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谜月录 > 第19章 因旧约改弦易辙

大唐谜月录 第19章 因旧约改弦易辙

作者:晕死的貂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0 18:29:56 来源:文学城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博陵五郎与一位貌美的酒侍咬耳朵,令对方面红耳赤的段子,终于没有像之前的那个掌故,流传开来。

可能因为这一回在场的众人都心慈手软,心照不宣地想为那位当垆娘子留点儿情面吧。

可崔珩究竟对那小娘子说了什么,这已经成为萦绕众人心间的一个不朽谜团。每一回裴素到了松筠院,便会欲言又止上一回。

距离那次的宴请已经过去十日了,裴素也去了松筠院有八回了,欲言又止的结果便是他还没打探到崔珩究竟说了什么。

然而有些东西,却是不同了。譬如说,舒五与崔五之间的关系,绝对已经非比寻常。

“也不知表兄为何要同那舒五结交,我虽然看他还算顺眼,可在他身上难道有什么可图的吗?”裴素一边百无聊赖地拿着一个玉露团啃着,一边问道。

“舒典仪虽然官衔卑微,奈何与宫中的翰林供奉们交好,因为时常在一起下双陆的缘故,你也知道,这种场合的人,什么话都肯说的。舅舅虽是天子近臣,却也很难探知皇上的私事。可那些供奉们却不同了,都是为帝王解决心事的人啊。”

“可就算这舒典仪知道了一二,又怎会让他这个无官衔无品级的小儿子得知,表兄的这着棋,实在攀扯太远了点。”裴素还很是不以为然的。

崔珩毫不在意地笑了笑。

难得今日表兄心情不错,又似乎没有其它稀奇古怪的事情要研究个一二,此时不问,更待何时?

“表兄,那日宴请舒五之时,不是来了一个酒侍劝酒吗?也不知道你同她说了什么,就将她给打发了,袁晖和李睿可是催我问你好几回了,你就说说吧。”

那个小娘子,崔珩自然还是记得的。确实胆色不俗,而相貌,亦是万一挑一。他虽然不知道为何她不肯来崔府找他,可一想到芙蓉娘子如今把武怀砚哄的服服帖帖的,心中便有些遗憾,可能一个芙蓉还是太少了些。

“正想让袁晖打听打听,那小娘子究竟是哪家的酒娘?”

裴素难以置信地看着崔珩:“景麟,你真的没有看出她是谁吗?”

崔珩亦是一愣:“她难道不是酒娘?”眼看裴素的脸色越发地古怪起来,这几日心里那丝影影绰绰的疑惑终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

“莫非,她是……”

裴素默认颔首。

崔珩亦同他面面相觑。

“看上去不太一样。”沉默了半晌,他说道,“既然曾经被我羞辱,又铤而走险向我劝酒,是为了折辱我?”这女子的心思,实在难测。

“所以你究竟是对她说了什么?竟然让她落荒而逃了!”裴素几乎是吼了出来。

天空仿佛飞来了数只乌鸦。

又安静了许久,只听得崔珩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只是让她莫要胡闹,若是有意去崔府寻我便是。现在想来,她或许是觉着那是我的狎弄之语吧。”否则,也不会脸红成那样了。

天空中的乌鸦好像越来越多了。

“你这是对她有意?”裴素很是惊讶。

“对付无理取闹的女人,便是要在众人面前给足了她脸面。好歹把眼前那一关过了,之后究竟要如何,那便是见机行事了。”崔珩这是在向裴素传授他的御女之道。

裴素望着表兄,倏地摇了摇头,很不赞同地说,“当年于你痴心一片的芙蓉娘子,你亦是这般待她的不成?可转手你就将她引荐给了武怀砚,毫不怜香惜玉。景麟,你原来果真是个无心的人。你不是柳下惠,而是郎心如铁吧。”

“自古以来,男女相悦之事,无非是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常在缚缠。愚夫愚妇,看不破这个迷网,才有了那么多是是非非、分分合合。我既不得常寿,何必去惹人伤怀,撩拨人心呢。”

崔珩说此话的时候,裴素感受到他周身萦绕着那淡淡的孤寂。这是一种化不开的寂寞,虽然他总是淡然处之,可旁人不免看了心疼。

与镇日里隐匿在松筠院的崔景麟不同,谢姮又在长乐酒肆卷土重来了。虽然谢媛百般不愿,奈何妹妹这回是铁了心,几十匹马去拉也不肯回头。

自从那日在大庭广众之下,被那位崔五郎给言语调戏,姮娘就重新给自己端正了态度。虽然与崔郎君的前仇恐怕她这辈子都报不了了,但是她再也不会自不量力地想去找他报仇雪恨。

那人只是看起来是个病怏怏的男子,实际却是危险至极的。连带崔五周遭的一干人等,她此后定然秉持能躲即躲的原则。

谢姮始终想不明白那日自己发了什么疯,竟然想出那种法子想令崔五出丑,就算那酒是为他特意准备的,保管一杯即倒的番邦来的烈酒,可听说崔五从雅室里走出来的时候还是清醒地很啊。

也就是说,那个人压根是一滴酒都没有沾过唇吧。

还跟她说那么莫名其妙的话,她那是对他有意吗?好吧,或许在寻常人看来她那大胆的行止是会令人有些误会,可那人明知道同自己有前仇还能说出那种话来?

亦或,他是压根没有认出自己来吧。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种情况,崔五都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小人!

谢姮一边愤愤不平地想着,一边拿酒量子搅着美酒撒气。

“酒,是破戒之物,岂可沾之染之?”一个微凉的声音骤然自耳边响起,她抬头看去,果然是张东渐那个扫兴之人。

“客官,小店有剑南烧春、新丰玉露、宜城九酝、浔阳湓水、清酒、浊酒,不一而足,请问客官要哪一种?”姮娘向张辞热情地笑道。

张辞顿了顿,依然是面无表情的:“修道人岂能喝酒?总之我是不喝的。”

“请你转过身去,走到门前,抬头看一看我们店的幌子,可好?”

张辞一脸茫然,问道:“什么意思?”

“这里是酒肆,所谓酒肆,便是喝酒之地,你若想开道观,或者想收徒儿,便去慈恩寺转转,说不定有既想蓄发又想修行的小和尚,一并拐了去,岂不美哉?”

“伶牙俐齿,并非好事!”又一阵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然后他淡定自若地走到窗前的桌边,让小二上了一碗甜酥酪,和一壶茶。

谢姮吃惊地看着他,慢慢地把酥酪吃完,拿着帕子净了净手,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就着茶慢慢看了起来。

此情此景,就好像看到了弘文馆埋头苦读的太学生。可明明他的邻桌的那一桌酒客,一边转动案上的劝酒瓷人,一边闹哄哄地把酒言欢。

作为读书环境,人来人往的酒肆适合吗?姮娘匪夷所思地摇了摇头。可张辞却仿佛自带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透明罩子,对外界的嘈杂之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就在这时,酒帘子被人掀开了来。门前迎客的小二领进来一个风流倜傥的人。

也不知道今日是个什么日子,姮娘望着来人那笑意浓郁的脸庞,可不就是留下了一首诗就不见踪影的探花郎吗?

卢纨依然是摇着一柄扇子,器宇轩昂地走到了谢姮身边,笑道:“小娘子,别来无恙啊!”

也不知怎的,这卢纨人人见了都会觉着他为人随和可亲,从来不发脾气,也没有一个难伺候的架子。

可谢姮见了他就是觉着莫名的紧张,总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具体是什么名目又说不上来。

姮娘对他微微一笑,适才面对张辞的伶牙俐齿全然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卢纨又对她点了点头,便转身想在这大堂里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来。这一来二去地,就走到了手不释卷的张辞跟前。

“真没想到,在长安竟然能遇见留侯门的子弟。看来果真是唯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啊!”卢纨的声音骤然响起,惹来了张辞亮起了一双警惕的双眸。

“别紧张,是自己人,”卢纨拿着扇柄指了指张辞手中的书,笑道,“君平兄可还在天岳山餐风饮露、降节化导?”

张辞听这人竟然说出了师父的名讳,便知道定是故人,可此人年岁不大,听口吻却是师父这位百岁老人的平辈,又着实奇怪。

“此书乃留侯门内传法钥,不知贤者是哪位师伯,既然认得此书,必是我门中人。”

“你这小子,不错。十八年前,我与令师有过约定,你的名号报于我来。”

“张辞,字东渐。”张辞回答亦是磊落。

“果然是你。”只见卢纨从袖中拿出一封微微泛黄的手书,递给张辞,“这是君平老儿十八年前写给你的,你看了便知了。今日果然是个好日子啊,来人,取我最爱的石冻春来。”

那样子竟然是不醉不归的架势。

“东渐吾徒,虽然你如今才四岁,亦表明铁了心要同为师在东岳飞升之大愿,奈何你夙业缠身,加之你天性憨傻,必然会随业流转、百障缠身。万般无奈,便只好将你托付与我那不肖师弟卢纨,他是红尘中人,可保你一生平安。见字便同见师,此后,你须将卢纨看做授业恩师,百依百顺,切不可仵逆行事,珍重。师父张君平手字。”

也就是说,师父十八年前就将自己给卖了?张辞看着手中的信,又看着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卢纨,突然萌生出一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之感来。

而一边看戏的谢姮,则感同身受地觉察到脊背涌上来一股凉飕飕的感觉。

“东渐爱徒,陪为师饮酒啊!”卢纨丢给张辞一坛石冻春,“这可不便宜,你喝喝看,也只有这儿有。”

“师父,我,不喝……”他话音还未落下,一口酒就被灌进了嘴里,呛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如何啊?师父不会诓你的。快喝快喝,喝完了,为师再带你去游仙居找郑娘子。”

谢姮一脸同情地看着张辞。

这酒、色二戒,是要一拜师就得破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