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周极品暴君 >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接受投诚?

大周极品暴君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接受投诚?

作者:晚归山海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11 21:17:57 来源:转码展示1

独孤永业也跟唐邕一道来了乐安郡。

在船上时,独孤永业只下到甲板底下,瞧了一眼跟鸡崽鸭崽兔崽关在一起的穆提坡。

这厮被烈火烧的面目全非,此番只瞄了一眼,奇怪的是,过往对穆提坡的浅浅厌恨,竟莫名消散了。

可能是烧伤之后的穆提坡,看着像个可怜人罢。

“据悉,陛下安排了一位副将在乐安郡驻守,所统领之军约莫五千之多,不如我两去见见这位副将。”

下船之后,唐邕便跟独孤永业如此提议道。

独孤永业看着黄河上,渐渐行驶而来的一艘艘大船。

这些船都是空的,每一艘能载五百人,独孤永业跟祖文远要了二十艘,以便行事。

但行事之前,还要等递到京中的事牒得批后,京中再将行事政令下达过来,他们才能有所行动。

若京中不批,则这二十艘船便是白跑一趟。

河面上的动静,引起了对岸的人头攒攒。

唐邕只当对岸是在戒备,并没有多想。

出海口的河道宽达一百五十余丈(500米),隔岸相望,只能看到一颗颗乱动的小黑点而已。

得知洛阳来人,万继源还以为是来运黑水的,来到渡口时才知,唐邕是为军务而来。

“见过万将军。”唐邕跟万继源打声招呼后,便将此行而来要做的事,大概的告知了一通。

万继源豁然开朗般眼睛都睁大了一些:

“你们来的还真是时候,两位可知过去这几个月来,对岸的守城军偷渡过来几回了?呵呵。”

“还是守城军的校尉呢。”

万继源像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似的,将事情娓娓道来:

“对岸的领军校尉盛凯,亲自偷渡过来五回了,每次被我们抓住之后,就立刻给遣送了回去。”

“主要是他的要求,咱们之前暂时办不到。”

“盛凯想要率部九千,集体投诚,但我们没有船能横渡凶险的黄河出海口,所以就拒了。”

“结果这厮居然不死心,几番偷渡过来,我们担忧会引发不良后果,几度都给遣返了。”

闻言,独孤永业和唐邕都露出了诧异表情,下意识的面面相觑:

“居然还有这种事?”

“嗐,这种事多了去了,”万继源叹息般笑着道:

“主要是齐兵听说了黄河一战齐国惨败一事,也听说了十万齐兵绝大多数都是被恐怖的火给烧死的。”

“被活活烧死……这谁能受得了。”

“也因各地的齐兵人心惶惶,导致齐国布于黄河沿岸的戒备,几乎等于无,啊,除了怀州以外。”

“毕竟怀州与洛阳隔着黄河,且怀州是戍卫邺城的最外层防线,丢了怀州,那邺城就危险了。”

“总之齐国已无力守住整条黄河,就算有那么多兵力,但都是府兵,没什么大用。”

“怀州驻扎的是齐国禁军,其他州郡都是府兵,府兵虽然在那,看似在严防死守,实则……”

“百姓要渡河,他们都当没看见处置。”

“如此之下,看似对峙状态,实则两岸的交往,比以前更加频密,消息的互通也比以往更快且全面。”

“齐国怎么样,周国怎么样,黄河北岸的沿岸州郡心里都清楚。”

“我估计乐陵郡的守城军想投诚这事儿,别的州郡也存在。”

唐邕心想,这可真是天时人和的好时机,只可惜此前地利未到位,也就是没有船。

现在有船了,却和谈停战了。

宇文世宏不发话,就不会跟齐国再发生对战。

“不过这样也好,不战而屈人之兵!哈哈!甚好,甚好!”

“还是预估偏颇了,本想设法通过谈判,使乐陵郡百姓都过来,预估一郡百姓顶多也就万人吧,因此才要了二十艘大船。”

“九千守城军,这就要多跑一趟。”

独孤永业喃喃自语般,居然已经在想接收的事儿了,万继源苦苦一笑:

“大人,此事我已经递事牒告知京中了,京中的回复是‘搁置遣返’,不然我能把校尉级别的人,五度遣返?”

“第一次偷渡过来时,我就给他关起来了!”

“咱们征战沙场的,要不是朝中政令,我才没那么心慈手软,叫他毫发无伤、甚至还喂了几顿饭才给送走。”

“咦?如此大好时机,陛下为何不接受投诚?”唐邕当即就想不通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好事,过去这些年来,几乎都没发生过。

现在发生了,说明周国的强大,已然形成了威慑!

这种威慑来自硬实力和软实力,二者兼备者,则能形成一统中原的大势。

“陛下虽总是粗暴行事,但对平民百姓是心慈的,若叫我猜的话,我想陛下考量的也是担忧这危机带来的沉重压力,会转嫁到百姓身上。”

“你想想,一城投诚,齐国朝廷会怎么想?虽乐陵郡只是位于出海口处的边缘一角,但这种缺口一旦大开,所引发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就像一个装满粮草的粮仓,粮仓十分牢固,但粮仓的一角却被啃出了个老鼠洞,这个洞,会让整个粮仓损失惨重。”

“齐国朝廷必定惶惶不安,更加将危机带来的重压,苛难到百姓身上。”

“或许也有稳住齐国的意思,而深意为何,我一介地方官,也暂且无从得知。”

万继源不知不觉,就跟两位来者聊起了他一向不太关注的政事。

因为政事跟他的职责,通常都是相悖的。

政事考虑长远,他的职责则是眼前——

能赢下战场就必须赢下战场,没有任何多余的考量。

但政事,譬如这次乐陵郡有意集体投诚一事,考虑长远,下达而来的政令是“礼貌拒绝”。

想不通,但也只能履行政令。

“若集体投诚都拒了,那……我们递交的事牒……”唐邕有些没底气的看向孤独永业:

“恐怕也会遭拒。”

独孤永业没有当场回应,只淡淡一声:

“那就再等等吧,等京中政令下来了再说。”

“若京中果真否决,那就再想别的办法。”

“陛下如此重视我的姻弟杨爽,或许有同意的余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