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宋海贼王 > 第三章 考察

大宋海贼王 第三章 考察

作者:坦克刚大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7 06:43:51 来源:转码展示1

李昕喊道:“婧儿妹妹。zuowenbolan”

李婧惊奇的答道:“哥,你怎么出来了,身体都恢复了?”

李昕回道:“是啊,都恢复了,在家里闷了一个月,都快闷出毛病了,今我想出去看看,你跟不跟我去啊。”

李婧高兴的说道:“好啊,哥我陪你出去走走,我再叫上虎子跟大牛,这样安全些。”

李昕回道:“好,你去叫吧,我在这等着你。”

不一会,李婧就带着两个家丁过来了,一个瘦子身高约六尺,一个略微有点壮身高约五尺半,宋代的一尺约为3168厘米,高个子的叫虎子,矮的叫大牛,两人长相一般。

李昕四人一行出了门,绕着李家庄转了一圈,李家府邸在村庄的东侧,整个李家庄大约有60多户人家,三百人左右,村庄不算大,我家的地全在村东侧,李家庄的位置在南安与泉州中间,离晋江不远,说实话能在多山的福建有六百亩良田很不错了。

现在是春夏交替的时候,地里种的都是占城稻,占城稻五代末北宋初就传入了福建,直到真宗时期才在大宋大规模推广,占城稻适应性强,生长期短,自种到收五十余日即可,可以说占城稻对北宋粮食产量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粮食产量提高了,但是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未有多大提升,就以我家佃户为例,我看到的是这些佃户基本都是面有菜色,佃户家的孩子很多都营养不良,又瘦又矮。

前世李昕曾看过关于北宋农民生活状况的分析,北宋乡村人口分为主客户,主户则依据田产多少而划分为5等。民田有多至百顷者,少至3顷者,皆为第1等。2、3等户是指占地3顷以下以至不满1顷的人家。4等户约占有土地50亩左右5等户有土地20亩以下。其中1、2、3等户称为上户,是地主阶级。第3等户中除一部分为小地主外,大多数是占田50-70亩或更多一点的自耕农。第4、5等户为下户是自耕农民。而第5等户中占地太少的,需租种一部分土地维持生计,则属于半自耕农民。甚至下户中还有一部分无产税户,他们靠租佃为生,已经成为佃农了。客户又称为佃客、庄客、地客、浮客、旁户,是不占田之民,他们租种别人土地,受官府和地主双重剥削。大宋农民阶级是由主户当中的第3等户的一部分,第4、5等户以及全部的客户构成的。张方平言:中等以上户不及五分之一,第4等、5等户常及十分之九,而客户约占全国总数的35,以此计算,农民阶级约占总数的85以上。

漆侠先生在《宋代经济史》中说:从北宋到南宋封建大地主占田大约自30-40扩大到50,中下层地主占田则在30-20之间。而占总人口80几的农民占有的土地不过是垦田的30-40,甚至在30以下。

而农民的赋税却占其总产出的三成,以4等户为例,亩产按2石算,50亩之家粮食收入则为4620公斤,交纳税额为1386公斤,其剩余为3240公斤。如果每人口粮按225公斤计算,一年则需270公斤,5口之家年需口粮则为1350公斤。扣除口粮外,所剩粮食为1890公斤。如果再按每斗50文的市场价格计算,剩余的1890公斤粮食折钱为205千文。这是4等户之家年生产的剩余情况。然而在这部分剩余中,用来换取穿的、用的等生活所必需的东西还将占有一定数量。加之死丧、疾病之费,婚姻、祷祀之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其最后的剩余也就不多了。

以此看来,第4等户的5口之家农民不仅仅是承担国家赋税,并且是在其收入的30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够维持温饱的生活。然而,这是宋代农民负担的一般化或标准化的情形,也可以说是农民负担在较底程度上的反映。由于地区的差异,地理条件的不同,土地肥瘠的不同,粮食产量及价格也不同,税额标准、折算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差距很大。再由于宋代由北宋到南宋,由前期到后期,甚至在不同的皇帝统治时期,政治上、军事上等因素的影响,农民负担基本上呈现出越来越加重的趋势。

这些从一些诗词中就能看得出来,“霜耕冰在趾,雨种泥没膝”,“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痏疮”,“青巾短褐皮肤干,不避霜风与毒日,暮即耕兮朝即耘,东坻南垄无闲人”,这些诗句都是他们艰苦劳动的写照。但辛勤劳动的结果,却仍是“天下三分二分贫”。人们常引用司马光的一段文字:“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而又水、旱、霜、雹、蝗、蜮间为之灾,幸而收成,则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更有可生之路。”尽管农夫蚕妇“其勤极矣”,但在这个农业社会中,农业仍是主要的“可生之路”,其大部分不可能“舍此”而就他。

由此可见大宋时期农民的负担是沉重的,所以才造就了终宋一朝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据统计宋朝前后300余年中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230次发生在北宋,203次发生在南宋,从宋太祖乾德三年(963年)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开始,到宋朝末年(1275年)最后一次农民起义结束,其数目之多是空前绝后的。虽然大宋的覆灭跟农民没多大关系,当然也跟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有关,这点前世太祖已经分析过了(斜眼笑),但是也能看出大宋时期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李昕现在也是属于地主阶级的一员,但要是能把大宋的农民问题解决了,大宋的实力也能提升一大节,这个事情要好好考虑一下,当然这不是当前紧要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