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属于常例的奏报。
夏季到了,暴雨天增多,黄河水患就是悬在沿岸所有人头上的利剑。
也是悬在大唐全朝廷上的利剑。
治理黄河是各朝各代永恒的命题,黄河水患平均五六年就会发作一次,不过大唐运气还不错。
已经快十年了,黄河还没有发过大水。
不过这更值得让人警惕,或许水灾随时都要来了!
刘洎手持象笏,侃侃而谈。
他说得极为详细,业务能力自然不用说,但李世民越听眼神越是发紧!
这老小子,字里行间分明每个声调都在强调通同一件事啊----
拿钱来!
“陛下,秦州、晋州、汴州、洛阳的堤坝水闸都需要加强了,修缮拨款势在必行。”刘洎垂手拜道。
李世民犹豫的发问,“修筑堤坝水闸,要多少钱?”
“禀告陛下,需要修缮的地方共有六处,新建水闸的地方共有四处,至少也要五万贯钱才行。”
李世民于是脸黑了!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一个个的,开口就是几万贯,几万贯。
当这国库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这时,戴胄倒是站了出来为李世民说句话。
“刘侍郎,北方的军费还未支付,现下国库恐怕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刘洎淡淡道,“这个还请陛下和戴尚书务必想想办法,黄河一旦决堤,不知会死去多少人,造成的灾难是百姓无法承受的!”
李世民这个气恼的捶桌啊!
这一个个的,除了开口要钱,其余都不管。
什么时候他也能像这样清闲?!
钱、钱,说到底都是一个钱字啊!!
从李治那边得到棉花规划,但短时间肯定派不上用场!
“治理黄河啊,这个又太难了……”
李治用他现在的知识储量想了一想,也拿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就不是在古代能解决的问题。
不过根治虽然不行,但要黄河水患在可控的范围内还是能做到的。
就在这时,大殿里先站出来了一人。
“陛下,微臣有一计,不仅能够彻底制服黄河里翻水的恶龙,还能将此恶龙化为我们所用!”
这人满面微笑的开口。
众臣吃惊,谁敢夸下这样的海口?!
李治也看过去,只见这人身穿红袍,面庞十分年轻。
众臣道,“原来是最近文气名头很是火热的新秀,监察御史李义府。”
“李义府你有什么妙计,敢说出这样的大话?”
“彻底制服水中恶龙?”
“怕是没有这样的办法吧。”
一众武将们很不喜欢这种文绉绉的说法,治理黄河这种事他们也很上心。
“你有什么计策,快说出来听听!”程咬金直接用大嗓门喝问。
殿上的李治一听是李义府,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这人历史上都有名,奸名!
口头说得天花乱坠,没一点实际的行动!
不过他还是想听听这李义府到底能说出些什么来。
李义府整理了下仪容,很快从容的说道,“众所周知,治理水患,堵不如通,怎么把黄河的水系疏通才是重中之重……”
程咬金再喝一声,“别扯那些废话,到底怎么个疏通法?”
李义府羞愤的看过去,卢国公你怎么对治理黄河这么有劲儿?!
他随即声音低沉,“只需各自动员当地的人,在沿途水岸挖渠引水,兴建水库!
这样,既得灌溉之利,又得引水之妙,兴建的水库更能在干旱时节供应水源,可谓一举三得!”
他的语气更加激动,“工程一旦成功,整条黄河沿岸都将变成富庶的田地啊,粮食增产无数!”
李义府一说完,李治就翻了白眼!
异想天开,典型的纸上谈兵型选手!
这李义府口口声声治理黄河,他自己到底接没接近过黄河都有得一说!
黄河那么庞大的泥沙量,你挖的沟渠不出三年,十条能堵住九条!
不过,李义府的建议着实却让大殿上的气氛一时间热烈了三分!
许多官员遐想……如果真的能做到李义府所说,那的确是一种盛景啊!
黄河两岸,将变成华夏最富庶的地带!
李世民问工部尚书段纶,“李义府说的,可有实施的空间?”
段纶沉吟,“此事……工程太大了!或许有效……但工程量绝对是数个京杭大运河,还请陛下三思。”
提到京杭大运河,李世民就不得不慎而又慎!
因为前朝覆灭的教训就在眼前。
这类巨型工程听着美妙,但可以不碰,就绝对摸都不要去摸一下!
不过李义府这时热情高涨,他忍不住往前踏出三步!
“陛下!这项工程虽然巨大,但所得的回报同样惊人啊!
黄河绝对可以永治!!”
“什么,永治黄河?!”
李世民又再次动容了!
这个诱惑太惊人!
从三皇五帝开始,黄河就从不曾被征服过,
如果这条怒龙能在他的手中彻底灭绝……啊,这样的功绩完全足以彪炳千秋!
李义府见陛下松动,更趁热打铁的道,
“虽然需要征用大量民工,但这群民工并不需要离开家乡,各地完成各自的,分摊下来,工程量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惊人。”
“陛下,这项前无古人的巨大功绩,注定等着您来采摘啊!”
“嗯,倒是有些道理……”
李世民受不了李义府诱惑的语气,沉思着点头了。
下方,房玄龄等大臣虽然觉得哪里怪怪的,可要说的话,好像也挑不出什么刺来……
“那……这事,可以提上议事章程?”
李义府试探的发问,内心已被狂喜覆盖!
他这才登上太极殿,又立下如此恢弘的大功。
无量的前途正在向他招手!
并且黄河一旦治理成功,他李义府的名字也必将伴随这一壮举名传青史!
’哈哈,我李义府果真是天命之人啊。
出身根本限制不了我!
我李义府注定飞黄腾达,成公成相!‘
“不是吧,大家都没人提出异议吗?”
就在这时,李治天真的眨着眼睛开口了。
“哪有什么天大的伟业功绩,要等着后来的人摘采呢!”
他听了这么久,就想看看大唐的朝廷上官员们对于治理黄河到底了解多少。
结果……就这种程度?
他们居然真的想实施李义府的办法,这还不得搞出第二个天下大乱来啊!
李义府的脸色立刻涨得通红,耳根子都红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