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宋无敌太子 > 第五十八章 黑山先生

大宋无敌太子 第五十八章 黑山先生

作者:西周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30 23:16:04 来源:转码展示1

“号外号外,《金瓶梅》可看啦!”

“官家下旨,任何人不得封禁《金瓶梅》!”

“城西王员外养子十八年,发现儿子是隔壁张员外的……”

……

一个个孩童,挥舞着报纸,大声喊着。mengyuanshucheng

几个书生听到《金瓶梅》几个字,便迫不及待地冲上去。

一人问道:“小孩,这什么报纸,真的可以看《金瓶梅》吗?”

那孩童点点头,“十文钱!”

十文钱,不贵!

书生急忙拿出十文钱,买下一份报纸。

几人凑在一起,直接跳过其他版面,跳到小说连载版面。

果然,上面是金瓶梅的第一回。

几人大喜过望,“小孩,剩下的报纸,我们都要了……”

拿起一叠厚厚的报纸,几个书生赶紧来到一个茶肆中,将报纸一份份打开。

突然,一个书生惊讶道:“哎呀,咱们买错了……这每张《汴京要闻》上的,都是《金瓶梅》的第一回合。”

原来,几人第一次见到报纸这玩意,以为第一张报纸上是第一回合,第二张报纸就是第二回合。

只要全部买下,就相当于买了一整本书!

哪知道,每张报纸都是一样的!

一个胖胖的书生摇头晃脑地说道:“诸位,我算是明白了,这报纸,每日出一张,今日是第一回合,明日就是第二回合,用不了多久,就可看整本书了……”

众人恍然大悟。

再看街头巷尾,许多人行色匆匆,都拿着一份报纸。

……

晏殊从北门走进汴京城。

他看见来往行人,都拿着一张纸,兴奋地说着什么。

顿时一愣。

这是何物?

刚好一个孩童从他身边吆喝而过。

他急忙叫住对方,掏十文钱买下一张纸。

原来是报纸!

《汴京要闻》?

这名字取得倒是十分别致。

第一版面,朝廷要闻,诉说的是皇帝下旨,朝廷不得封禁《金瓶梅》之事,然后是最近朝廷的一些旨意。

突然,他的眼睛定在了第三版面。

一篇名为《论的深意》,让他为之一振!

此文的作者是周数人,肯定是化名。

他详细阅读!

周数人先是指出,天下人对《金瓶梅》一书的误读,随意举出了好几个例子。

比如,丁门庆抢占武大郎之妻,看似是潘金莲主动投怀送抱,实则反映了大宋当下有权有势之人,可以随意欺压底层百姓,后者却无能为力之现象。

文章最后,“悲呼!时人不明迪迪笑笑生之苦衷,竟将此书作为荒淫之书,此乃世间荒诞事也!”

啪。

晏殊一激动,竟将报纸一撕两半。

然后他赶紧再掏钱,买下一份新的报纸,匆匆往回走。

回到府中,晏殊将自己关到书房中,再次拜读周数人的文章,忍不住拍桌子说道:“周数人,与我晏殊,真乃当世知音也……”

“按此人的说法,此书尚有许多深夜等待世人挖掘……那么,就让我晏殊来做这件事吧!”

说罢,晏殊提起笔,开始奋笔疾书。

不多时间,一篇文章就写成了。

此文名为《初探——当世官商勾结之象》。

写成后,晏殊便带着文章,匆匆回坪山书社,见到毕昇。

晏殊说道:“毕掌柜,本官有一文,想印刷在《汴京要闻》上,不知可否?”

毕昇想起明日的报纸第三版面需要一篇文章,到现在,李迪仍未送来文章。

现在,这篇文章刚好!

于是他就应承下来!

……

次日的《汴京要闻》上,第三版面文化斗争中,不见了周数人,反而出现一个化名黑山先生的人,此人的一篇文章名为《初探——当世官商勾结之象》,从书本出发,指出迪迪笑笑生嬉笑怒骂之间,描绘了大明朝官商勾结的严重现象。

许多人一开始买报纸,都是冲着《金瓶梅》的故事。

可后来随意翻阅,发现这报纸不简单,上面既有朝廷的要闻,也有民间的趣事,而且都是发生在最近今日和自己身边的。

许多人顿时就来了兴趣!

再看到周数人和黑山先生的文章,大家再回去阅读《金瓶梅》,竟然真的发现了有趣之处。

尤其是黑山先生的这篇文章,让许多有识之士深有同感,联想到大宋的现状,更是心有感触。

许多人开始期待下一期的《汴京要闻》。

……

第三日的报纸,第三版面刊登的是黑山先生的《再探——大明朝土地兼并之象》。

此文一出,更是得到百姓们的赞同。

因为,宋代的土地兼并已经逐渐严重。

百姓们深受其苦,有苦不敢言!

现在,大家都找到了共鸣。

……

第四日的报纸,刊登的是黑山先生的《三探——底层官吏众生相》。

此文中,黑山先生列举了《金瓶梅》中底层官吏的各种形象,最后得出结论,大明朝底层官吏,十之**都是欺压百姓,巴结富人。

汴京城的百姓们阅读后,更加感同身受!

渐渐地,大家不再把此书当成一本学习房中术或者寻求刺激的书来阅读,反而开始纷纷学习黑山先生,将书中的各种现象与现实对应……

民间开始有人指出,此书的主人公丁门庆,其实就是当朝宰辅丁谓……

……

坪山别院。

赵祯正在喝茶。

他身前放着几份《汴京要闻》。

几篇文章,让他来回地阅读。

分别是:

《初探——当世官商勾结之象》

《再探——大明朝土地兼并之象》

《三探——底层官吏众生相》

赵祯简直要拍案叫绝!

当初,他撰写此书的大纲,一半是冲着丁谓去的,一半是冲着赚钱和积攒声望值去的。

至于映射现实,其实只是很小一部分。

他让李迪以周数人的笔名写那篇文章,也只是想把水搅浑。

然而,这几篇文章一出,意义可就大不一样了。

王署站在一旁,敬佩地说道:“殿下真是深谋远虑啊……原来,那本书,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深意,现在,汴京城中,已经有许多读书人,要拜入黑山先生门下,共同研究《金瓶梅》,他们自诩这门学问为金学……”

赵祯高兴道:“去把李先生叫来!”

不多时间,李迪进来。

赵祯站起身来,高兴道:“先生不愧是书本的作者啊,这三探,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啥?”

李迪一脸懵逼。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