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谜月录 > 第50章 巧扶鸾请灵三娘

大唐谜月录 第50章 巧扶鸾请灵三娘

作者:晕死的貂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0 18:29:56 来源:文学城

这并非是第一回了,谢姮想到了上巳那日被一个小童引进了兰亭,被一个恶人所调戏,又被崔珩所羞辱的事情。出来的时候,那婢女说根本没有那小童,她就当作自己是被人骗人。

可是后来,就在松筠院崔珩的寝居前,她被稚柳引了进去,正巧撞见崔珩在更衣。而那个在门外引她进去的稚柳却明明在屋内服侍崔珩。她可以觉得自己是撞了邪。

可现在呢,明明自己亲眼所见的山洞,在众人面前居然变成了山壁。

谢姮不信自己又是眼花了,她觉得自己定然是出了什么问题了。

“因你时常魂魄不固,总是夜行于天下,能见众人之所未见,能去众人所不能去。这本来发生在你睡着了之后,便是俗话说的出阴神。可如今竟然在你清醒时,你就有这样的错乱之事,想来是这魂魄不固的毛病越来越严重了。”

张辞听完谢姮的描述,参照着生平所学,得出了如下的说法。

“听师兄这么说,如果谢娘子这顽疾不早些治好,莫非会魂魄离散,难享天年?”

张辞脸色凝重,点了点头。

望着谢姮有些发白的脸庞,单薄的身躯在夜色下越显纤细,仿佛是一个无依之人,任凭命运的摆布。

他心头涌上一股浓浓的酸涩,密密地将他的一颗铁石钝木般的心层层地笼罩了起来。

他自出生便在留侯门下,天赋异禀,骨骼清奇,更是因为能洞悉众人心念,除了师门中人,待任何人都是不亲。

修行人秉持直心是道场,自然没有多余的窠臼,言谈举止简单纯粹,交往起来也并不麻烦。

俗人则不同,人情世故是最基本的处世之道,明明心中想说什么,到了嘴边往往成为了另一句话。这样的众生,让张辞觉得尤为无聊。

他是非常不喜与人交往的,直到遇见了谢姮。

虽说一再同自己说,因为谢姮是他的救命恩人,又是有缘人,才会对她纠缠不止。

可是如今,就在府君庙的这个荒僻的山壁前,望着谢姮单薄无依的身子,张辞头一次发现自己产生了想要拥她入怀的念头。

这前所未有的妄念令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他按捺住自己的思绪,对谢姮柔声道:“姮娘,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祖师爷也说过,只要诚心修持,定然不会成冤死之鬼的,这事虽然棘手些,但也不是没有法子。大不了我带你去天岳山找我先头的师父去!虽说他将我逐出师门,托付给了现在的师父,但他已然不是凡躯,定有办法能救你的。”

张辞是真的担心,谢姮如今内心有多凄苦他自是一望便知,正因为知道她的心念凄凉,所以越发怜惜。

“是这个理,”那道人也劝慰起来,“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凡运数有一自有二,有攻必有守,有困顿自然也有化解,只要真心诚意,必能感动上天,绝处逢生也是常有的。”

在这两人的劝慰下,谢姮也稍稍得到了宽慰,她粲然一笑:“真要有个万一,也得是日积月累不是吗,反正不是当下就要死要活的,也没那么吓人。如今,咱们还是去请出府君大人,说不定这疑惑大当即就解开了呢。”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三人相携而去,殊不知,就在三人离去之后,月轮散发皎洁的银光,静静地洒在了那峭壁上,就在月光投射的地方,赫然露出了一个半人高的山洞来。

而那只黑猫,去而复返,轻轻地从草中跳至了洞口,碧绿的眼眸望着那三人的背影,发出低低的叫声。直到那背影全然隐匿在了远处,它才摆了摆尾巴,一个转身,往洞里钻了进去。

而与此同时,那洞口也倏地合拢,恢复成一堵完好无损的石壁,就好像刚才的那一幕,都在梦境中一般。

子正时分,月色朦胧,献亭的祭坛已经布置妥当,那道人换了一身道袍,拿着一支朱批玉笔,开始在黄纸上画符咒。

谢姮手持三柱清香,跪在崔府君的神主牌前,恭恭敬敬地礼拜。

张辞则拿着宝剑,站立一旁作为护法,眼神须臾都未离开过祭坛。

道人画好了符咒,在祭坛上的香炉里烧了起来,口中念念有词,请崔府君降神。

说也奇怪,本是风平浪静的夜晚,忽地就刮起了一阵阴风,那道人浑身一抖,眼神忽地变得凌厉了起来,直直地看着谢姮。

谢姮心中一惊,莫非这已经成了?

场面有些阴森,张辞顿时觉察到了异动,靠近了谢姮的身边,剑身闪着寒光,晃得人眼慌乱。

“姮娘,可是你唤我?”那道人开口说话,声音却变了,和原先温厚的嗓音不同,显然不是同一个人。

谢姮愣了一下,这道人变得如此陌生,但是这声音,她竟然是认得但。

那是一个女声,她非常熟悉的女声,听到了这个声音谢姮眼泪都差点掉了下来。

“……三娘……是你吗?”

“一别五万年,你如今还好?我已不在通天堑,现堕身到了阴曹,就在崔府君的麾下当值,听说有人想请府君出来,又是我的故人,府君就令我跑一趟了。”

“你认得这个人?不是什么孤魂野鬼?”张辞听到这人并非是崔府君,便狐疑问道。

“确实是我的故人。”谢姮对张辞点了点头,又对三娘说起话来。

“我有一回去通天堑,恰逢你陨身,我偷听得说是因你犯了事,帝君降罪于你。我到处找寻你的踪迹,就连七爷那都打听了遍,都没传回你的下落。后来再去通天堑,那里已经易主,如今是一个丹朱仙人值守。还说你已经陨身五万年,可明明才过去数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你又来了,每回见到我都有这么多的问题,我早就同你说了,我不过是一个守桥的,哪里就知道那些事了,如今是连守桥都做不了了,只不过是一个低阶鬼差,你所说的更是无从答起了。”

“那你究竟是犯了什么事?”

“前尘往事,不提也罢,只要你别总刨根问底,那我就谢天谢地了。”

“丹朱仙人究竟是谁?”

“任凭他是谁,自古以来守通天堑的,都是流放之神,他即便原来品衔再高,到了通天堑都不过是个守桥的罢了。”

“那五万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天上人间,时日不同,也有天上五万年,人间五年的,也有人间五万年,天上五日的。端看各地众生心念恒定与否。你不必细究。”

“那……你如今在地府还好吗?我能帮你什么吗?”

“哈哈哈……你这小娘子好生有趣,又好生爱管闲事,你如今自身都难保了,还来问老身的安危?自是比你要好千百倍的了。”

“……”

“你这话所言不假,姮娘如今确实是自身难保,不知仙家可有化解之法?她这离魂之症,可还能痊愈?”张辞趁机问道。

那被三娘附身的道人,一双眼睛咕噜噜地在张辞的脸上打转,细细端详了许久,才道:“你是留侯张子房的嫡亲血脉?果然是天赋的灵根,并非凡骨。”

“仙家果然是明眼之人,东渐拜服。”

“你先祖早已羽化登仙,如今在老君的太清宫,老身与他也有数面之缘,你们这一支血脉,都乃天降,来这凡尘俗世历练的,你需要精进修行,追随你的先人,切勿留恋凡尘,早日登仙才是正途。至于姮娘,她有她的魔障,非你能所化解,你就不必太过挂心了。”

“……可是姮娘她……”张辞还是心有不甘。

“她的缘分,不在你的身上。”三娘冷冷道,瞬间截断了他的言语。

“我……我是想救她免于离魂之苦。”

“你应当多想想如何修炼的事。”三娘道。

“……”

“三娘,我想问一个人,”谢姮踌躇了许久,总算还是鼓起勇气,问了出来,“我认识了一个人,他叫崔珩,这人非常古怪,不知道三娘可知道他究竟是何底细?”

问出这话,谢姮的心顿然跳个不停,她忐忑地等待答案,或许连呼吸都是停滞的,就生怕从三娘嘴里听到什么无法承受的话来。

“我若让你再也不要见他,你肯吗?”三娘问道。

“我……”

见谢姮变得犹豫,眼神都开始闪避起来,三娘的神色愈加凌厉。

“孽障!往后若他要你的命,你会给他吗?”

“他会要我的命吗?”谢姮的脸色刷白,连手指头都开始颤抖起来,这让她如何相信?崔景麟会要她的命?他不是只是想纠缠自己半年而已吗?

“冤孽聚首,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你好自为之吧,往后也不必再唤我出来了,反正我从前教你的事情,你也没有哪一桩,哪一件是听我的话的。即使如此,就此别过了。”三娘道了最后一句话。

而那被三娘附身的道人,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啪地一下,整个人摔在了地上。

张辞连忙上前扶起他。

谢姮呆呆地看着祭坛,月色依然皎洁,耳边传来微风轻轻扫过树叶的声音,心中却依然横亘着三娘严厉的训斥。

“竟是冤孽吗?”她垂首不语,感觉到脸颊湿湿的,一摸,自己竟然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