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谜月录 > 第12章 上巳祓锲曲江宴

大唐谜月录 第12章 上巳祓锲曲江宴

作者:晕死的貂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0 18:29:56 来源:文学城

洛阳的春试已经结束了。长安的春天才算真正来临。曲江的原野上已经开出了簇新的野花,每日都有游人兴致来了,举家来踏青,就着暖暖的春意,吹着和煦的微风,徜徉在春日的喜悦中。

在这个时候,长安的世家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由僮仆们簇拥着,鲜衣怒马、浩浩荡荡地来到曲江,他们会占据风景最好的几处地方,支起各色各样的围帐,烫酒、烹茶、吃糕点、下双陆。

春天的曲水,一向热闹非凡。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圣人的平生之志,也是长安人的心中所谙。

舒家虽说不是大户豪门,却也略有官身,舒家儿孙众多,大多都在爱嬉闹的年纪,这曲水踏青的时节,自然不会错过了。

然而今年的郊游,刚进门没多久的舒五夫人决定,要把自己的妹妹谢姮一同带去。

长乐酒肆大掌柜刘瑞芳本就是远亲,虽是个商贾,却不乏厚道,让谢姮休沐两日,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刘瑞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为了让谢姮能好好露露脸,谢媛头一晚就把妹妹接进了舒府。香汤沐浴、熏香膏脂,甚至于每一根指头,每一寸肌肤都让婢女给她好好伺候过了。

对于姐姐的热心,谢姮心中虽不乐意却没有脸面拒绝。作为败坏了谢家名声的大龄女子,在姐姐还能够同她好声好气说话的时候必定得一字不落地听命,否则以阿姐那火焰般的心肠,必然会被教训地体无完肤。

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妹妹倚在榻上,闭着双眸,柔顺地由婢女细细地包上指头,小心翼翼的染上鲜红的凤仙花汁。

谢媛发出了来自肺腑的感慨,“阿妹十指纤纤,握之柔腻,这样一双素手,哪里是给人沽酒的?看着阿妹,阿姐心中就会发疼。”

知道姐姐又要念叨自己了。谢姮顿时睁开了眼,漆黑明亮的眼睛里外闪现出一丝不安。为了避免陷自己于窘境,便只能转移话题了。“姐姐,明日舒家会去多少人啊?”

“舒茂的大哥二哥随父母留在洛阳。如今三哥和四哥,以及三位妹妹都在长安,他们都会去的。”

“这么多人呀,那反正要戴着幂篱,不需要妆容太盛了。”

谢媛一脸受不了的表情看着妹妹,“如今大周朝还有谁会戴着那黑不溜秋的东西。连圣上都喜用帷帽,一层薄纱,能遮得住什么?你明日必得听我的,不许自作主张。”

三月三,上巳节,各家各户都要在水边举行祓锲之礼,以求远离魑魅魍魉,一年平顺吉祥。长安的许多豪家,在这一天都会来到曲水游宴。舒家自然,也得随波逐流。而这一天,便是明天。

第二日,天刚亮,舒府就热闹了起来,经过一连几日的准备,奴仆们很快就装好了郊游用具,一连六辆油幢车由女眷们坐着,男人们则骑着高头大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曲水驶去。

谢姮与谢媛踞坐在车内,感受着车轱辘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飞驰,耳边传来阵阵骏马嘶鸣之声,这微微的颠簸,令她昏昏欲睡起来。

谢媛十分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妹妹,那盈盈一望的小山眉,点漆般剔透纯净的杏眼,肤白若雪,鼻腻如脂,腮似新荔,唇胜丹朱,双环垂髻娇俏可亲,飘扬的披帛散发着淡淡的沉水香。

妹妹的容貌,在这个美姬如云的长安,依然出众。诚然,在这座城市行走,仅凭容貌还远远不够,更要紧的是得有心智和手腕。

然而这样的美貌,令她找到一个好人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

她们姐妹俩自幼失怙,家世单薄,亲属无靠,除了相互扶持,再无它法。故而,她亦是豁出了脸面,定要为妹妹谋取一个前程来。

幸而,她的公爹和婆母都远居洛阳,长安的舒府由三嫂何氏掌着中馈,权当她是小门小户出身,并不懂什么规矩,这次的上巳郊游,便由着她性子来了。

曲水上游是皇家园林芙蓉园,紧连着杏园,曾经是新科进士举行谢恩宴的地方,而下游多汇聚着平民,或者去紧邻的慈恩寺听经,或者去大雁塔登高,总之游览明目众多,人潮汹涌。

自大周迁都洛阳之后,曲江的杏园宴业已荒废经年,再也看不到紫云楼上那抹登高远望的明黄身影。曲江之行,虽然寂寥了许多,却仍然人声鼎沸。

舒府的车马停在了兰亭旁一处景色幽僻之地,早有先行一步的奴仆支起了围帐。谢姮和姐姐从油幢车中踩着墩步下了地。春天的气息,混杂着青草的香味,芳香扑鼻。

“媛妹妹,这位便是令妹了吗?真令我看痴了。”何氏领着舒四的内妇王氏,以及舒家的三位女儿,娉娉婷婷地走了过来。

那何氏看上去性子爽朗,是个热心肠子;而王氏据说是洛阳高门之女,便更显矜贵,至于舒家的三位女儿,也都十四五岁的模样,正是韶光正好的年岁。这一行几位女子步履香风,穿红着紫,好不风光。

“因为来得匆忙,竟来不及引荐,实在是妹妹我的不是了。这就是我的妹妹姮娘,因为从小就在家中,并没有什么见识,今天还要仰仗诸位照顾了。”谢媛的脸上立刻浮起笑意。而谢姮,自是落落大方地向众位女眷行了一礼。

“今日的曲江,因为有了媛妹妹和姮娘的缘故,我看是增色了不少呢,娟妹妹,你觉得如何?”何氏双眸微闪,转头问向了王氏。

王氏淡淡地笑了笑:“姐姐说的是。”这便没有下文了。看来她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

而舒家的三个女儿却是对谢姮充满好奇与省视,或许同为未出阁的女子,在心里总会暗暗相较吧。

这时,一干男众已经远远地向她们打了招呼,吆喝他们快些去水边参加祓锲礼。把自己当做一个没有灵魂只会微笑泥偶的谢姮,跟随着众人浩浩荡荡地往曲水进发。

一路上,为了避开来自陌生人的视线,女眷们都戴上了各色的帷帽,而正如阿姐所说的那样,有这层纱和没这层纱差别不大,只是戴上了这个聊胜于无的帽子,或许是更符合周礼一些。

或许是因为这纱实在太过单薄,她很容易就看到了混在舒家男众们一起的张辞。原来阿姐和姐夫说的是真的,他们真的还邀请他一起来曲水郊游了。

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张辞恰好也回头看见了戴着白色帷帽的谢姮,似乎是憋了很长时间的不适感,顿时烟消云散了。

确实,他虽然占着客籍,但他已经在长安住了下来,下决心要做一个长安人士,可是这与人打交道的事情着实令他为难。

世人对留侯张良,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张良,本是黄石道人亲传弟子,肩负家国天下重任,虽行入世事,却怀出世心,为了了却前缘,才辅佐高祖刘邦平定天下,被敕封为留侯世家。

史书记载,留侯张良因病去世,享年不足七十。实则一大谬误。因已了却前缘,张良便一心隐遁山野,无奈他功勋极重,皇帝、权臣,都难以放他归隐。

无奈之下,便想了这一个金蝉脱壳的法子。远离朝局之后,张良携子嗣、弟子数人,归隐天岳,创留侯门。

历代留侯门都由张氏嫡亲血脉所掌,而道人有子嗣者可谓少之又少。故留侯门人丁一贯稀薄,然而,正是这一点血脉,却多有灵根异禀,仙骨早成,并非凡躯。

张辞,虽是个被逐出师门的人,却也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根妙骨。他从胎里来便有穿透人心的能力,他的灵台清宁,能捕捉到众生一颦一笑、一言一语背后的心念。

正因如此,他对人性的复杂与丑陋太过熟悉,也太过厌恶。

幸而,长安还有谢姮,这个在他眼中永远和善柔软的珍贵灵魂。在见到谢姮之后,他瞬间觉得,他在长安的缘分,便是要为谢姮引路的。

思及此,张辞对谢姮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

谢姮大惊,转头看看自己的姐姐,姐姐也目睹了这一幕,帷帽下的神情是笑而不语。

那个张东渐知道自己被姐姐算计什么吗?恐怕答案很悬。

祓锲,顾名思义,便是要祓除灾祟。大家站在水边,由有司拿着柳枝,在自己的头上洒上水,再说些吉祥话。

过程非常简单,祓锲仪之后,夫妇们还要祭祀高禖,文人雅士们多要去曲水流觥、投壶和宴饮。今日曲水边站满了人。三五成群,一派欢声笑语。

柳条濡湿了谢姮的顶发,水珠顺着额头濡湿了她的眉眼,令那对小山眉越发显得黑秀起来。这拔锲仪并不避男女。故而张辞觑了个空,向众女眷走了过来。

大家起初吓了一跳。张辞是五郎邀请而来的,在场的女眷除了谢家姊妹并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什么底细。

好在他生的丰神俊秀,足以令未出阁的小娘子们面红耳赤。可他偏偏眼里只有一个人,简直是目不斜视地往谢姮的方向走来。

这可如何是好。这个人一贯不懂什么人情世故,可别连累了她遭人误会啊。电光火石间,谢姮匆匆忙忙地对谢媛说:“阿姊,我内急。”还没等姐姐反应过来,便一手拿着帷帽,一手提着裙子一溜烟地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