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带着仓库到明末 > 第64章 拖欠军饷

带着仓库到明末 第64章 拖欠军饷

作者:轻风千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2-10 18:00:13 来源:转码展示1

“明俨,你还算有些本事,日后就留在神机营,我会向朝廷举荐,让你做正八品副千总。xiaohua1000”

“多谢大人!”

郑森向郭文东跪下,行军礼。

屋外,天已经完全黑了,郭文东看了一下手表,快八点钟了。

“大家肚子都饿了,一起用膳。”

屋门重新打开,丫鬟们打菜端上来。

部下们高兴,领导也高兴。

对于部下来说,能从军抗击敌人,并且还是在京营,自然是大好事情,他们也愿意听命于郭文东。

对于过稳定来说,有了这五个部下,武装力量的班子算是搭建起来了。

几人边吃边聊,郭文东并没有摆架子,待五人亲切,大家畅谈甚欢。

六月上旬这天,南京城外西南部,两个老者骑着马行走在前往南京城的官道上。

这两人,正是宋应星和哥哥宋应升。

望着道路两边那金黄色的成熟水稻,那长长又密实的谷穗,两人兴奋不已。

宋应升道:“三弟,若大明早二十年推广此种水稻,朝廷或许有能力赈灾北方,就不至于让北方饥民造反,民不聊生。”

宋应星道:“咱们去到南京就职后,得买些这种水稻,火速派人给家乡送去,让乡亲们用来做种子,或许还来得及种下季水稻。”

自从去年秋天高产水稻丰收后,附近一带的农民们,纷纷向种植员家中小量收入水稻作为种子。除了郭文东的土地外,南京已有许多耕地种植了高产水稻。

古代推广速度可没有现代快速,高产水稻目前还仅限于在江南种植。

这天上午,郭文东再次视察建造中的军营、兵工厂,军营明天便可完工,兵工厂还需十天左右。

在军营的旁边,已专门买下一处宅院,作为游击将军府,亦是神机营的官署,这两天已投入使用。

在此之前,郭文东皆是在家办公。

神机营除了军人外,还需一些文职人员,比如军中日常开销、账目核对等,需要专门吏员工作。

郭文东掌管神机营,有许多军务需处理,需要一名主簿。陈子龙推荐复社人员,比如跟郭文东交情好的侯方域、冒辟疆等人。

郭文东选人用人,不是只按照交情来安排,而是要任人唯贤。顾炎武、黄宗羲两人是他心目中最理想人选。最终决定,让顾炎武来当自己的主簿。

神机营六千人的编制,郭文东要最大化利用好,打算全部都作为一线作战人员,后勤人员、文职人员不占用编制。

“区区六千两,是打发叫花子吗?快速速去催你们的尚书、侍郎,尽快把余款发下来。”

在将军府,郭文东“大发雷霆”。

户部员外郎刚带人把军饷送来了,只有六千两银子。

员外郎十分为难,解释道:“郭大人,实不相瞒,户部存银目前只有**万两,陛下宫中用度不小,还许多地方需要银两,只能挤出六千两给神机营。第一季水稻已开始收割,带赋税收上来后,定会给神机营补足,烦请多多担待!”

“军饷岂能拖欠!就算本官通融,士兵们岂能答应?本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郭文东大声说着,“十分不高兴”。

员外郎郁闷得很,郭文东可是首辅的女婿,岂能得罪。

他说道:“郭大人,下官也是奉命行事,实在无能为力。”

看着员外郎一副苦瓜脸,郭文东也没必要去为难他,本身他就预料到会有这个状况。

“回去告诉你们的尚书,若是连神机营军饷都敢拖欠,一切后果自负。”

郭文东严厉地说着,该做样子的还得要做,其实他巴不得这样。

员外郎诺诺而退,郁闷地带着人离去。

主簿顾炎武在账本记账,吏员把银子搬入库房。

随后,顾炎武道:“大人,据下官所知,朝廷实在是没银子。建议大人可用自家钱财,凑足军饷。”

历史上的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跟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可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这三个人名气都还不大,三人都先后在明末科考中名落孙山,王夫之也只是区区秀才。

去年,顾炎武以捐纳方式,成为南京国子监的监生。

郭文东先拉拢为己用,给他弄个正九品芝麻官头衔。

顾炎武,苏州昆山人,现年三十一岁,他长得不高,约莫一米六,看上去第一感觉,就是谦谦儒者。

郭文东故意道:“神机营乃朝廷之兵,并非本官私兵,要我自掏腰包凑足军饷?是何道理?”

顾炎武劝谏道:“大人,这也实在是没办法,还望大人看在大明江山社稷、天下苍生的份上,捐些钱财确保神机营所需。”

郭文东露出勉为其难的样子,说道:“若清兵南下,无精锐之兵抵挡,山河破碎,就算有再多钱又有何用。也罢,本官只好自掏腰包了。”

顾炎武流露出钦佩之色,说道:“大人高义,慷慨解囊,下官佩服,神机营官兵定会铭记在心。”

这时,卫兵走入,说道:“大人,有两人来到府门外,自称是宋应星、宋应升,说是奉命来见大人。”

守卫在这里的卫兵,原本是郭府的护院,摇身一变,成为了朝廷军官的卫兵,郭文东并未将其登记在神机营名单内,只是挑选出部分护院,担当自身护卫,没有朝廷编制,实质是属于他的私兵。

期盼已久的人才终于到了,郭文东心中高兴,快步走出。

出得大门,见到这两个五六十岁的老者,两人其貌不扬,要是不是事先知道身份,谁也看不出,其中一人是技术型大人才。

卫兵向两人道:“这位便是神机营游击将军郭大人。”

郭文东主动作揖,谦逊道:“晚生见过两位前辈。”

两人作揖还礼。

宋应星道:“郭大人,你带来的海外水稻种子,收成翻番,造福全天下百姓啊!”

——————————

s:推荐一本书《大明镇海王》,上过三江,大家可以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