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宋铁甲军 > 第二十一章 大医治未病

大宋铁甲军 第二十一章 大医治未病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2 19:14:12 来源:转码展示1

柴进来到医馆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孙桂正准备关门呢。

“大官人怎么来了,有事招呼一声我过去啊。”孙桂说。

柴进笑道:“你是忙人,白天看病忙不停,我只能晚上来找你。”

“大官人什么事情,尽管说,不用客套。”孙桂让家人给大官人泡茶。

柴进坐下,慢慢的说道:“古语有云,上一医治未病,能让百姓减少生病,才是大医的本事。今天我过来主要是想跟孙大夫探讨一下,如何让百姓减少生病。孙大夫有什么方法,咱们在东西两村推广,那也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孙桂摸了自己的小胡子,说:“方法肯定有,只能供大官人参考。”

孙桂拿来纸笔,边说边写:“这第一条,病从口入最关键,喝熟水,吃熟食,生吃的蔬菜瓜果要洗干净。

第二条,还是爱干净,勤洗澡,勤洗手,衣服要经常洗,被褥要经常晒。

第三条,家中茅厕、禽畜的粪便要认真清理,好多农户家中禽畜粪便太乱,大人小孩容易得蛔虫病。

第四条,狗最好不要满街跑,采取拴养的方式。每年都有因狗咬伤致死的病例,这个是大问题,也很难弄。许多人认识不到。

第五条,小病大病都得及时治疗,不要扛着。”

孙桂说完,又想了想:“我只能想起这么多了,大官人拿回去参考一下。”

谁说中医没本事,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了病从口入的道理。

柴进赞叹道:“孙大夫真乃当事大医国士无双,见解非同寻常,他日必定名扬天下。”

孙大夫连连摇手:“大官人过奖了,过奖了。”

柴进拿回去孙桂提的意见,加工了一下,编成了八条。基本把孙大夫所有的提议都写上,喝开水,吃熟食物,勤洗手等等。

落到实处也有几条重要的变革,那就是柴家村卫生公约:

一:东村西村发动妇女老人对村中进行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日常每村安排两名专职保洁员。

二:严禁随地大小便,各家各户整修厕所或者马桶,两村修建八个公共厕所。

三:猪、狗严禁乱跑,必须圈养或者拴养。

四:严禁喝生水,必须喝开水,吃熟食。

五:勤洗手、勤洗衣服,勤晒被子,预防跳蚤虱子。

六:捉老鼠,堵鼠洞。

七:每年冬季开设澡堂,村民可领票洗澡。

八:身体不适及时治疗。

署名柴家庄主柴进,柴家庄医馆孙桂。

村里大扫除当天,柴进扛着扫把亲自打扫了半天。同时柴家上下为卫生公约做出表率,柴进家的狗,一律拴住绳子,不从村里乱跑。哪怕是巡逻用的狗也一律戴上牵引带。

柴家庄卫生公约一公布,大部分的村民纷纷较好,这下村里到处乱跑的猪狗不见了,出门也不用担心踩狗屎了。当然,也有部分村民不认可,认为柴大官人小题大做,管的太宽了,路边拉尿都管着。养条狗到处跑都管着,这样管的太宽了吧。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你的家的狗要是满街跑,那不好意思,抓住就要罚工,先去打扫几天卫生再说,屡教不改直接就把狗做狗肉了。

一连串的动作,让柴进名声大噪,东西两村的百姓佃户,给柴庄主取名,雨中伞,雪中炭,冬天里的大棉袄。

时间一天天的度过,柴进除了偶尔在东西两村转转之外,其他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五十名骑兵的训练上了。每天上百次的射箭,数百次的挥刀,不厌其烦的演练。

五十余名轻骑兵,每日里除了巡逻就是巡逻,进步飞快。柴进也没闲着,这段时间骑术精进,马上作战能力也大大增加了。

柴家校场,二十五名骑兵挥舞着木质马刀正练习劈砍和冲锋,已经初具规模了,现在柴进需要的是科班出身的高手指点一二,可是此时林冲已经前往往山东落草了,一时半刻也没合适的人选。

柴进、武松、柴勇,三人再旁边观看。

柴进不住的点头微笑,这段时间的付出总算是有收获,人和马算是配合的差不多了,草原马的特性也发挥的不错了。

“二郎、大勇,依你们看,咱们现在的装备如何?远战猎弓,近战用矛和马刀?”柴进看了武松和柴勇问。

武松看了看自己的横刀说:“我还是喜欢我的这把横刀,一刀在手,不管步战还是马战,一刀下去人马都碎。普通护卫力量小,用野猪矛和骑兵刀还是很好的,钢口好,锋利、耐用。但是猎弓实在是太差了,射程近,威力小。”

柴勇解释说:“武松兄弟有所不知,我朝规定,民间用弓只能是猎弓,威力十分弱小,咱们平时训练自然不敢檀越。”

“是的二郎,咱们日常先用着猎弓,拿来练手,熟练了也好换上硬弓硬弩。”柴进说。

“如此便好。”武松点头说道。

武松对于骑兵并没有什么太深的见解,他本身也只是新手,不过天赋很好,半月左右就学会了骑马,一把横刀用的也有几分水平。

武松想了想,说:“哥哥,这横刀端的十分好用,将来护卫扩建,可否给我安排一二十人,让我组成一支横刀队伍。”

“哈哈,好。时间不会太久的,现在百姓生活艰难,土匪山贼到处都是,只等官府发下招募乡兵的文书,咱们就可以名正言顺了。”柴进很高兴,金属工厂制造的横刀,如果把质量调整高点,那每一把都有杨志的家传宝刀一样锋利,削铁如泥。如果碰上普通的刀剑,几乎是秒断。试想一下,一群重甲步兵,从头到脚都穿着铠甲,手里拿着锋利无比的横刀,这阵势在北宋时期可谓是无敌的存在。

清晨,马家集牲口市场,管理市场的小吏刚刚打开大门,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市场外来了有五十多头驴,一水的黑驴,膘肥体壮,个头高,四肢强壮有力。赶驴的是六个外地来汉子,都骑着高头大马。

登记完毕,安排他们把驴子关在了牲口圈舍里,取了草料、饮水喂驴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