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唐第一闲人 > 第一百五十五章《月满西江,将进酒》

本来前进的路线,是准备在洛阳外的驿站驻扎一晚。xinghuozuowen既能补充物资,又能让洛阳守军奉命在前方探路。

但是文宗临时改变了主意,要顺着凤阳一带官道,直接赶往洛阳的附属小城:顺天府。

想着此次出宫,顺便能体察民情。好好的看一看,在他治理下的大唐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而且顺天府后面,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比起洛阳后面要走崎岖的山路相比起来,显然更为舒服一些。无非是绕了半天的路程,也没有耽误总路程。

有了三皇子的开路,不少失修的管道,都变得平缓无比。哪怕是一向受不了颠簸的苏画,此时也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适应。

不过让苏画惊讶是,此行的路上他还看到了沈傲风、韩君祁、上官惊鸿三家的旗帜。

可是他们这些人,有的在长安维持大唐机构的日常运转,上官惊鸿更是远在凉州。他们的旗帜为什么会出现在陇西的队伍之中,而且看起来,随行的车队里,车上的都是大人物。那些随从,都极为恭敬。

乘坐在轿子中的赵嵩,掀开的窗帘透透气。

看着骑在马上的苏画,一脸迷茫的样子。又顺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随即就明白了苏画的迷茫的理由。

“这有什么奇怪!”

“哟,宰相醒了,我还以为要睡到顺天府呢。”

苏画勒紧了缰绳,让老黑放慢了脚步,保持着跟赵嵩马车的一样的前进速度。

“陇西的文武节,是五年一度的盛会。普天下之的文人武者、奇人异士都会慕名而来。陇西李家便会以擂台形势摆下比赛,拔得头筹者,便能送入长安,为大唐江山社稷造福。来自大唐各地的能人一较高下的场景,想想就是异常激烈。”

听着赵嵩解释完,苏画明白了一些,又接着说道:“所以不少世家都想利用文武节之名,在大会上崭露头角。获得陛下赏识,又或者谋取一官半职?”

“这只是其一。”

还没等苏画问起,赵嵩动了动喉咙,缓缓道:“今年的盛会的奖品,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宝物啊。”

“什么宝物,竟然能这么多人眼红?”

“陇西李家的藏书楼,其中蕴含着天下所有的书籍,无穷无尽的智慧。能在其中阅读半月之人,无一不是掌控天下王师的谋略之才。这是文人所追求的目标,而武者的奖品就更为丰富。相传是镇阳观老祖玉衡子的佩剑,千百年来排名前三的神兵利器。”

这样一来,苏画总是明白了个大概。这样比赛性质的大会,有了噱头,确实会吸引到不少的奇人高手。

“五年前,沈清寒夺得文魁的榜首,荣获第一才女之名。今年也会到场,也是吸引了不少的青年才俊。”

苏画看着马车里的那道倩影,这才回过神来。怪不得他总觉得有些熟悉,原来里面的人是沈清寒。

想不到她还有这样的辉煌历史,盛名之下无虚士,沈傲风倒是教出了一个好孙女。想起她的那一巴掌,苏画又自惭形秽。

“那韩家的马车之中,应该是韩尚书的女儿韩纸鸢了吧?”

“韩家小姐从来没有参加过,以她的秉性也不会去参加。老夫估计是韩君祁的夫人陈礼儿,为了酒楼的事情而奔波陇西。”

苏画猜测也是如此,韩纸鸢不喜欢跟外界交谈,韩君祁忙于朝政,那韩家的马队之中就只有可能是陈礼儿。

上官玲珑应该也在,她和沈清寒是闺蜜,依照她的性格,估计也是前往陇西参加武试的。

“没想到,宰相你还知道得还挺多啊。”

苏画对着赵嵩笑了笑,想起了一些事情:“不过既然朝中无人,秦王又外出平乱。宰相执掌内政,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为何要让给沈傲风和韩君祁其中难不成有什么猫腻?”

面对苏画的凭空捏造,微微的有些怒意,不过也是说到点子上了。

赵嵩冷哼了一声:“少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沈家马车内,一名面容清秀的女子,透过纱窗看着远处一老一小谈天说地、有说有笑的样子,凤眉紧锁,狠狠的啐了一口。

“也只有他们两个奸臣能聊到一块去。”

丫鬟悄悄的看了一眼,认出了苏画的模样。

有些不解的扬起头,问道:“小姐,你以前很欣赏苏公子的,怎么最近就不待见人家了?”

“呸!谁待见过他!”

“仗着有点学问就助纣为虐,狼狈为奸。像他这样的人,简直枉读诗书。说他是读书人,无疑是丢了我们的文人的脸。”

马车中的谩骂苏画是不得知,而且旅途中,他是刻意的避开了沈家的随从。尽量自己少跟沈清寒打上照面,不过也有几次会面,都是无言开始无话结束。

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跟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不时在马上发呆,想想东庐的情况,想一下霓裳现在做什么。

抵达新的城镇,文宗也会让苏画陪同,观察一下当地的人文风俗。这一段旅途,他见识了很多,阅历也丰富了不少。

--------

时间已到七月,江面无风,皓月当空。

距离陇西之行的路程也过去了十二天。

西江之上,行驶着一艘艘巨大的官船。

横渡西江,明日清晨六点,便能抵达陇西码头。比预计的行程慢了两天,不过也好在没有错过文武盛会。

也是文宗花费了两天时间体察民情,为来年的开春做准备。其中就属司农寺的官员格外的忙碌,一来是收集各地方的特产、研究粮食的耕种、生长周期等等之类的步骤。

时间紧迫,留给他们的并不充沛。回来时就是从水路赶回长安,所以这陆地上的城镇,都得仔细的盘查一遍。

灯火通明的官船上,文武大臣正聚在一起,商议朝政。

“渝州位处平原地带,四季雨水充沛,却温度较高。利于水稻、柑橘等农作物。司农寺收集了不少的种子”

“长安则处于高原地带,雨季多,风沙也多。加上冬季严寒,根本难以种植,还是等来年开春才能耕种”

“苏仕郎说长安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应该种小米。”

一旁负责记录的起居郎,嘴里也念叨着:“苏仕郎说长安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应该种小米”

苏画还在品尝着宫里带出来的美酒,连忙站起身来反驳道:“我什么时候说过,长安不利于水稻种植。我只是说,你们的种植方法出了问题。”

诸位司农寺官员有些诧异的看着苏画,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他们的印象中,苏画的原话就是如此。

文宗却摆摆手,示意众人落座,又看向苏画的方向:“云谨啊,你来说说,为何长安理应种植小米。”

要说这群官员中,谁对苏画的本事最为服气,那除了司农寺的官员,就再也没有他人。

这段时间的勘察以来,苏画提出的意见,让他们受益良多。如果没有苏画在一旁帮忙,他们的进度估计还停留在顺天府上。每一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如何保存种子、如何种植面对虫害的方法,苏画都能解释得明明白白。

“陛下,小米利于北方流域种植,适合干旱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最为符合长安的情况,长安荒山居多,农田极少。小米其茎、叶、较为坚硬,可以当作饲料,以供牛马羊的牲畜消化。”

“若想种植水稻,按照长安的地理环境还是有些困难。如果真的要种,微臣简直由司农寺研究杂交水稻。搭建大棚。研究土壤的结构,温度、气息、照顾得当,要想在严寒的冬季,种植出反季节的蔬菜,都不是难题。这些东西都解决好了,当时候想种植水稻,也不是难事。”

苏画话音刚落,底下就马上有人接话。

“自古以来便是春种秋收,百姓们都知道的事情。冬天种植,那简直是颗粒无收。苏仕郎怎么说也是饱读诗书的文人,怎么说这样的胡话。”

“对啊!冬天种菜,本就违背天理,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台下交头接耳,纷纷对于苏画的说辞不屑一顾。

旁人若是这么说,文宗不一定信。但是苏画这么说,他就不由得重视了起来。

“云谨说的可是真话?”

“陛下,这个问题微臣也不敢保证。理论上可以说是真的,不过要去实践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不过以司农寺的手段,估计还得花上很多年的时间。”苏画摇摇头,面对当下的情况,要想搭建大棚,也真的是痴人说梦。

作为苏画的第二号小迷弟,司农寺少卿反复斟酌。苏画的这个想法,很久以前他就想过,碍于舆论,这才掩埋到现在。

现在有了苏画开启了先河,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如果真如苏仕郎之言,这搭建大棚之术,司农寺愿之一试。”

文宗知道,如果这一旦研究成功,那背后将是数以万计的大唐百姓口粮,前线将士最大的依仗。

“好,便以少卿提议。”

又扭头看向了苏画,文宗总觉得这小子在隐瞒什么。他能提出来,就说明心中有了完整的想法。

想起来苏画懒散的个性,文宗气就是不打一处来。整日就知道躲懒,随即道:“命苏云谨为司农寺参事顾问,从旁协助,为期一年。可随意进入司农寺、陇西天禄阁,如有急事随时面圣,不必行礼通报。”

苏画想着不接受,不过少了行礼这一项,这成天下跪,也不是个办法。想了想,文宗的条件,他还算满意,也就没有说话。

尽管许多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毕竟这违背自然天理的情况,也没人愿意去相信,但是司农寺全体官员却是充满了干劲。

宴会一直持续到午夜,诸位大臣才慢慢的离开。

苏画本来想着无辜的宴会结束了,他也能回去休息了。不料文宗又命他陪同,欣赏月满西江的美景。纵使一万个不愿意,还是得低头答应。

----------

官船甲板之上,设下屏风小桌。

太监宫娥手持美酒玉器、瓜果李桃站在两旁。

文宗和苏画面对而坐,黄邪就站在文宗的身后,面对苏画还是一副不待见的神情。

显然苏画不在意,时而跟着文宗小酌几杯,时而高谈阔地。

江风凉爽,好不惬意。

文宗小抿了一口酒之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虽然这些天舟车劳顿,也好在收获良多。

看向了面前的少年,悠然道:“云谨啊,你足智多谋,见解更是超乎常人。对来年的朝政,你有何看法?”

苏画仰起头,沉思了一会儿,吐出八个字。

“休养生息,备战待敌。”

“哈哈哈,黄邪,朕猜得没错吧?这小子跟朕想到一块去了。”

连年的征战已经不适合大唐的朝政,接下来的三五年,或许都得忙于耕种的局面。

爽朗的笑声响彻甲板之上,不少听到的人都在纳闷儿,陛下何事这么高兴。

“都说你小子诗词双绝,朕是有些不信。如此良辰美景,美酒在手;皓月之光,圆满西江,不得一吐为快?”

苏画摇摇头,眼神也开始迷离起来:“那些都是虚名,不管用的。”

文宗也是多喝了几杯,兴致上来了,指着苏画说道:“只要你作的好,朕就封你为中书舍人,以后便能参政议事。你不是老早就跟朕念叨,想要给你家娘子拿个诰命吗?那就授五品诰命夫人,如何?”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那微臣就斗胆卖弄了。”

都退后,我要开始装逼了。

苏画望着了一眼浩瀚无际的西江,低头看了一眼手执的酒杯。

“陛下听了,这首诗名,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慕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钟鼓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贤圣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远处官船上的少女,看着月下狂放不羁的身影,眼中又萌生出一丝情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