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秦相国夫人 > 第7章 零零七

大秦相国夫人 第7章 零零七

作者:红姜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7 22:05:23 来源:文学城

007

赵维桢不可思议地看着面前的嬴政。

她第一个反应:婴儿肥小嬴政,怕不是祖龙重生的吧?

这念头让赵维桢一个激灵。她小心翼翼地打量男孩半天,轻声问:“政公子为何这么说?”

小嬴政狠狠拧起眉头。

三岁孩子的五官还没长开,做出这种夸张表情也不觉奇怪。嬴政嘀咕:“没人杀你,但有人杀我。”

赵维桢这才长舒口气。

他刚被追杀,又遭遇欺凌,会这么想很正常。

这个简单直白的逻辑,怎么听也不像是大人,或者大人装出来的。

不过年仅三岁就能想到这一层,足以可见,小嬴政他……非常聪明。

一时间,赵维桢的脑回路从《千古一帝重生扫六国》变到了《天才宝贝:笨蛋妈咪带球跑》。

“可是我的夫君带着异人公子回国,是希望他能当上秦国太子安国君的继承人。”赵维桢直截了当:“那政公子便是继承人的继承人。和我那便宜夫君比,还是照顾你更重要。”

再聪明的三岁孩子,也未必会理解这些。

嬴政愣了愣,而后陷入沉思,一双小眉毛恨不得拧成一团,凤眼之内思绪不住闪烁。

明明还是个小豆丁,脸上婴儿肥粉嫩嫩肉嘟嘟,却学着大人的模样摆出老气横秋的表情,就差脑袋顶上和漫画一样不住冒烟了。

赵维桢看得心花怒放。

她又捏了一下小嬴政的脸蛋:“不说了,政公子自己好好想,你阿母还等着咱们呢!”

说完她从案前起身,牵着小嬴政来到正屋。

刚刚正襟坐下的赵姬见到赵维桢,立刻就站了起来,满脸期盼。

赵维桢:“……”

她被小嬴政可爱到的好心情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实话说,赵姬会这么做,赵维桢也不意外。

她一妇人,被丈夫抛弃,还带着一名三岁孩子,自然是满心恐慌无助。如今赵维桢在,于赵姬来说,无非是激流中的救命稻草。

想狠狠抓住,也是理所当然。

只是想想未来赵姬做的事情……

上愁。

赵维桢在心底幽幽叹了口气。

“妫夫人。”

她牵着小嬴政,耐下心来开口:“我晓得你被异人公子丢在赵国,孤儿寡母险些遇难,心有忐忑和恐惧。但我实话与你说,一时半会我不会走的。”

“这——”

“我不仅不会走,战事一结束,我就立刻给吕不韦写了信,要他送钱财物资过来,我好养家经营,以及照料政公子。我若是想走,干嘛找他要钱?”

赵姬心事被拆穿,面色略显尴尬。

但她还是挂着笑容:“夫人多虑了,我只是为了政儿而来。政儿是异人公子的儿子,也是秦国血脉,他,他理应归秦,接受教育才是呀。”

赵维桢挑眉。这就是还不太相信的意思。

她刚想再开口,魏兴进来了。

“夫人。”魏兴一脸困惑:“平原君……他来了。”

“什么?”

平原君来做什么?

听到这话,赵姬吓了一跳,立刻慌乱起来。

“平原君来了?!”她的声线控制不住抬高:“那我,我是不是,先带政儿躲上一躲?”

还躲什么?赵维桢内心吐槽,说得好像你带着小嬴政大大咧咧往吕府跑,平原君能不知道一样。

“跑是来不及了。”赵维桢说:“还显得心虚,你就在这儿吧。”

说完,赵维桢往前一跨,遮住小嬴政。

待到平原君进门时,她把小嬴政挡在身后,低头行礼。

果不其然,一见赵姬和嬴政,平原君立刻紧蹙眉心,明知故问:“异人的妻儿怎会在吕府上?”

“回君上。”

赵维桢语气谦卑:“串门子。”

平原君:“……”

她坦坦荡荡,反倒是把出言发难的平原君噎了个不轻。

不止如此,赵维桢还做出小心谨慎的惧怕模样,悄悄掀起眼皮,讨好似的问道:“君上,君上也是来串门子的么?”

平原君:“…………”

怎么和赵梁家的女儿说话,他就这么来气呢?

哪怕小妇人神情拘谨、姿态仓皇,全然是一副孤苦无依的可怜相,但她一开口,那话就在平原君的气头上反复蹦跶。

可说她哪里说错了话吧,其实也没有,搞得平原君就是憋着火,也没法发出来。

“吕不韦派车马送了东西给你。”平原君忍着火气道:“我把东西送过来。”

“啊??”

听到这话,赵维桢一时间都没装下去。

她直接抬头,一双眼睛瞪得溜圆:“吕不韦……呃……我夫君送东西,为何是君上来送?”

平原君更气了!

他一挥手,下人离去。

不多时,十几号人、数个箱子,络绎不绝地抬进吕府的院落里。

别说赵姬,连赵维桢都看得目瞪口呆。

吕不韦能耐倒是不小,叫平原君来送东西?!

她写信要钱,本以为吕不韦给点现钱,给点物资,足够周转就得了。却没料到她完全低估了自己这便宜老公的豪气——

“十箱皮毛,十箱布匹,五箱珠宝,五坛子盐,还有一千黄金。”平原君冷嘲热讽道:“为了把这些东西送到你手中,吕不韦还往我府上又送了千两黄金,也一并给你,我可要不起。”

赵维桢……赵维桢已经顾不得说话了。

“怎么,不如孟隗夫人再给夫君写封信,让他送点物资过来,把赵国一并买下来?”平原君又说。

赵维桢猛然回神。

原来如此!

这些东西当中,最贵的不是皮毛珠宝,而是盐。

秦国不产盐,产盐的是魏国,这批物资黄金是吕不韦收到信后,从魏国调过来的。

想到这儿,平原君就憋屈不已。

吕不韦这小人,怕偷运物资引赵人忌惮,干脆光明正大地把魏国的货物运到他府上,坦坦荡荡送上千两黄金说,怕夫人一人在邯郸孤苦伶仃,送些吃用给她。希望平原君作为夫人长辈,能把这些货物转交给赵维桢。

他的人恨不得敲锣打鼓进门,平原君还能说什么?

全邯郸的人都知道平原君和赵梁竹马一双,于情于理,他都是赵维桢的长辈。

平原君前脚把吕不韦踢出去,后脚估计就有人说她苛责友人之女。再说邯郸之战打完了,赵王气也消了,他也没必要对待赵维桢咄咄逼人,倒显得他一个长辈小家子气。

一名长辈,照拂与丈夫孤苦分居的小辈,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所以平原君不得不忍着气送东西。

越想越气。

他也不顾赵姬在场,直接骂道:“赵梁这哪儿是生了个女儿,这是给我生了个祖宗吧!”

赵维桢想也不想:“妾哪儿有那个福气。”

平原君:“你!”

赵维桢强忍住笑意:“快,魏兴,挑一箱上好的皮毛和布匹,还有把那五坛子盐都搬平原君府上去——君上可不能不要,吕不韦的东西你不要,赵梁女儿的东西你可不能不要。”

这性质就不一样。

赵维桢身为他友人之女,送东西孝敬平原君理所应当。听到她这么说,平原君的脸色才好看了一点。

她又说了几句好话,把气得鼻子歪嘴歪的平原君哄到差不多了,又恭恭敬敬送他出门。

待平原君的人一走,大门一关,赵维桢恨不得高兴的原地蹦高。

没想到她那便宜老公不仅大方,还挺聪明!

赵维桢一见货物,就明白了大概:他想送平原君的根本不是千金,而是那五坛子盐。

在这个时代,盐可比黄金重要。吕不韦更是向平原君展示了一件事:他能采盐。

就问你池盐生意,平原君做不做吧?

“你看,我没说谎。”赵维桢对赵姬说:“这不东西送来了么?够我一人用十年的。我回头叫下人送你娘家一些,记得给政公子多做几件漂亮衣裳。”

赵姬她……她根本说不出话来了。

魏兴见她这幅模样,暗自撇嘴:这就惊呆啦?果然是没见识。

赵维桢倒是无所谓。

她再次牵起嬴政的手:“走,政公子自己挑挑,喜欢什么,就拿什么。”

满院子的货物箱子,看得赵维桢一时间合不拢嘴。

下人清点着货物,魏兴凑过来:“夫人,你看主人还是把你放在心上的,对吧?”

那确实。

这么多东西,还直接把池盐摆出来,足以可见吕不韦不是敷衍她。

就凭这个,平原君也得供着吕夫人赵维桢,让她在邯郸有了立足的底气。

她牵着小嬴政绕着恨不得堆成山的物资一圈,又道:“魏兴,你觉得以后专门安排个人,给我和吕不韦送信可行么?”

魏兴精神一震。

来往书信,确实不便。主人和夫人两国分居,这意思就是之后要频繁通信的意思。

魏兴懂了:夫人对主人果然还是有感情的吧!

平时嘴上说的难听,那都是夫妻情趣,其实夫人不肯承认,心底肯定还是向着主人的!

“这容易。”魏兴信誓旦旦:“我这就安排人手,配匹好马,今后专为夫人送信。”

就算不行也得行!魏兴心想。

赵维桢可不知道魏兴心中作何感想,她只是见吕不韦这么大方,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吕不韦不会次次这么大方。

他是个商人,对利益要害的了解深入骨髓。今日送这么多东西,不见得次次会送。倘若赵维桢只索求、不回报,搞不好就是一锤子买卖。

这么想着,她看向院子里正好奇查看货物的小嬴政。

之前生死关头,赵维桢害怕改变历史走向会让嬴政有危险,但现在情况又不一样。

现在,小嬴政没有生命危险了,赵维桢便开始考虑其他方面。

赵姬和嬴政,在秦国人,在吕不韦眼里没那么重要。想要他们重视身在赵国的自己和嬴政,就得另想法子,不得不做一些改变历史走向的事情。

吕不韦娶赵维桢本意是为了掩人耳目,婚后一日就连夜跑路,算是间接“逼”死了原身,就凭这点赵维桢也不可能轻易地原谅他。

但赵维桢可以和他做生意。

给吕不韦什么“货物”,能让他,乃至秦国不把他们当弃子,重视起来呢?

别的穿越者都搞什么造玻璃、造火药,赵维桢一个文科生是不太可能带领大秦跑步进入工业时代了。

但在先秦,也用不到这么夸张。

有一件事赵维桢可以做,并且能够让秦军的战斗能力一跃千里——

她可以把后世的马具草图画给吕不韦。

先秦时代步兵为主,原因在于这个年代的骑兵并不如未来那么好使。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马镫和马鞍,在马背上并不能坐稳,只能起到突袭、射击作用。但凡冲锋速度快,很容易为敌人带下马去,所以挥刀、射箭,必须勒停马匹,原地战斗。

并且,先秦时代也没有马蹄铁。

马蹄仅一层角质层起到与地面摩擦缓冲作用,因而战马在战争中消耗极快。各个骑兵恨不得要把战马当宝马保养呵护,免得一个不甚就脚底受伤。

这就完全失去了战马在战斗时的作用。

马镫、马鞍与马蹄铁三样事物的出现,可谓彻底改变了古代战争。

有了马镫与马鞍,骑兵可以解放双手,彻底与战马融为一体,冲锋陷阵时不用勒停马匹,骑兵才有重装上阵的可能,使得欧洲中世纪的重骑兵得以横扫平原;有马蹄铁,战马的四脚得到保护,也增加了与地面的摩擦,铁木真的铁骑才占据了大半欧亚大陆。

想到这儿,她便有了底气。

在战国末期,铁器已经逐步开始取代青铜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记载:“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

秦惠文王时期,策略由“东出”改“南下”,司马错征伐巴、蜀,为的就是这远离中原的大后方的盐铁、人力与粮食仓库。

赵维桢记得,在三峡地区周边,挖掘出东周文物中不乏铁器,既有兵器,也有农具,可见在战国末年,以铁矿制造马蹄铁绰绰有余。

而且她记性很好,赵维桢清晰记得博物馆展出的元明代古物的样式。

就这放到先秦来,不得给让秦国上下都对吕不韦刮目相看么?

她越想越开心:万一秦国重视起来,就能让小嬴政早日归秦了呢!

“吕不韦确有诚意。”

赵维桢笑眯眯地说:“以后就不喊他龟孙了。”

魏兴大喜:“夫人啊,这确实不太合适,好歹也是——”

赵维桢:“升一辈,龟儿子吧。”

魏兴:“……”

因为一直有姑娘提及铁产量的问题,所以这里加了一段。放心,就马蹄铁的消耗巴蜀两地的丰富资源还是供的起的。

参考论文:《三峡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铁器研究》。

.

评论区反复提及那还是在这里说一句,先秦时期的家国概念和当代概念完全不同。那个时候的诸子百家游列各国,到其他国家为臣基本上和现代跳槽一样稀松平常。所以商鞅拿着《法经》到秦国去变法,所以公孙衍可以为秦国斩母国八万人头,儒家的孔孟荀也是到处办学讲课、向各国君主推销自己的学说,按照当下的概念来讲,那孔子所有诸侯国的学生都收,教出去的学生也是到各国工作,不更叛国了吗?没这回事,这会儿周天子还没死呢,战国各国本质上都是周天子的臣民,属于内斗。小赵把马具图纸给秦国不算叛国,给匈奴才是真的叛国。

至于说拿出图纸万一流传到匈奴那边会有威胁就更不靠谱了,客观生产力因素在这里摆着呢……给秦国是因为秦国能做出来,给其他国家,他们有那个国力和生产力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零零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