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唐诗画田园 > 第四章 哪个能穷一辈子

大唐诗画田园 第四章 哪个能穷一辈子

作者:雕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1-02 22:00:46 来源:转码展示1

乔家父子三人刚回到家,就看到家门口拴着一辆驴车,那驴车身边还站着一个人在给驴喂养草料。gsgjipo

远远看去,乔子仪就知道是谁了,顿时一喜:”荷花,咱爹咱娘来了。“

乔氏听了乔子仪的话,也看到了来人,立刻喊道:”二喜!“

等走近了,那人放下喂养驴子的草料,看着乔子仪和乔氏有憨厚地笑道:”姐夫,姐。“

”走,别站外面了,里面去。“乔子仪招呼道。

”哎!“郭二喜丢下草料,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跟着乔子仪一起回到了院里。

刚到院里,就听到一老一少,两个女人的笑声。

乔生看去,只见一身蓝色布衫,头戴发箍,全身收拾得十分干脆利落的老太太坐在马扎上,笑意盈盈地跟着乔巧说些什么。

乔子仪招呼郭二喜坐下后,立刻对老太太行礼,然后喊了一声娘。

”娘,咋就你一个人来了,我爹呢!“乔氏坐下后,看着老太太问道。

”最近长安城里的生意不好做,本身盘下的一个店铺,不知道怎的,就被城里那些人给截了胡,你爹和你两个兄弟都去长安了,还不知道乔生的事,等两天他们回来了,我再让他们来。我外孙呢,快让我看看我的大外孙。“

乔生挠着脑袋走到了近前,然后想了想,俯身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喊道:”姥娘。“

老太太心疼两声连呼道:”哎呦,哎呦,我的大外孙,会喊人了,看起来真的好了,快起来,咱家平常可不兴这个大礼,快,快到我身边,让姥娘好好看看。“

随后老太太把乔生叫道身边,拉着乔生的手仔仔细细地看了看乔生地脸,亲近了一会儿后,确定自家这大外孙子不傻了之后,又是老怀欣慰,又是替自家女儿心酸地泪涕涟涟。

郭二喜也坐在胖边笑着应和道:”梁大娘,看来我这侄子不仅好了,还一下子就这么懂事,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啊,可别哭了。“

老太太没好气地看了眼郭二喜:”我哪哭了,我这是高兴。“

一下子,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吃过午饭,郭二喜说着还有事就走了,他后天再来接走老太太。

乔子仪吃过饭还要去地里,乔氏和乔生兄妹俩则是陪着老太太在家。

乔生其实也没说什么话,老太太问的时候,才回应那么几声,不是乔生不对老太太亲热,而是这会儿,乔生的思想有点抛锚。

乔家现在虽不至于像李老三家面临着闹饥荒,可是紧衣缩食的,也不太好过。

就中午这招待客人的饭食,在乔子仪乔氏看来,是家里最好的了。

昨天的虾蟹都拿出来了,加上那一盘猪肉和大白面饼子,对于农户人家来说,确实不错。

可,这一顿吃得,乔生都能听到自己的父亲心里滴血的声音。

这还是自家姥娘一个人来,等姥爷和两个舅舅来家里,还要操办,到时候拿什么出来?

今天这席面可是不能行了。

另一边,老太太拉着自家女儿在唠家常。

“这家里啊,以前一直是子仪一个人撑着,现在我外孙也好了,你门家的生活很快就能好起来。都怪你爹心急,前些日子,镇子里皮革坊招几个学徒,要是当时知道我这外孙能好起来,说什么也轮不着老三媳妇儿他那不争气的弟弟。”老太太看着自己这大外孙真的好了,十分可惜的对自己地女儿说道。

乔氏诧异道:“三弟那媳妇的弟弟不是挺好的,前些年不说是问家里借了些钱,说是要养猪娶媳妇?”

老太太冷哼了一声,脸上带着怒色说道:“钱借了,猪也养了,可这两年他跟人去赌坊胡混,不仅媳妇没娶到,还把自己养猪挣得钱都搭进去了,本钱没还回来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外债!要不是你三弟早去,估计人家都剁了它手指。这不前一段时间,老三媳妇不知道咋给你弟弟吹得风,让你弟弟求到你大哥这里,你大哥正好和那皮革坊的老板认识,就给安排进去了。“

乔氏点点头,心里也不禁惋惜这个活计,不过想想,那活计要是给自己儿子要去了,估计自己那个弟妹要跟自家闹上一顿不可。

镇子上的活,那可都不好找,最差的一个月也有50文工钱,就这都有人抢破头皮去做,更何况那皮革坊。

要是乔生进了皮革坊,不只是挣钱养家,若是学上一门手艺活,那就更好了。

老太太继续说道:”这人比人啊,真不能比,同样是养猪,老三家的媳妇还比不上一个女娃娃。咱们村的你董叔还记得不?“

乔氏听了看着母亲点点头。

老太太:”他家那闺女就很拔尖,去年底家里养了猪,现在都是一个个体大膘粗。恐怕到腊月的时候,得有两百斤肉下锅。现在的猪肉价差不多要摊十三文一斤,元辰(唐朝元旦的名称)的时候要涨到15文,一头猪恐怕得卖三串(三贯钱)哩!”

乔氏小吸了口凉气,讶异道:“这么多?那女娃子可真能干,她家事咋喂猪的,有啥秘方?”

老太太笑着赞叹道:“要不咋说她拔尖呢!也没啥秘方,那女娃娃可是家里顶梁柱,针线活好。耕种也不在话下,傍晚上山割草,回家水冲两遍,再凉一晚上,第二天再剁碎了再掺点谷糠,放一起喂猪。你董叔那两口子你也知道,老实归老实,但是这方面,还不如这女娃娃,家里家外的,说起来是你董叔说了算,可大家伙都知道,这一家可都着这闺女当家!”

乔氏听着自己娘把那女娃娃夸得都顶天了,抬头看到老太太身旁坐着的乔生,心里一动,不禁立刻问道:“娘,他家闺女多大了?”

老太太一愣,而后顺着乔氏的眼光回头看看有些发愣的大外孙,顿时明白过来自家女儿的心思,于是又开始细细地跟她说了起来。

“那女娃今年应该是刚过十五了。长得不算拔尖,可也算五官端正,就是瘦点,性子有些温婉客人,见人就笑。家里更是孝顺得不行,眼里见也好,勤勤着呢,手在家都没停过,生怕累着你董叔老两口!咱们村里哪个不夸,这不,一家有女百家求,上门提亲的媒人都要踩烂她家门槛了。可你董叔就是不松口,说是舍不得,要再留两年。不过我能理解你董叔,要是这女娃娃嫁了人,他家恐怕就要倒上一半。你董叔那个儿子叫他那婆娘给惯坏了,说是读书,结果读了两年了,啥也不是。整天也是瞎混将来必不是个能撑门户的。你说这都是一个娘生得,咋就那么不一样哩?”

乔氏听了分外动心,手里的针线活就慢了下来,有一下没一下地做着。

可是想想自家的境况,她又摇了摇头:“可惜了!”

老太太看着女儿摇头,还出声惋惜,就有些愣了,然后问道:“可惜啥,我大外孙以前是傻,现在可是好了,你看看这要模样有模样,要个子有个子。前年来家里,抱着村口地磨盘就抱起来了,可见是个有力气的,以后娶了媳妇儿,只要勤勤些,养家糊口可是一把好手。”

乔氏听老太太夸乔生,心里舒适的同时,又苦笑着说道:“娘,你说的我都知道,可家里这情况,人家就算是对彩礼没什么要求,可咱们家不能不出一点吧,还有这房子啊,宴席啊,总要置办吧,钱没个十串二十串的,可不行。还有巧儿......”

乔氏说道这里,忙住了口,暗怪自己不小心,说这些应该避着儿才是。

乔氏看看女儿,见女儿无事,似乎还听的津津有味的,心就放了下来。

老太太也是不说这些了,只是心里也有些为自己这个女儿家里以后上愁。

乔生这会儿也是松了一口气,自己这还啥都整不明白呢,要是再娶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媳妇儿,这还活不活了。

不是说乔生不想娶媳妇,他上一世三十了还是单身,那种没媳妇儿的哀愁时时刻刻在折磨着乔生。

可乔生一没房二没钱的,谈了几个对象都在几个月内就黄了。

所以,乔生知道,娶亲,最初的浪漫在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就会变成现实。

女的要的现实,男的也要活得现实。

在这个古代,娶个媳妇儿,不像现代那样困难。就算乔生还是个傻子,只要有权有钱,未必不能三妻四妾。

可乔生这个家里,啥都没有,娶个媳妇回来,全家恐怕都要饿肚子,闹饥荒了。

所以,总得来说,现在娶媳妇儿,很不值当。

乔生忍不住看着乔氏说道:“娘,姥娘,娶媳妇这事啊我可不着急,你们也别急。咱家穷,我得干上两年才行。”

老太太一听乐了:“是,我大外孙说的是,你看这俊模样,十里八村得后生,可没几个能比的上,肯定不愁媳妇。这两年你好好干,干好了,让你大舅母好好给你寻摸个好媳妇。”

乔生摸摸自己被老太太夸得有些发热的脸,不仅也傻笑出来。

老太太对乔生上心,那是自家闺女以后地依仗,可她最担心地是乔巧,这边说完乔生的亲事,就立刻把话题转移到自己那一家子去。

她对乔氏说道:“咱们家,别人看着是过的不错,可是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那苦可都自己知道,你爹和你大哥心气可高着呢,镇上前年许久没开的书院开了课堂,你爹和你哥你弟三个就商量着,让继贤,继明,继福,去镇上读书。你爹说了,就算不为了当官,也得让家里小的去读书。这不,上个月不就送去了,可那束修,就算家里富裕了点,也全贴在了这三个孩子上面。那会要是乔生……”

乔氏忙道:“娘,继贤三个人读书是好事。现在家里过得苦点不算啥,要是继贤他们读了书,就当爹说的,不为了官,以后给人家当个掌柜,当个账房,总比在山野地里刨食的强。你也说了那读书的束修不少,就这已经让爹和大哥他们跑断了腿,我可不能再让乔生去拖累爹和大哥他们,娘家帮衬我这的已经够多了,再去让他们供乔生读书,乔生他爹估计就彻底抬不起头了。”

老太太叹气道:“总归啊,是穷闹的。”

乔巧小声宽慰老太太:“姥娘,你就别担心我们家,我哥现在好了,以后赚了钱,这家就会慢慢也好起来,不说帮衬姥娘家里,不让姥娘,姥爷,舅舅他们担心那是肯定会的。”

老太太抚掌笑道:“是,是,是,我家巧儿说的是,想那么多做啥?哪个还能穷一辈子?大家只要勤快干两年,日子总会过好的。”

说着,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