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433章 这东西怎么吃

这段时间,大同府的军户每日几乎都处于兴奋当中。

因为大同的军户要根据人口分田地了!

虽然说是租给军户,田地归朝廷所有,但军户可以种植作物,第一年免税,以后采取三十税一的政策。

如果遇到打仗,家里有参与打仗的男士,可以免一人份的租税!

战功显着者,除了奖励,还可免除一年的家庭田地田税。

总兵府还张贴布告,说为了维护民众田地财产安全,如今必须就先五.大军堡,以抵御那些蒙人的袭击。

对于大同府的军民来说,那些蒙人就是野蛮人,整天跟神经病一样,不好好种田,到了冬天没了东西,就骑马过来抢,妥妥的野蛮人。

不过这次修建五堡不采取强制措施,能积极参与五堡修建的,分田地的时候有有限挑选肥田的权利,且可免除田税两年。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秦邵生活的前世不算什么,毕竟在那个世界里,种地是最不赚钱的事情。

很多人进城打工也不愿意种田,因为辛辛苦苦一年的种地收入还没有几个月打工赚的多,很多农人丢弃土地,进城打工。

但在这里不一样,田地就是军户和农人吃饭的唯一保障,在这个时代,除非你是高官有俸禄之类的,没有田地那就是饿死的命运。

就是高官,因为大明的俸禄有限,很多也是靠买大量的田地或者买些房产、铺面赚钱,毕竟这个年代能赚钱的门路并不是很多。

“你们听说了吗?那郭鉴和刘忠他们都报名去修军堡了!听说他们先得知消息,第一个报名的!”

一群人中,有人故意压低声音说道。

虽然看着神神秘秘,说话也故意压低声音,可他说出的话,周围人都能听到。

“他们怎么得知消息的?我们可是刚看到布告,大家都还犹豫呢!”

有人提出疑问。

“那还用说,他们两人毕竟当过小队长,自然也是有门路的,这里面定然是有好处的,对了,不是说可以先挑肥田吗?他们当然先报名了!”

“那还用说?你们不知道吧!这次建军堡,朝廷又拨款十几万两银子,还有先前抓了那么贪官得到的银子,现在大同府根本不缺钱,听说这次还从外地要运过来很多木材,到时候修建军堡根本不是难事,听说干得好还有奖励,这种好事谁不抢!还有,听说咱们的军需库还要购买很多枪械,都是些好家伙,不像先前那种,听说还要进不少弗朗吉大炮……”

“哎!你们怎么都走了?”

“你傻啊!都抢着去报名呢!你还傻不拉几的在这等,去得晚了,就没有名额了!”

“哎!你们等等我!等等我!”

……

大同府修建军堡由原先人人不愿意参与,觉得是送命差事,如今倒是成了香饽饽差事。

另外,还有一件稀奇事也引起了大同民众极大的兴趣。

那就是他们新任的韩巡抚接待了上京来的一队马车队,很多人原本以为是进城做生意的商队。

后来想想,如果是做生意的商队,也犯不着他们巡抚大人亲自接待呀!

再厉害的商人,也不会让巡抚大人屈尊。

第二日,巡抚大人竟然带着那些人亲自到了各个军卫,召集军卫的首领给各家各户分了不少青青带叶子的禾苗一样的东西。

他们没见过那些东西,听他们说叫红薯或者番薯吧!反正是什么薯,他们也说不清楚。

有专门的人员教他们在地里种植那些禾苗,并且交给他们具体的养护方法。

听说那些禾苗很是珍贵,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禾苗,根本讲解官员的方法,将地平整好,施肥后,陇起高高的田畦,然后挖坑,将禾苗栽种到里面,然后各个坑中浇水。

大同这里水资源珍贵,不像南方水多,这样种植方法还真省事不少。

……

十一月,甘省发生回乱。

朝廷派辽东参将李贤率领一众前往甘肃平乱。

经过大同的时候,队伍疲乏,李贤带人进城宿营,补给东西,看到大同一派忙碌祥和的景象,很是感慨!

他们在辽东已经听说了大同这边的情况,知道朝廷给这边不少补给,很是羡慕。

林桐听说过李贤,知道这人功夫很不错,战.场也是相当勇勐,很是欣赏,直接亲自接待。

“林总兵,这东西是什么,我还没吃过,甘甜还挡饱,真是不错!”

大同的红薯丰收了!

是的,如今大同军民都称呼这东西为红薯,因为那些禾苗结出来的果实皮是红色的,他们自然而然称呼这东西为红薯。

因为先前红薯种植的时间有些晚,一直到如今十一月霜降早已经过了,大同的红薯才开始收。

因为是第一年种植,种植的面积比较少,因为苗种太少,每家也就分了很少的一部分。

朝廷如此重视,且有人监督,还关系着自己分的那些地能否长久种,军户自然是精心种植和养护的。

等收的时候,看着从地里挖出的一都噜一都噜的红皮圆滚滚,还有长条型的红薯,一个个都惊异不已。

还真别说,这东西结果还真不少!

“这东西能吃吗?”

有人发出疑问。

“怎么不能吃?这东西好吃着呢!跟你们说,你们大同这边的军民真是烧了高香了!托皇上的福气,大同这里能种红薯,你们是不知道,京城现在还没大面积种植,能吃得上红薯的都是富贵人家,普通百姓人家可没福气吃!”

负责监管种植红薯的技术官刚好巡逻到这里大声说道。

“梁监官,这东西这么珍贵呀!那怎么吃呢?”

有胆大的问道。

“嗯,吃的方法多了!”

梁监官骄傲地捋捋胡须,架子摆得十足。

也不是他傲娇,作为北方的农官,能负责这红薯的种植,那可不是一般人。

他早就看遍了各种农书,拥有丰富的种植技术,才被选拔的。

这年头交通不便,梁监官作为北方人虽然听说过南方有地方种植这种东西,早些时候有人送到宫中给宫中的贵人食用,但普通人还是很少见的!

这红薯等到北方,说到底还是当今新皇的功劳。

听说新皇所在的安陆州那边就大量种植这种东西,新皇和皇后很喜欢吃,也就引进到了北方。

当然这也只是听说,皇上到底爱吃与否,梁监官可不敢肯定。

不过新皇的到来,京郊开始种植红薯,如今更是引进到大同这里,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梁监官因为先跟着朝廷农官学习红薯的种子技术,接触了红薯种植要点的册子,听人说那些东西都是新皇写的。

梁监官一直痴迷农学,知道这些技术都是新皇总结的,对新皇的崇拜更是更上一楼,完全成为了新皇的小迷弟!

“梁监官,你倒是快说说怎么吃呀!不会这东西有毒吧?”

有急性子忍不住催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