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唐:落魄皇子,李二偷听我心声 > 第255章 大奸大恶之辈

“精盐局在长安成有十个盐铺,昨天一天就卖出十万多斤精盐,而且库房里还有不少。”

“不仅如此,据说今天还有十万今精盐运送入京城!”

“最关键的是,这精盐六十文一斤,比粗盐还要便宜!”

“昨夜长安城百姓倾巢而出,购买精盐,陛下甚至调动禁军来维护城内秩序!”

魏征的厚脸皮罕见地一阵发白,他嘴硬道:“那又如何,小道之胜罢了。”

杜如晦咳嗽一声,劝阻道:

“老魏,我劝你跟陛下、殿下、公主道个歉算了。”

“怎么说也是为国尽忠的老臣,我想陛下和太子不会为难你的。”

杜如晦这老阴比不可谓不诛心。

明面上是劝阻,实则在拱火。

魏征本就好面子,原本确实有顺坡下驴的想法

但被杜如晦这么一激,他有些受不了了。

魏征脸色涨红,怒吼吼。

“老子会怕这个?”

程咬金、尉迟敬德闻声,对视一眼。

二人凑过来哈哈大笑,讥讽道:

“我说老魏,你这女装有没准备好啊?”

“咱弟兄几个可是打算欣赏你的英姿呢?”

“哈哈哈,笑死我了,你魏征也有这一天,女装大佬!”

“我看长安城庆祝的炮仗要卖脱销。”

魏征气得脸色发白,支支吾吾道:“你……你……”

若不是魏征知道自己动手干不过这“哼哈二将”,估计一场“全武行”就要上演了。

这时,尖锐的太监音忽然响起。

“陛下到!”

朝堂群臣赶紧各安其分,谨守礼仪向李世民行礼。

“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目光逡巡,扫过他重点关注的两位大臣。

只见魏征脸色难看,哭丧着脸,往日的精气神全然不在了。

而文成却是强忍兴奋,神采奕奕,自信满满。

李世民心中大笑。

暗暗给文成公主点了赞。

“天下苦魏征久矣!”

不仅朝堂群臣指望魏征倒大霉,就连李世民看到魏征哭丧着脸,心中也十分解气。

当然,群臣是真想魏征倒大霉,一蹶不振,这样就没人敢在皇帝面前什么话都敢说了。

魏征可是个定时炸弹,谁知道魏征哪天一个不乐意就对他们开炮了。

李世民虽然看到魏征吃瘪很爽快,但他并不是真指望魏征倒台。

李世民要做“千古一帝“,他在威望最高,权威最重时。

也不忘提醒自己,每个人的眼光能力都是有局限的。

他需要魏征这样的人时不时“捣捣乱”,“吹吹风”,提醒自己。

圣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李世民却不认可这句话。

因为他知道,他哪怕犯一丁点罪过,他的帝国都会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他立志要做“千古一帝”,“魏征们”绝对不可或缺!

群臣行礼过后,太监尖锐的声音又响起。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文成公主闻言拱手出街列,声音清脆,宛如黄历。

“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世民瞥了一眼脸色愈发难看的魏征,心中暗笑,期待好戏上演。

“准奏!”

文成英姿飒爽,朗声道:“陛下,昨日精盐局在长安的十家盐铺业已全面启动!”

“昨日已售盐十五万斤,预计今日将达到二十万斤!”

“持有长安户籍者,每人限购两斤精盐,所有精盐将以六十文售卖!”

“精盐局全体保证长安城食盐供应!”

李世民捋须微笑,盛赞道:“好!”

“不愧是我李家贵女,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你切记要把控好食盐的质量,保量的同时也要保质!”

这个问题不仅李世民关心,朝堂群臣也很关心

在场之人,哪怕再位高权重,那也是**凡胎,吃五谷杂粮。

这食盐更是日日不能少。

事关自家身家性命,谁不关心?

文成又躬身拱手道:“陛下圣明!”

“陛下之前就提醒过,精盐局自然不敢怠慢。”

“精盐局共设定了五道检验程序,确保食品安全。”

“另外,应殿下要求,精盐局每隔十日要对外抽样检查。”

李世民听了这话,更加满意,直言夸赞道:“不错,不错。”

“没想到太子别个本事没有,天天被人骂懒惰怠政,倒是发掘人才的本事,朕都拍马不及了!”

文成闻言,心中一动。

她最关心的就是太子哥哥了,自然知道谁最爱拿这点说事。

文成公主同仇敌忾,也附和李世民,气呼呼道:“没错,有些人就喜欢抓着太子哥哥的错漏不放。”

“然而太子哥哥那么多功绩却视而不见!”

说完,文成公主眼神冷峻,盯着魏征,恨恨道:“我就不说太子哥哥别的功绩了,单论地瓜一物,活命无数。”

“除了陛下之丰功伟绩,谁人比得上我太子哥哥?”

文成公主一番话貌似少女气话,却掷地有声。

朝堂衮衮诸公,还真不好直言反驳。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王朝更替的因素有很多。

但朝堂群臣作为这个时代的顶级聪明人,难倒有谁不明白土地兼并的根本因素?

人民所求实在不多,无非苟活。

而土地皆失,重赋重税,连苟活都不可得,百姓自然揭竿而起。

百姓无食果腹,无衣御寒的冲天怨气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止的!

这种矛盾不可调和,势必毁灭一切,同归于尽。

而改朝换代,周而复始的悲剧正是如此来的。

李佑发明“地瓜”神物,亩产几千斤,活命无数,缓解了阶级矛盾,也大大增强了大唐的国力!

从这个角度看,朝堂衮衮诸公,确实无人可及。

他们虽然不是尸位素餐,但顶多是个修墙补砖的“泥瓦匠”。

如何能与夯实大唐地基的太子殿下相提并论,谈论功绩?

一时间,文成公主这掷地有声的一问,朝堂罕见地沉默了下来。

文成公主“得理不饶人”,继续“痛打落水狗”。

这次直接挑明了,质问道:“魏大人,您说呢?”

“您三番两次在朝堂攻讦太子殿下,到底是何居心?”

“如果说太子殿下是圣人储君,我看你就是国贼,大奸大恶之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