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顺小吏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心怀鬼胎的两叔侄

大顺小吏 第四百三十七章 心怀鬼胎的两叔侄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6 09:16:09 来源:转码展示1

陆成繁和隋黎檀两叔侄坐在一辆华丽的厢车里。车里宽敞,足以让两人对坐,中间还能摆下一张小茶几。

上面有花生米、酱牛肉等吃食,还有一壶酒,两盏酒杯。

陆成繁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满满的全是得意之色,仿佛刚刚做了一件流芳千古,造福社稷的大事。

“大事可成啊!”陆成繁一口抿掉杯中酒,痛快地长舒一口气,朗声道。

隋黎檀冷冷地看着对面的世叔,心里转过无数个念头。这十几日,两人在京师乔装奔走,见了不少人,钱富贵只是其中一位。

只是让隋黎檀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趟京师之行容易程度,收获之多,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陆成繁似乎看出隋黎檀心里话,自己给自己倒满一盏酒,笑呵呵地说道:“洗尘贤侄,你是不是不敢相信啊?”

隋黎檀脸色回转,淡淡一笑,“是的世叔。此次前来时,我还担心,你我叔侄都是通缉犯,这些人愿不愿意冒风险接见我们。连面都见不到,能谈出什么效果来?只是没有想到,十几天效果,硕果累累啊。”

陆成繁得意地仰首大笑,“此中关窍,妙不可言啊。让我慢慢说与贤侄听。”

他一口抿掉杯中酒后,摇头晃脑地说道:“这趟我来找的人,都是精心挑选过的。要不有把柄捏在我的手里,不得不见;要不就是见利忘义之人,有好处可谈,亲娘都能卖了。还有些是自己觉得聪明的人,做什么事都要两边下注。”

“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过败得是正弘老儿的事,成的就是我们的大事。”

隋黎檀忍不住问道:“世叔,这些首鼠两端的人,所说的话你也信?”

“哈哈,这些家伙,就算当着我的面歃血立誓,我也是当放了个屁。”

隋黎檀立即捕捉到陆成繁话里的含义,“世叔的意思是,只要京师人心浮乱就好了。”

“没错。我这次来见这些家伙,就是来动摇人心,先给这些家伙心里埋下种子,等到时机到来时,这些种子自然而然就发芽了。人心一旦长草,就会胡思乱想的。危急时刻,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名声啊,忠孝仁义,等他们想起时,都烂得差不多了。”

陆成繁的这番言论让隋黎檀脸上不自然地笑了笑,沉默不再说话。

他这有些反常的表现被陆成繁看在眼里,心里冷冷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陆成繁这次来京师,不仅仅是给人心里种草这么简单。比如拉拢收买钱富贵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步棋。这些行动,有让隋黎檀知道并参与进来。

还有没有让他知道的秘密行动。比如接触兵部尚书于广道。

是的,没有几个人知道,于广道曾经是陆成繁的好友,而且有一份天大的把柄落在他的手里。所以当于广道接到陆成繁悄悄送来的密信,相约见面时,犹豫了一整天,终于还是乔装打扮一番,在一处偏僻地方如约见面。

只要见了面,一切都好说。

陆成繁先是装模作样地询问起东南战事的战略部署。

于广道当即变了脸色,严词拒绝。陆成繁毫不客气地拿捏了他一番,让他意识到,一旦不从,现在就能身败名裂。

最后,于广道屈服了,把兵部知道的五省总督府制定的平贼战略计划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陆成繁还故意用纸和笔记了下来,完事后还让于广道检校一遍,看有没有记错的。

世人都是如此,在摇身一变之前,都是大义凛然,守身如玉。一旦被突破防线,下决心举白旗后,就是一溃千里,唯恐降得不够彻底。

于广道接过那份记录,仔细地过目了一遍,还煞有其事地更正了几处错事和记混的时间。用心之程度,像是生怕陆成繁一旦漏记或记错,会有损他言而有信的名声。

陆成繁心里冷笑了几声,把那份记录随意地折了折,藏进了袖子里。

于广道将其视若珍宝,仿佛把一生名誉和前途都押在上面,但陆成繁却丝毫不重视。待会离开后,回去隐蔽住所的路上,万一发生内急,他会毫不犹疑地用它做擦批股纸。

因为陆成繁知道,岑国璋如此奸猾的人,怎么可能把真正的战略部署上交给兵部。而今的朝廷,内阁阁老们才议过的事,不用一个时辰就能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兵部就不用说了,比四处透风,消息满天飞的香薰楼好不到那里去。

岑国璋要是那种迂腐愚忠之辈,怎么会创下这么大一番事业来。

“于兵部,我手底下有些生意,需要兵部堪合,不知老兄你能不能高抬贵手,赐下几份来。是空白的啊。”

当时于广道的脸变得刷白的,意识到这才是陆成繁找他的真正目的。

兵部堪合,非常神奇的东西。有它可以一路住驿站,不用掏一个铜板。有它,商旅一行可以挂上“军务采办”的旗号,免税免查。有它,两三千守备兵可以跨省调拨,还能从沿途府县获取粮草补给。

如果是太平时月,于广道可以大大方方地做番顺手人情。可现在如此敏感时期,兵部堪合能够发挥出意料不到的作用。尤其讨要它的人还是鼎鼎大名的反贼。

于广道思前想后,背心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陆成繁也不着急,就是静静地等到。足足半个时辰后,于广道最终还是屈服了。

想到这点,陆成繁嘴角的得意之色更浓,心里对隋黎檀的鄙视也更重。你都上了贼船,居然还想着下船?背着我找的那些人,都是朝廷“忠义之士”,你打的什么算盘,以为我不知道。

只是上船容易,下船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变黑的人,是洗不白的。聪明卓绝的大侄子,居然犯了糊涂。

两个各怀心思的人对坐着,车里一片寂静。

过了好一会,年轻的隋黎檀终究沉不住气,出声打破了眼前的景象。

“世叔,我们这番活动,会不会惊动内班司和都知监?”

陆成繁哈哈一笑,“贤侄放心,你我见得这些人,绝不会是内班司和都知监的人,也不会糊涂到向他们告首。只是这些人中,有没有军情局和保密局的人,老叔我就真的没把握了。”

隋黎檀眼睛猛然间瞪圆,岑国璋的人?他忍不住细细琢磨起陆成繁话里的话。

马车出了朝阳门,消失在茫茫原野之中,在它身后,是一座繁华喧闹的京师。随着日子逼近,显得更加热闹。

正弘帝的万寿节就要到了。有传闻,皇上要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正式册立皇七子荆王为太子。

提前半个月,京师里的大街小巷,华灯高挑,无数的红色宫灯在各家各户的屋檐上升起。只是官宦权贵人家兴高采烈,普通百姓家却在暗中骂骂咧咧。

自己掏钱给君父祝寿,虽然是做臣子的本分。可是对于扣着几个铜子过日子的大多数百姓们而言,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开封就藩的寿王也来了。年前他就上奏,请求进京来为皇上祝寿。寿王在奏折里说自己年事已高,这两年身体日渐痹痛,不知道还能回几次京,见几次皇上的面。

情真意切,字字滴血,皇上感念与此,所以特恩旨准允寿王进京。

各藩司的贺礼也陆续送到京师,就连沦陷部分府县的江南藩司、浙江藩司和金陵留后府,都送来有贺礼。

如此看来,天下还是太平盛世,皇上还是中兴明君,些许瑕疵,可以视而不见。

万寿节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册立皇七子为太子的事情也如众人意料地发生了。

晚上是大宴全臣。在职的、致仕的、荣养的,凡是在京畿附近的,还能喘气能开口叫万岁的,统统被请来,安排在乾清门前的空地上,足足开了一百二十席。

空地上悬挂了足足一圈的大宫灯,把这里照得跟白昼一般。众人饮酒作诗,以表臣心。果真是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在一片欢庆时,一个人连滚带爬地从景延门冲了进来,向乾清门奔去,一路上撞翻了几处桌子,撞倒了十几人。

正在代表皇上这片臣子敬酒的孟和拦住了他,厉声问道,“什么事?如此惊慌!”

报信的内侍战战兢兢地答道:“夷船在津沽靠岸,放了好几万军下来。京畿水师溃败,津沽镇兵出战大败。津沽港区被夷兵纵火,化为白地。夷兵站稳后,已经整军向京师杀来。”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像是听到鬼叫一样,都吓得闭嘴。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六品,手里端着的酒杯,咣当一声落在地上,摔得粉碎,发出的脆响,在寂静的乾清门空地上,就像是一声炸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