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番薯成熟了,林黛玉当然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挖番薯,就是让下人挖。林黛玉和小哥儿亲自站在旁边看着,小哥儿想着他姐姐在,那他也要在,贾敏就让他们都待在这边。
番薯长得多,收获了不少。
贾敏以前就没有种过番薯这一类的粮食作物,但是她掌管中馈,也知道那些土地大概能产多少粮食。要是不懂得这些,那不就是被庄子上的人随便忽悠了,查账都不好查。
街上的鸡蛋怎么卖,大葱怎么卖,冰糖葫芦怎么卖……
贾敏都懂得,她要看账,如何会不懂得呢。当她看到番薯的产量,还是有些惊到了。
“烤番薯吧。”林黛玉看着地上的那些番薯,就想到烤番薯,除了烤番薯,她不是很喜欢其他。她不喜欢地瓜粥,也不喜欢地瓜饼,不喜欢直接水蒸出来的番薯,就喜欢香喷喷的烤番薯。
“我也要,也要。”小哥儿心想跟着姐姐,总是没有做的。他弯腰想要抱起一个大番薯,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上。
好在这边都是泥土,还是刚刚翻过的,小哥儿也就没有摔得十分疼。
“不疼,不哭。”小哥儿红着眼睛,“跟姐姐,吃,烤番薯。”
贾敏看着儿子眼里的泪水,颇为心疼,又觉得十分好笑。儿子都摔着了,还记得要跟姐姐吃烤番薯呢。
“好,一定给你们烤。”贾敏想要是自己说不烤番薯,儿子就真的要哭了。
当林如海看到那些番薯,倒是没有那么意外。
“前些日子,有一名徐姓商人便说这番薯的产量大,能果腹。”林如海当时听了之后,没有太放在心上,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哪里可能盯着这一件事情呢。
这不,等林如海再想起来的时候,就是看到林黛玉种出的那些番薯。
林如海不禁想,若是能大范围种植番薯,确实也不错。之前是他低看了人家,以为人家就只是看到一个比较新鲜的玩意儿,才在他的面前提到几句。后来,又没有再见,林如海这才把这一件事情抛诸脑后。
听说番薯主要是在南方种植,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北方种植,又该如何种植。
林如海不懂得这些,他会读书会处理一些事情,不代表他能明白这些种植方面的事情。林如海是巡盐御史,不是专门管理地方那些事情的知县、知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林如海自是不随意插手那些事情。
“让庄子上多种一些吧。”林如海顶多就是上奏折上去,却也不能说地方官无所作为。
这种粮食作物本身就不是本地的,大家的接受度没有那么高,那也是正常的事情。
当皇帝接到林如海的奏折已经是十月,也接到了林如海让人送进京的番薯。
林如海还把那名徐姓商人的名字写进奏折,他知道不管有没有写这个商人,他上奏折,若是可以,他便有功,那就没有必要特意隐瞒这一点。别特意隐瞒这一点而折腾出其他事情来,那可就不好了。
奏折里还有做番薯的方法,皇帝特意让御膳房去做了,吃了些,果然如林如海在奏折写的那样,这番薯容易让人放屁。不过那些百姓必定不觉得多放屁有什么不好,他们想要的就是果腹。
皇帝立即派人去南方调查,没有单方面听林如海在奏折里写的。谁知道这会不会外邦人设计的陷阱呢,谨慎些为好,最重要的是这种番薯也需要土地,再看番薯的成长时间,那也是其他粮食生长的时间。
为了避免百姓明年种了番薯没有种出口粮,还是得让人去查查。
慈宁宫,太后吃了烤番薯。
“是甜,软软的。”太后的年纪还不算特别老,只不过这是她第一次吃番薯,便感觉这番薯味道不差,不比那些瓜果差,“我们这样的人,偶尔吃点,还可。”
太后已经听了皇帝说的话,他们这些人确实得多注意形象,不可能在那些内外命妇、官员朝见他们的时候多放屁。哪怕那些人不敢多说,这也不好。
太后不是出自穷苦人家的,家里没有十分富贵,也过得下去。可她也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过得那么好,若是能有番薯这样高产量的农作物,那也极为不错。
“软些,年纪大些的人也能吃。”太后不禁想到了这一点,她的年纪渐渐老了,有时候也会想到这些事情。她就想着如果自己老了,咬不动了……她还好,她是太后,那些御厨必定要做她咬得动的。
那些寻常百姓就不一样了,太后曾经听宫人说有些地方老人年纪大一些,不能干多少活了,他们就会给他们自己挖个山洞,他们就住在里面,再一点点地往上垒石头泥土的。他们的儿子每天去送一顿饭,再加一块砖头或者差不多大小的石头、土块。
有的老人还没有等到封口就已经死了,就算等到封口还活着,那也无用。封口了,那就跟活埋差不多。
没有人会去报官,官府也不会处理,这就是一种地方习俗。人老了,干不了多少活,又要吃,没有那么多粮食,那就把活的希望留给年轻一代。
纵然太后觉得这一种做法很残酷,她也无法阻止那些人这么做。这都是因为家里穷,因为家里没有那么多粮食,那些人才那样的。老人们心甘情愿的,有个别不情愿的,那也无法。
要改变的不只是那些人,还有就是大环境。
“林家的那个姑娘也种了的。”皇帝道,“林如海的奏折里还写了是一名商人说的。”
“皇帝打算怎么办?”太后听皇帝这么说,她不觉得皇帝是让她插手朝政之类的,她也不可能去插手朝政。
“明空大师说过,这位林姑娘于国有利。”皇帝道,“只是可能不大适合嫁入皇家。”
“就你们这样三妻四妾的,脑子……”太后心想脑子清醒一点的,都知道皇宫不是好地方,做父母的不希望女婿三妻四妾,却也无法。低嫁一些,或者是嫁入其他人家,做父母的或许还能说说,嫁入皇家,基本就没什么法子了。
“脑子清醒的,都不喜欢。”皇帝懂得,有的人觉得皇宫好,有的人不喜欢。
“先封她为县主。”太后认为这倒是好办,“等她进京之后,哀家还在的话,让她到跟前说说话。那个商人,不缺这一个皇商。”
“您说的极是。”皇帝之前就想着如何对待林黛玉,无缘无故不好赏赐,正好林如海来了这样的奏折,也就有了理由。
粮食是关系江山社稷的大事情,给林黛玉封一个县主位子也不过分。
太后封林黛玉为县主的旨意还没有下去,秋试的结果就出来了。
王仁落榜了,没有考中进士。
王仁震惊,这不可能,他怎么可能没中呢?
“不可能!”他怎么可能没考中的,按照王仁的想法,他就应该中状元,要是天妒英才,探花或者榜眼,那也是可以的。结果连进士都没有中,这让他觉得很丢脸。
要知道王仁之前就不大瞧得上他的同窗,觉得那些人是书呆子。
哪怕科考的时候,不是很做来那些题目,他也把现代人的一些思维写进去,他觉得他一定能在中,能让那些人眼前一亮。
然而,他没有考中。
王仁想说一定是有科考舞弊,电视剧不是那么演的么,他想冲出去说科考舞弊。可是他不敢,他不想承担承认,他就想鼓动其他人去。
王仁的那些同窗朋友,跟他玩得好的,本身就没有多大能耐。那些人才不敢去外面说那些话,免得以后永远都不能参加科考,最重要的是要是让家人知道他们做的,一定狠狠地打他们,甚至把他们赶出家门。
他们读书如何,心里都有数,哪怕平时喜欢在外面吹牛,那也不代表他们就不知道自己的水平。
“不大可能吧,哪里可能舞弊。”
“我父亲叫我早些回去,再晚些,就要跪祠堂了。”
“等等,我也回去抄书啊。”
……
那些人根本就没有听王仁的怂恿,人家又不傻,哪里可能冲在前头。
王仁只能去找王子腾,想着王子腾为他做主。
书房里,王子腾让王仁写了几个字,就这种狗爬的字,还想考中一甲?莫不是脑子有坑不成?
“回去练字吧。”王子腾不相信王仁有多大的学问,他也有问这个侄子一些话。
然后,王子腾十分失望,说是什么水泥,却又什么都不懂得。他就觉得是这个侄子随口编出来的一个,想让他去皇帝面前丢人现眼。
便是后面真有人研究出来了,那跟他这个侄子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他的侄子就提供了名称,哦,顶多还说什么沙子、石头……可别人也知道沙子、石头啊,百姓家的墙很多还是用泥土做的土墙呢,也是一些土做的啊。
要是没有给出有用的信息,单单只是一个名字,又是常见的材料,那根本就无用。因为沙子、石头,本身就有被用过,所以不具有独特性。
王子腾没有过多批王仁,王仁却想着难道是因为他的字写不好,那些考官才不让他过的?
可恶!那些人太没有眼光了。
“可能随您进宫面见皇上?”王仁就想着要是他能见到皇帝,那一切就简单多了。他可以说很多东西,一定让皇帝震惊无比。
王子腾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侄子竟然有这么大胆的想法,愣神了。
这个侄子要把整个王家给作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