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唐:李世民找我当大官 > 第151章 施治

大唐:李世民找我当大官 第151章 施治

作者:风中之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18 12:38:39 来源:转码展示1

甄立言摇摇头,施了一礼道:“李大人做的很对,若非你行动及时。此时的长安,怕早已病患四起了。只是草民觉得这里还有些不对劲,老孙,你可看出什么来没有?”

最后一句话,问的是孙思邈。孙思邈一遍遍的看了卷宗,苦苦思索:“老甄,我也很是纳闷,有些方子明明就是对症施药,为什么这些病患反而愈发严重了呢?这其中,我想不通。”

不止是孙思邈等人想不通,太医署的王太医他们也都想不通。许多病患症状明显,可是根据太医们的经验还有古籍遗留下来的方子给这些病患施药的时候,许多病患反而更加严重。

而李洛对于医术一道其实并不很懂,他也仅仅只是用土法研制了一些青霉素,可是他只是起到一种抗菌杀菌的作用,可用于敏感菌或敏感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对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对于很多疾病,它依然也是无用的。

对于这次瘟疫,李洛用土法炼制的青霉素,顶多也就救活了几百人,而长安城如今灾民的病患已经达到了一两千人,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的病患在增加。

王太医突然想起一件事:“李大人,草民听闻一种甘露饮可以防止病情,大人可以多备一些汤药,给附近的百姓饮用。”

“这个我已经在实施了,此种甘露饮每日都在供应,只是长安城实在太大,这些汤药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药方中的几味药已经告罄,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甄权似乎对甘露饮预防疾病的方子很是了解,他点点头:“是的,甘露饮需要长期饮用才会凸显效果,如今这瘟疫蔓延,是来不及的。”

李洛觉得,这个甄权确实是有两把刷子,孙思邈的极力推崇的人,靠谱。

“甄神医,你可否告诉我实话,你找到治病的法子了吗?”

甄权一拱手:“草民现在不敢说,但已略有些眉目。还请大人稍待,待得明日草民亲自去疫情爆发地看看那些病患,才能找出医治的办法。”

王太医暗暗吃惊,他现在还是一头雾水,这三位神医居然已经有了些眉目,这让他大为佩服。

果然,神医之名不是白叫的。

李洛也看出来了,孙思邈和两位甄神医,多半是找到了一些医治的法门,只是不敢贸然承认,他们想明日先去疫区看看,再下结论。

而太医署的其他太医他们更是面面相觑,近一个月来,太医署的太医们不分昼夜的苦苦钻研,几乎是什么法子都试过了。可是,对于此次疫情就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有时候的患者服药之后情况大有改善,可有的时候,患者服药之后一点起色都没有,还有的,服药之后症状反而更加严重。

这让太医们炸了锅,有的从医四五十年,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让人匪夷所思的症状。

孙思邈也是一样,虽然甄权兄弟名气不及自己,但若如今这大唐天下,还有几人可以跟他一教高下的话,那唯有两人了。

一人是李洛,他的医治之法孙思邈是见所未见,不管是缝合伤口、换血术还是青霉素,都是神奇无比,让他不得不佩服。

另外两个半个就是这甄权兄弟,之所以说他们只及自己半个,主要也就是他们偏隅一方,在整体医学方面的研究,不如他涉猎广泛。

孙思邈第二日便带着甄权兄弟去了疫区,太医署的几个太医们也一起跟着,其中,包括为首的王太医。

和预想中的一样,疫情在长安几个地方集中爆发,若不是李洛反应快速,防疫的及时,此时的长安早已瘟疫横行了。

可即便是李洛采用了一些防治措施,奈何还是没有办法阻止疫情的蔓延。他只是延缓了瘟疫蔓延的速度,若要彻底解决瘟疫,还得靠这些医生。

几位神医和太医署的王太医们感觉类似,就是明明这些病患症状明显,可按照医生们的判断,施药之后的病患们,反应各异。

其中,有部分患者服药后好转,有部分患者服药后愈发严重,还有一部分的患者,任何药物都不能起效。

这让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说,这次的瘟疫已经变异,和古籍记载以及众人的临床经验都不一样了吗?

一名患病的百姓剧烈的咳嗽不止,这样的病例有很多,王太医他们能做的,也唯有开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

甄权却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他诊治了其中的几个病患之后,便吩咐手下徒弟:“阿牛,拿针来。”

徒弟阿牛慌忙取过银针布袋,甄权取出银针,在烛火下淬火消毒之后,给这名病患施了几针,然后那病患的咳嗽竟然奇迹般的减轻了许多。

甄权施针的手法并没有特异之处,王太医他们其实并没有觉得惊奇,因为之前他们也施过,病患只能得到短暂的减轻。

施针属于物理疗法,只能缓解不能根治,除非,你能找到治愈的药物。

“阿牛,拿纸笔,我开个方子。”

徒弟递过纸笔,甄权唰唰的纸上开了方子,然后交给了阿牛,可还没等阿牛看完,一旁的王太医便急不可耐的从他手里把方子夺了过来。

阿牛一惊,王太医看到方子之后,却皱起了眉头,只见这药方上开的药,和自己给病患们开的药并无二致。

也就是说,这个甄权和太医们开的药方都是一样的,这让王太医暗自叹气,这个甄权不过如此。

谁知,甄权开完这个药方之后,又在另一张纸上写下了一份药方,然后交给徒弟:“记住了,两副药分开煎,给病患的时候,先服第一支方子,过一个时辰,再给他们第二支方子。”

这次,王太医没有从阿牛手上抢过方子,而是直接从甄权手里把药方拿了过来。

本来,为医者忌讳同僚看自己的药方,可此瘟疫横行之际,群医联手,为的就是尽早找出控制瘟疫的法门。

这个时候就不能把各自的药方藏着掖着了,而是拿出来大家共同研究。

王太医看到甄权的第二张药方的时候,不由得脸色大变,他的手,竟然也微微颤抖起来。

看完药方的王太医猛地明白了过来,他满脸震惊的看着甄权:“这……”

甄权点点头:“是的,这才是此次瘟疫难控的原因。”

二人就如打哑谜一般,听得众人心焦,孙思邈更是等不及,抢过药方一看,然后他也明白了。

其他的太医们纷纷传阅,有些人依旧难以理解:“这、这分明是两幅截然不同的药方,怎会用在同一人身上?”

王太医叹了口气:“甄神医不愧为神医,果真是名不虚传。你们还不明白吗,这些病患,得的未必就是同一种瘟疫。”

现在众人明白了,在长安流行的瘟疫并不是一种,也就是说,是几种不同症状的瘟疫共同流行。

有的人,得的并非是一种瘟疫,而是两种,这也是为什么太医们的方子没有用的原因。

有的得了两种瘟疫,太医们只判断出来了一种,所以服药之后的病患并没有多少改善,反而愈发的严重。

有的,则直接是药不对症。毕竟,瘟疫虽然不同,但有的瘟疫症状颇为相似,稍有误差,就容易判断失误。

找出病因之后的王太医大喜:“快,快上报李大人!”

甄权甄立言和孙思邈都各自观测病人,他们有时候分开施治,有时候合而讨论,越来越多的患者病因被找出来。

找到了医治的法门,治疗瘟疫的时候就简单的多了。

太医署的太医们全体行动了起来,辨证施治,把患病的患者分开,根据症状的不同,施加不同的药物。

后来,在施治的过程中,不免有的太医还会出现误判的情况。因为症状实在过于类似,还是孙思邈从中发现了蹊跷。

那就是,有得得了两种瘟疫的病患,最容易咳血。这次的瘟疫分为两种,一种症状比较轻,一种来势汹汹极为严重。

但是两种瘟疫加在一起的病患,之前几乎很难救活。

孙思邈发现,同时得了两种瘟疫的人,会出现咳血还有手背出红疹的现象。于是,这两种情况作为了太医们的诊断标准。

一时间,病患们在得到了太医们重新开治的药方之后,症状大为减轻。

这就意味着,甄权的方法是对的。

一个半月后,长安的疫情终于得到了彻底的遏制。

那些生病的病患们,治愈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七十。

也就是说,十个病患,有七个被太医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可能有人觉得这治愈率也太低了,实际上,这已经是个奇迹了。

要知道,之前治疗瘟疫,能救活十之二三已经很厉害了,能做的一半的,已经实属奇迹。

而这次,病患们在重新得到了太医署调配的药物之后,竟然有十之六七的病患,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更重要的,长安终于不再出现多余的病患,全城禁严还有喷洒石灰的方法是对的,现在的长安,瘟疫基本等于被扑灭了。

从之前,一天增加成百上千的病患,再到半个月前的一天增加几十个病患,然后这接连三日,整个长安再也没有出现一个瘟疫患者。

而且患者的症状也越来越轻,因为一旦有症状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得到医治,长安许多街道已经开始放开戒严。

皇宫大殿,更是一片欢腾。

古往今来,多少瘟疫都会夺走无数人的性命。即便是最后瘟疫消失,留下的也是巨大的破坏。

自长安发生疫情以来,许多人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了。先辈的经验告诉他们,这次长安最少要死两成的人。

可是,自李洛上台防治瘟疫以来,人们惊慌等待的大爆发并没有到来,而是,在有限的街道爆发的小规模疫情,居然被奇迹般地控制住了,直到现在,长安的疫情被彻底的扑灭。

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第一次矢志同心的都对李洛赋予了极高的正面评价。

之前,李洛办了不少实事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可他的成长总是伴随着争议。

自始至终,质疑李洛的声音从来没有断过。朝堂之上,除了李二的一些心腹大臣之外,很多官僚都明里暗里的讽刺李洛是个好运的家伙,不过是运气好得到了陛下的宠信。

至于他的那些功劳,并没有真正被那些人放在心上。

可这次安置流民和防治瘟疫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驸马爷。这次李洛应对瘟疫的方法堪称教科书式,长安的瘟疫没有普及蔓延,流民也得到了安置。

满朝文武一片颂扬之声,马屁声悠扬,世人皆在称赞当今驸马。甚至于,搞得李世民喜滋滋的去把消息告诉了李渊。

疫情过去,好消息也传来了。

前方的李道宗率兵击溃了颉利的剩余兵马,张宝相将军已经将其擒获,不日便会被押解回长安。

这让被疫情转移重心的李二,重新把主意力放到了李洛身上。

便宜儿子第一次出征,就研究出了伤口缝合疗法,输血治人技,天神兵……李二又激动又兴奋,准备召李洛进宫好好询问与褒奖,可是派出去的张元回来却告诉他驸马爷没空!

李二当时就怒了,这臭小子脾气见长了啊,老子找他他也敢推脱,是因为最近联络少,欠修理吗?

怒气冲冲的李二当即就要冲出皇宫去,准备上演一番父子子孝,临行之际被长孙皇后生生给叫住:“陛下莫非是忘了,洛儿从军中回来后便没有休息,因为疫情的事日夜操劳,现在人都瘦了,你这个当爹的看不见吗?”

“让他好好休息几日吧,等他休息两天我们再一起去看他,那样你们父子的感情才会更加牢固,而不会一直朝君臣的关系发展。”

李二思索了会,道:“还是观音婢懂我啊,那好,朕就趁此次机会,正式给洛儿封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