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 第三章 朝堂之争,东林落败

然而东林党上下与魏忠贤之间的不断摩擦,正是说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宦官与厂卫,所谓权倾朝野,只不过借皇权之势,东林之道貌岸然,却暗藏为祸之心。

真正的底层百姓谁会在乎掌权者胯下之内是否安然无恙?

身体残缺问题事小,能否活下去关乎事大。

第三日。

暗地里私会共同问候魏忠贤往前十八代的东林党们今日也终究是消停了下来,原本跋扈到不可一世的东厂番子一夜之间消散殆尽。

这种感觉就好似一切都是一场空梦,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想要探究一切问题的根源,那就只有找一个人去问个明白。

那就是崇祯。

而崇祯帝刚刚即位,朝堂之上把握核心的还是阉党居多。

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崇祯即位初,黄立极官拜阁老,作为内阁辅臣却依旧与魏忠贤瓜葛不清,原本厂卫摸底调查时。

黄立极原本还想仰仗与魏忠贤之联系避开调查,却撞上亲自前来摸底的魏忠贤。

据传两人只是相视一眼,黄立极就如同见了鬼一般。

直呼厂臣,不敢再多阻拦东厂番子。

好在黄立极为官也是异常圆滑,且阉党之内其实贪腐并不似东林那般明目张胆,而其中阉党文官情况还算尚可,而宫内宦官无后的情况下,银子也大多邮回老家,留作晚年依仗。

黄立极都被调查之后,其实很多东林党也已经意识到了不对,但更多人还是侥幸一般认为可能只是阉党内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说只是装装样子。

却没成想,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京师。

换主之后,却再无前朝天启那般好相处。

在这期间,朱由检还抽到了一本《晚明史》,原本想要闭关阅读的他,却越看越心惊。

要知道据史料记载,若是无误,那就连那所谓的木匠皇帝在位时期,大明之内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民生尚可维系。

为何到了崇祯帝时,尚未坐稳就四处揭竿而起。

问题还是在东林党,落水案和红丸案还历历在目,这个从万历时期开始崛起的东林党,早已是黑暗异常。

党争恐怕将会逐渐演变为冲突。

朱由检对此深感焦躁,老百姓是什么样的人?明末时期的老百姓本就是最善良的人了。

但凡能有口饭吃,有一点太平日子过,能有片地能温饱,就不会生起造反的念头。

可这东林,满嘴圣人,却让他们活不下去。

朝会。

数日不见崇祯帝,东林党早已焦躁难耐,早早的就一反常态守在宫城门外,等待觐见。

明朝的朝会制度一般来说除了极度恶劣的天气以外,大多数时候都是露天举行,朝会的广场之上已有官员相对窃窃私语。

其中谈论的内容,十之有九都与近些天来东厂的异变脱不了干系。

“卢大人,不知为何这几日来京师人心惶惶,就连往日那些准时会被陛下批阅的折子,近来也都了无音讯。”

一位翰林院官员的话,引来了身旁另一人的附和。

“这位同僚所言极是,不知陛下是何意为何还不除掉这魏忠贤。”

“魏阉一日不除,则这朝堂之上一日无那朗朗乾坤。”

...

天刚微亮,朱由检就早早起身洗漱。

穿越而来第一次的早朝对于朱由检来说还是显得很是新奇,坐在龙辇之上稍显睡意朦胧。

但思维却异常活跃,得益于数日以来对明朝历史的细致学习,朱由检早已明白了此刻大明文官体系架构下的状态。

皇权不下乡不是一句空话,就算是经过万历和天启两朝,皇帝这个位子不只是高风险,更多的还是憋屈。

不怪崇祯在最后时刻数次下罪己诏却无所用处。

而是没了锦衣卫和东厂,所谓的皇帝,所谓的皇权,只不过是在这紫禁城之中。

为了破局,就得让这些原本藏在角落里的君臣关系摆在明面上发生冲突,这种冲突还得借一双手来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避免影响太大。

所以留住魏忠贤,保住东厂和锦衣卫。

在此刻就显得无比重要。

朝堂之上的朱由检显得很是肃穆,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阉党的数量。

还好附身早,不然当这些部院大臣和大学士们都成了东林党的人,恐怕制约会更加猛烈。

但此刻东林掌控朝堂的苗头早已显露无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由检已经远远的看到好几道目光中暗藏着杀意,那种恨能被自己所捕捉到,足以见得有多么夸张。

下层的翰林院中充斥着所谓的东林党,所谓的清流。

但今天在位的所有人恐怕都不会想到,只是短短数日,眼前的这位皇帝从根子上就已然换了人。

不过,为了搬开东林党崛起要面对的最大障碍——阉党。

这党锢之乱象,还是得进行下去,所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大戏就要上演。

“臣东宫张舒右有本启奏!”

远处的高呼不久后就换来了张舒右迈步走入朝堂,刚一进入,就感受到了数道目光。

“陛下!臣张舒右今日要冒死弹劾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臣列举魏忠贤十大罪!请求陛下能够为民除害,还请诛杀此祸,还大明朗朗乾坤。”

就在阉党面色涨红,准备待张舒右说完后奋起反驳时,有更多的几个东林党所谓清流言官跳出来附和张舒右。

原本还愁如何给这些大臣们拉个清单,拷打出点家财的朱由检做梦也没想到,这东林党早已按捺不住。

天赐良机。

今日一过,拉清单的日子还会远吗?

不过还装的样子还是得有,只见朱由检说道:“尔等大臣可知弹劾不应在朝堂之上,不应在大殿之外喧哗,而是应当先禀告通政司,由内阁告知朕。”

魏忠贤此时将身子倒伏的很低,说来悲凉,这位权倾朝野被东林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阉党之首,也早已不知何时成为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叟,鬓角斑白。

“启禀陛下,通政司早已与内阁,与阉党沆瀣一气,臣恐其蒙蔽圣听,故而才出此下策。”

朱由检微微一笑,随后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想必你们是错怪魏卿了,好了,来人把他们的折子都收起来,回头我好好看看,再议此事。”

毕竟今天的主要项目是搞钱,而不是在这里和这些家伙做无谓的拉扯。

闻言,堂上几位东林党人却慌了神..这..怎可?

要是没个结果,恐怕再过几日,自己脑袋都还不知道是不是归属自己,怎敢拖延。

故而跪地意图死谏。

“臣死谏!”

“臣亦然!”

朱由检面色凝重,但说话的语气却那样淡定。

“来人!送这些沽名钓誉之辈上路!成全他们,让外面的言官们好好看看,什么叫楷模!若是朝堂之辈都是如此,早些罢官或撞死金銮,朕也送其一场风光大葬。”

任谁都看出来,皇爷此时是动了真怒。

说着说着,到后来已是大喝出声。

皇宫之内,迅速窜进来几位厂卫,虽在宫中不得带刀,却也是凶猛异常。

随即便按下几人,金銮殿之上,撞死在那柱子之上,临死都未摘下的乌纱帽上溅起一阵鲜血。

一时间满堂无言。

见此。

朱由检不禁恼怒,东林党爱惜羽毛至极。

他清楚的知道这几人只不过是言官所属中被利用的靶子罢了,于东林党看来就算死了,也都谈不上价值。

寒窗数十载,一朝考取功名天下知,却落得这般下场,朱由检于心不忍但也无可奈何。

毕竟这样的斗争中,这样的牺牲,毫无意义但又会不止于此。

皇权不可冒犯在东林党人看来,早已是空话。

只有被他们所控制的,只有听他们话的才是好皇帝。

可后世的历史清清楚楚的写着,一味遵守这些伪君子的所谓道义的下场是什么。

朱由检于是意味深长的看了远处的大臣们一眼,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扭头便走。

王承恩连忙跟上,皇爷摆摆衣袖气愤而走,让王承恩感到畏惧,但在更多人看来似乎一切理所当然。

但最终,也意味着这场朝会至此不欢而散。

阉党,依旧是大明朝堂之上,无法撼动的一股力量。

让很多回到住所的阉党官员,直呼皇恩浩荡。

更觉得跟着魏忠贤还是一件好事,起码在这样明目张胆的党争之中,还能深得帝心,引得东林党败兴而归。

可为极为鼓舞人心。

这也是朱由检乐意让阉党上下官员所感受到的,毕竟只要魏忠贤一日不死,那么阉党总体来说就还是可控的。

只要魏忠贤还是愿意忠诚于朱由检。

那么整个阉党就还是听话好使的,眼下朱由检清楚,自己就是要借助一切自己还能够借助的力量去掰倒东林党。

让这场党锢之争,早早的画上句号。

而至于原本伏在高堂地板之上的魏忠贤,待朱由检走出之后,却是轻轻抚了抚衣袖,在东林党人怒火中烧的眼光的目送下。

缓缓离去。

走时还不忘与朝堂之上的几位阉党成员在高谈阔论之中,讥笑东林党人几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