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唐逍遥地主爷 > 第十八章惊世诗词必当载入史册

大唐逍遥地主爷 第十八章惊世诗词必当载入史册

作者:黄金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7 15:10:14 来源:转码展示1

第十八章惊世诗词必当载入史册

两个平妻分了西边两的院子,到也合情合理,前世李钰读过些历史,

自然是知道,一正妻两平妻的说法的。jiujiuzuowen

(古代的三妻四妾是指“妻妾众多,如《庄子》记载:“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

可见“三妻四妾”的习俗由来已久,《陔余丛考》考证:“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皆妾之称谓也。

三妻四妾中的“妻”包括嫡妻、偏妻、下妻等,并不仅仅局限于正妻。)

还有一种说法,于平妻的称呼是对商人,在外经商所娶女子的一种称呼,但是其实际地位仍然为妾。

其在乾隆后期,法定为适应于兼祧婚制的另娶妻子的称谓,但正妻与平妻之间相当于堂妯娌。

直到道光末年,正妻与平妻间才出现“两头大。

所以这里的平妻,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各位大神看看就行,不必当真。

“这里是中院,又分前后两进,这中院后边的半进,是郎君的妾室居住所在,是以也归于内宅,平日里是三等侍女洒扫伺候。

郎君请看:这东边厢房就是奴婢和秋菊住的房间,旁边几间住了些三等侍女,厢房后的小院,就是我家娘子的闺房了。”

说完又指着西边,继续:“这西边的厢房,是司徒娘子的侍女凝翠,桃红的房间,后面的小院,是司徒娘子的居所。

说话间就走到了第二道门前,

李钰心想过了这道门,应该就是她说的中院前半部分了,这也分的太仔细了些吧!

他却不知道这古代规矩森严,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的。

果然只听夏竹又道:“出了这道门就是中院的前进了,是老爵爷待客之所在,还有一套厨房,再往前就是前院了,住着丫鬟,仆役,婆子,杂役一众人等,不过没有独立的房间,他们男女分开两厢,四人一个屋子。

两边的那些别院,东边住着府里的护卫统领,柳叔和柳叔的家族兄弟。

李钰立马想到就是苏醒时看到的那个刀疤脸了。

前院西边的那些院子,住的是行伍里老爵爷带过的府兵,三十九个府兵护卫和他们的家眷。

老爵爷一生带过一百七十六个府兵,都是这蓝田县户籍的,如今只剩下这三十九家了。

其他的都战死在了沙场之上。

老爵爷重情,找了县令,把这些跟随过的府兵户籍,要了回来,安置在咱们庄子里。

那些战死沙场的府兵家眷,安排在咱们府邸前后左右,又给他们建了房,还有三百户,世代都跟着李家的奴仆。这些加起来,就成了现在的李家庄了。

来人开中门。”

后面几个丫鬟答应了一声,便既上前打开了中门。

李钰木然的跟着夏竹,一路往中院待客之所行去,一路对遇到的丫鬟仆役,问候行礼也都视若罔闻,

众人也不知为何,自然不敢说话,静静的跟随着家主。

夏竹也想不通,郎君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忽然变了脸,心里琢磨着,趁天黑前,赶紧带着郎君巡视完府邸,自己交了差事,也好回去用食。

于是匆忙介绍了中院,就往前院而去,前院和中院之间,却是没有门的,只有一道十几米宽,两米高的土墙,将外院和中院隔开。

他们哪里知道,这李钰前世里国泰民安,哪有战争,更别说死人的事,

法制森严的社会,你稍微一个不对,分分钟就可以把你抓进去。

李钰之所以脸黑着,那是心疼那些战死沙场的一百多人。

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命,不是猫狗鸡鸭,一句话战死沙场,就没了一百多个,听到这些才心情不好。

先不说老李的心情,只说众人走过前院和中院的隔墙,进了外院,场面立马热闹了起来,

丫鬟仆役婆子来回穿梭,热闹非凡,顿时让李钰又暂时忘记了那些死去的兵士。

外院众人见了家主,纷纷行礼参见,李钰内心也是激动的。

这可都是立足根本,当然越多越好,一边点头答应,一边大声告诉大家该干啥干啥,不必在意,也无须多礼。

众人都是在这府里住了半辈子的,几乎看着家主长大,也不会像参观动物园那样稀奇。

于是该忙啥就都忙啥,此时已经快要天黑,做饭的,烧火的,洗衣服的,搬东西的,可不像后院那样冷清。

李钰是个喜欢热闹的,看见如此多的人,心里高兴的不行,就是嘛,这才像个家的样子,热热闹闹的多好。

自己在后面整天面对那几个女人也太冷清了。

他这样想可真是冤枉了王可馨和司徒云砂众女。

腿在你自己身上,你整天窝在后头不出来,能怪谁去?

笑吟吟的看着众人,李钰在心里琢磨,以后得多出来走动才是,不能老是窝在后院里。

正思索间,那边风尘仆仆的进来一群壮汉,十几个护卫由刀疤脸柳叔带着,从外面急步而进,

一路昂首挺胸气度不凡,一个赛一个的彪悍,威猛。

这些人就是出去巡视农人收割粟米的柳万泉一行人了,今天是最后一天,基本都收的差不多了,明天就可以歇息一下,然后准备收租纳粮。

跑了一天的汉子们,脸上都充满了疲惫,看到家主出来,具都上前见礼,除了柳叔拱手为礼,其他十几个护卫都是行的军礼,

虽然众人又困又累,可依然站直了身体,李钰看着众人一路疲惫的样子,像级了战斗结束后,撤退下来的士兵,

顿时又想起来,那没有能活着回来的百十号人,一时间又开始黯然神伤。

这边夏竹又小声介绍:“柳叔在行伍里,曾做过老爵爷的顶头上司,果毅都尉,”

这府里上下都知家主恼疾的事,听夏竹介绍柳万泉,众人也都觉得正常,既然家主伤愈,自然是要仔细说道说道,府里的人和事。都便很自然的看着这小郎君。

只听夏竹又说:“这些就是跟随老爵爷退下来的府兵了。”

李钰看着一群人面现疲惫,脸带风霜,越看越像战场下来的兵士(废话人家本来就是百战老兵),

随又想到那战死的一百多个英魂,他们的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不知道该有多难!

忍不住又伤感起来,扭头问夏竹:“刚才你说跟随阿耶的府兵多少来着?”

“回郎君的话,老爵爷带过的蓝田乡亲们,一共一百七十六人,还剩下三十九人,全在咱们府里的别院里安置。这十几位就是期中一部分了。”

李钰忍不住嘴里感叹:“就剩下三十九个了?其他的全战死了?”

护卫里几个人参差不齐的回道:“启禀郎君,就剩下我们三十九家了!”

李钰不禁心里酸楚,当年都是风华正茂的儿郎,如今就剩下这些了。

那一百多人,永远的留在了沙场再也回不来了,唉…

不想还好,这越想越是心里发堵,活生生的人,几场战斗就这样没了。

忍不住就想起了后代的凉州词,可不就是这样形容的吗!

于是干脆大声念出来,以驱赶心中的不痛快:“葡萄美酒夜光杯…”

众人见这小郎君,冷不丁的嚎一嗓子,声音洪亮,都吓了一跳!以为家主脑疾又犯了呢,还有人心里想着,不会一会儿就倒地抽疯,吐白沫吧!

李钰也不理会众人的错愕,继续念道:“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首词念完,整个外院鸦雀无声,众人如果再听不出这是家主是为众人所做的诗词,那就是傻子了。

一群壮汉,仿佛又魂回金戈铁马的战场,耳边传来战友的呼唤,大家奋勇杀敌…又幻想着郎君,诗词里的意境: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助兴催饮,

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去杀敌报国,士兵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有何妨?

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军中是轻易不让喝酒的,但是又有什么呢,这是小郎君为自己这些人做的诗词,自家郎君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便是,

所以有酒没酒,并不影响众人的口味,有的自动把夜光杯幻想成盛饭的陶瓷碗,还有的把杯里的美酒又幻想成干涩的军粮。

还有人在回忆曾经的场景,大家刚要吃饭,那边传来军令,贼兵来了,

于是大家慌忙整理铠甲兵器,准备迎敌,也不知这一战能不能活着回家,管他娘的,

先杀他个昏天暗地再说,马革裹尸本来就是府兵的最高归宿。

最先反应过来的夏竹,禁不住大声喝彩:“好!郎君真好学问,好才情,这首七言绝句,简短精辟,又充满沙场男儿的豪情,必定传耀后世,当入正史记载之。”

旁边的柳万泉正在回忆,一听夏竹说传耀后世,还要记载入历史之中,立马也反应了过来,把身上的衣袍,像战甲一样撩了起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多谢郎君为我等做这千古名律。”

众护卫看都尉行礼,也都跟着照做,整齐划一的行礼:“多谢郎君”

十几个壮汉的声音响彻府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