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唐第一杠精 > 第79章 蒲山公兵败走汾水

大唐第一杠精 第79章 蒲山公兵败走汾水

作者:水鱼要吃素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0-28 11:40:38 来源:转码展示1

辰时正,清涧湾,王氏庄园。gsgjipo

冬日的阳光洒落在田野中,驱散着夜间聚拢的寒气。

与许多世家大族治下的百姓一样,王氏农庄里的佃户们过的虽不好,但也谈不上多差。只要看冬日出门的人数便知。毕竟这年月真正穷困的百姓连冬衣都买不起,冬天是出不了门的。

打柴的汉子们三三两两的穿过积雪的地垄,相熟的便打声招呼,抱怨一下该死的气温。不过今日,大家又多了一件谈资。

王氏宅院今早来了一千铁甲骑兵,把进出的大门都给封了起来。隔街他王婶家的傻儿子跑去瞧热闹,被卫兵抓去连抽了五个大嘴巴,牙都打掉了,脸肿的像猪头。

这伙人态度貌似恶劣,但军纪却还行。只要不靠近,倒也懒得理会远处指指点点的那些。

大家暗地里猜测是不是王师打回来了,要收拾某些个二五仔。毕竟有从县城回来的人描述过流民军的士兵模样,实在和眼前这些人对不上号。

当然不管是谁打来,日子都得照过。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万一王氏被收拾了,下一个接手的主家会不会涨租。

不涨就最好,降了更欢迎。

平静在两刻钟后被打破。

三个浑身浴血的骑兵斥候从西南县城的方向打马而来,直奔骑兵看守的庄园。过不多时,便见骑兵开始集结,院子里也隐约传来一片喧闹。

“蒲山公,蒲山公!此事真滴与王氏无关呐!是家兄被那李元吉威胁自作主张,家父已经去信驳斥了。此等小事怎敢污蒲山公之耳,固某未曾禀告……”

王通追着李密的身影快步向外,在出门时,便被兵卒拦下。

李密回过头来,定定的看着他。前者在他的目光下越发不安,还待说时,便被摆手打断。

“仲淹啊!”李密叹了口气,一脸失望道:“原本某对王氏是给予了厚望的。等拿下山西,挥师关中,河东还需王氏替某经营。可你们王氏的做法……”

李密顿了顿,拍了下胸口道:“真叫人寒心!”

王通的心瞬间冰凉,低入谷底。

不用再解释了,解释就是掩饰。

这一刻他怪的不是王勣,而是自己。早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昨天就该打断那混账的腿。

“蒲山公,吾儿尚幼,家父年迈……”

此刻他的语气颤抖,充满哀求。

然而前者并未再理会,已然翻身上了手下牵过的战马,调转方向。

“驾!”

马鞭挥动,骑兵队簇拥着李密离开。然而门外却有近百士兵没走,在一名兵头的带领下跨过了王氏的府们。

不消片刻,惊呼声与惨叫伴随着兵器击打的交鸣声就传了出来。

暖阳能消融冬雪,却消不掉人心的冷酷。

如果李渊未曾渡河,李密倒还有工夫与王氏扯皮,把他们再拉回到自己的战车上。但刚才接到斥候禀报说隋军已攻入县城,他便已然明了,大家从此刻起就是敌人了。

对待敌人,他从不手软。

同样,老李也是。

指挥官,尤其是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官的缺失,一直是各路起义兵马的短板。而像毋端儿麾下这种由难民转变而来的义军,这种短板尤其明显。

李密自然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并未将手下兵马分散去把守官道或是隘口,而是整体驻扎在城外。向北可驰援龙门关,向东可算作城防的补充。

这种做法算是充分发挥了他人多的优势,弥补战力上的不足。但有个前提,军队的反应一定要及时。

而当右骁卫的大军杀出县城,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兵营外时,李密却没能及时出现指挥作战。这对于城西军营内的士兵们来说是极其致命的。

让这些未经过正经的军事训练又缺少兵器铠甲的士兵自主去面对武装到牙齿的骑兵,和自杀也没什么两样。

李渊感觉自己都还没用力,骑兵就已在军营中杀了个对穿。对方的临阵反应和军事指挥都是白痴级别的。

像普遍用以克制骑兵的弓弩齐射、弓箭压制这种战法,流民军根本就不会。而长枪这种预防凿穿的必备兵器更是看都没看到。不少士兵一看到骑兵手中的长弓,竟然下意识的举起了盾牌。

老李都懒得吐槽了。在这种距离上别说是他,哪怕右骁卫一个普通士兵,说射脚都绝不会射脸上。盾牌有个鸡儿用?

这样的战斗已经不能算是一边倒了,根本就是迎风倒。

当李密火急火燎的带兵杀回县城外时,看到的就是城头变幻的战旗和遍布荒野如同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一般撒丫子狂奔的溃兵。

来不及思考右骁卫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跃过黄河和龙门关出现在县城的,李密大吼着命令麾下骑兵拦截溃兵,想要夺回县城。

龙门县城才是西线成败的关键,只要县城还在他手里,龙门关的得失就不重要。反过来说,一旦县城丢失,隋军便可长驱直入。龙门关就算在己方手中也没用了。

“停下,都停下!结阵应敌!”

骑兵擎着令旗奔走呼喝,砍杀着不听号令的溃兵。

小部分跑路的士兵清醒过来,向李密的战旗下汇聚。然而大部分溃兵一看这架势,却是远远的就掉转方向绕开,继续向西奔逃。完全不考虑西面是黄河的事实。

右骁卫的前锋已经出现,远远的看到对面的骑兵便停下脚步,开始集结。

“主公,咱们这点人马不是官军的对手,快逃吧!”

眼见这么半天收拢起来的溃兵还不足千人,却马上就要面对一看就不好惹的具装铁骑,李密麾下的亲卫统领便急忙劝他跑路。

其实不用他劝,前者也已经准备跑了。两人的话几乎是首尾相接着出口的。

“随某撤退!传令下去,走散的自行前往稷山!”

话音落下,李密便迫不及待的调转马头向东南面狂奔。骑兵队迅速跟上,再不理会战场。

原本已经集结起来的溃兵一看这架势,在顿了片刻之后,便一声呐喊,再次撒丫子狂奔。

这一幕,倒是让已然准备冲锋的右骁卫骑兵懵了一下。看了看对面迅速撤离的骑兵,又看看遍野狂奔的溃兵,一时间也不知到底该追谁。

就在这时,有传令兵擎着令旗出现,大喝道:“唐公将令,降者不杀!速将溃兵收拢羁押!”

“喏!”

骑兵们抱拳领命,进而无视了都快跑没影的骑兵,大队人马向溃兵逃窜的方向压去,口中喊着“降者不杀”。不多时,便有士兵丢了兵器,抱头跪在了地上。

此刻的李密,一边打马奔走,一边思索着下一步的打算。

他带来的一万多兵马算是就这么瞎了。

不过倒也不觉得太心疼,反正都是毋端儿的手下。他真正的依仗是柴保昌手里的近万马贼。这些人弓马娴熟,长年以劫掠为生,可比农民兵厉害多了。

眼下毋端儿还在曲沃做他的皇帝梦,倒是可以丢给李渊吸引火力。河东是没法待了,但他可以汇合柴保昌北上取霍邑,进而剑指太原。

霍邑地处吕梁山和太岳之间,是把守太原盆地的门户,也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就地利而言,并不比原来的处境差。只是吞并山西,攻取关中的计划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了。毋端儿手下的兵马也要放弃了。

回想此间种种,皆因王氏反叛,一朝便葬送了大好局面。而究其原因,却又扯上了某个他极其讨厌的名字。

“李元吉!又是你!”

越想越气。

李密的牙都要咬碎了,握缰绳的手指青筋暴露,眼里满是杀意。那种恨极了某人却又无从下手的抓狂简直要逼疯了他。

“别叫某抓到你,否则定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阿嚏!”

二百里外,永济郡城李府邸的内院中,某个刚推开房门的熊孩子狠狠打了个喷嚏。看了看院子里的积雪,莫名打了个冷颤,又缩回到房间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