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宋第一女讲师 > 第12章 十二:姊妹密谈

大宋第一女讲师 第12章 十二:姊妹密谈

作者:松松挽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3-31 00:03:20 来源:文学城

“你说的,是庞之道么?”张儒秀颤着嗓子问。

二姐这是有“千里眼”么?怎么连她见了庞之道都知道?张儒秀满是疑惑,盯着面前人。

“自然是。”二姐听到了满意的答复后,松开了禁锢着张儒秀的手。

“那傻小子,居然去找你了!”二姐笑道。

“你俩这是……”张儒秀问道。她觉着这其中一定有猫腻。二姐看着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却不曾想,这般仙人现今居然坠入了爱河。

“你呀,想到哪儿去了?”二姐看着张儒秀一脸期待的模样,便知晓她一定是想到旖旎之处去了。

“哎呀,好姐姐,你就莫要打趣我了。快说快说,你与那小官人有何故事?”张儒秀上前拉住二姐的手,可劲撒娇。

“你真的想知道?”二姐说得有些犹豫,颇为不忍地看向张儒秀。

“快说快说。你都不知道,他今日跟我提起你,我还惊了一下呢!”张儒秀又说道。

“其实我与那庞家小官人也是误打误撞间相识的。去年我陪阿娘去城南看花宴,散宴后我一出去便碰上了他。他走得匆忙,将我头上那几根篦子都一齐撞了下来。我还未开口呢,他便一脸惊慌,直言会赔补给我。这后来,自然就有了来往。”二姐拉着张儒秀就坐。

“你染病前的某日,正巧碰上我二人说话。我想着告诉你这事,谁知你那时全然一副淡然的模样,我便闭了口。怎的如今病好了,你倒是这么关心起我来了?”二姐说道。

“你又打趣我,那之前的事我又记不得了。再说,我关心自家姊妹的情爱一事,不很正常么?”张儒秀回道。

看来之前原身与二姐的关系也是不疏不近,如今她这般热情,才让二姐有些惊讶。

“今日他碰见了我,开口却是一直说着你。听他的话,你可是一直婉拒着人家呢,可怜小官人一片痴心,都快赴殿试了心中还是放不下你!”张儒秀故意添油加醋地说道。

“婉拒?”二姐听到她的话,似是心生疑虑。

“怎的?那位小官人的一言一行可告诉我了,你俩这分明就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张儒秀回道。

“这……毕竟我还未曾有过婚配,同一男子走得太近自然是不妥的。若说我对那小官人,倒也并不是毫无感觉,只是……”二姐嗫嚅着,后半句让人听不太清。

“两情相悦多好啊,你既然倾心于他,不妨敞开心扉试一下!”

“试一下?”二姐有些惊讶。

张儒秀点点头,道:“不妨就先做对缠绵的小情人嘛,到那时若仍是情深意重,同爹爹一说,婚事不就有了么?”

只是这婚事与情爱哪有这么简单?二姐今年也不小了,谁都不知道这中间会不会出些什么差错。不过张儒秀还是愿意去相信自家的爹爹阿娘。那么疼爱子女的父母,自然不会将小辈的终身大事如棋子一般随意抛注。

“你呀,明明不日便要成婚了,不先想想自己,反倒是关心起我来了。你且放心,你二姐我又不会孤寡老在家。”二姐突然转了话题,逗着张儒秀。

“不就是成婚么,我一想到那六礼琐事,便头疼的很。”张儒秀抱怨道。

这几日她过得确实不清闲。上午大娘子便会给她讲些成婚中的要事,事前礼节,事后礼节,这礼那礼的,倒是叫她头疼不堪。午后摆摊归来还要跟养娘们学着事。这一天算下来,只有晚上还较为清闲。不过她晚间用过膳后便一直窝在屋里想着创业规划,着实不轻松。

“成婚,再怎么说,也算是一件大事,你可得认真去学着。”二姐看着自家妹妹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一时不知该忧还是该喜。

她心里觉着,女子家虽是多愁善感了些,却也不能一直耽于情爱不可自拔。可张儒秀倒好,一点也不在意这之后两人搭伙过日子的生活。

“我这不也是在学嘛。二姐你也是知道的,我的小心思,可不在那司马二哥身上。”张儒秀主动提及司马光,也甚是少见。

“我自然知道。不过说到那二哥,我可是盼着你俩乾元节一同游玩呢!”二姐拍拍张儒秀的手,意味深长。

“我同阿娘置买物什回来时,正好遇上了爹爹。爹爹说,他将游玩这事告诉那边司马丈人了,让他转告给二哥。那二哥近来因着要赴试,正巧就住在了汴京城。人正备考着,也好传信。

你且放心,那位二哥现今,已经知晓了你二人要一同游玩的事了。”二姐说罢,呷了口热茶。

那茶香气浓郁,倒是让张儒秀一个不甚喜好饮茶的人都动了几分恻隐之心。

“二姐,你屋里沏的是哪种茶?怎的这般香?”张儒秀特意嗅了嗅,香味独特却不过火,是为上品。

“不过是我自己熬的花茶罢了。你若是喜欢,改日我再做些,给你那屋送上几盅。”二姐说道。

“乾元节那日,你可得起早些,好好梳妆一番。那日你二人同游,定是郎才女貌,羡煞四方。”二姐察觉到张儒秀转了话题,赶忙交代道。

“这是自然。”张儒秀接道。

“还有啊,乾元节过后余几日,东华门外便要放榜,放榜后官家会摆宴打赏那些进士们。在此之后,恐怕便是你的大喜之日了,也得早早做好准备才是。爹爹也与司马丈人那边好好探讨过了,两家都不是铺张奢华的主,何况中间还生了许多事。这繁文缛节能省就省去了,只是该有的排场还是得有的,免不了一番折腾。”二姐嘱咐道。

张儒秀听罢,乖巧地点点头。

“还有啊,你也知晓的。进士及第后,官家那处便会酌情分了官别。想必那位二哥月后也是一个地方官。这自古以来又是夫唱妇随,到时他新官上任,你可是也得随着人走的。”二姐又说道。

张儒秀听罢,点点头,心里却泛起波澜。

她自然知道自己不久后就要离开汴京这事,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想搞出一番事业。哪怕最后没能在汴京扎根,至少也是有了些底子在。随她之后去哪儿,也都是能混得开的。

只是这么快就要离开去到一个新环境,她心里终归还是害怕的。北宋的地方官又常常换地任职,自己自然也免不了漂泊。这样一想,她竟莫名伤心起来。

二姐说罢这话,见张儒秀兴致不高,直怪自己的嘴里吐不出些好话来。

“哎呀,瞧我都说了些什么话!”二姐连连“呸”了几声,关切地看向张儒秀。

“你可莫要觉着婚后便没了自我。我告诉你,婚后你要是不喜那些什么花宴女红之类的,大可出去做做旁的事。女子也是得走出这一方庭院的。”二姐劝道。

这话倒是说的出彩叫张儒秀又惊又喜。

“知道啦,我不过跑了会儿神,倒是叫你想了这么多事!”张儒秀打趣道。

“只是我劝着你,日后我又何尝不是这般过着呢。”二姐感叹几句,不过说完便立刻换了情绪。

“哎呀,我这原本是跟你说些贴心话的,谁知出了这么多茬子!”二姐说罢,起身走到自己的床头,翻了一个小匣子出来。

“这是何物?”张儒秀不解地问道。

那小匣子瞧起来精致得很,雕纹镶金,跟个宝贝似的。

“今年你生辰时,我备了份轻巧的礼儿。谁知还没来得及送,就出了染病这一茬子,这礼儿也便耽误到这儿了。我刚说话时,正好想到这事,便想赶紧拿来给你,免得以后又忘了。”二姐说罢,便将这小匣子递到了张儒秀手里。

“打开看看罢,看看合不合你的心意!”

张儒秀闻言,按下了那匣子前一个小机关,那匣子“啪嗒”一声就打开来。

匣子正中间,是软毛托着的一条赤金镶珠璎珞项圈。这项圈虽由金条子制成,看着却清秀灵动,惹人喜爱。

张儒秀小心翼翼地拿起这项圈,盘在手中仔细观摩。

“我知晓你素来不爱那些珠光宝气的劳什子,近来也是愈穿愈素,我便觉着,这项圈许是合你心意。”二姐看着张儒秀这般满意的模样,笑了笑。

“这礼儿我可就收下了,我还真缺一条这般的璎珞项圈。”张儒秀说道。

自她穿越来,她便将原身的贴身物件都换了个遍。这物件毕竟是人家的,自己用着不方便。现今她那妆奁盒里,头上的饰品倒是一大堆,这般灵巧的项圈还真是没有。

“对了,我这几日又叫人给你做了几件褙子去,都是你喜欢的打样。”二姐又说道。

张儒秀听罢,一阵感动。二姐做事细致,总能给人惊喜。

“二姐,你可真好!”张儒秀把那项圈又放到了匣子里,扑到站着的二姐身上撒娇。

“一家人,这不是我该做的么!”二姐拍拍张儒秀的背。

“何况我觉着,你病好后的性子,较之从前,真是让人喜爱极了。”二姐说道。

这话便是肯定了穿过来的张儒秀,更让她感动。

“二姐你可真好,我都不舍得你!”张儒秀松开抱着二姐的手,抬头看着她的眼道。

“少贫嘴!”二姐笑道。

“行了,我的话都交代完了,快回屋去罢!”二姐合上那匣子,递到张儒秀手中。

且说大娘子这边,张父做完了事,到屋里歇息。

林氏看着张存来了,赶忙起身迎接。

“老爷,今日可还顺心?”林氏替张存整着衣袍。今早张存去上朝,回来时满脸不悦。午后又出去办事,天色渐晚才匆匆赶回府中。

“近来西夏那边不太安定,官家忧心得很。今日也是聚了几位友人商讨这事,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张存说罢,颇为疲惫地叹了口气。

林氏听罢,给张存端了口茶。

“先前党项人不还是一派卑微之状么,怎的如今成了这般豺狼。”林氏说道。

张存饮下茶,道:“李元昊狼子野心,其心众人皆可见。只是父死之后,没人压他,才愈发猖狂起来。”

林氏对这边境的事素来懵懂,如今听张存这一番话也是云里雾里起来。

张存也不欲再同她说这些事,便转了话题。

“对了,三姐的婚事,可是准备妥当了?”张存拉来林氏的手,邀她一同坐到凳子上。

“老爷您放心,这事我操心着呢,都准备了个七七八八了。”林氏说罢,末了又添了一句:“现如今,只要三姐和那二哥二人之间合得来便皆大欢喜了。”

“夫人且放宽心,今日我还见着君实那孩子呢!人温和宽容,将来也定是成大器之人,是咱三姐的良人呐!”张存说罢,复而握紧林氏的手。

林氏听罢,脸皮红了几分,在张存缱绻的目光中微笑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