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带着仓库到明末 > 第29章 自家土地

带着仓库到明末 第29章 自家土地

作者:轻风千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1-22 10:22:21 来源:转码展示1

江南的三月中下旬(农历),一般是水稻插秧完不久,然而,这里种植水稻的比例只有三四成,其它农作物主要是桑树和棉花,也还有些是种植蔬菜或水果。mengyuanshucheng

郭文东对农业还算有些了解,应该是桑叶和棉花收益更高,才有许多人不愿种植水稻。

只听方节礼开口道:“少爷,不仅大明内部棉花和桑叶需求大,还可以出口海外,比种水稻更赚钱。日后向佃户收回耕地后,可全部改种桑树和棉花。”

他是完全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

郭文东问道:“这原本都是水稻田吧?”

方节礼道:“是的,这一片桑树和棉花地,听说是近十几年来才陆续改种的。”

郭文东又再问道:“江南的大米可否自给自足?”

方节礼道:“那应该不能,江南许多地方,粮商时常要从外地把谷物运来,本地人耕种的粮食不能完全满足。这几十年来,江南的米价一直在涨。少爷,咱们把卖桑叶和棉花赚的钱,用来购买大米,绰绰有余。”

果真如此,在前世的时候,郭文东查过一些资料,身为鱼米之乡的江南,竟然还粮食供给不足。

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江南百姓的这种做法显然没什么问题,假设种桑树可以赚三两银子,种水稻只能赚一两银子,那么将出售桑叶的钱拿来购买足够的粮食还能多出许多盈余,这账怎么算都是赚的。

然而,到了明朝后期,天灾和战乱反复侵袭着这个暮气沉沉的帝国,北方地区正常的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明朝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这样一来,能从外地购买到的粮食越来越少,但百姓对粮食的需求却不可能降低,米价逐渐上涨就显得很正常了。

郭文东心中有个计划,在收回耕地直接耕种后,最少要有七成用于种植主粮食,要先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接下来,郭文东行走在田埂里,视察着粮食种植情况。

来到水稻区域,这里大多数稻田刚插秧不久,田地里的一株株禾苗整齐有序,有少数种植晚稻的农民在忙着插秧,有许多是家中的老人、青年、妇女齐上阵。

这时候的人,不像现代人,现代生活条件好得多,有许多人肥胖发福,几乎不存在营养不良的人,只要不是身体残疾,去打份工不可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而这时代的人大不相同,除了南京城内少数富人外,郭文东所看到的农民,根本不存在肥胖者,大多身材削瘦,皮肤黝黑,有不少人还营养不良、面黄肌瘦。

郭文东看到的田间劳作者,有许多目光呆滞,仿佛是对生活和未来已经失望的人,只是在人世间勉强度日。

过得最快乐的,莫过于跟随家人而来的儿童了,他们在田埂上、附近小溪中玩耍,天真无邪。

这些农民,要么是自耕农,因为连年战争需要庞大军费,官府不断加税;要么是佃户,地主要收取高额的租金。

要是遇上少数人品好的地主租金收低些,对于农民来说是最大的福分了。

“噹噹噹”的锣声传来,是郭府的家丁在敲锣。

附近正在劳作的农民们,都往敲锣的家丁望去。

家丁大声喊道:“李员外已经把土地卖给了庆修堂的郭公子。郭公子有重要事情宣布,大家吃午饭后到村里晒谷坪集中。”

这是郭文东的安排。

土地换了主人了?得知消息的农民们,先是感到意外,继而产生了期待。

“郭公子真有本事,能用洋药救了李员外长子。”

“李员外也不是东西,田租收得贼高,但愿郭公子是好人,把租金降一降。”

“听说在庆修堂,要是没钱照样不救治病人,郭公子不见得会比李员外好。”

“午后就知道了,但愿能降低一些。”

…………

在田里劳作的佃户们在交谈着。

随后,郭文东来到种植桑树的区域。

在桑树地里,绿油油的桑树枝叶繁茂,高度在两米以上,大多已开花。

桑树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桑叶既可药用,还可以作为养蚕的食物,桑木可用于制作农具、家具、乐器等。

桑叶采摘的时节在深秋,对于种植桑树的佃户,要到霜降时采摘桑叶后才适宜把土地收回。

郭文东又来到种植棉花的地方,棉花是4月中下旬(指的是公历)种植,11月收成,跟种植桑树的佃户一样,要到深秋后才能收回土地。

现在正是棉花种植时节,许许多多的农民们在棉花地里忙碌着。

刚才已有家丁对这里的佃户通知到位,劳作中的农民在交谈着。

他们在谈论郭公子是何许人也,无一不希望郭公子能够降田租。对于从田埂上走过的郭文东极其随从们,有许多人看到了,然而并没有人认识。

“这位,便是买下这片土地的郭公子。”

方节礼听到农户们的谈话后,大声向他们介绍。

原来是郭公子!忙碌中的农民暂时停下,纷纷上前发声。

“郭公子,李员外这个没良心的人,收我们六成的田租,一年忙到头,全家还吃不饱,求你收少点。”

“郭公子,求你大发慈悲,把田租降低!”

“郭公子,能不能把田租降低点?”

……

农民们在发出询问,基本上是等同于哀求了,每个人眼神中是苦苦的期盼,在郭文东看来,这时代的农民太可怜了。

在江南地区还好,有些农民还能勉强维持温饱,就算不能吃饱,也不至于饿死。

在北方许多地区,许多农民真的要饿死,还被迫依附李自成参与造反。

郭文东朗声回应:“我是讲良心的人,一定会为你们着想,保证你们以后的日子,肯定比以前好。等下集中开会,会向大家宣布具体事情。”

虽然没有透露具体事宜,有了郭文东这样回答,许多农民面带笑容。

视察了好一阵子后,郭文东一行来到了大村落。

这个大村名为东星村,有上千户人家,村里的耕地有七八千亩。

然而,大多数耕地都早已不属于本村的人。

在一个王朝建立初期,会重新分配利益,农民能重生分得耕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会越来越严重。

有些是农民自愿出售自家耕地,有些则是地主豪强巧取豪夺,失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这几乎是每个封建王朝的定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