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谜月录 > 第63章 净居天众因果录

大唐谜月录 第63章 净居天众因果录

作者:晕死的貂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0 18:29:56 来源:文学城

张东渐是个怎样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哪里会管什么男女之防,即便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的眼珠子里面也只有谢姮一个人而已。

李倾城是当今的清河县主,若不是年岁还小,郡主的封号也是当得的,听说圣上对她尤为宠爱,说她有自己年少时的风采。

可是张辞一上来就说她心思歹毒,这自然是撇去了她妖娆的光环,从她的心念深处窥得的。

别人不知道张辞有能窥探人心的天赋异禀,谢姮是知道的,所以听他这么说并不吃惊,只是轻道:“东渐,这是当今清河县主,圣上的血脉,慎言。”

张辞撇了撇嘴,按下了到嘴边的话。

崔珂见状,连忙挤了过来,对张辞柳眉微竖,压低嗓子:“你这个道人好生无礼,怎么能背对人言呢?这位是贵人,不是你能得罪得了的。姮娘我们走。”

张辞这虽说不算头一次见到这崔府的庶女崔六娘,却是头一回这么认真审视崔珂,从上到下,看得仔仔细细,恨不得把她每一寸肌肤都掀过来看。

崔珂模样清冷秀雅,行住坐卧都是世家风范,也是自小礼教里泡大的,一直在崔府都是金樽玉贵地养着,即便见什么外男,别人也都是非礼勿视的,几时见过这样孟浪无礼之人!

竟然就这样直直地盯着,偏生张辞的皮相气质又是极好的,天生的贵气,目下无尘的模样非三百年的世家难以养成这样的根骨。除了谢姮,他眼中几时有过别人?更别提这般倨傲地审视,这么小心仔细地端详。

于是乎,这一看,就把崔珂的脸给看红了。

张辞见她红了脸,这才轻轻嗤了一声,低语:“你这个小丫头片子,也得小心她才是。”

谢姮倒是觉得好笑,他还是头一回见张辞这么管别人家的闲事。许是见了崔珂觉得她秉性纯良,这才降贵纡尊地提点一言半句。

谢姮:“好了,我们都省得的,都一道过去吧,不就听个俗讲,还是在大兴善寺这么人来人往的地方,掀不起什么风浪。”

“咦,你们究竟在嘀咕些什么?”李倾城像只蝴蝶一样倏忽而至,她的一双凤目紧紧盯着谢姮,不愿意错过任何的片段:“快走吧,五郎还等着呢。”

“民女谢姮见过清河县主。”谢姮盈盈一拜,笑态可掬,“方才师兄着急了些,这才失礼了。”

李倾城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似是并不在意。

她确实是对这两位师兄妹无限好奇,这位谢娘子说是崔五郎的姑母,可年纪也实在太年轻了些,还梳着双髻,一看就是待字闺中。而容貌亦是上上之乘,她行走洛阳长安,都没见过这么貌美的女子,即便不是绝色,也是倾城之姿了。

至于这位师兄,连名号都不愿报上来,眼高于顶的样子,从下马之后就没有拿正眼看过自己,骨骼皮相再好,她李倾城也觉得是可恶的。对于这样的迂腐的男人,她并不是没有法子治的。

“你既是五郎的姑母,那便理应是我的长辈,”李倾城微微瞥了一眼张辞,对谢姮笑道:“只是当今圣上便是本县主的嫡亲长辈,这往外去攀亲带故是不允的,所以还是称呼一声谢娘子。只是不知这位师兄仙乡何处?这么目下无尘的样子倒还是让我开了眼了。”

张辞轻嗤了一声,依然连正眼都不往她那里看的。

“县主恕罪,我师兄本是山中道人,自小不在尘世长大,不懂这红尘中的礼数,向来只会拜老君的,逼又逼不得,说又说不通,所以就唐突了。”谢姮连忙解释。

李倾城斜斜看了张辞一眼,铁青着一张脸,走开了。

“五郎,你们崔府也是数百年的巨室,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怎的还有这般无礼之人?真的恼死我了!”

原来李倾城竟然不是一走了之的,而是把崔珩给拽了过来。一副非要请他评评理的模样。

这两人都是白袍胡服,这一并走过来的模样,还真的赏心悦目。

逆着光,谢姮望着那渐渐逼近自己的人影,觉得眩目的同时,还有些心悸。

从油幢车中钻出来开始,她就强迫自己不要往那抹白色的身影那边看过去,可是躲了这许久,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另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拉到了自己的身前。

他黑白分明的凤眸冷然地望着自己,平静无波的眼神看不出什么思绪,明明在场还有这么多人,谢姮却觉得四维上下便只剩下他们两人。

以及擂鼓般的心跳声。

她同自己说要淡然,不过是走走场面而已。

“这东渐的脾气,景麟也是知道的,”她听见自己镇定自若地对众人微笑,又将眼光留驻在崔珩的脸上,“我代他向县主赔罪,今儿我们是来听俗讲的,必定要欢喜而来,随喜而归,千万不要生烦恼了。”

说着,她就深深一拜,礼数自然周全。

“哎,你向她赔什么礼?”张辞哪里见得谢姮因为自己受了半点委屈,连忙要扶。

崔珂瞪了他一眼,抢先一步扶住了谢姮,这才不至于在众人面前孟浪了。

崔珩则是冷眼望着,等众人都把这一幕都演全了,这才慢条斯理地对李倾城笑了笑:“县主见多就不怪了,都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就是如我们崔府这般百年的世家,总也得出几个与众不同的根骨,才能显得出咱们的不凡来。东渐的脾性就是这样,他眼中是除了他的小师妹,再无旁人的,就算是我阿爷在,是他的师父在,也是一样的。”

“这倒是古怪了,”李倾城讶异,“不是道人吗?难道也要思凡这男女之事?”

众人皆是一惊,回望过去便只有李倾城飞扬跋扈的笑靥,她是故意这么说的,完全不在意这么说会坏了谁的名节。

“这世上有许多情谊,恐怕县主年岁尚小还不得知,”谢姮微笑,落落大方地说道:“如同我与师兄,不仅有同门之谊,还有同道之约,就是比起亲生的血脉也不为过的。这可不是什么男女之事,而是手足之情。”

“真是满脑子污糟,姮娘,我们走!”张辞就像是看见了什么腌臜东西似的瞪了李倾城一眼,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谢姮自然也没有什么其他理由再在这儿听这位清河县主对自己评头论足,对众人微微欠身,就跟着张辞走了。

“五郎,你倒是说说,同是从崔府出来的人,怎么能相差这般大,我堂堂圣上亲封的县主,居然还能在这佛门之地受这等子闲气!你那位什么姑母也是好笑,说什么师兄妹,谁不知道背地里是什么纠葛,不过掩人耳目的东西,难道我年纪小就还不懂了吗?”

李倾城被张辞临去的那一眼给剜地狠了,揪着崔珩的袖子满腹的怨懑。

崔珩从她手中轻轻地抽出了自己的衣袖,并未理会她的牢骚,对众人道:“小姑母都走了,还都杵在这儿干什么?走吧。”

说完便率先迈步出去,留下了那个气地发抖的清河县主。

都说博陵郎君崔五郎的性子是极好的,即便是下人随从,也都是和颜悦色,从来没有苛责一说。可是真正认识崔珩的人却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关于这点,裴素是最明白不过的,他和颜悦色的对象,不过因为那是无关紧要的人,他大部分的时间,可以说是面无表情的。

怜香惜玉这样的事情,对于崔珩来说不过是个笑话,他的怜香惜玉,定然是别有所图的。

这个清河县主,才认识崔珩这么几日,便把他当作了寻常的世家公子,凭自己美艳的容貌,就想让这位博陵郎君折腰,想来并不容易的。

不过若是能见识一次崔景麟发脾气,倒也是一桩新鲜事。

大兴善寺乃前朝国寺,前隋曾设译经场,洋洋洒洒数千僧众,香火鼎沸在长安城难出其右。如今虽然规模建制没有大慈恩寺那么盛,却胜在能兼容并包,各法门都能在这里找到坛场。

尤其以梵僧居多,凡是西域来的客僧,都会寓居于此,所以寺里的香客,不仅有中土人士,还有异国客商,只要心中有佛,都会来这大兴善寺朝拜顶礼,以全善念善根。

俗讲本就是长安的寺院风靡一时的场子。起初的时候是因为佛经晦涩,即便是在长安,识字之人也不甚多,更遑论要沿袭经论了。

为了普门广开,接应善信,就有善巧方便的僧众想出了俗讲的法子,将一些大乘经典转写成话本变文,由俗讲僧在台上宣说,内容多与大家生活当下息息相关,从而引导善信,教人因果规则,化导人心。

大兴善寺的俗讲与别的寺院还有不同,因为寺僧多是梵人,这里的俗讲变文本子更为丰富,不仅限于《阿弥陀经变文》、《大目乾莲冥间救母变文》这些长安人耳熟能详的本子,经常还会有些别出心裁的故事。

譬如今日,台上的俗讲僧挂出了经题,竟是《净居天众因果录》。

最近在上推荐,请大家多多支持呀!若喜欢该文就推荐给你们的朋友,一定要收藏哟,谢谢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3章 净居天众因果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