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皇上要去太学主持考试,魏司膳、肖司膳你们且带着新晋宫女去太学为皇上和太学生们准备膳食。”
“是,尚食大人。”
太学生平日只是苦读,听说皇上要亲自主持这次的评级考,很早消息传来,太学生们便已经沸腾了。
“听说这次考题是皇上亲自拟定的。”
“不是说这次考试之后,最优秀的上舍生便可以授官了,若是皇上喜欢,说不定就飞黄腾达了。”
“还听说皇上这次会在太学用膳 ,就连我们也跟着沾光了,给我们提供膳食的的乃是尚食局的司膳,可是尝到宫中的口味了。”
还未进考场,一行人在侧门不免看热闹,看着宫中仪仗从门口走过,打头的轿子中坐着皇上,后面跟着的乃是宫中侍卫、宫女太监,那上官修远和上官修德也在其中。
上官修远还未注意,那修德便说道:“快看,那个宫女像不像你远妹妹?”
待上官修远抬头却只看到了她的背影,也不太敢确认,却又嘴硬:“怎么可能呢,你又拿我逗趣。”却又想起那天在街上看到的那个小小的背影,又在内心期望这个人就是他远妹妹。
一行人到考场按照座位坐定,皇上正襟危坐前方,看着年纪不大却又少年老成的样子,试卷发了下来,题目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少学子平日只会读死书,看到这个题目不免抓耳挠腮,上官修远看了题目之后想了想,便开始奋笔疾书,时间缓缓流逝,最后皇上身旁的小太监说道收卷,便有人下来将每位考生的试卷一一收齐,所有的学生便离开正堂来到院中,三五个交头接耳。
上官修远却似乎心中有些牵挂,并不怎么交谈,那弟弟便也懂了哥哥的心思,想笑又怕哥哥教训,终究是忍不住,上官修远一个人也不打招呼默默向后厨走去。
这时平日交好的学生问上官修德。
“上官兄呢,他去了哪里?”
“哦,他内急,估计早上吃坏了东西,别管他了,我们先聊聊,你平日功课那么好今天又写的什么内容呢。“
那人便兴致勃勃的开始讲述了起来,也不管上官修远的去处了。
皇上一一翻看卷子。
“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少学生读书便只知读书,整篇掉书袋便罢,说的不过是平常之语。”正说着,却翻到了上官修远的卷子,内心不免暗暗赞许,原来上官修远在文章中大大赞扬了赞扬了先皇新法,说道先帝为求国富民强,施行‘熙宁新法’,虽有心之人说其改变祖宗法度,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为天下苍生,虽过程之艰难多有偏颇之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却令人赞叹。“
皇上当然是给评了一个大大的优,阅完卷张,便问章惇。
“这数十人你看如何?”
章惇一一阅过,也不免在一旁点头。
“皇上,现在知道老臣的用意了?他们将来才是皇上的左膀右臂,才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此刻上官修远便偷偷走到后厨,毕竟后厨都是是宫中尚食局之人也不敢太过放肆,等着终于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女子手中正端着物件往前走去,上官修远便试探性从背后的喊了一声:“远妹。“那女子竟然回头了,上官修远此刻才确认,这个人就是他要寻找的刘远,只是这一声远妹喊出,内心却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有三分开心三分忧伤三分期待却又有一分道不明,刘远转身,也看到了一个公子哥模样的人站在那里,他更高了可是模样又没有怎么变,都说君子如玉,他还是那样温温柔柔的站着,好像已经站了许久,就等你转身回应一声,”诶“。
说刘远内心不激动是不可能的,这么多年了,她一直孤独的如同野草般生长,推开小石子推开大石头,只要有一点点阳光都可以继续活下去,她比别人更努力或许只是除了努力她一无所有,只是寄托于这虚无缥缈的努力真的有用吗?她也曾问过自己,这是她幼时带给她温暖的人啊,她又怎么不会激动?
“修远哥哥。“
初见是激动、是兴奋,随后便是冷淡、是退缩,便要离去,上官修远却追了过去。
”远妹妹,究竟是怎么了?“
刘远抬头:“公子还是以学业为重,不要总往后厨跑,被发现可是不好的。”
这分明是冷淡与拒绝,上官修远突然内心有些酸楚。
“我只问你一句,为何我给你写了那么多信,你却从来不曾回信?就算让我知道你现在过得如何都好,就连你进宫到了尚食局我都不知道。”
“奴婢不知道有什么信,自公子将我丢去了金府,便再也没有公子的音讯了,公子我先走了。“
刘远说完便转身跑了,可是转身过后,心中又有些酸酸的,上官修远似乎是她童年苦难生活的一束光,可是这束光这么短暂和遥远,她甚至都不敢去伸手取暖。
用膳的时候,魏司膳专门向皇上呈上了一道名为“麒麟玉书鲈鱼“的菜,那魏司膳便在一旁说道:”皇上这次来太学监学,尚食局便想着只有这道菜最符合这次的主题,便专门制作了这道菜。“
皇上心情也很好,便问道:“是吗?魏司膳,愿闻其详。“
“天下学生都以孔子为尊,所以此次的菜便来源于孔子。据说在孔子出生的晚上,有一头麒麟降落在他家的院子里,这麒麟的嘴里衔着一块玉石,上书:\"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而这道‘麒麟玉书鲈鱼’便依托于这个故事。”
皇上以及太学老师们都望向了那道菜,便见魏司膳继续说道。
“我们提前用宫中密制18道草本香料腌制鲈鱼,随后使用刀工将鲈鱼切出形状,却又要使得鲈鱼里脊处相连,随后将腌制好的鲈鱼放入油锅炸制,这样炸出的鲈鱼便是麒麟了。”
“那鱼嘴正中的红果子便是玉石了?”
“对的。”
说完皇上便下筷子吃了一块,鱼肉的香气从口腔中弥漫开来,口感酥嫩无比却又不失脆爽,皇上连连赞赏。
“这个菜实在是好,不仅味道好,故事也好。”
到了晚间,皇上一行又回宫,这次太学之行可谓收获颇多,回到宫中皇上的心情也是颇好,大大不似之前。
下学的路上,上官修远和修德一起,可是修德看得出来这哥哥心不在焉,回到家下人给端上了绿豆糕,配了一杯茶水,那上官修远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伸手便将绿豆糕往茶水蘸去,那绿豆糕便迅速融入水中,一张口便是一嘴的茶水。
“你在想什么呢?”
“信,为什么收不到呢?”
“看平日你那么聪明,怎么一到了你远妹妹那里就脑子转不过了,那信究竟怎么了你去问问书童福康不就知道了。“
修德这么一点,修远便是瞬间有些眉目了,但是为了证实还是去了找了福康。
“你给我过来。“
看着平日甚少生气的公子似乎第一次这么生气,福康也有些害怕,公子还未说话,便噗通跪下了。
“我是没想到,我身边倒是出了个外贼。“
那福康还想着或许可以逃过一劫,便装傻。
“公子说的是什么事情啊。“
“福康,自小是你跟着我长大的,我们虽为主仆,可是平日却像兄弟,什么都没有什么要隐瞒的,可是现在我却发现我把你当兄弟,你却对我可有大大的隐瞒,福康这是你唯一的机会,你可以不说,但是你自己掂量着,若是出了这门,你可只有我,将来之事我也不好说,如果你此刻还选择不说真话,将来会有什么后果你自己想想。”
那福康竟然是有点想哭了。
“公子,说要打死我,我害怕呀公子,可是我没说别的。”
“是谁?谁要打死你。”
“是……是老夫人……“
“那我且问你,之前送出去的信,也是你给了母亲?”
“是的。“
那公子皱了皱眉头,依然没有生气,可是他这脸色便已经看得出来是心情极为不好了,福康此时有些怕,修远公子倒是明白此刻他若是去闹,却是对刘远极为不好,父亲因为母亲与太后的关系,才调来京城做官,母亲本已经不喜欢刘远,若是他此刻因为这事去闹,那刘远在宫中的处境……若是他按兵不动,母亲或许不会对刘远做什么,若是他非要分个黑白,那母亲一怒之下究竟会做什么他也无法预料。
“你出去吧。”
福康还是跪着求饶。
“福康你记着,我念你我二人从小一起长大,这次我既往不咎,只是今后,你自己掂量着,我这次跟你说的,你是否要跟母亲说,今后你能跟母亲说什么不说什么,你仔细想想。”
福康出门,却听得家中物件砸到地上的声音,想来那几乎从不发怒的公子哥儿这次真的发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