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 第161章 第161章火烧明堂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第161章 第161章火烧明堂

作者:意元宝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07 01:17:41 来源:转码展示1

“没事的, 快进去吧,莫让陛下久等。maixi9”李初不愿意往侧殿休息,就是想等在这里能够随时知道里面的动静。

武轮不管想是不想, 都必须进去, 李初能帮到他的或许就是豁出去……

但是现在还不明白武媚娘有什么打算。贸然行动不可取, 就算要翻脸也不是这样的翻脸。

武轮并不蠢,很明白李初话中的意思。因此点了点头。

有些路, 不管李初再怎么想帮武轮走, 依然只能武轮一个人走下去。

李初看着武轮走进去,心里七上八下的。里面一直没有动静传来, 可是没有动静也不代表是好事。

握紧拳头李初一直等着, 从大中午的直等到了夜幕降临,李初着实按耐不住, 抬脚就要进去。侍卫连忙拦下李初,“公主, 没有陛下的诏令,公主不能进去。”

“那我只能硬闯。”李初自问等了那么久, 给了武媚娘足够的时间。现在李初无论如何都要冲进去, 任何人胆敢拦李初,李初都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公主,陛下传召。”在这个时候, 代承飞快的走出来, 侍卫们本来严阵以待,想到要和李初动手,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是职责所在, 他们绝对不可能放李初轻轻松松的进去。

好在代承来的及时。真是让人暗松一口气。

李初没有半分犹豫地快步往里走,才一进正殿,李初闻到一股血腥味,大惊失色,更是飞奔而入,看到武轮软瘫在地,而上座的武媚娘神情晦暗不明,在武轮身边不远的地方有一滩血。

“旦儿。”李初急忙冲到武轮的面前,唤着这一声,武轮脸色发白,双目无神,看到李初好像才缓过气来,声音颤抖的唤一声姐姐。

李初连忙查看他浑身上下,“你没事吧?”

“我没事,我没事。”武轮哽咽地开口,武媚娘冷哼一声,“无半分胆识。”

那样嫌弃的神色,没有要掩饰的意思,李初猛然地回过头道:“这一切都是陛下有意教成的,今日陛下嫌弃他之时,就没有想过自己都有什么过错?”

问得好,问得武媚娘一下子语塞,李初将武轮扶起来,李初也不问武轮进来这半天到底发生什么事,仅仅追问道:“陛下可有其他的事,若无他事,人我带走。”

“你说呢?”武媚娘没有回答李初,仅仅是让武轮来告诉李初,事情完了没有?

武轮握住李初的手,面露哀求且哽咽地道:“母皇,你对我们的要求,我定会尽我所能的做到,谋反之事,我绝无此心。”

从当皇帝以来,武轮什么时候有说话做准的时候?他仅仅是一个傀儡,一个摆设,武媚娘说一他不能说二,一直到现在,他依然畏惧武媚娘如虎,兴不起半点要和武媚娘作对的心思,难道武媚娘就真的不明白?

“是啊,你若是有此心,我又岂能容你。”武媚娘自清楚,一个个儿女或许各有各的心思,要说和她反抗,却绝对不可能。

时至今日,武媚娘借着有人告武轮谋反的事,要对付的人绝不是武轮,而是……

“往后,千万不要和不该来往的人来往,不要让我心里不舒服,否则,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作天子之怒。”武媚娘沉下脸,如同看待一个连陌生人都不如的人那样的眼神看着武轮,武轮感觉到一阵寒意,他颤抖着与武媚娘道:“是。”

只要是武媚娘的吩咐,他绝不敢不听,武媚娘的警告,他更要记在心上,保证自己不会再犯,否则……

“退下吧。”武媚娘似乎满意了,得到武轮如履薄冰的态度,更得到武轮亲口一句答应,让她的心里一下子放松下来,想必有过今天一回事,往后武轮绝不敢再犯。

武媚娘的看了一眼武轮旁边的李初,“这个结果,你不满意?”

“陛下问错了,应该是问陛下自己,这个结果你可满意?”李初的满意或是不满,武媚娘压根不会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

“我很满意,所以让你们离开,走吧。”武媚娘勾勒起笑容,目光只落在武轮的身上,不难看出她此刻心中的欢喜,她就是想要看到武轮这样乖巧兴不起任何一点反抗心思的样子。

李初隐忍着,眼下没有比武轮的事情更重要的事,先带武轮离开这里,等武轮出去平安了,有什么事她们再说。

武轮今天被吓得已经够呛了,李初如果再和武媚娘发生争执,只会让武轮左右为难,接下来的情况不是李初想要看到的。

“母皇,儿告退。”武轮知道李初是顾忌自己,武媚娘这个时候让他们退下去,武轮一刻都不想久留。

李初同样像武媚娘行了大礼,和武轮一同退出去。

出到门口,武轮再也支撑不住的,整个人靠在李初的身上。李初反应极快,将人扶住。

“旦儿。”一声叫唤,都是对武轮的担忧。武轮无力的摆摆手,“没事,姐姐让我歇一会儿就没事了。”

武媚娘的威严太甚,武轮仅仅只是站在武媚娘的面前,就已经感觉到滔天的压力,更别说这一次武媚娘更是让人逼问他有没有谋反之心。

一个接一个的人站在武轮的面前,都只问武轮一句话。他是不是要谋反?是不是想谋反?

可是武轮真的没用,他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武媚娘自己绝对没有模仿之心。可是那些逼问的人并没有因为他的否认而放过他,反而更加咄咄逼人。如果不是武轮带来的人忠诚,愿意以死证明武轮的清白,武轮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那就歇会儿,我在这儿。”武轮的样子,让李初看的不住心疼。但是想到这一切,竟然都是他们的母亲加在他们身上的,李初由衷感觉到一股悲凉。

“这个时候,姐姐不要再和母皇起争执。这样对姐姐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武轮这个时候最担心的是李初,生怕李初一时控制不住,为了自己的是跑进去和武媚娘吵起来。

“母皇早就已经不单单是我们的母亲,她现在更是大周的皇帝。我知道姐姐想保护我们,可是我们帮不上姐姐也并不想成为姐姐的累赘,姐姐上次为了救刘妃们已经付出太大的代价。到了我这里,母皇再怎么狠也绝不可能要我的性命,那就由着母亲吧。”也不知武轮是在宽慰自己,还是在宽慰李初?

认为武媚娘不会伤害自己,可是从骨子里武轮又有多害怕,武媚娘真的对自己动手。

“好了,有什么事我们回去再说。”知道武轮是在宽慰自己,并不想让李初在这个时候再冲进去和武媚娘起争执,李初的筹码每一个都很重要,已经拿出一个来,再接着拿出去,接下来,李初手里有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少。

武轮得为李初着想,李初已经打定主意要登上帝王之位,自己帮不上忙也就算了,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再拖李初的后腿。

“好。”歇了一会儿武轮终于感觉身体有了力气,站起来,随李初一到往外走去。

武媚娘一直站在门口不远处,看着他们姐弟站了许久,随后才离开。忽然下令到道:“这几个人拿下,腰斩。”

不知什么时候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的是人名,将人名递到代承的手里,武媚娘目光冷若寒霜。

随后李初很快得到消息,有几个朝中大臣与武轮来往甚密的都被武媚娘下狱并且处以腰斩。

果不其然,武媚娘想要的是杀鸡儆猴。她根本不希望武轮和任何朝中的大臣再有往来。这个天下既然是武媚娘的天下,就应该由武媚娘来说了算,李家,一直都让武媚娘如鲠在喉。

只是武媚娘用吓唬武轮的方式,并且扣上一顶谋反的罪名就只是为了让朝中那些又开始蠢蠢欲动的大臣,至此,全都要安分守己。

这个办法不说没有效果,只是李初并不认同。

可是,这一切又有李初置喙的余地吗?李初就算想和武媚娘抗衡,如果李初不愿意天下再起纷争,相互之间斗得头破血流,那么李初就不可能直接和武媚娘正面起冲突。

只要不是正面相抗,武媚娘现在是皇帝这个身份就能完全压制李初。

如同李初被武媚娘派来的人拦在宫殿之外,就算李初再怎么想进去救武轮,她也不能进去。

君臣之别并不是仅仅四个字而已,而是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意识到这一点,李初也就更明白了,她如果真的要登上下一任女帝的位置,她必须要诸多准备,否则,她不可能如愿的。

李初在武轮的事情之后,叮嘱武轮从今往后没什么事情少往宫里去,而她也将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军校上。

虽然一时不会看到效果,然而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些人都将成为李初的左膀右臂,比起借百姓日报收拢的人才来,这些由李初一手培养出来的人更会对李初忠诚。

所以李初对于军校的人十分的重视,洗脑也是必须的,什么男|女之别,那都是什么鬼话连篇,人只分有用或者没有用的人,只要能够保卫家国,守卫百姓,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女人如果有本事,照样可以和男人并肩作战,保卫家国。

那些看不起女人的人都是自卑,认为自己没能力的人,你们是这样子的人吗?

所谓请将不如激将。李初可劲的忽悠。反正都说想要改变下一代就从教育开始,现在既然李初已经握住教育的源头,又怎么可能不牢牢的把握机会?

一年年的过去,李初既为宰相,有调和阴阳之责,虽为女流之辈,自从她成为宰相以来,人人都得认一句,心服口服。

行事不偏不倚,为人公正,目光远大,更能进谏如流,而且最重要的是李初敢和武媚娘呛声,直言不讳,哪怕武媚娘气的浑身只直发抖最后,却还是同样认可李初那对天下有利的进言。

但由此让朝中的重臣明白一个道理,武媚娘虽然成为了皇帝,但是纳谏如流这一点并没有改变,只要你说出的话,是对天下有利的,武媚娘这个皇帝就会听你的。

在是气的火冒三丈,一旦理清楚之后,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件利于家国的事,武媚娘就会接受。

也正因为如此,朝廷再次兴起一波进谏之风。

而且那些从前就被李初看到的问题再一次被人摆出来,摆在明面上。

不仅问题提出来了,更是大家一起商量如何解决问题。

武媚娘看到生机勃勃的朝臣们,就好像感受到了许多年前在太宗李世民的身边时,那样的文臣武将一道希望安定天下,令百姓得以欣欣向荣的时候,她一直想要自己开创一个那样的盛世,没有想到有一天,她竟然真的做到了,做到了!

毕生的希望没有想到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做到了。武媚娘满心的欢喜,看着李初,自然明白这一切,其实也有李初的功劳。

李初不管心里对武媚娘有多少不满,也不管对武媚娘有多深的恨意,但是她的心里有家国,天下处处谏言都只是为了家国天下,武媚娘有时候再生气,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一点,李初的胸怀,真的令武媚娘感触颇深。

随着大周天下步入正轨,人人也都接受了武媚娘这个女人成为皇帝的事实。

可是没想到,忽然有一天,那费巨资而建成的明堂忽然烧起火来。

火势巨大,染红了洛阳,令人一下子惊醒,哪怕李初也看到那样的大火,无二话,李初连忙进宫。

可是那时候的火得无法控制,宫人和侍卫不断的拿水救火,但是都没有办法立刻扑灭火来。就连明堂之后的天堂,此时的火势也被蔓延开来,李初寻到武媚娘,武媚娘的脸色非常不好,看到李初时,并不意外李初赶来,李初也不问火是怎么起的,现在不是问这个问的时候,还是先把火扑灭。

一夜,火势终于被扑灭了。可是明堂也被烧毁,这个天子坐明堂的明堂代表的意义何其重大。

此事朝中的重臣立刻要求武媚娘彻查,犯下此事的人,绝不能容。

可是对于武媚娘来说,或许这件事情她早就已经一清二楚,知道是何人所为,但是因为和自己扯上关系。武媚娘不仅不能把人交出来,更得帮忙把真相掩盖。

最后,武媚娘竟然将罪名归在修缮工人的头上,那些工人的下场可想而知,唯有一死罢了,武媚娘刚把诏书传出去,李初却拿着诏书回来,“陛下为了平息朝中的争议,为了给你自己不留后患,竟然要牵连无辜?”

没有人敢像李初这样到武媚娘的面前质问武媚娘,就算太多人的心里清楚。这桩案子并不像武媚娘照书上写的那样,只是那些修缮的工人不小心燃火造成的。可是这样一个答案给出去,就是说武媚娘并不想再继续查下去。

一般的人都会将这份诏书颁发下去,可是李初却不是一般人。

武媚娘自己养的人自己看不住也就算了,既然还让无辜的人为这一切付出代价。

“陛下如果不将这份诏书收回,我就把我查到的事情捅出去。”这件事情不仅是武媚娘在查,就是李初也在查。李初很清楚的知道究竟谁才是放火的罪魁祸首。

因此,李初不能接受武媚娘随意将罪名扣在别人的头上,而且要将人斩杀的结果。

真正有错的人不曾付出代价,那些无辜的人却要受到牵连。这就是皇权,如此不分黑白,没有是非?

别人李初管不了,或许那些李初所不知道的事,李初无能改变什么,但是,李初既然知道的,就不可能当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你在威胁我?”从李初出现那一刻起,武媚娘的脸色就不好。虽然从一开始武媚娘就想过这份诏书一旦落到李初的手上,绝不可能顺利的发下去,武媚娘还是希望李初能少管一点。

终究让武媚娘失望了,李初不仅要管,更是要管到底。

武媚娘犯下的过错,自己不承担,反而想把罪名扣到别人的头上。李初看不上武媚娘这样的做事。

“因为陛下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草菅人命。是陛下让这个世界变得没有黑白,没有对错。上行下效,如果连陛下都这样子,那么这个天下的人都会学的,如同陛下一般。”李初是在威胁武媚娘没有错,那也是因为武媚娘做错了事情。

“若不如此,你是想朕昭告天下,是朕身边的人烧了明堂?你知道朕将面临多少质疑?”武媚娘不相信李初不明白这件事情一但传扬出去对于武媚娘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是李初依然要阻拦。

“所以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让天下人知道这个错是陛下身边的人犯下的,我只是不能接受地下将所有的罪名都归在那些无辜的工人身上,就因为他们无权无势,就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好的后台,所以不管出了什么事,他们就应该死?”李初是愤怒的,曾经她也作为过普通人,很清楚那些普通人只是为了活命罢了。但是这些拥有权势的人却偏偏一手毁掉他们的希望。

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时候李初恨过那些玩弄权势的人,现在的李初并不希望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

“若不如此,你说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解决?”毕竟是武媚娘自己做错的事。不仅是一错,而且再错。

武媚娘被李初这样说来,如同被人迎面煽了一个耳光,脸上是火辣辣的痛。

“就算陛下为了自己,不能把薛怀义所作所为昭告天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难道就非要让这些人死不可?”武媚娘能够想出让人顶替罪名的办法,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那你说说看,你有什么好办法?”武媚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人顶罪,让人为薛怀义所犯的错付出代价。

“天下人不会不知道真相,我能查的到的东西太多的人都可以查的到,而且薛怀义从来不曾收敛。或许他自己就会把这件事昭告天下。恨不得让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在你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就算烧了你最看重的明堂,也能全身而退。”没错,火烧明堂的人就是薛怀义,其中的原因,也是因为武媚娘而起。

有了一个男宠不够,又看上另外一个男人,薛怀义偏偏还是一个妒忌心强的男人。发觉武媚娘的变心薛怀义竟然就想火烧明堂,以此武媚娘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

“你的意思还是让我把薛怀义交出去?”听来听去,武媚娘仅听处李初这一点意思。

“陛下就算不交,这件事瞒得过谁?若是陛下不信,尽可让人去查查看现在外面怎么传的火烧明堂的事。”没错,李初就是想让武媚娘承认这一次的事件就是薛怀义所为。

“陛下承认了,才能让天下人看到,陛下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从今往后更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发生。”李初另一层用意不怕告诉武媚娘。

养一个男宠,还能纵着一个男宠火烧明堂,把自己成为皇帝标志最重要的建筑给烧掉的人。有一绝对会有二,不愿意承认,那么就不会承认自己的错,更不会记下教训,李初让武媚娘承认,仅仅是希望武媚娘可以记住这个教训,不要再有第二次。

武媚娘的脸色难看极了,她又怎么会愿意承认她宠着一个男人烧了明堂?

李初道:“陛下记得多年前,父亲在时,天下大旱,人人皆道这是天灾,是天不满陛下当年执政,因此连年灾祸。当年陛下能下罪己诏,为什么火烧明堂一事陛下就不能?功过是非,为帝王者谁能无错,知错而能改,善莫大焉。朝臣也罢,百姓也好,要的就是一个态度,一个敢作敢当的皇帝。”

苦口婆心的劝来不过是想告诉武媚娘,武媚娘犯下的错并不是仅仅就这一件,但是那些年来武媚娘自己犯的错,就算不是自己的她都敢承担。现在成为了皇帝,怎么就不能还像当年一样?

从什么时候开始,武媚娘已经失去本心。忘记自己曾经为了得到权势,得到民心做过什么?所以现在就能够肆意的伤害别人,否认自己的过错吗?

武媚娘微微一顿,有些事她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念头一闪而过,武媚娘第一时间就否认,但是被李初现在这样提起来,武媚娘忽然意识到自己确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就已经忘记自己的本心。

“陛下,就算真的承认这件事是薛怀义所为,对陛下又有什么大的影响?比起你杀几个无辜之人的影响难道不会更小?”杀几个无辜的人,反而有可能会被人小题大做。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把真正的事实告诉天下人。

错了皇帝认,并且下达罪己诏,更保证从今往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难道天下人就不能接受武媚娘犯的这个错吗?

武媚娘本来以为李初是要给自己想出一个什么好主意的。这样让我媚娘一定要承认错误的意思,所谓的利和弊,李初都和武媚娘分析的一清二楚。

如果说武媚娘没有半点心动,那绝对是骗人的,用谎言来掩盖事实,这是最不明智的想法,尤其这件事更是牵扯到好几条人命。

“陛下,天下人都是你的子民,如果连你都不爱护他们,又有谁会爱护他们?此风不可开,此气不可长。请陛下三思。”虽然从一开始李初来就是威胁武媚娘的,仅不过是盼望武媚娘改变主意。

看得出来武媚娘被她说动,李初再接再厉。

武媚娘握住手,很显然,在思考李初提出的事情究竟可行或是不可行。

昭告天下,火烧明堂是薛怀义所为,那么薛怀义必死无疑。

“陛下要为自己的错付出代价,同样薛怀义也要为自己的错付出代价,正好正告天下所有人都应该谨言慎行,不应该持宠而娇,也不应该仗势欺人。”看得出来武媚娘意动,李初定然要再接再厉。

“陛下,这比杀任何人更有震慑之意。”武媚娘最想要什么,最在意是什么李初一清二楚,自然得用武媚娘最在意的事情加几分筹码。李初坚定要说服武媚娘。

武媚娘幽幽的转过头扫过李初,李初作揖下而请之,不过都是盼武媚娘以天下为重。

“那么你重新拟下诏书,连同罪己诏一并下发。”既然李初都已经把利弊分析到这个地步了以,武媚娘也知道自己想要掩耳盗铃,以为天下人都不会知道自己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

早晚都会被人知道,便罢了,就让他们知道吧。

“是。”拟诏书,李初一点意见都没有,朝武媚娘再作一揖,同时也将武媚娘让人都送到政事堂的诏书给武媚娘送上去。

“不过,处置薛怀义,得要你来。”这么多年来,薛怀义帮了武媚娘不少忙,也算是为武媚娘立下大功的人,可是薛怀义不懂得自重,终究自寻死路,但是薛怀义那里究竟有多少武媚娘的秘密,武媚娘其实心里也没底,所以像这样的人不能交给大理寺或者是御史台的人处理。

最好的人选就是让李初,反正不管李初手里拿了武媚娘多少的秘密。虽然李初会当着武媚娘的面威胁武媚娘,却绝对不会将这些秘密告诉任何人。

“是。”罪魁祸首要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李初一点异议都没有,因此在这个时候,武媚娘摆明想要薛怀义从此不再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意思,李初十分配合。

武媚娘挥手道:“去拟诏书吧。”

意识到李初的手里还捧着自己刚刚让人送到政事堂的诏书伸手接过来,突然没能忍住地问道:“如果我一意孤行,你会不会把自己手里查到的证据昭告天下?”

“我赌陛下绝对不会一意孤行。”从一开始来,李初就知道自己定然能够达到目的。

眼前的武媚娘虽然喜欢男宠,但是最最看重的依然是天下,是自己手中的权利。

用一个男人换手中这权利和江山,武媚娘绝对不会换的。

“是啊,你是吃定了我最看重这江山权利。”武媚娘意识到自己似乎无所觉察的问了一个傻问题。立刻收回诏书,“去吧。”

让李初去拟诏,李初不敢怠慢,往一边的案前去,不仅将处置薛怀义的诏书写好,就是武媚娘的罪己诏,同样也一并写好了。

武媚娘一直坐在旁边看着李初挥笔如洒,挺直的脊梁不曾弯下半点,就好像李初这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一直都是挺立的站着,并不会因为武媚娘是任何身份就变下腰。

想到自己的一生,又想到李初这一生或许起点不一样,也注定过程不一样。

李初生来就是天子女,是皇家的公主。所以从来李初都是自信的。恰恰这份自信其实是武媚娘所没有的。

或者也是因为李治和武媚娘把人养得好,那么多个孩子里,能和李初一样自信的,竟然只有一个李末而已。

想到这里,武媚娘微微一怔,她生养那么多的儿女,最出色的竟然是两个女儿吗?

“陛下,诏书已经拟好,请陛下过目。”武媚娘一时失神,李初已经将诏书拟好,呈到武媚娘的面前。

武媚娘一下子回过神,伸手接过两份诏书,第一份看的是罪己诏,武媚娘瞧着李初只是在开头大略写起自己重用薛怀义,不想竟然养出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来,最后竟然做出纵火烧毁明堂的事情,武媚娘是何等的痛心疾首,自不必提。但武媚娘犯下的过错,武媚娘认。后面一通都是认错的话,态度十分真诚。

并没有一味的抹黑武媚娘,而且更是有意的淡化武媚娘和薛怀义之间的关系。

好吧,哪怕李初确实对薛怀义有很大意见,但是在大是大非之前,李初绝对是站在武媚娘这一边的。

最重要的就是这一份罪己诏,武媚娘对这份罪己诏还是很满意的,因此另外一份处置薛怀义的诏书,武媚娘没有再想看看的意思,只让李初拿去盖上玉玺,过三省而下发。

本来武媚娘那一份诏书经过政事堂都已经准备下发,结果却被李初夺走,政事堂的诸位都在胆战心惊的等着李初回来,生怕李初回不来,反而被武媚娘斥责。

结果李初不仅回来了,更是拿回了两份和之前的内容截然不同的诏书。一份是处置薛怀义这个真正纵火烧明堂的罪魁祸首;一份是武媚娘下的罪己诏,就是为薛怀义的错,表明自己的过错。

“多谢公主。”看完这两份诏书,第一个冲李初作揖的人正是狄仁杰。

“狄大人,同为宰相,你这一谢可让我觉得自己是局外人。”李初当然知道狄仁杰这一谢是什么原因。

对李初来说,李初仅仅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个宰相明明知道皇帝做的不对,却不去劝谏,这如何能算是宰相。

“正天下之风气,殿下劳苦功高。”其实狄仁杰不是看不到武媚娘方才那一份诏书的问题,但是如何劝武媚娘收回成命,狄仁杰自问不敢多管武媚娘的私事。

可是李初就不一样,既为母女,很多他们这些当下臣的人不能和皇帝明说的话,李初可以坦然告知。

好在李初不需要任何人提醒就意识到问题所在,直接拿着诏书就回去找武媚娘,不仅让武媚娘收回成命,更说服武媚娘把所有的真相昭告天下,甚至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狄仁杰看着这样的李初,内心十分激动。

因此,想到李初暗暗下定的决心。狄仁杰也在想,这样一个人如果真的继任成为下一任皇帝,对天下人来说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曾经的狄仁杰并不认同李初的野心,但是现在却又觉得再好不过了。

李初没有想到,因为自己这一桩事情反而让狄仁杰打从心里认可了李初的野心。

这个时候应该先把诏书颁布下去,火烧明堂的影响太大,大得朝中的重臣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好在武媚娘虽然有些私心,但是却在最后选择公正,两份诏书颁布之下,朝臣们山呼英明。

虽然武媚娘早就想到过这些朝臣想要看到的是真正的真相,而不是她想要制造的真相,如果说一开始武媚娘还有些担心,哪怕自己颁下罪己诏,也不见得能够赢得所有人的原谅,现在听到这一声声的英明,武媚娘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了。

有时候武媚娘太注重人心,以为掩盖了事实的真相,制造一个真相就能够抹去自己犯下的过错,却不知道一个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在大家的眼里是多么让人心生敬意的。

与之而来,也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薛怀义究竟如何处置。

火烧明堂一事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薛怀义做的。

这么多年来,薛怀义在武媚娘登基成为皇帝这条路上也算是出力不少,如果不是自己作死地犯下这等大错,这一辈子薛怀义应该是荣华富贵享用不尽的。

这个从底层一下子因为武媚娘站在顶端的人,没有那样坚韧的心性,甚至没有半分的远见,也就注定他的悲剧。

这件事,李初答应过武媚娘会由她亲自来处置薛怀义。因此,不过御史台,也不过大理寺,李初在诏书颁布之后,亲自带人拿下薛怀义,从看到李初出来的那一刻开始,薛怀义就止不住的颤抖。

“你我第一次见面我就提醒过你,如果你记不住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早晚有一天你会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的。如今看来,果真被我说对了。”想要挣扎的薛怀义被慈心和卫因扣住。李初看着这些年养得不错,颇是意气风发的人,颇是感叹。

“请公主网开一面。”若是别的人来薛怀义定然是要破口大骂的,可是面对眼前的李初,这样一个公正且嫉恶如仇的人,薛怀义一个骂人的字都说不出来。

李初道:“火烧明堂之时你没有想过自己的后果?明堂对陛下意味着什么?对大周意味着什么?你不清楚?你是什么都知道,可是你也什么都做了,如今该让你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你有什么好求情的。”

“公主,我知道错了,请你向陛下求个情,饶过我这一回吧。”薛怀义在这个时候才知道怕,可是太晚了。

李初摇头,“纵然是陛下想要放过你,我都不会放过你,你又怎么会期盼我会为你向陛下求情?”

说的一句大实话,面对薛怀义,李初从来都是不喜欢的。这个人的出现时间让李初不喜欢,这个人的所做所为让李初不喜欢。

但是不管李初再怎么不喜欢,因为他是武媚娘的枕边人,李初只能把这份不喜欢藏的深深的。

就算武媚娘心里很明白,李初如果抓到机会,绝对不会饶恕薛怀义。然而,只要明面上李初不会拿着薛怀义不放,武媚娘就不会管李初喜或不喜。

一晃十年,薛怀义陪在武媚娘的身边,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十年。

这十年来,薛怀义因为武媚娘步步高升,也算是几次立下大功,已经成为国公了,但是这个人在李初的面前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惹着李初不喜欢,如今,这个人终于要消失了。

“这是陛下亲自让我给你送来的毒酒。你是自己服下,还是我让人灌你服下?”李初手里拿出一瓶药,询问薛怀义。

“陛下,顾念你们的情谊并不想让你走的太痛苦。所以,这药不会让你太痛苦的。”李初好像很清楚,此时此刻的薛怀义对于武媚娘怀着的是一份什么样的感情,但是她却想要亲手摧毁。

像武媚娘那样,本来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对于自己的儿女都能狠的下心来,又怎么会放过一个几乎要毁她江山的男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