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 第155章 第155章争夺太子之位

“公主, 陛下都没有闭目养神,你别太明显了。kanshushen”代承看出李初分明装傻,能怎么办, 只能小声的提醒李初一句。

李初听着转头看向代承, “陛下不做的事情, 我们这些人都不可以做, 那陛下做的事我们都要去做?”

声音虽然很小, 但是武媚娘能够听的一清二楚。这下脸更黑。

“陛下, 您可是这个意思?”问完代承还不够,李初更是问起武媚娘。

这就让武媚娘不由得反思, 是不是所有人做不做任何事都要以与她的喜怒有关?

武媚娘亲自在这明堂之上监考学子,就是希望这些人将来能够成为她的左膀右臂。国之栋梁之才就应该重用,武媚娘指望这些学子能够为她争光。

她要让人看到她的精力充沛,也让他们看到她的光彩夺目, 但这些并不是李初想要的,考虑的。武媚娘自己不闭目养神,怎么就容不得李初闭目养神了?

没错,李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提醒武媚娘凡事不要做的太过。

明显就是小心眼, 不想让李初过于舒服的武媚娘生生就被李初一番指责弄得都没办法理直气壮的说出自己的小心眼。

不能和李初计较, 还不能冲别人撒撒气。

“有你什么事?”武媚娘一记利目扫过代承, 代承出气筒……

“奴多嘴,是奴的不是。”代承连连告罪,心里打定一个主意, 往后不管这母女怎么争,怎么吵,他就是个局外人, 千万别掺和。

怼完武媚娘,这下再没有人拦着不让李初睡觉,李初放心地闭目养神,同时也觉得底下考试的人太不容易,一次一次从底下开始往上考,每次考都是几天,考完出去人都脱虚了。

感谢老天爷让她当的是公主,感谢老天爷没有让她去参加科举考试。

等到第一轮考试完毕,考卷交上来,李初就没办法再闭目养神了,改卷,改卷。陪着皇帝陛下一起改卷。

看着上面的文章李初好想叫人过来念,才那么想着武媚娘冲李初道:“上回科举考试,你改的挺快的,你到偏殿去,这些文章全部交给你来。”

其他宰相听到这话默默不做声,李初正是求之不得,立刻招呼人,搬起所有的文章到偏殿去,武媚娘……

宣太后:“我分明看出来,武皇是想看群主着急捉头的。”

吕太后:“这么点文章,比起上回来可以说冰山一角,要是不用写评语,群主都不用半个时辰能够搞定。至于要着急?”

可不是吗,能够参加殿试的人,正可谓大浪淘沙,人和之前比太少了,所以要改的文章自然也比以前少了许多。

一个半时辰之后,李初带着写好评语的文章回来。妥妥当当的交到武媚娘的手里。

虽然之前就知道李初有这个本事,可是亲眼看到武媚娘还是为之震惊。

第一时间还是得查看李初写的评语,究竟公不公正。要是能挑出李初的错啦,往后让李初再也不能用这样的办法改卷最好不过。

可是李初能不知道武媚娘最近很想挑她的刺?怎么可能会给武媚娘这个机会,所有的评语都是公平公正的。

从文章的角度,文采,用词或者是是否符合题意全部都写的很公正。

到最后武媚娘翻来覆去的看,就是找不出半点的错来,只能朝李初道:“辛苦。”

“陛下可有赏?”李初一个人把几个人的分量做完,武媚娘是不是应该给点赏赐?夸一声辛苦什么的,不如来点实际的。

武媚娘就是意思意思说一句,没想到李初本来就不是寻常人。就算是亲娘李初也敢直接了当的讨要奖励。

其他宰相都想当做没听见这母女二人的交谈。谁还看不出来这母女别苗头呢,掺和她们之间的事,简直就是找死。

然而有这些朝臣在,就算武媚娘是不想给李初上的,也不得不顺着李初问道:“要什么赏?”

“黄金白银,什么都行。”李初的要求确实不高,仅仅只是要点黄金白银。

不提黄金白银还好,提起黄金白银武媚娘一眼扫过,“你是缺钱的人?”

“我不是,但是我不介意钱更多。”李初很老实的回答,她确实不差钱,但是也绝对不嫌钱多,再者她又不是为自己讨的。

“陛下赏不赏?”说那么多没用,她缺不缺那是她的事,武媚娘赏不赏就是武媚娘的事。

李初要的又不是什么大赏的,仅仅是黄金白银,武媚娘能说一个不字?

“来人,赐安定公主白银一百两,黄金十两。”虽然必须得赐,但是武媚娘也不大方。

“谢陛下。”李初很高兴终于把黄金和白银拿到手。转头李初就把这些银子赏给帮她辛辛苦苦读文章的人。

李初可不厚此薄彼,上回帮李初念文章的人,李初特意让此心把黄金和白银送出去寻到人,赏到人的手里。

等武媚娘知道的时候,已经盛传李初纵是小恩亦报,就连几个给她读文章的人都得到赏赐,公主好,真是好!

所以武媚娘要是再不知道李初用她做筏子那就是蠢,可是李初此法用得光明正大,难道武媚娘能去责怪李初把她的赏赐给别人?

别逗了,要是武媚娘真敢去,怕是要被人笑死。

但是也让武媚娘意识到李初是一个极擅长笼络人心的人,所以也怪不得李初敢动心思,有能力为什么就不敢?

如同武媚娘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她就不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自然不会认为李初做的有什么不对。

“陛下,所有的考生都交卷了。”连着考了三天终于是考完了,殿试和别的考试不同的是,殿试考完立刻改卷,而且马上公布成绩。

“让他们稍作休息,可以四下转转,看看明堂。半个时辰之后再回来,会立刻公布成绩。”半个时辰足够他们改卷,武媚娘打发人都玩去。最后的关头,很快就要分出胜负。

说完这话,武媚娘第一眼看过李初,李初自觉走过去。

武媚娘指了一旁的考卷,“带人把所有的卷批阅完毕。”

身为左相这种事情就得李初带头,李初应下一声是,请人都一道来,到旁边去,看到好的文章不二话的给武媚娘送过去,武媚娘绝对是一个爱才的人,对于有才有能有德的人,武媚娘从来十分敬重。

取士取才,文章可窥一人风骨,可知一人志向,可明一人之胸襟,为朝中栋梁,虽然是要一步步的起来,可是年轻人意气风发,最是自傲的时候,若是没有一点肆意张扬,又怎么让人看到希望?

到了最后宰相们为了取士,各持观点吵成一团,武媚娘和李初淡定无比的看他们吵,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不能说是不好,武媚娘何尝不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这个时候武媚娘轻咳一声,这下宰相们都安静了。

“陛下。”回过神来的人,想到自己在皇帝面前争得面红耳赤,全然没有宰相的风度。脸上讪讪,很是不好意思。

“你怎么说?”武媚娘看他们都反应过来,自己争的太过,全然忘记,真正做主的人是皇帝陛下。

“锋芒毕露的人就得压一压,我想像这样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发亮,倒是这沉着稳定的,还是希望他能有点激情,毕竟想法多才能走出新的道路,一成不变,最后连朝廷都会变成死水。”就算没有点名唤姓,李初也知道武媚娘问的是自己,想听李初的想法,李初直言不讳。

武媚娘道:“名单。”

在这些宰相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李初在纸上写了好些字。武媚娘确定,那就是这一次取士的名单。

李初递上去,代承走下来接过,武媚娘看了一眼,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就按这份名单公布。”

武媚娘的想法李初一目了然,当然,李初也从这些文章中明了每一个学子的长处和短处,所以,李初定下名次都是根据实际来的。

其他宰相都没有看到李初写的这份名单,但是武媚娘说要发出去,也就是说没有制止的可能,心里那叫一个好奇,不过都不敢拦着。

与上次一样,这一次殿试的文章,李初再一次刊登到百姓日报上,自然引得大周的哗然。

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不仅有李初的点评,还有各位宰相以及皇帝陛下对这些文章的态度。就连为什么将那人定位在哪一个位置都写的很清楚。

那些想要挑刺的人,在看到百姓日报上面的文章和点评之后,都哑口无言了。

谁也不敢说这么多人的点评有问题,或者是有失公允。

文章都已经公布出来,好不好各有各的看法。

但是至此,女子参加科举出仕一事,再也没有人敢拿男|女之别来表示反对。

那么现在就得想想怎么安排这些人当官,男人的问题不大,主要就是女人的问题。

针对这件事,武媚娘专门寻李初过去商量。如果把这些女人和男人一样放到地方去,究竟能不能镇的住?

如果镇不住,或者是有人肆意伤害,这些女子不一定有反抗的能力。

男人想要对付女人,有的是千种万种的办法,想要摧毁一个女人,也有的是办法。而且直接了当。

“这有何难?派兵护送就是。我手里有一些女兵,正好可以派上用场。”有些事或者一开始李初不是为了如今的情况而准备,但不得不说,却可以应对到现在的情况。

武媚娘听到李初说出女兵两个字,满目都是差异。

“陛下,不必误会,这原本是为我还有末儿准备的。现在看来我们还没有用上,这些女官先要用上。”保证这些女官不会受到男人的摧毁。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来也就不需要这样的准备。

“就算派兵去,也不一定可以保护她们。”李初这个办法不是不行,只是不一定能够达到原本的目的。

“那就要看他们的本事。女子想要当官,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们以为通过了科举考试,得到朝廷的任命,就认为自己成功了,那就活该她们最后被男人毁了。通过科举考试仅仅只是开始并不代表成功,如果她们不能在官场站稳脚步,斗不过这些男人,你我再怎么费尽心思扶持她们也是没有用的。”

李初说的冷酷,但这也是一个事实。就算再怎么想帮这些女官,能帮的也仅仅是表面的,实际的还得靠她们自己去闯。

“好。”显然武媚娘也看得分明,知道这个世上不管有多少人立起来,如果自己本身不能立起来,终究都会被人踩下去。

“上官婉儿,你想留下吗?”这么多的女人里面成绩最好的人就是上官婉儿,武媚娘问起李初的打算,李初反而问道:“这样的人陛下舍得不留在洛阳吗?”

武媚娘立刻笑开了,不错,像这样的人,怎么能让她离开洛阳?

留在洛阳之内更能让她大展宏图,对于上官婉儿,那就是一颗棋子,自然如果要用好这颗棋子,就得放在眼下。

“依你所见,把她放到哪里去?”武媚娘接着询问李初的意见,上官婉儿这样的人到底应该怎么样让她一展所长。

“御史台!”这个地方好哇,之前武媚娘想用酷吏的时候就把这些人放在御史台,现在,同样也可以把上官婉儿放进去。

武媚娘抬眼扫过李初,偏偏李初气定若闲,就好像完全没有察觉武媚娘的目光。

武媚娘从榻前走下来,走,一边盯着李初,唇微抿,似乎在思量着什么,李初由着武媚娘在她面前走来走去,上上下下的任由她打量。

“朕相信你果然对皇位动了心思。”李初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迹可寻,目的也十分明确,不管是收拢人心也好,震慑天下也好,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成为武媚娘的继承人。

如果说之前武媚娘会思考李初是不是一时气急,这才会动了其他的心思,现在武媚娘可以确定李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步步为营,也要达到成为武媚娘皇位继承人的目的。

李初抬起眼和武媚娘对视,嘴角弯弯道:“原来你之前并不相信我说的话,哪怕那些话是我对狄大人说,并不是第一个对你说的。”

“不错,确实如此,因为我记得你告诉过我,你之所以想要权利并不是因为喜欢权力,而是为了保护你身边的人。”武媚娘很清楚的记得李初曾经说过的话,也正是因为如此,武媚娘才会觉得李初或者只是气急之下才会动的心思,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要她这个皇位。

现在看来,倒是武媚娘高估了自己。

“得谢谢陛下所赐。”不提这些事也就罢了,提起这些事,李初就忍不住想往武媚娘的心上多扎几刀。

“以前的时候陛下告诉过我,谁都不值得信任,可是我并不相信。却是你用事实告诉我,相信你的下场是怎么样的。”李初的声音很冷,至少武媚娘听的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战。

“你恨我。”武媚娘感受到,因为自从裴观去后,她们母女的关系就已经决裂。可是武媚娘一直以为李初总会原谅她的,仅仅是因为她是李初的母亲。

李初眼皮微动,“陛下总是问一些你自己都不相信的问题。有什么意思?”

每一次都是因为一些事情,武媚娘就会抓住这个话题不放,周而复始。

“现在这样也挺好的,不是吗?你是君,我是臣,我为陛下分忧,陛下视我可用不可用,能用就用,不能用,只管舍弃。”李初觉得她们母女之间没有任何的感情,其实挺好的,不讲感情就讲利益,那么相互防备着,反而能够和平共处。

武媚娘却愤怒地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以为你的父亲走了,接下来你就会全心全意的帮助我,支持我,结果却截然相反,你反而站在了我的对立面。偏偏你又告诉我,你想成为我的继承人,你是不是想让我死?”

没错,对于武媚娘来说,李初说到想成为她的继承人,就是在无声的催促武媚娘去死。

李初一时气乐了,嘲讽地问起道:“陛下可知道我最不希望死去的人就是父亲,可是父亲终究驾崩。我盼着你死,或者不盼着你死,终究谁都难逃一死。但是,我必须要为自己做打算,有些事情发生过一次,决不允许有第二次,是你一次次辜负了我的信任,一次次让我明白你对我们从来没有半分柔情,你宁愿成为一个皇帝,但是你绝不愿意做半个人的母亲。”

“对,没错,我宁愿成为皇帝,也不愿意成为一个母亲,所以你想要我的位置,不是你想我就必须要给你。你说武承嗣怎么样?”武媚娘好像和李初赌气一般直接询问李初,意思不过就是让武承嗣成为她的太子。

“随意。”只是武媚娘想通过刺激让李初变脸却注定失望。

“我以为你会选武敏之,他可是周国公,不对,现在是魏王。你怎么不让他当你的太子,而是选择武承嗣?”要选武家的人,李初就拿武家的人来刺激武媚娘,武承嗣和武敏之两个人孰优孰劣,难道武媚娘心里没有数?

拿一个武承嗣来刺激李初,哈,当李初是个傻瓜?

果不其然,武媚娘脸色一变,怒火中烧的瞪着李初。李初摊摊手,“陛下可要想清楚了,若是两家斗得不可开交,到后来到你死我活的份上。陛下知道后果?”

武媚娘想挑起李家和武家的争斗吗,反正李初是不会参与其中。对李初来说,武家的人没有一个有资格作为她的对手。

武承嗣,武三思,他们都不可能斗得过李初,这就是李初为什么不会随武媚娘的愿愤怒的原因。

听出李初话里的威胁之意,何尝不是让武媚娘思量清楚,绝对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

“是吗?你是认定武家没有人是你的对手是不是?但是你不要忘了,我也姓武。”武媚娘冷笑地指出这个事实,武家的人不仅仅是武承嗣和武三思,她同样也是,李初敢大放厥词,好啊,那就斗一斗。

李初眼中露出轻蔑,“如果陛下要自甘堕落,那就随意。”

想帮武家的人争夺太子之位,随便呐,只要武媚娘愿意自己动手,这个太子之位就让给武家的人好了。可是总有一天李初一定会夺回来的!

武媚娘不可能庇护武家的人永远,到那一天,武家的人绝对是一个不留。

李初眼中闪烁着杀意,武媚娘并不是一个糊涂人。很清楚的知道,李初就算真的让出这个太子之位,早晚有一天李初也一定能够夺回来。李家的那些人,还有如今那倾向于李氏宗亲的人,他们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天下真正落到武家人的手里。

就算没有一个人像李初这样能忍,但是他们一旦动手,也能让武家人伤筋动骨。

武媚娘,果真要给武家带来巨大的麻烦?

“我就不信我要是对武承嗣说出想立他为太子的话,他会不使出浑身解数来。”武媚娘也知道自己如果出手就是落了下乘,所以她要推人出来和李初斗。

武承嗣,是要武承嗣,因为他够贪,而且到现在为止他只会更贪。

一个太子之位,皇位的继承人太令人向往。

而且一旦坐上这个位子证明他可以翻身,从前那些欺压他的人他都可以一一和他们算账,包括李初。

“陛下可以试试。相信我,武承嗣出手都不需要我来。”不是看不起武承嗣,而是武承嗣确实没有这个能力。武媚娘不信邪,非要斗一斗,那就斗好了。

没有让李初为此同她服一句软话,让李初还能像以前那样同她撒娇。武媚娘拧紧眉头,李初已经作揖,“陛下无事,臣告退。”

虽然并不清楚武媚娘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火,还想挑起武承嗣和她斗,但一个武承嗣,李初真没有放在心上,所以,武媚娘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去安排女兵保护到地方上任的官员。

*

李初忙的不可开交,女官们到地方李初安排女兵保护,更专门告诉她们地方的将军哪一个可用,哪些不可能,要是真有什么危险,可以去寻他们帮忙。

留在洛阳的女子,应该进哪里的,除一个上官婉儿,其他人李初都听宰相的话。

所以早朝之上,除上面的一个女皇帝,文武百官的头头是李初这位公主,上官婉儿成为第三个能够站在明堂之上百官之列的女人,之前没有人敢多看李初一眼,可是打量上官婉儿的目光从来没有间断过,好在上官婉儿的心理素质强大,不管多少人打量她,或者是带着轻蔑好奇的目光,上官婉儿都不为所动。

其实御史台有人最关重要,因为总有一些话不方便说,就得借御史的口说出去。

一时半会儿李初也没让上官婉儿动,只是让上官婉儿尽快适应御史的工作。

虽然一开始不适应竟然真的出了女官,看久了之后大家也就习惯了,好像和以前也没有什么差别,大家做事只看能力,又不看性别。

好些人还发现,这些女官其实比起男人来要细腻很多。做事的速度,还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一点也不比男人差。

一来二去很快就淡忘女官的事情。毕竟拖了快一年的酷吏一案,终于经由审查,周兴等诬陷大臣证据确凿者以处斩,其他的小喽罗该怎么罚的就怎么罚,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人,不死也得脱层皮,只有几个有文化有水准的人,李初特意留下,也送到武媚娘那里,经由武媚娘点头才把人留下。

来俊臣,李初念在他帮了个大忙的份上,让他当了一年的苦力才把人捞出来,本来嚣张的人一下子变得老实了,再也不敢和任何人大声说话,但审人时的手段,李初不得不说比起从前更胜一筹。

而朝廷上有人冒出头来,原以为能掀起惊涛骇浪,却没有翻起半点浪丝来。

“请立韩王武承嗣为太子。”有人上了这样一道折子内容概括就这么一句话。

这一下子让人不由自主的看向武家的人,同时也有人盼着李初出面,李初要反驳,这件事要是真定下来,将来这天下真得姓武,那多少人得气死?

武承嗣也算是下了血本,请了不少百姓到宫门请愿。

看起来很是熟悉吧,当初武媚娘之所以能够顺利登基,不就是因为百姓请愿,一次两次到最后连武轮都出来相请。现在武承嗣用这个办法,这一招真是不错。

更有一个叫王庆之的人请废皇嗣。听到废皇嗣这三个字,李初没能忍住笑出声来。

本来众人的目光就在李初的身上,听到李初一笑齐刷刷再一次盯着李初。

坐在上位神色不好的武媚娘,何尝不是听到李初的笑声心情更是不好。

“抱歉,一时没能忍住,你继续。”李初,和颜悦色的道个歉,不忘请那位王庆之继续。

可是李初的眼神就那么扫过来,分明什么话都没有说,却让王庆之有种无地自容。

不不不,王庆之想甩掉此时脑海中的想法,他给自己打气,这一切都是陛下的意思,他就是按陛下的意思去办,安定公主不代表什么。

“从来只听过废太子的,还从来没有听过废皇嗣的,何为嗣,需要解释一下吗?”可是李初这一笑,有人就站出来说话了。

李初笑的什么,其实大家都清楚,此时人这么直接点出来,王庆之好不容易才说服自己提起的勇气一下子又被戳破了。

“嗣者,血脉传承也。虽为传承之人,废嗣,是要除血脉吗?”就算这一个嗣字有多重的意思,现在有人就拿着血脉来说话,废嗣,这是要把血脉断掉?

武媚娘听到这一番话脸色铁青,那些不知道这件事真正的推手是武媚娘的人以为这句话说到了武媚娘的痛处。

没有谁会希望自己的血脉断掉,武媚娘年纪已经不小,想生也生不了,她生育的几个孩子也都长大成人,废一个皇嗣,自断血脉,武媚娘是傻啊还是傻?

尤其让武媚娘不高兴的是李初看向她的目光,如同看着一个笑话,武媚娘这辈子就没有被人这样看过,怒不可遏地喝斥,“够了!”

本来正准备眉飞色舞来一番说辞的人听到武媚娘勃然大怒的一喝,好吧,还是不说了吧。

“此事不必再议。”本来以为很好的一个计划,没想到被李初只是一笑,竟然就土崩瓦解。

终究武媚娘依然还是小看李初,有些办法不是李初不想击溃,只是不屑和他们对抗。所以才会任由武家的人上蹿下跳,她在旁边像看着笑话一样的看着。

智商的碾压就是能让李初这样稳稳的坐着,连动都不需要动,自然已经有人为李初对付他们。

当然还有另一层的意义,李初都不想提醒武媚娘,武媚娘让武承嗣出来争太子之位,这不等于明晃晃的告诉别人,武家的人不和?

要知道武敏之可是承周国公这爵的人,周国公的爵位本来是武媚娘的父亲武士彟的,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把武敏之推出来,却让武承嗣推出来,武媚娘啊果然在心里记着武顺的事,就算再过一百年,一千年,她都不可能忘记,武敏之,明白这个道理了吗?

那么依武敏之和武承嗣之间的恩怨,一但真的让武承嗣上位,武敏之能有好日子过?

为了能让自己将来至少能活着,不费这么多年的忍辱负重,武敏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只要想到这里,李初就很想笑。为了和李初赌气,为了和李家赌气,武媚娘竟然亲手把武家的矛盾挑出来。

武承嗣和武三思两个人加起来都不及武敏之的三成,现在武媚娘的表现更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武敏之,她不相信他,所以太子之位,武敏之没有争的机会,这就是直接和武敏之离心。

武敏之纵然早就知道武媚娘对他的防备,可是,终究总以为做得多,做得好,一切或许可以过去。可惜,武顺的死就像一根刺扎在他们中间,永远都不可能拔掉。

然而这么多年来,武敏之为什么对武媚娘俯首称臣?不就是为让自己活下去,为了让自己的妹妹活下去,一但这一点奢望武媚娘都不给武敏之,好戏就要上台了。

可怜武承嗣跳得欢实,以为用推武媚娘成为皇帝的办法就能够让自己如愿成为太子,结果大失所望,话还没说完,被李初一笑,就已经被人怼起来,随后就连武媚娘都喊停,绝口不再提,武承嗣想不明白,真的想不明白的啊!

不过因为武承嗣这样冒头,想成为太子取而代之。

李家的人也都开始急了,想问问李初有什么打算,结果,李初道:“武承嗣这样的人出头没有什么可怕的,该干什么干什么,要你们出手的时候我会告诉你们,反之,只要我没有开口,你们都不许轻举妄动,否则的话,有什么后果我都不会帮你们担。”

李初的话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差别。不过都已经摸清李初性子的李家人们纷纷老老实实的答应下。

着重一句话,那就是如果李初有需要他们帮忙的地方一定要开口,绝对不能自己硬扛。

“放心,我又不是傻瓜,怎么可能有需要你们帮忙的时候不让你们来?只是现在的情况,我一个人可以应对,都不需要我出手,你看我就是一笑就把事情解决,你们有什么不放心的?”别说,李初这一笑,多少人都在暗传,一笑解决武家上位的问题,李初了不起!

第一回合就像李初说的那样,她都不需要出手,武承嗣就败了。

武媚娘心里气吗?那肯定气的!再气又有什么办法,谁让她自己的侄子不争气。一个不争气的人,能怪人家李初一笑化解危机?自该回去反省自己,究竟哪里差远了!

武媚娘事后想起来,自己就应该无视李初那一项,不管别人怎么说,执意要立武承嗣为太子,看他们还能怎么办。

最终,武媚娘放下心中的气闷,总结出来,她们母女对峙只怕难分胜负,但是武承嗣对李初必败无疑,如果对付别的人呢?

对啊,武承嗣不是李初的对手,但是现在明面上的皇嗣是武轮,这是天下人都以为的太子人选,李初就算有争位之心,暂时在所有人的眼里,依然还是武轮更惹人注目。

可是想到武轮这些日子以来安分守己,什么事都不沾,什么事都不管。武媚娘有些迟疑……

没等武媚娘下定决心,却有人帮武媚娘下定了决心。

这事说来本不过一件风流韵事,武媚娘身边有一个宫女名叫团儿,也是一个貌美的宫女,武轮的相貌在一众兄弟姐妹里从来都是不错的,如今几经磨砺,更是多了几分内敛。

可是武轮哪里敢对武媚娘身边的人有半分的心思,就算这位宫女投怀送抱里,但依然义正辞严的呵退,就这事武轮特意李初说起过,为此李初在和武媚娘讨论公事的时候,顺口就提一句。

“陛下身边的宫女要是看上旦儿,投怀送抱都愿意,陛下有何打算?”其实那位名叫团儿的宫女李初也是见过的,人长的不算太美,但是就李旦现在的处境,他是绝对不可能和武媚娘身边的宫女有任何亲密的举动的。

公事谈完顺口提了一句,武媚娘脸色沉下,“为什么是你说?”

“要是旦儿来说,你该问的是,是不是旦儿勾引陛下身边的宫女。”李初再了解不过武媚娘,不是武轮不愿意和武媚娘提起这件事,只是一旦李旦提出来,武媚娘第一反应不是责怪身边的宫女,而是会责问武轮。

“此事原本与你没什么关系,你却处处要管,却是为何?”武媚娘被李初反将一军,冷声说起。

李初道:“与旦儿他们有关的事,从来没有与我无干一说。况且一个女人妒忌,因爱生恨能做出什么事情,陛下有数,我也有数。”

武媚娘的神色变得肃杀冷洌,李初继续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我之所以会同陛下说起,是让陛下心里有个准备。一但这位宫女出手,冤有头债有主,这笔账你不能记在旦儿的头上。”

被武轮拒绝过几回的宫女肯定不会就此罢手,得不到就会毁灭,多少女人就是怀揣这样的想法。

在武媚娘身边的人,耳濡目染的多少都会学到武媚娘的那份霸道,武轮很困扰现在的情况,为此才会和李初说出来就是希望李初能够帮他解决。

李初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一向直接就是把这件事说破,告诉武媚娘,让武媚娘自己把自己的人盯好。

“这会是一个极好迁怒的办法,对吧?”然而武媚娘这样问起李初,神情变得意味不明。

“有意思?”辨别不清武媚娘语气中的真假,但是李初仅仅问武媚娘这么做有什么意思?

武媚娘喜欢看到李初变脸,因此一笑道:“能看到你变脸很有意思。”

空气陡然一凝,李初冷厉地道:“陛下如果想看到我会怎么样和你斗得一个鱼死网破,尽可一试。”

没错,鱼死网破。从李初的语气中,武媚娘听出李初下定决心。如果武媚娘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那么李初绝不会再容忍。

这一次,武媚娘在触及李初的底线,那么李初就会不管不顾,拼一个鱼死网破。

“最多不过是同归于尽,或者是你死我亡,陛下,你要想清楚为一个宫女究竟值不值得?”眼神充斥着愤怒和崩溃,李初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是在开玩笑。

“恰恰我也想问你,为了他们这样值得吗?”所谓他们指的是谁,不过是武轮他们这些人而已。

李初掷地有声地回答:“值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