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长孙皇后:你是我的皇后 > 第79章 太子

大唐长孙皇后:你是我的皇后 第79章 太子

作者:小魔女KIKI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04 17:15:20 来源:文学城

显德殿院内。

李世民与守卫的将士练习射击,箭无虚发的皇帝让众人大声叫好。

世民将弓递给旁边的侍从,对着将士们说道,“戎狄侵盗,自古有之,不足为奇。可怕就在于边境少安,便觉得高枕无忧,边寇一来却乱了阵脚、不能御敌!朕不要求你们穿池筑苑,咱们就专门练习射击。居闲无事,我就是你们的老师!突厥入侵,我就是你们的将领!大唐还会怕贼寇侵犯、百姓不安吗?”

“不怕!”几百名将士们一听皇帝亲自教授,倍感振奋,便如火如荼地练习起来,射得好的还得到了皇帝亲赐的弓、刀、帛等物……

可大臣们却担忧得劝谏起来,“按照律法,在陛下身边携带兵器者施以绞刑。现在几百人挟弓带箭在陛下之侧,万一有不法狂徒作乱——陛下要考虑社稷,以龙体为重啊!”韩州刺史为此还乘驿马入朝劝谏……

李世民年少带兵,对于身边的将兵哪里会有猜疑?自然不为所动,“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是朕子,朕全部都推心置腹、不加猜忌,更何况是身边的宿卫之士呢?”

守卫的将士听到后,人人自勉,更加忠于职守、勤加练习,不出几年,便成为一支精锐良兵……

李世民按功赏定勋臣,封长孙无忌等人的爵邑,让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朕的封赏如有不当,卿等直说,无须避讳!”

这些人跟着他久了,便真不避讳,开始争功,纷纭不已。尤其不服的是淮安王李神通,“太上皇与陛下举兵关西,臣首应义旗。没想到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之人,功劳却居臣之上,不服!”

李世民听着叔父有怨气,心里暗笑,却是解释道,“义旗初起,叔父虽然首唱举兵,也是为了自谋出路。当年与窦建德交战,叔父全军覆没;与刘黑闼余烬再战,叔父望风北逃。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应居叔父之先。叔父虽是国之至亲,朕也不可以徇私恩,与勋臣同赏!”

这话不留情面说得李神通脸是一阵白一阵绿的!其它人一听,连淮安王都无所私偏,都心悦诚服,不再纠缠于你上我下、你多我少了……

后来,对于部分人的不满,房玄龄曾私下对李世民反映过,“秦王府未迁官的旧人有所抱怨,奉事陛下左右多年,现在官职却不如前太子府宫、齐王府的人!”

却被李世民挡回去了,“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众卿衣食所用皆取自于民。所以设官分职,也是以民为本,当择贤才而用之,岂能以新旧先后为标准?”

房玄龄等人点头称是……

丽正殿。

“现在就定下太子,是不是有些早?等他们兄弟几个再年长些——”听世民要立承乾为太子,昭儿有些忧虑,立嫡还是立贤自古就是大难题,尤其是在经历世民他们兄弟的争斗之后……

看到昭儿眼中的迟疑,世民知道她担心什么,“立嫡还是立贤都只能是我们承乾!我不会让他们重蹈覆辙的!”

“可是,承乾还太小——”

“足以当太子了!”世民笑着打断了昭儿的话,却又故意得意起来,“立皇后和立太子恐怕是李世民即位以来最容易下的决定!”

看到世民的表情,昭儿也忍不住秀眉舒展,却见承乾、青雀、丽质、丽晴他们几个跑了进来……

“承乾,父皇立你为太子,高兴不高兴?”世民拉住跑得满头是汗的小承乾问道。

“母后,太子不是大伯吗?”承乾本是兴奋的小脸略显紧张,靠近了母亲问道。

听到儿子的声音之中有疑惑,世民的脸不由变了颜色。

“承乾,你过来!”昭儿把儿子拉到自己跟前,却是和颜悦色,“承乾的太子就是父皇呀,你不是一直说要像父皇一样吗?”

“当太子就能像父皇一样吗?”承乾的眼睛一亮——就在李世民东征洛阳凯旋归来的时候,他和皇祖父、母亲等人一起迎接,远远望见神采飞扬的父亲,因为在家时间短而形象模糊的父亲刹那清晰起来!后来年龄大些,更是经常在母亲身边嚷着要成为父亲那样威风凛凛的大元帅……

小承乾转向父亲问道,“像父皇那样身披黄金战甲,指挥千军万马吗?承乾想成为太子!”

看到儿子兴高采烈的“表态”,世民本是绷住的脸也忍俊不禁起来……

“哥哥要当太子啦,哥哥要当太子啦!”丽质虽然不明白“太子”有什么好,见父亲笑起来,自己也兴奋地拍手跳起来……

青雀和丽晴也跟着她兴奋地跑跳起来……

十月癸亥,八岁的中山王李承乾被立为太子……

世民即位以来,励精图治,从善如流,屋内墙上粘的都是上书言事的奏章,昭儿虽然心疼他经常熬至深夜,却并不会插手政事决断,偶尔帮忙把奏章按轻重缓急再次帮他分类整理。有时候,世民遇到拿不定主意还是会像往常读书一样,习惯性和她商量。昭儿并不会直接回答,只是会帮他回忆一下以前一起读过的书里,那些帝王尤其是明君有没有遇到同样的事,他们又是怎么处理的;或是换个角度给他讲个通俗小故事,对世民启发也是不少,也是让他对妻子多了一份钦佩!

虽然辛苦,世民却是精神百倍、劲头十足,偶尔也会向昭儿发发牢骚,比如魏征压着敕令不签署,竟然还借机提醒他“即位以来,失信数次”;但听得进去意见是李世民的一大优点——比如听说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有名声,特召见其入朝,问以政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