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唐:开局曝光私生子身份 > 第236章 促成此事

大唐:开局曝光私生子身份 第236章 促成此事

作者:破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28 14:00:27 来源:转码展示1

“只是,给郎中俸禄和军功这种决定,太过重大,我做不了主,还是等回到长安后由陛下做主吧。”

“不过我是支持的。”

说罢之后,秦寿便点了点头。

反正这件事他也没指望这李靖能做下决定,只要李靖能在朝堂上给自己助威,推波助澜下,就能促成此事。

“对了,关于围剿突厥一事,王爷可有其他对策?”

李靖趁机将此事提出。

毕竟当时是秦寿的计谋,围剿突厥,如今计划泄露,他第一时间想要问李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第章提审桑吉戈雅

回到营帐之中的秦寿辗转反侧,终是静不下来心。

方才李靖在中军帅帐中询问自己的想法,他只能说暂时没有任何计谋。

毕竟之前在长安提出的,也是他在史书上所看到的。

而今因为自己的出现,导致历史出现了些许差错,计谋外泄,先前的办法自然是行不通了。

深夜里。

秦寿幽幽叹了口气,起身点燃灯火。

看着跳跃的火焰,秦寿陷入了沉思中。

历史。

不知怎地,他突然想起李靖方才的话,就算是史书上,都可以给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史书。

秦寿突然眼前一亮,自己可不是还有一个可以随着历史而改变的《大唐编年史》!

没有丝台犹豫。

秦寿当即从储物箱中取出《大唐编年史》,翻开后。

果然在上面看到了自己俘虏突利可汗的记载。

再往后翻去,只见上面记载着这样一段话。

贞观三年,八月,李靖率三千骁骑从马邑出发,进屯恶阳岭,乘夜袭占襄城。

颉利可汗未料到唐军突至,认为李靖敢孤军深入,定有主力随后,慌忙将牙帐撤至碛口。

李靖又派间谍离间其部众,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

杨政道至定襄降唐。

颉利见康苏密降唐,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在浑河边与柴绍的金河军交战,之后又在白道遭到兵出云中的徐世积率领的通漠军截击,大败。

颉利退屯铁山,收集余众数万。

颉利自觉已不是唐军对手,即派执失思力为特使,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

记载并不算太过详细,但大约的思路都有了。

至于后面的记载是一片空白,想来是因为此战并未结束,还不知会产生什么变数,遂没有记载。

“曜…”秦寿看着史书上的记载,深呼吸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起身走出营帐。

中军帅帐中。

李靖本要熄灯休憩,谁知秦寿又折身回来了,一脸疑惑道:“湿王爷,还有其他要事?”

秦寿点点头,一脸自信地说道:“关于征讨突厥,方才我突生一计,不知将军可有兴趣?”

李靖当即大喜,迎着秦寿入座。

于是,秦寿便将《大唐编年史》上的记载悉数说了出来。

当然,其中表述自然换成了计谋的说法,而不是记载。

李靖初时脸色如常,但越听越觉得可怕,这计谋可以说是非常完美。

简直就好像是已经发生过,而秦寿不过是将事实复述了一遍。

李靖深呼吸了口气,看向秦寿,一脸见了鬼的表情,道:“湿王爷神机妙算,真乃在世诸葛是也。”

此话发自肺腑,极为真诚。

而秦寿则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以他的脑子,怎么可能想得出这样的计谋,不过是照抄史书罢了。

“李将军言重了,只不过是随便说说。”

随便说说。

这话就算是李靖也有些听不下去了,这等计谋若只是随便说说,还给不给我们这些久战沙场的将领活路了?

湿王爷,这个你倒是装大了。

“不过虽是如此,但我心中还是有些担忧。”李靖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转而愁云密布,道:“现如今,朝廷中的内鬼还未找出来,这计谋我怕…”

此言说的倒是真的。

再如何完善的计谋,也怕被敌方知晓。

可谁知秦寿却是一脸轻松,笑道:“李将军莫要担忧。”

“我相信父皇一定会查出究竟是谁,做了软骨头。”

“接下来,我们就按兵不动,等着突利可汗松口便是。”

河东道,代州。

柳如烟日子过得很苦。

为了调查李元昌的私兵,她干脆就住在山里,日夜守着。

但这些日子下来,倒也算是有所收获。

这些日子,粮商卸下的粮食比往常多了五成不止,似乎是在做些储备。

而且在她所监察的这段时间,这群私兵竟然开始演练起来,时常能看到有兵士在山间操练。

但他们这么做,具体是为什么,柳如烟一直没搞明白。

直到今日。

柳如烟被行军声惊醒,自灌丛中醒来,便看到藏匿在山中私兵开始集结,似乎是要出征。

这叫柳如烟心头一跳。

她有着自己的情报网,自然也知晓了军队出征,征讨突厥、迎击吐蕃的消息。

按时间来算,此时的军队应该已经抵达边疆。

但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李元昌突然调集私兵是要做什么?

莫不是造反?

但很快,柳如烟便将这个想法抛之脑后,虽说大唐重军被调往边疆,但守卫长安城的兵士依旧不在少数。

况且长安城易守难攻,仅凭着千人军,根本没有造反的可能性。

虽是如此,柳如烟也不敢大意,悄悄离开后,写了一封密信,传向长安。

她要把消息传给谣王府。

而上官仪,则是一个很好的接应人。

长安城,太极殿内。

李世民面色阴沉,这么多时日了,居然还没有查出究竟是谁向突厥人通风报信。

这叫李世民极为失望,看来这朝廷内部已经是烂到根子里了,若非如此,又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查不出来。

但就在李世民满脸怒容的时候,一名侍卫突然拿着封密信走了进来。

正是负责查探此事的密探来报。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将密信打开。

但随着密信内容逐渐被李世民看完,他的脸色变得铁青。

“好好好。”

“没想到你藏得这么深,难怪朕总觉得你与那吐蕃人走的有些亲近了。”

只见那密信上赫然记载着这样一段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