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宋之五好青年 > 第三八三章 天降圣人

大宋之五好青年 第三八三章 天降圣人

作者:木允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26 08:40:34 来源:转码展示1

王跃的下一站……

下一站当然是西夏了。jiujiuzuowen

不过他只是路过西夏境内而已,毕竟他回去还是要走河西走廊的。

虽然他去沙州是走青海湖,但回去时候已经是冬天了,那条路线早就已经因为寒冬降临而被大雪覆盖,所以他只能走河西走廊返回大宋。

但不会去兴庆,所以这一趟并不是什么正式的明王访问夏国,就是大宋中山王路过大宋属国夏国而已,作为属国,夏国是必须向朝廷官员军队开放边界并确保后者在自己境内的供应,这是他们身为属国的义务。其实理论上像王跃这样的天下兵马副元帅,在属国都有权调动属国的军队,属国的军队可以在朝廷没有得到皇帝授权的情况下不接受朝廷指挥,但王跃这个天下兵马副元帅,是统辖天下兵马的。

包括朝廷的和属国的。

但即便这样也把李乾顺吓得心惊胆战。

防火防盗防王跃啊!

这个恶魔劣迹斑斑,走到哪里就祸害到哪里,而且惯会玩突然袭击。

这时候西夏在河西走廊可就只剩下甘州和凉州了,也就是他们的宣化府和西凉府,要是王跃趁机再给他们玩突袭,和辛兴宗一起动手,这两地估计也就不保了。实际上从他到敦煌,西夏方面就已经在提心吊胆,所以李乾顺直接派出大将李良辅,率领两万骑兵到达甘州,连同文臣曹庆一起护送王大王的路过。

同时边界严阵以待。

不得不说这些年西夏被害得都快成惊弓之鸟了,总是喜欢胡思乱想,一有风吹草动就是自己吓唬自己。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沿途伺候的无微不至。

连美少女都备好。

或许他们的真诚打动了中山王,后者一路上安安静静,就是游山玩水,欣赏沿途风土人情,召见一下地方俊秀,而且还诡异地跑去拜访大师,给那些寺庙布施些财物,和大师讨论一下佛法,搞得就像换了个灵魂一样。不过倒是在甘凉二州受到热情的欢迎,尤其是那些地方豪强们,很快对他就像见了亲人一样,因为王跃和他们签订了一份棉花收购合同。

虽然这个词让他们不是很理解,而且王跃提出的模式也有些诡异,但却让他们看到了漫天落下的钱。

按照王跃提出的棉花收购模式,他们负责在甘凉二州种棉花。

这里本来就有棉花,宋朝的棉花最早就是从西北传入,目前也是西北最多,但直到王跃开始大规模推广棉纺织业,这东西才真正发挥威力。不过西夏这边因为距离远,目前还不是很懂,但棉花的确已经有了,大规模种植并不难。

然后他们将收获的棉花运输到兰州出售,王跃的商号将在那里敞开了收购。

有多少要多少。

价格绝对让他们满意。

实际上王跃是和他们预定价格,而且预付定金,接下来会有专门负责这个的王家雇员前来跟他们谈,绝对让他们满意,然后只要他们种出棉花,那么无论市面上的价格是多少,都按照预定的价格收购,如果王跃不收,那定金也不可能要回,他们可以白得这笔定金。

不过他们若给不出棉花……

呃,王跃似乎也没什么办法,可是如果那样的话,他就得去找夏王来主持公道了,如果夏王不主持公道,那他就得诉之皇帝,请皇帝陛下做出裁决,那时候可就不是商业问题了。

所以夏王做担保……

夏王会做担保的,陪同的曹庆和李良辅拍着胸口保证,咱们夏国人都是一诺千金,绝对不会做骗人的事情,给不出棉花就让他们赔钱,只要明王满意,这件事情夏王就揽下了。

当然,这种事情其实不会发生的。

那些豪强又不傻,定金又没几个钱,种出棉花送过去才是赚大钱。

这对于甘凉二州豪强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一样。

本来因为西域贸易避开了河西走廊,导致他们都受到不小损失,还对王跃心怀仇恨,但现在王大王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了。

西域贸易上他们也就是喝汤,因为肉是李家和党项人吃的,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被征服民族,最多也就是喝汤,但王跃的棉花收购不一样,这一带土地都是他们的,就是给李家交税而已,种棉花的收入除了交税,剩下可就全都是他们自己的。

当然,种棉花会导致粮食产量减少。

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控制点种植面积就行了,再说这里种棉花,兴庆一带又不种。

粮食嘛!

够吃就行了!

完全可以挤出部分农田种棉花。

至于从这带向兰州的运输也没什么,大家都有的是马匹骆驼,尤其是骆驼装四百斤棉花,一个月足够向兰州来回,王跃的价钱够高,不足一千里,甚至对于凉州的豪强来说只有几百里路,这点距离又不算远。至于这么高的价钱他如何赚钱,这个关别人屁事,他自己愿意赔钱,难道别人还不要?这样的傻子不怕更多些……

当然,王跃肯定不是傻子。

只要第一批西夏豪强真正赚到了钱,接着就会有更多人加入,河西走廊的棉花种植面积会越来越大,甚至连兴庆一带的地主们都会加入。

只要利润够大就行。

甚至他还会在兰州低价卖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可以安心种棉花。

种棉花,买粮食,继续种更多棉花,赚了钱不但可以买粮食就能吃饱饭,而且还能有余钱买别的,过去穿不起的好衣服穿上了,过去消费不起的茶叶糖也能消费的起了,种棉花就可以过上好日子,种棉花比种粮食强,最后整个河西走廊甚至整个西夏遍地棉花。

然后……

他突然不玩了。

他不收了。

紧接着这一切就崩塌了。

饿殍遍野!

饥民蜂起!

甚至可以制造理由,就说是西夏国王得罪了中山王,导致中山王迁怒于西夏种棉花的农民,还可以制造谣言,就说都是兴庆的贵族囤积居奇,他们那里有的是粮食故意不卖好涨价。总之让这些种棉花的农民愤怒起来,他们敢去大宋和汉国境内抢掠就是西夏国王挑起战争,周围一圈大宋军队会灭西夏,所以李家只能阻挡他们这样做。

但因为土地都种了棉花,棉花又不能吃,而庄稼种植面积不足,本国又没有足够的粮食,那样他们总不能饿死。

他们就只好去抢兴庆了。

甚至王跃都不需要玩的这么明显,毕竟这样很拉仇恨。

所以兰州一带的粮价暴涨就行了,中山王是和他们定合同收购棉花的,粮价上涨又不关他的事情。

这样中山王就可以保住形象了。

兰州。

“我真是个好人!”

站在黄河岸边的王跃感慨着。

这时候的兰州只不过是个前沿要塞,实际上四十多年前,这座城市才被宋军拿下,南边的临洮也就是熙州才是这一带的军政中心,不过现在西宁越来越重要了,因为那里是商业中心。

此刻陇右宣抚使辛兴宗就卑躬屈膝地站在王跃一旁。

“大王乃是天降圣人,以护佑我大宋。”

他肉麻地吹捧着。

“呃,这个圣人还是不敢当的,不过王某此生,当以护我大宋为职责。”

王跃说道。

“当的,以大王之功业,唯有古之圣贤可比,无论他人如何,在下官与部下将士眼中,大王就是圣贤,若大王不是圣贤,那古代那些圣贤皆虚有其名,下官不是那些文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就是此刻在官家面前,下官也要说大王就是圣贤!”

辛兴宗说道。

他这是在试探王跃的反应。

因为他们这帮献媚王跃的军阀们,正在准备联合起来,上奏赵桓搞王政复古重新设立丞相,然后以丞相总揽朝政,至于这个丞相当然就是王跃了,同时废除三省,以丞相直辖六部,而且要给王跃晋爵为魏王。这个魏王是和那些宗室王一个等级的,并不是他的明王汉王这种藩属国王,藩属国王相当于郡王,而魏王就是真正的亲王了。这也不是没有先例,之前还有个燕王呢,萧普贤女这个燕王还位在宗室诸王之上呢,王跃这个魏王也就是她那个燕王的性质,而且还要以河北之地为魏王封地……

好吧,这些家伙是想试探一下,看看王跃有没有篡位的心思。

反正都到这种地步了,他就是篡位也就篡了,谁都知道他再向前发展也就只有做皇帝了。

那你到底想不想啊!

想做皇帝,那你就接受这些,我们一看就明白,你是要做皇帝的。

那我们也有个心理准备,以后做事情也知道目标,甚至必要时候你暗示一下我们也就劝进,逼着赵桓禅让了。

他也不会拒绝。

到时候随随便便封他个宋王,给他块地方自己过日子,让他这样过完下半辈子也算够意思了,就算让他某一天病死也没什么,反正那时候也不会有人真的在乎他了。

你要是不想,那就干脆地拒绝。

这样我们也知道。

总是现在这个样子不上不下的,让我们也很难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