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谜月录 > 第39章 奇郎君奉命纠缠

大唐谜月录 第39章 奇郎君奉命纠缠

作者:晕死的貂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0 18:29:56 来源:文学城

自从谢媛来崔府闹过一回之后,谢姮和崔珩业已大半个月未讲话了。

虽然还是在松筠院住着,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可是谢姮总也有这样那样的办法避免与崔珩接触。

只是这一日三餐的照应,松筠院内大小的事宜,每日新杨还是会去问谢姮的意见。

谢姮一开始也推拒过几次,可是人家主子下人如此坚持,谢姮也就随她去了,反正胡乱点一通就是了。

所以这是一连五日,崔珩在自己的餐桌上同时看见胡饼、蒸饼和麻饼了。

“主子,要不小的去和谢娘子商量商量,这见天得吩咐厨房做各种饼,也委实不是个办法。”

虽然主子是世家子弟的修养,即便拿着胡饼慢慢啃的模样,也优雅极了,丝毫不见粗鄙之色。

可他心疼啊,主子这才刚刚痊愈,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别说珍馐玉馔了,连正经的膳食都用不到,这样下去可不是要把人给磋磨瘦了吗?

“无妨,”崔珩用完了一张胡饼,拿帕子擦了擦嘴,“谢娘子怎么说?”

“谢娘子说,《内经素问》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今主子才愈,更应补充五谷精微之气,才能布散周行,这胡饼虽说粗糙了点,却是行伍惯常的吃食,又是面食,乃五谷之属,多吃才有气力。”

崔珩点头道:“正是这个理,世人只知钟鼎之家之珍馔,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却不知真正养人的乃是五谷精微,这都是纨绔攀比之风太盛的缘故,这谢娘子的书读得确实是好。”

新杨见主子居然还称赞起了谢姮,不禁有些急了。

“这东西就算是吃了对身子好,可也不能天天吃吧。即便是我和稚柳,一天三顿这么吃,都受不了。要不我还是同膳房交代一声,给咱们主子开个小灶?”

“无妨,只是这谢娘子这几日吃的是什么?莫非也是一天三顿胡饼?”

“那倒不是,不过也没见她问膳房要什么别样的东西,除了交代咱们这边的一日三餐,听说日夜都在屋子里不出门,每日就喝些黍米粥。也不愿意见人,就连无忧院张郎君求见都不肯露面。”

崔珩的眸光变得幽深,拿着第二张胡饼的手顿了一顿,对新杨道:“这样啊,那你亲去张太医那求味药来,给谢娘子送去,就说是我感念这些日子的她对咱们松筠院的精心照看。”

新杨领了命去了,过不了一个时辰,那味药就送进了谢姮的眼前。

“谢娘子,张太医亲嘱,这新鲜的虫草拿到之后,在半个时辰内便要清炖了,否则会减弱了药性,白白暴殄了天物……”

新杨一边小心翼翼地递给谢姮一个纸包,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这是禁中都不一定有的东西,况且是至灵上品,有润肺、补肾、益精气,理诸虚百损的功效。从雪域苦寒之地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来的,不过统共就只有这一包,为保新鲜,一路上都是用冰鉴冰着的。张太医说,取出来一个时辰内必须给用了,我这一路过来也花了半个时辰了,你看……”

“这么好的东西,白白给我用了,岂不可惜?”谢姮丝毫是感念不到那虫草多么来之不易,甚至于连打开看一眼的念头都没有,冷笑道,“你们家主子如今大病初愈,正是好好补身子的时候,有这等闲话的工夫,不如赶紧去厨房给炖了。”

“哎呀,这会儿膳房也没有人呀,”新杨显得着急起来,“况且这好东西是主子特地吩咐给娘子您用的,就是为了感念这些时日对咱们松筠院的照看,你可千万不要再同我推辞了,实在是不要糟蹋了这么好的东西才是。”

那狐狸居然这么良心发现?谢姮是不信的。但是正如新杨说的,这上好的东西确实不能糟蹋了,否则会遭天谴的。

她叹了口气,拿着那虫草包往膳房走去。

松筠院和无忧院一样,都有自己的小厨房。

谢姮虽说从未踏足来过,但只要扫一眼,便发现一应陈设和无忧院没有差别。

如今是晌午,正是下人们抽空躲个懒的时候,正如新杨所说的,这膳房里除了一个靠着火膛石壁不住打盹的烧火丫头之外,竟然踪影全无。

那丫头才留头,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看着倒是机灵。即便从未见过谢姮,也知道她与自家主子的风波,待谢姮表露了身份,便忙不迭地喊着她姑奶奶。

谢姮也不为难她,就让她帮着打了下手,生了个火。

打开纸包,露出十来枚色泽微黄的虫草来,这是谢姮第一次见这样的东西,还是被它们虫子一般的模样给吓了一大跳。

她想起从小看的医书,说起虫草的炮制,依稀记得一条有关虫草老鸭煲的做法:冬虫夏草三五枚,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以线扎好,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可抵人参一两。

这老鸭,对于寻常家庭来说确实还得花些气力才能弄到,但是对于像崔府这样的宅子,实在是很寻常的东西。

那烧火丫头自告奋勇地去鸭杂,又将鸭子上下里外拾掇干净,谢姮则照着方子记载的情形,将虫草纳入鸭腹,拿绣花针将鸭子整整齐齐地缝好,撒上油盐酱酒,再上锅用大火蒸,待冒了热气,又从火膛中抽些柴出来,转文火慢蒸。

这蒸老鸭确实是要费些工夫的,趁着这等待的工夫,谢姮从抽出藏在身上的书,借着天光看了起来。

“你竟然把文津阁的书拿到膳房来?”一道声音倏地从她的脑袋上头响了起来,谢姮吓了一跳,抬头便看见了一张鬼神都为之惊叹的俊逸脸庞。

谢姮有些尴尬,欲把书藏在怀里,却被他用力地抽了过去。

他翻看了几页,上头的字迹娟秀工整,还留有淡淡的墨香,却无任何署名,竟然不是文津阁的。

“你自己抄的?”崔珩弯起嘴角,双眸灼灼,“这是孤本的《三皇本纪》吧,当初把你带到文津阁的时候我记得同你说过,文津阁的书除了不能外借,还不能私自誊写。你这算不算得上是——知法犯法?”

谢姮冷着一张脸,从他手中把自己抄了十来天的《三皇本纪》又给抢了过来,眼睛都不眨一眨,把卷轴扔进了火膛中。

熊熊的火舌霎时吞没了那书,带着无比的决绝。

“如今可好了吗?不算坏了贵府的规矩了吧。”

“这么烈的性子,我都不知说什么了,”崔珩摇了摇头,倒是至始至终都没有去阻止,只是无可奈何地说道:“你既然如此爱书,合该知道阴律无情,这私自烧毁书籍会得来世目不识丁之报。更有甚者,还会得无眼耳聋不能闻之果报,况且还是如此珍贵的书籍,并非寻常之物。”

谢姮有些气闷,可适才她把书扔进火膛那瞬间,确实也想到了这茬。

对于嗜书之人,最爱莫过书籍,若是从前她又怎会如此冲动,怎会犯下这种不可饶恕的错误,还不是被这人给气上了。

“至于下辈子的事,就不牢相国公子操心了,总归是生死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她嘴上说道。

“你这是恨极了我?”崔珩冷不防凑近了谢姮,望着她清澈无暇的双眸,他的神情怅惘,声音道很是笃定,“可是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为何伴随一生?还不是因为爱恨缠缚,不得拔苦?业力使然,故而你越是怨我、憎我、抑或是恨我,越会遇见我,逃也逃不掉,避也避不开的。传言说憎人一时,七世相见,总归不是信口开河。”

他的声音冷冷清清,也不大,听在谢姮的耳中确是振聋发聩,却如五雷轰顶一般。

他看着她一张精致带着怒意的脸渐渐染上惨白,看着她原本挺直的腰杆慢慢疲极,看着她虚弱地揪着自己的衣襟,自喉咙底发出一声质问:“你究竟想干什么?”

他一只手不慌不忙地覆上了她的手,带来一道温热的触感。

另一只手则拂去她脸颊上的一抹黑灰,引起她的一阵瑟缩。他温柔地凝视着她的脸庞,明眸善睐。

“听说过窥基法师的故事吧,他本是浪荡儿,哪里愿意出家过清苦的日子,可是玄奘法师请了一道圣旨,才让他奉旨出家。而我,也与窥基大师是一样的,奉命同你纠缠。至于要如何纠缠,是想被我始乱终弃毁了名节,还是想同我岁月静好两相得益,就看你自己如何选了。”

谢姮一脸惊愕地瞪着他,就连自己的青丝在他的手指上纠缠着都无暇顾及。

这恐怕是她活到十七岁听到的最荒诞的言语,就连荒诞惯了经常口不择言的张东渐的话都比他有理有据。

“你究竟是什么人?”她迷惘地问道。

“我?恐怕是异于常人吧。”他坦然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