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唐第一杠精 > 第18章 苦乱世伯当言初心

大唐第一杠精 第18章 苦乱世伯当言初心

作者:水鱼要吃素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0-11 11:45:01 来源:转码展示1

信!

王伯当自然是信的。xinghuozuowen

他虽然还不太了解李大德,但却了解百姓。

下车走近了路边跪地求饶的女人,这位伟岸粗犷的汉子难得用温柔的语气劝慰安抚。

“莫怕,没事的……”

主仆几人默默退开,行注目礼。

李大德忽然觉得,若不是身在乱世,就王伯当这性子倒适合做个私塾先生。

得知某贵人并没有恶意,只是看孩子可怜想送几个苹果,那女人又冲他们这边磕了几个头,说着“贵人长命百岁”之类的话,还扯过两个女娃一起磕头。

李大德忽然就没了说话的兴致,只觉得心口压抑难受。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即便是亲眼所见了,他仍旧觉得难以置信,更难有什么感同身受的想法。

甚至于,他有种想跑的冲动。

这个时候,跑去询问的李成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穿长衫的老头。一问之下,却是柳氏派到这边,负责收取这帮流民手中粮食的管家。

据他所说,这些流民本都是从河北逃难来的。涿郡人卢明月起兵反隋,却又不能打,被各势力驱赶着一路南下向山东挺近。西面又有邯郸贼帅杨公卿肆虐上党长平一线,裹挟青壮,掠夺百姓,搅得民怨沸腾,许多百姓便拖家带口的逃难。

可惜一路到了黄河岸边,朝廷却不许流民过河靠近东都方向。这些人便沿着北岸的王屋山一直往西,又来到河东。

本来河东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东西两京之间,门阀势力牢固,世家都帮着庄户们逃兵役,所以百姓还算过得去。可是流民一来,就不一样了。

单是从上个月,就发生了数十起因流民抢夺地里粮食而和当地百姓起冲突的流血事件。

眼见流民越来越多,逼得河东诸县都提前收割了地里的庄稼,搞不好便又是一处民变。郡城这边的柳氏便放出风去,准许这些流民进入柳氏的田里拾取收割遗落的粮食果腹。

“既是如此,为何你又在此收缴他们的粮食?莫不是你这老东西中饱私囊?”

听到这里,王伯当首先便忍不住了,抬手抓过老管家的衣领,举起沙包大的拳头就要揍过去。

“好汉息怒!且听小老儿一言!”

老管家被吓了一跳,脸色都变了,求饶似的看向一旁的李大德。

“王兄,你急什么!先听他把话说完,再揍也不迟嘛!”

后者拍了拍王伯当的肩膀,他便哼的一声,松开老管家站去一旁。

“啧,那啥,老人家请了!”

李大德学着某古装剧里的江湖剧情略一抱拳,客气道:“我这朋友性子急了些,你莫介意。在下陇西李玄霸,家父唐国公,倒是与你们柳氏有些交情。若真如我这位朋友所言,你敢违背主家的意思中饱私囊,说不得我要去告你一状了!”

这话明着套交情,实则是威胁。但那老管家听完却是不惊反喜,急忙整了整衣袖,躬身施礼道:“原来是李公子当面!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怠慢公子,还望公子恕罪!尊兄在郡城与我家大公子也多有交情,常听尊兄提及李公子才名。”

“呃,我大哥?李建成啊?”

李大德表情一僵,一想到接下来要和这位结局不太美妙的便宜大哥相处许久,便有些不太自然。

听到李建成的名讳,老管家识趣的没接话,而是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好叫李公子知晓,小老儿在此收粮却是家主吩咐的,并非小人自作主张。”

“这是何道理?既然准了这些流民捡粮,却又要收回去,这不是耍人么!”

李大德也有些生气了。心想管他是不是柳家的,大不了一会儿就装看不见,让王伯当揍他一顿。

“并非是全部收缴,而是无论多寡,只取半数。”

大喘气的老管家终于说道重点,解释道:“因我柳氏田地只是粗割,田里尚落有不少粮食。往年多是庄户们拾取,再交给主家做租。可今年因流民入境,家主又许了流民入田捡粮。庄户们便闹将起来,觉得是外人夺了他们的粮食。家主也是不得已,出了这收粮的法子安抚,又减了庄户门一成租子,才平息下去。”

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老管家叹气道:“家主还遣人在郡城外搭了粥棚,为流民施粥。收上来的粮食也要再送出去的。可即便这样,这些人怕也活不过这冬天……那些天杀的乱党,真是造孽啊!”

其实根子到底烂在谁身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老头不敢骂皇帝,尤其是当着人家亲戚的面骂,便只好骂那些义军了。

王伯当的脸更黑了些,扭头怔然看着田野上忙碌的身影。半晌,忽然转身一揖到地,对老管家说道:“王某适才情急,得罪了老丈,再此给你赔礼了!”

“哎?先生莫要折杀老朽!您是为百姓出头,小老儿怎敢怪罪!”

老管家急忙回礼,神色不似作伪,倒还真没有计较的意思。

这个时候,王伯当起身却是又对李大德拱手,一脸严肃道:“恩公,可否借一步说话?”

借你个求!

李大德憋了口气,很想说不借。

不管这货要说什么,结合眼前所见,都一定是很难办的事。

他不是圣人,没那么多的悲天悯人,甚至还有些贪图享乐。可到底是自己招的小伙伴,总不好众目之下驳他的面子。

两人走去一旁的马车后,避开众人视线,就听王伯当低声道:“恩公,一路之上,伯当蒙恩公教诲,初时困惑,但适才那生产力之理却是振聋发聩,一扫胸中阴霾。如今天下烽烟并起,若还有心系百姓者,当如恩公!若恩公有此心意,伯当愿鞍前马后,为恩公效死!”

开口就是老反贼了!

这话如今较起真来,当真是大逆不道,也难怪王伯当要避开众人。

其实眼下他心里也有忐忑,毕竟眼前的这位可是皇帝的外甥,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但回想这一路之上的言谈举止,又觉得李大德不是那种愚忠之人,或许真有些想法也说不定。

预想中的勃然大怒或是豪迈长笑的情形都没有发生。

李大德的表情有点怪,或者说是纠结。

他大概清楚,王伯当这话的出发点其实还在眼前这些衣不蔽体的百姓身上,可问题是,现在造反,还不到时候啊!

“伯当兄,”李大德斟酌着措辞,商量道:“咱俩一见如故,我也不瞒你!我们家的情况吧,有点特殊。一大家子人,也不是各个都和我想法一样对不对?要不,咱再等等?”

“等?”王伯当对他这和稀泥的说法有些不满意,扭头看着远处田埂上的流民叹息道:“只怕是王某等得,这些百姓却等不下去了啊!”

“做任何事都要讲个天时地利人和,你若是信我,就要等!”

李大德哼道:“这天下看起来烽烟四起乱的很,但关中、江南的半壁江山还牢牢握在朝廷手中,皇帝的左右卫府战力未失。出头的橼子先烂,这个时候找事儿就是找死!”

王伯当默然无语,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就在李大德转身准备走的时候,忽然拱手道:“恩公所言,某不敢置否。但眼看百姓流离失所,其中还有在下所犯罪孽,却不敢再惜此身!伯当就此别过,愿以前驱尝试恩公所言。他日若恩公起事,无论千里万里,伯当定引军来投!”

“你要走?”

李大德有些突然,心想说好的王霸之气一发,各路英雄纳头便拜呢?这特么才跟了几天啊,一言不合就要辞职?

难不成这货对李密余情未……啊呸!

李大德甩了甩头,把脑海中某些不可描述的想法死死的按住,纠结要如何挽留这货。

可话又说回来了,眼下距离李渊起兵造反还有三年呢,总不能让他白白的闲着给自己看家护院吧?

渐渐的,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脑中冒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