账房点点头,随后将一根朱红色的毛笔从桌子上的笔架上拿了起来,在存折以及存根上记录了起来。

片刻之后,刘账房看着站在自己身后为自己打下手的小厮,缓声道:“去给这位先生取七十个银币过来。”

小厮点了点头,随后向着后面而去。

坐在柜台前面的中年人一脸疑惑地看着刘账房,“银币?这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听过啊。”

刘账房笑道:“和银子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形状不同罢了。”

中年人看着刘账房,脸上蛮熟疑惑之色。

和银子一样?就是形状不一样?这形状怎么一个不一样之法?这市面上的银子基本上都是些散碎银子,这能有什么不一样的?难不成这银行中的人将市银铸造成了官银的样子?这可是杀头之罪啊,这大明银行的胆子还真是不小啊。

就在中年人胡思乱想之际,刚才到后面去的那个小厮端着一个竹筐子又走了回来。

小厮将手中的框子放到柜台上,指了指框子中用桑麻纸包好的银币,对着刘账房说道:“先生,这里面是七十个银币。”

中年人看着框子中用桑麻纸包裹起来的长条状的东西,脸上满是疑惑之色,“这是什么东西?”

刘账房微微一笑,随即从框子中取出一个封好的银币,直接用力从中间掰开。

“哗啦啦!”

银币的封装刚刚掰开,里面的银币就哗啦啦的流了下来,中年人看着流淌下来的银币,眼睛中满是诧异之色,“这就是你所说的银币?”

银光闪闪,精美异常,声音清脆,这就是银币?

中年书生看着框子中的银币,脸上满是惊骇之色。

大明市面上的银子大部分都是灰扑扑的样子,其中所含的杂质异常的多。

往年晋商票号还在的时候,从票号中取出来的银子也和市银差不多,可为什么这大明银行的银子会如此的精良?

而且这银币光是看起来就闪闪发光,在成色上要比市银好上太多了。

“你们将银子全都铸成了这个样子?”中年书生拿起一枚银币,放到眼前仔细的端详着。

只见这银币正反两面都有文字,而且在反面还有精美异常的菊花花纹。

“你们这样做难道就不怕赔本吗?”中年书生将手中的银币放到竹筐中,缓声问道。

“赔本?先生多虑了,你们储存银子的时候,我们会按照银子的成色进行折色的。如今这些银币正是折色之后的银子冶炼而成的,只不过花费些人工费以及材料费罢了。”刘账房看着一脸疑惑的中年书生,笑着解释道。

中年书生看着竹筐子中的银币,不由得点点头,“你们这个法子不错,将成色不好的市银重新冶炼成银币,每个银币重一两,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交易时因为银子成色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哈哈,这乃是我们银行的职责。”刘账房笑呵呵的将勾画完毕的存折交给中年书生,随后道:“签字画押之后,这些银币你就可以拿走了。”

“对了,我给你教一下这判别银币的真假之法。”

刘账房说着就从框子中取出一枚银币,放到嘴边猛然一吹,然后放到耳边。

“你试试!”

刘账房看向中年书生,缓声说道。

中年书生也学着刘账房的样子将银币猛然一吹,然后放到耳边。

“这竟然有声音。”中年书生一脸兴奋的道。

刘账房笑道:“这就是我们这个银币的好处,分辨银币的真假只需要用力一吹就可以了。真的银币会有嗡嗡的声音,而假的就没有。”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这样一来倒也能少好多麻烦事。”中年书生一脸笑意的道。

中年书生签字画押完毕之后,从身上取出一个布袋子,将竹筐中的银币全都装进去,随后又塞进怀中,向着外面而去。

当这个中年书生出去之后,又有一个中年人带着几个随从走了进来。

这个中年人是大明银行京城支行的老客户了,以前经常在京城支行中贷款,因为能及时归还贷款,所以在京城支行的信誉等级比较高。

“窦掌柜的,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啊?”

刘账房看着坐在自己柜台前面的窦童,一脸笑意的问道。

窦童道:“唉,别提了,我的铺子这几天资金周转不开,所以想来你这里再贷一次款。”

“窦掌柜这次打算贷多少啊?”刘账房看着窦童,缓缓问道。

窦童沉思了一会儿,缓声道:“先贷一千两吧,最近我要从南方进一批丝绸,还差个一千两银子。”

“行啊,这是一张表,你先将这张表格填了吧。”刘账房取出一张表格,交给了窦童。

窦童在经商之前也是一个童生,所以倒也能写会算。

当窦童将一切手续办理完毕之后,刘账房让人将窦童所需要的银子全都抬到了窦童的身边。

一千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重量也不低,所以这些银币就被装在几个木箱子中,被几个小厮抬了出来。

窦童将木箱子打开,随后看到了封装起来的银币。

小厮将封装直接拆开,露出了里面的银币。

窦童看着箱子中的银币,脸上满是疑惑之色,“这银子怎么是这个样子?这能花的出去吗?我心里怎么有些没底啊?”

有人认可银币,同样的也会有人不认可银币。

毕竟这银币刚刚在大明出现,之前谁也没见过这东西。

虽然这银币看起来精美异常,可窦童从来没见过,也没使用过。

用了大半辈子的银锭,这突然见到这种银币,心中总是有些不太放心。

刘账房看着一脸疑惑的窦童,缓缓的解释道:“市面上的银子杂质多,成色不一,而这银币乃是我大明银行为了解决这个事情专门铸造的。

目的就是为了你们在进行交易的时候能够少些麻烦,你看我们这银币,各个都有一两重,每个银币上面还有精美的花纹,我给你说啊,这银币绝对要比市银好上不少……”

刘账房指着箱子中的银币,耐心十足的为窦童解释着。

半晌之后,窦童从箱子中抓起一把银币,缓声道:“你说的不错,这些银币的成色不错,确实要比市银好上不少。

既然如此,那我就将这些银币带走了,我也就不打扰先生了。”

窦童对着身后的随从摆摆手,随后让他们将这几箱子银币抬了出去。

几天之后,中年书生在为儿子操办婚事的时候,将自己从大明银行中取出来的银币拿了出来去采买货物。

原本中年书生还以为自己要花费不少时间说服他们这些银币的好处,可当他将这些银币拿出时,所有的掌柜连一句废话都没有就将这些银币收了下来。

这银币的成色要比市银好的太多了,只要成色好,管它是什么形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