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大清女主—孝贞皇后 > 第17章 部院革新

大清女主—孝贞皇后 第17章 部院革新

作者:圣手镇九州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1-09 11:43:35 来源:文学城

之所以会耽搁到下午,并不是因为中间出现了什么偏差,周塽亲自护送康健如初的醇郡王府大阿哥回家,奕譞夫妇自然感恩不尽,周塽便给主子鸣报不平,很是委婉地提醒小那拉氏:“还请福晋得便去圣母皇太后驾前澄清一番,昨晚上大张旗鼓的——传到外臣耳中有伤母后皇太后体面。”

奕譞一面谢恩一面领罪,又试探着向周塽询问:“谙达,是不是大阿哥给四嫂添了什么麻烦?”

周塽并不多嘴:“王爷言重了!”

奕譞愈发难安,送走宫人立刻吩咐下人套车:“爷得进宫看看。”

御花园遇到请安被拒的同治帝和钟郡王,三人兵合一处二次进宫,终于见到了两眼肿成核桃的钮祜禄氏。

当事人咬死不开口,不意伺候的珺蜓还肿着半边脸颊,按住內监审出昨晚经过,小皇帝登时大怒:“她倒有意思贼喊抓贼么?钟粹宫是母后寝殿,身为先帝妃嫔,竟敢以下犯上欺凌中宫,是可忍孰不可忍,钟郡王,你带上慎刑司挨个儿将他们问罪,哪个都不许说情。”

奕诒响快地答应一声:“嗻!”

“慢!”钮祜禄氏放下帕子阻拦道,“这都是小人挑唆,不可坏了你们的母子情分。”

同治帝大恨:“小人!小人,一定是安德海那个狗奴才,早该一顿板子打死他,铲除这个后宫祸害!还有婉妃,整日就知道攀吃攀喝,要么就在额娘跟前搬弄是非,朕一定重重办了她们给皇额娘出气。”

钟郡王不论壶,领着侍卫直接堵在储秀宫拿人,那拉氏稍加维护后立刻挺腰直背地厉声警告安德海:“慈安裕庆母后皇太后是先帝钦册的中宫皇后,文宗皇帝遗诏,敢对母后皇太后不敬者处以祖宗家法,你算什么东西,也能对皇太后当面无礼背后诋毁,本王奉皇上圣旨,今日一顿板子打杀你,好为内廷外朝树个榜样出来。”

行刑的地点搁在了储秀宫的大院,婉妃为首的先帝遗孀看着起落的板子触目惊心,那拉氏硬着头皮为他讨情:“先帝驾崩之日,姐姐与我受制肃顺八臣,安德海奔劳内外,多少还是有些功勋的。”

奕诒扬了下手:“圣母皇太后,以下犯上是大不敬的罪过,不教安德海这个狗奴才担着,万岁爷是不大容易对外交代的。”

那拉氏气急:“东边是皇太后,我也是皇太后,文宗驾崩,两宫并尊,哪里有上下尊卑的区分。”

奕诒剑眉倒竖:“母后皇太后是文宗皇帝的中宫正妻,与圣母皇太后有嫡庶之别,为彰此礼,先帝明诏、言犹在耳,皇上谨遵遗训,登基时亲率百官别进母后皇太后徽号,请圣母皇太后详查。”

那拉氏几乎背过气去:“我革了你的王爵——”

奕诒冷笑道:“圣母皇太后,奴才是宣宗之子、文宗之弟、皇上亲叔,郡王爵位您能革得,皇子、皇弟、皇叔的亲缘您是革不去的,百年后见了祖宗,咱们要打官司,当着宣宗的面,文宗未必就好偏着您这位贵妃娘娘!”

“老八!”储秀宫的火药味正浓,病恹恹的钮祜禄氏扶着宫女带醇郡王赶了过来,“皇帝是圣母皇太后亲生,我不许你对她言语不敬。”

“是,臣弟听四嫂的。”奕诒向那拉氏拱一拱手,“请圣母皇太后恕罪。”

那拉氏哪里还能把持得住:“你挑词儿给谁听呢?只她是你的亲四嫂么?”

奕诒鼻腔发音:“小四嫂教训的是。”

那拉氏唇白手颤:“你——”

“老八!”钮祜禄氏低喝一声,“你跟我出来。”

奕诒经过安德海跟前时狠踢了他一脚,把个安大总管疼的嗷嗷乱叫,又甩着下襟向那拉氏补刀:“圣母皇太后,您为名分的事儿生气跟奴才说不着,那是先帝文宗定下的后妃秩序,他不乐意扶您的正,咱们做弟弟的可是没有半点儿法子的,但凡文宗行在头里,太后为君、长嫂如母,于国于家,奴才只有跪着受训的份儿,他信不过您,与咱们弟兄没什么相干!”

那拉氏一个倒仰,登时闭住了气息。

钟郡王公然在储秀宫顶撞那拉氏,到了连申饬的旨意都没得到一句,储秀宫很是安分了一段时间。

钮祜禄氏将近三十如狼的年纪,又有天材地宝养生怡体,加之深宫寂寞,在男女情事上自然加倍贪恋,十日之中倒有七八日密召石、陈密会同寝。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内廷多少传了一些流言出来,钮祜禄氏善于遮掩,又有储秀宫的造谣前科放着,各宫遗妃看紧门户,不许下人多传是非,免得陷入两宫皇太后的争风漩涡难以自拔。

那拉氏在儿子跟前说了几回,同治帝大为光火:“皇额娘持身端正,额娘再这样无中生有诋毁钟粹宫清誉,儿子是断断不能答应的。”

安德海还躺在床上养伤,储秀宫枉生恼恨,反倒有些破罐破摔的举动,同治帝耳闻生母不知检点,心中愈发不满,母子之间的嫌隙变得更加明显起来。

“主子,储秀宫扬言把军机处的奏折都送到钟粹宫批阅。”周塽略感无奈,“您看——”

钮祜禄氏眉毛都不挑一下:“那就教她把同道堂印送还乾清宫,以后由我亲自指点皇帝批阅奏折。”

那拉氏当然不可能交出同道堂印鉴,钮祜禄氏有自己的撒手锏。

军机处分别收到了东西两宫的上谕,东宫的上谕只签押“御赏”印鉴,西宫的上谕只签押“同道堂”印鉴,

管事的开始犯嘀咕:两宫太后这是起了内讧啊!

当值的军机大臣文祥十分为难:“先帝遗诏,所有上谕,必得御赏印签押标头,同道堂印签押标底,然后方能下达,若是只签标头或标底,奴才怕是不好处分的。”

行走军机处的领侍卫内大臣景寿提醒众人:“先帝还有遗诏明示,所有上谕,无御赏签押不得下达”——换句话说,先帝可不曾留下“无同道堂签押不得下达”的遗诏!

众大臣恍然大悟:“既有先帝遗诏,咱们就方便行事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假,现如今的中枢大臣,基本上都是文宗显皇帝提拔的班底儿,母后皇太后是文宗皇后,圣母皇太后是文宗贵妃,除了异象明示,文宗又有遗诏,命母后皇太后代行夫权,于情于理,他们都不可能偏向西太后。

那拉氏认清了现实,终究还是向钮祜禄氏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同治四年春,以部分湘军与太平军降将为根基,钮祜禄氏法效前明锦衣卫创立禁内统管司,除对外国的间谍行动予以反制,这个机构还有监督朝廷大臣的职责,东太后权震朝野,成为中外公认的“大清国女主人”。

这个女主人并不是好当的。

同治四年正月,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挟制傀儡君主布素鲁克,公然率军侵入新疆喀什噶尔。

自同治三年新疆发生回民暴乱,朝廷便对天山南北失去了有效控制,而在更早之前,以浩罕国为代表的境外势力早已背靠英俄逐步对新疆进行渗透。至于大清朝廷,对外应付英国法国,对内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根本没有余力理会这片远在西北的不毛之地。

太平天国算是平定了,剿捻形势也还乐观,洋人基本没来找事儿,新疆的问题相当然被恭亲王提上了议事日程。

朝中有三派意见:激进派要求朝廷立刻派兵镇压内乱、驱除外寇,代表人物是中枢的奕诒、外省的左宗棠;温和派建议舍弃无用之地,把财力放在海防之上,支持这一观点的以奕譞、李鸿章为代表;还有老成持中的一派,认为大清国力未复,不应在此时大举兴兵,真要下手,最好养兵十年,准备充足后再行谋划,奕訢和曾国藩是这一派的中坚力量。

任由朝臣们掐了半日,帘后的钮祜禄氏缓缓开口:“拟旨!”

沸腾的朝堂霎时沉寂下来。

钮祜禄氏站起身来:“上谕,除英法美普俄五国以外,所有与外条约皆应于年内废除,五国以外洋人,由总理衙门勘合身份,自今往后,不得享有任何优待,钦此!”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母后皇太后三思!”

“上谕!”钮祜禄氏并未在意,“并军机处入内阁,授议政王奕訢为内阁总理大臣,免恭亲王宗人府、内务府兼职,仍署两府差使,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大学士曾国藩为其副,殿阁学士、军机大臣皆应入阁参政;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钟郡王奕诒为外务部尚书,协办大臣肃顺为外务部侍郎,理藩院予以裁撤,所有吏员调入外务部听用;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改礼部为学部,军机大臣文祥兼任学部尚书;再分兵部为陆军部、海军部,领侍卫内大臣景寿为陆军部尚书,忠翼侯石达开、恪靖侯左宗棠为左右侍郎;醇郡王奕譞为海军部尚书,李鸿章、沈葆桢分任左右侍郎,责成海军部筹备北洋、南洋水师起建事宜,钦此!”

最近在看《走向共和》,感觉慈禧太后的权谋之术是真的厉害,她要不死,清朝的丧钟肯定敲不响!我没看懂的反而是庆亲王,到了儿都没弄明白他究竟是哪头的!力保袁世凯就不说了,毕竟是皇家的人(还是铁帽子亲王),为什么拼了命的去挖清朝的墙脚,他是对祖宗有多大的怨恨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部院革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