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宋之五好青年 > 第三八六章 帝国的奶牛

大宋之五好青年 第三八六章 帝国的奶牛

作者:木允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26 08:40:34 来源:转码展示1

王跃返回开封时候,西北那群军阀们联名要求恢复丞相制的奏折,已经送到了赵桓的手中,后者当然不会有别的选择,然后皇帝陛下经过一番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恢复丞相制度。zhongqiuzuowen

同时以中山王为丞相。

并由王丞相负责改组朝廷制度。

实际上朝廷制度也必须得改,毕竟这时候的朝廷也很尴尬。

虽然因为王跃这段时间不在京城,所以那些官员还有一定权力,但地方上却是王跃留下的那些公田法推行总管说了算,后者有权调动驻防的军队,更是受到民兵的绝对支持,虽然本身不是什么朝廷官员,就是王跃留下的,类似于他的私人助理性质。

但地方官得听他们的。

而朝廷在这段时间实际上什么也干不了。

王跃返回京城后,他们就更是成了摆设,但这个摆设却占用大量财政支出。

必须得改革了。

至于王跃……

当然是谦虚地推辞啦!

但皇帝陛下很懂事地再次下旨。

然后王跃再推辞。

然后皇帝陛下亲自登门,到中山王府劝说,而且四民大会的代表们同样上门劝说。

最后中山王终于接受。

至于那个魏王也同样勉为其难地接受,但以河北为魏王封地还是太夸张,所以在魏王的坚持下,只是以大名府为封地,而大名府的北京撤销,本来就是当年真宗御驾亲征时候的临时设立,后来因为辽国的威胁,不得不始终维持,以作为河北的核心要塞。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大宋已经没有北方威胁了,这个北京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撤销北京,以北京皇宫为魏王府,但河北东西二路和京东东路官员由魏王府选派。

类似平西王。

反正河北两路和京东东路早就已经是他的地盘,就连地方官员也都在上次扫荡河北期间换成了他的人。

现在就是把现状明确下来而已。

总之大宋朝就这样进入了王丞相的时代。

然后紧接着就是朝廷的改革,三省全部裁撤,以丞相直辖各部,但原本的六部数量大幅增加,职权细分,以大理寺主管审判,御史台单独出来改都察院,依然主管监督检举,必须得明白,这个制度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个风闻奏事导致了御史们不需要负责任。

他们可以编故事坑政敌。

明朝御史们自己雇人散播谣言,然后根据谣言弹劾某政敌是惯例,而且把这当做成名的手段,然后也就变成了一群只知道狂吠咬人,却不需要在事后负责任的疯狗。

但这不是都察院没有价值,事实上都察院必不可少。

不仅仅是都察院,御史巡按制度同样有必要,八府巡按永不过时,总之都察院监督检举,大理寺审判,而刑部主管刑狱,三法司制度明确。

三衙,枢密院,统统撤销,然后设立大都督府。

大都督当然就是王跃了。

大都督府下设各部,什么参谋部,后勤部之类都有,反正都是王跃的绝对亲信。

就是地方上麻烦些。

但这个可以先不改,继续沿用旧的制度。

毕竟南方的公田法大多数还没完成,还有陕西和河东两地的特殊情况,还有魏王地盘上的特殊性,这些可以在以后慢慢解决,现在就是先解决朝廷的,地方上得等公田法全部完成再说。

另外还有就是科举。

这个同样已经必须得解决了。

要知道自从王跃当权以来,大宋朝还没搞过科举,这些年朝廷和地方上补充的新人都是王跃直接提拔起来的,而这些人肯定不包括南方,这样为了能够安抚南方的年轻人,一场科举势在必行。而新的科举肯定分科,文农工兵医商一共六科同时取士,各地举人选拔同样分科考试,只要识字的都可以参加,除了文科以外,其他对文采什么的没有太多要求,能文理通顺就行。

但专业知识必须足够强。

这项改革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大宋朝的读书人知识面还是很广的。

尤其是那些很清楚自己文采不够,按照过去制度很难考中,但新制度却很有希望的,他们实际上是支持这种改革的。

虽然就算中了进士,也只能做一些佐贰官,甚至兵科的进士只能去军队做一些文职。

但是。

终究有了官身啊。

就在王跃大刀阔斧进行他的改革时候,他的远征舰队到达三佛齐,并且成功劝说三佛齐王向大明出租龙牙门。

至于怎么劝说的就没必要计较了。

反正出租就行。

实际上这支舰队真正可以说威震南洋,毕竟这个时代南洋的土著们,根本就没见过火器,更别说数以百计的火炮射击场面,所到之处无不畏伏,甚至还将他们视为神兵。这种情况下三佛齐也没资格反抗,他们就是不同意,这支舰队就是在龙牙门住下,他们也没能力驱赶,而周围那些国家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大明的旗帜下对他们进行讨伐。

不过倒是出现了海盗袭击……

“海盗?”

王丞相饶有兴趣地说道。

“说是海盗,实际上应该是大食商人指使,他们在沿途各国都有,而且依靠信仰结成同盟,咱们的到达让他们害怕,毕竟跟随咱们过去的,必然是咱们的商人,过去他们独占的贸易就守不住了,但他们不敢与咱们公然作对,那样他们就无法到咱们的港口贸易,故此只能雇佣海盗。

好在这些海盗都是乌合之众,他们集结数百艘小船想偷袭咱们一队巡逻的战舰,结果被火炮霰弹打得死伤逾千,最后仓皇逃走。

不过这些海盗很麻烦。

三佛齐人应该是与他们暗中勾结的。

马六甲海峡两岸全是港汊,上岸之后全是沼泽,像他们这些小船只要进去,咱们就没法再追击,那些沼泽全是毒蛇猛兽,不熟悉的进去就是死路一条。属下怀疑他们就是想用这种手段,阻挡咱们的商船通过,只要咱们的商船过不去,大食商人就能与三佛齐人一起继续控制这条航线。

目前咱们就是以战舰护卫那些商船通过海峡。

出了海峡之后就安全了,大海上海盗的小船无用,没法用输了淹没咱们的商船,而大的海盗船数量少也打不过咱们的商船队。”

王跃派出的南洋宣慰使,实际上是他的学生之一杨安说道。

他是刚刚从南洋返回,一同返回的还有各国贡使,这支舰队南下的威慑,让各国纷纷记起了他们身为藩属的义务。

占城,渤泥,单马令,三佛齐,真腊全都派来贡使。

“那就只能增兵了。”

王跃说道。

这是必然会出现的。

现在就是争夺马六甲海峡控制权,但无论三佛齐还是那些大食商人,都不敢公然攻击大明海军,那样他们就完了。

不是说他们害怕被大明海军灭了,而是大宋会禁止他们贸易。

而停止这种贸易对大宋来说,最多也就是受点损失,甚至就算没有海外贸易也没什么大不了,对于大宋这种级别的来说,海外贸易只是个补充,更何况还有丝绸之路的陆上贸易,甚至还有云南路线绕开马六甲,但那时候对于三佛齐和这些大食商人来说,就完全是一场灭顶之灾。

所以只能玩海盗。

既然他们玩海盗,那就继续增兵好了。

“可是增兵的话花钱太多,咱们的目的只是控制贸易线,可贸易线能带来的收益低于驻军费用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杨安提醒他。

“我又没说增加军队。”

王跃笑着说道。

“这里有张图,你拿出去就说你们考察的,然后通过那些报纸鼓吹起来。”

然后他直接将一幅地图递给杨安说道。

后者赶紧打开,愕然地看着上面标注的那些东西,金矿,锡矿,铜矿,这些年越来越出名的石油,甚至还有宝石,总之全是最让人眼前金光闪闪的,在这幅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塞满了……

“大王,咱们终究得给他们一个看得见的。”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

他已经明白王跃的目的,就是用这些东西激起民间投资者的疯狂,然后像那些开发流求的开拓团一样,为了利益组成武装开拓团去南洋,至于这上面标注的这些东西大概率是随便写的。可这些投资者也不傻,想让他们投资得首先有一个真的,一个能够让他们看到的,他们才会相信剩下的,然后在利益驱动下,加入到开发南洋的事业中。

而且必须是暴利。

这样的开拓是要死人的,虽然舰队有医疗卫生保障,但在龙牙门仍然不断有士兵染病死亡,甚至远超作战死亡的。

没有暴利很难让那些投资者动心,但只要他们动心了就好办了,他们会像闻到血腥的鲨鱼般蜂拥而去,而只要南洋一下子涌过去几万移民,这些移民自己就会建立一个个据点,最终在整个海峡串起一个安全的航线。

驻军的确是花钱的。

可武装移民开发却是去赚钱的。

“呃,难道你以为我是骗人的?我可以保证,这些东西都是真的,我可能画的位置不太准确,而且其中很多实际上目前不具备开发价值,但我却可以保证这都是真的。不过你说的也对,想让他们往南洋跑,终究需要一个真的,那这种好事就成全你们吧,去这里,从龙牙门起航沿着海岸北上航行六百里,应该有一处外面是有好几座岛的河口。”

王跃指着地图上说道。

“确有,还是条大河,不过人烟稀少。”

杨安看着大概的位置说道。

“那就去这条河上游,大概也就五十里左右,然后在两岸主要是南岸清除树木,挖开地面向下寻找,你们会找到无穷无尽的锡,估计挖几百年都挖不完。”

王跃说道。

实际上也用不着非得去吉隆坡。

巴生河两岸全是,吉隆坡,雪兰莪,向南的芙蓉,马六甲,向北的霹雳,全都是一个个锡米坑。

接下来他正好要搞马口铁。

以后航海业发展,海上罐头食物的使用量越来越大,马口铁罐子是必然的选择,而且以后青铜铸炮估计同样也得使用很久,至少他可以预见的未来,都得玩这种东西,铜和锡是绝对无比重要的资源。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去开采锡矿,有吉隆坡一带的那片锡矿,就足够让大宋的新兴资本家们疯狂了。

这可是唾手可得的。

那里的锡矿都是露天矿,而且都是锡米,扒开表层土壤挖出来淘就行,实际上那里淘锡米从郑和下西洋时候就有了。

大宋的确也有锡。

可大宋的锡主要是贺州,而且储量很小,云南倒有的是,但目前那里还属于大理,而且就算云南的锡开采出来运输也不容易。

那可是在个旧。

得走南盘江水路,而且还得部分陆路运输,沿途全是土司甚至还有没归化的酋长们控制区,需要在崇山峻岭里面辗转千里才能出山,哪比得上吉隆坡,开采出来几十里路就是海港,装上海船直接运回国内。有这东西就可以带动国内资本家的开拓了,只要他们过去,并且撑过了最初披荆斩棘的艰难,那绝对会乐不思蜀的。

那可是一年三熟的好地方。

尤其是接下来从美洲带回橡胶后他们就更不走了。

还有油棕。

国内制皂业的原料基地也有了。

马六甲海峡两岸,可是世界上最主要油棕产地,而且还有石油,苏门答腊岛上有东南亚第一座油田,而且油苗就是露天的,据说是当地一口池塘,而最早的记载就是土人用它抵抗葡萄牙殖民者。

所以只要过去找到这个池塘就可以了。

还有爪哇。

刘子羽这些人已经为了种甘蔗跑去开拓台湾了,可说到种甘蔗,还有比得上爪哇的吗?

更别说还有传统的香料。

实际上光是种水稻,就能让爪哇变成大宋的粮仓,稳定一年三熟带来的产量是很恐怖的。

未来的东南亚是什么?

帝国的奶牛啊!

“走吧,咱们去见见你带来的客人们。”

王跃紧接着起身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