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时间过得很快。
晴日、雨雪,密林风啸或是山间猿鸣。
修行中处处都是风景,似乎用一生都看不够。
师傅仙去之后,山上便只剩下了武攸绪一人,武攸绪偶也有听闻宫中的一些动静,只是皆不到他下山之时。
神龙元年,武皇已经是八十多岁的白发老人,这一日以张柬之为首的拥李派发动了政变,在精密的谋划之下,先是控制了禁军,并拥护李显从玄武门迅速来到宫中,径直冲到了武皇居住的长生殿,逼迫武皇退位。
发动政变的第二天,武皇传位太子,李显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而武皇则被移送上阳宫,在此安然度过她余下的生命。
这日山中大雪,武攸绪拿出一个小小的自制的烤架,将山下农人送来的糍粑在上面细细烤着,雪白晶莹的糍粑在微微的炭火中,慢慢变得焦黄,香气四散,糍粑烤熟,淋上山中养蜂人的蜂蜜,再就着大雪还有山中百花茶,日子也是无比闲适。
只是武攸绪早就算得,早晚或许都有他下山的一天。
李显在登山皇位之后,便想起了这个在山中的堂兄,便派专人修书让其下山为官。
在山中十年的武攸绪虽显得比红尘中人要年轻些许,可是十年的山中生活毕竟在他脸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
武则天在上阳宫,白日也时常躺着小睡,这日一直陪着她的宫女在她耳边轻轻说道:“太后,有故人来看你了。”
武则天睁开眼睛,便看到武攸绪穿着粗布衣服站在面前。
“侄儿竟然也来了,哦,对了,新皇继位举国同庆,是要你这个堂兄也来见证见证,你倒是还能想起我这个老妇人。”
武攸绪倒是笑了。
“记得我初来长安见您的时候,觉得您远远的在一片金碧辉煌中显得十分不真切,后来又在长安遇到很多怪事,我常常佩服您不输于男子的决断和胸襟,多年后见您,余威尚在。”
“那便常常来上阳宫,陪我这个老人家聊聊天吧。”
这日出宫,武攸绪又遇到了已成为少年人的李隆基,英姿勃发,入宫之时他见着了武攸绪,便突然停了下来。
“叔叔也下山了?”
“许久未见。”
“多年前,若不是你……算了,过去的事情不说了,叔叔此次下山会呆多久,还是就入京做官了。”
“或许呆不了多久,马上就要离去了。”
“唉,不说了我先去了,叔叔若有任何需求,我李隆基在所不辞。”
李隆基转身离去了,武攸绪却在心中默默为他卜了一卦。
此人将会为天子,为大唐创造又一盛世,可是终究会遇到生命中的红颜劫。
天道弄人,无法参透,武攸绪叹了叹气,转身也出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