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清:从考中状元开始 > 第十二章 六首的荣耀!

大清:从考中状元开始 第十二章 六首的荣耀!

作者:我是大暴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1-01 11:09:41 来源:转码展示1

越是到了晚年,乾隆就越是好大喜功!

就越是不喜欢听到不利于自己的消息,更是喜欢从多个角度来麻痹自己。baoxiaojianduan

在加上刘昊,更是把握到了后世自媒体的精髓,抓住了人的心里让人有一种想要不断地看下去的**,戳中了乾隆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想法。

说到底,乾隆现在最喜欢的就是自己欺骗自己。

看完了刘昊的卷子。

乾隆不由得感觉到一阵阵疲惫,而后打了一个呵欠,强打精神开口道:“刘昊?”

“学生在!”刘昊走了出来,行了一礼。

“你抬起头来!”

乾隆目光则是忍不住落在了刘昊的身上,却是忍不住赞叹了一下。

不得不说,穿越之后,刘昊的确是有一副好皮囊。

帅,那是肯定的,至少给人的感觉就是眼前一亮,站在一群贡生当中,刘昊纯粹靠着自己的颜值就能鹤立鸡群。

官员做官之前确实要经过“身言书判”的一溜审核,通过才能真正成为官员。书文言辞自不多说,看形象的原因,一是提高官员群体的外在形象,二是古人相信“相由心生”,端正的“心”才会有端正的模样,长相猥琐的心思一定也猥琐。

尤其是科举,那就是更加的要看颜值了。

和珅能被乾隆重用,还有一个愿意那就是,和珅长得足够帅。0

“不错,你很不错!”

乾隆微微颔首,面露微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并没有对刘昊赞许,也没有多言,抚着书案,随即慢悠悠的道:“时候已经不早,朕乏了,殿试既已结束,你们也早些回去歇了吧,明曰自有圣旨。”

他站起来,带着一干宫人近侍,踱步而去。

刘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知道,乾隆这是已经看重自己了。

只是,按照这个科举的规矩,自己至少还要老老实实的当上几年翰林,学会了官场上的一些要素,这才有外放出去的机会。

距离系统提出的要求,要自己有一个管辖的地盘,这个有点难。

刘昊自然是有不少心事,却也不会摆在表面上来说,夹杂在一干同年中间踱步出宫。

此时大雨已经停了,天色昏暗宣,不少同年都是主动给刘昊打招呼,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实际上大家都能猜出来,只怕金科状元必然是属于刘昊的了。

其实大家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刘昊可算是大放异彩,能让乾隆说,不错,你很好,这本来就是一种肯定。

刘昊自然是跟几个同年打好了招呼,日后,在官场上也是能帮助自己一二。

不过,他们若是知道,刘昊从一开始就琢磨怎么造反了,就不会是这么想法了。

刘昊的脸上自然是挂着笑容。

心中却是十分的笃定,如果没有问题,这一次状元就是自己的了。

明日圣旨就要出来,也就是放榜,刘昊已经过了策文那一关,一甲有望,就算再次,那也该排在二甲的前几名,这个成绩当然很是满意,至少半只脚已经踏进了翰林,眼下需要期待的就是能不能进入一甲,甚至是一甲第一名。

虽然对这个时代有着诸多的吐槽,从发型到落后,不过。刘昊还是选择顺势而为,大清国虽然已经开始逐步的日落西山。

但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想要改天换日就必须要顺势而为。

想到这个,刘昊自然是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日后才能让自己快速的发展起来。

说起来,科举如果能够拿到状元,这对于他也是至关重要,虽然现在名次挺高,可是大清朝朝每隔三年总有不少这样的精英脱颖而出,可要是一甲一名,那便是今科状元。

刘昊前身可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殿试之前已是小三元,而且解元、会元也都侥幸中了,若是再加一个状元,那就是小三元、大三元统统包揽,连续六场大考都为案,那即是六首。

六首状元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的状元,华夏科举史上只有黄观和钱棨得此殊荣,其中黄观是连中六元,他是明朝人。

另一个就是钱棨,少年时,钱棨曾多次参加童试,但都落榜。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他才以第一名考中生员,成为长洲县秀才的“案首”。接着参加乡试,却又是连连失利:六进考场,六次落榜。可他毫不气馁。乾隆四十六年钱棨参加会试,又夺会试第一名——会元。接下来的殿试,乾隆非常欣赏他的文卷,在他的试卷上写了“第一甲第一名”六个鲜艳的朱色大字。这样他就成了连中三元的状元。

不过很可惜的是钱棨是明年才会参加科举,今年,自己若是能拿下六首,那就爽大发了。

无论是黄观还是钱棨生前速度都是犹如火箭一般,黄观是靠着建文帝混起来的,最后下场不是很好,而,六首之后,钱棨荣耀非常,授翰林院修撰。乾隆五十一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五十二年,上书房行走,侍教皇子,可是说是当成下一代领导身边的重点培养对象。

当时和珅权倾朝野,欲将钱棨网罗入其门下,被钱棨断然拒绝,后因受和珅暗算,乾隆以为其旷职,大怒,交部议革职留任。

不过,即便是如此,乾隆五十八年,钱棨任右赞善。乾隆五十九年,出任广东乡试副主考官。乾隆六十年,升中允、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

和珅倒台后,钱棨被嘉庆帝任为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可以说,靠着这个名头,升迁速度之快,绝对是旷古烁今的,不过,刘昊并不打算呆在京城,最好是能把自己下放到地方上。

如果是能混到一个知府,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不过,也难,一个知府至少也是从四品,自己身为状元,想要拿下还是很难,明清时代,状元一般授修撰也不过是从六品。

元旦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3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