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 > 第7章 朱标的私生子

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 第7章 朱标的私生子

作者:满城金甲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0 20:25:53 来源:转码展示1

周德兴把酒楼强卖给朱大福后,当即便回了家。

刚回家,便把周骥招呼到跟前,一脸地怀疑,道:“你说那朱大福是不是长得像一个人?”

周骥与朱大福见面的时候,想的都是如何把朱大福挤兑走,也没往深处想。

周德兴出言,周骥这才仔细回想了一下。

“像故去的太子殿下?”

周骥答案出口,把自个儿也吓了一跳。

若像太子殿下,那岂不是?

周德兴满脸的苦大仇深,回想了良久,道:“那朱大福年纪应与二太孙差不多大,太子洁身自好,绝无可能在宫外留下私生子。

洪武十年的时候,常氏曾与太子妃同时怀孕,常氏倒是早产曾诞下过一个死婴。”

周骥大惊。

若那朱大福真是那死婴的话,那二太孙岂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周德兴也顾不上多想了,当即吩咐道:“你现在马上进宫,把这消息告诉太子妃。”

表面上,周骥与朱允炆交好,实则则帮着周德兴和吕氏传递消息。

***

东宫,上午的课业已结束,吕氏与朱允炆围坐正吃着午饭。

朱允炆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抓着书,偶尔才往嘴中塞着饭。

吕氏为朱允炆夹着菜,满满都是欣慰和自豪。

风水轮流转。

常氏出身高贵,现在东宫做主的不还是她?将来这天下做主的也不是他儿子。

“允炆,多吃些,别太累了。”吕氏满是慈爱。

朱允炆头都没抬,道:“娘,黄先生说,三日内必须得把季氏篇背熟,这已是第四日了,儿子再巩固一下,下午黄先生要检查。”

说着,朱允炆抬头满是得意,道:“上午,朱允熥被黄先生抽查,只背出了开头的两句便背不下去了,被黄先生罚抄了三遍,现在恐还在抄。”

黄先生就是那个提出削藩的黄子澄。

朱允炆若真背像朱大福那般背的滚瓜烂熟,现在怕没必要在吃饭的时候还在复习。

朱允炆开口,吕氏也是微微一笑,道:“朱允熥是嫡出,我儿现在也是正统嫡出,而且,我儿还比他年长呢,他畏畏缩缩又学业不精,只要我儿稍微用些心,他就不会是我儿对手。”

说着,周骥走进。

瞧见周骥过来,也不等他行礼,吕氏当即招呼道:“周骥来了?还没吃饭吧,快,来坐。”

她家母族力量不强,若想她儿位置安稳,必须得去拉拢勋戚。

周骥落座,吕氏夹起一块红烧肉放于其碗中,热情招呼着。

周骥也没心情吃饭,道了谢后,当即道:“娘娘可还记得洪武十年常氏早产曾诞下了一个死婴?”

听到此,吕氏眼神微眯,抓着手帕的手有攥紧了拳头。

“有个叫朱大福的,与二太孙年纪相仿,爹怀疑...”

听到此,吕氏当即起身。

因起身太猛,还带倒了桌上的碗。

周骥又道:“臣还在朱大福的酒馆见到了陛下,陛下怕早就与朱大福认识了,说不准已知晓了朱大福身份。”

这还了得。

吕氏慌慌张张,在房间走了几圈,终于缓过神来。

“他即便真是当年夭折的那死婴,但他长于民间,学识德行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允炆啊,你常去你皇爷爷那里走走,多去讨你皇爷爷欢心,你的位置便谁都抢不走。”

对皇位,朱允炆也一直都是势在必得。

毕竟,在朱雄英死了后,他就是朱标的嫡长子了。

朱标是太子,那他将来便将是铁定的皇帝。

无论是教他的那些先生,还是他娘,自他懂事起就是这样告诉他的。

“儿子知道了,儿子晚上就过去。”

吕氏已等不到晚上了,吩咐道:“你现在就过去,你皇爷爷爱吃大饼,你带大饼过去,顺便把你刚背会的季氏篇背给你皇爷爷听。”

朱允炆一直都让她引以自豪。

只要她从旁指点着,没人能抢走属于他们的东西的。

***

拿了小厨房烙好的大饼,朱允炆去了东暖阁。

朱元璋一如既往埋头批阅着奏章。

见到朱允炆进来,朱元璋招呼着,道:“允炆来了?等等咱,等咱看完这几个。”

一炷香后,朱元璋合上了最后一个。

瞧着朱元璋有了空闲,朱允炆这才起身把大饼递上,道:“孙儿想着皇爷爷忙着政务定没吃午饭,便吩咐厨房做了几张大饼带来了。”

小时候,太饿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天天吃上大饼。

投效郭子兴麾下后,因被挤兑几天吃不上饭,他媳妇怀揣大饼偷偷送与他吃。

对大饼,他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因而,即便后来当了皇帝,大饼仍是他的挚爱。

朱元璋接了朱允炆递来的大饼,大口咀嚼,吃的很香。

“皇爷爷,孙儿这几日背诵了论语的季氏篇,想背给皇爷爷听。”

听到季氏篇,朱元璋来了兴致。

朱大福那孩子背的就是季氏篇,他只听了个热闹,也不知到底背诵的到底对不对。

现在,倒正好可略微估摸一下。

说着,朱元璋把最后一口大饼塞进嘴中,招呼道:“来,把论语给咱找出来。”

论语拿出,朱元璋找到季氏篇,背诵开始。

“季氏将伐颛臾...”

朱允炆对朱元璋这个皇爷爷其实是有些害怕的。

当面对朱元璋时,是很难把脑袋里的东西调度出来的。

这就与一些学生私下背书背的滚瓜烂熟,一遇到老师抽查,大脑立马变得一片空白一样。

背了两句,便出现了失误。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朱元璋提醒。

朱允炆已背到了下一句,听闻朱元璋提点的这句,立马补上。

补上后,更紧张了。

后面才背过的一句,竟背错了好几个字。

朱元璋接连提醒。

但,朱元璋越是提醒,朱允炆越紧张,越紧张,失误的也越多。

背到一半,朱元璋把书合上,道:“再熟悉熟悉再说吧。”

朱允炆背诵,朱元璋也回想着朱大福的背诵。

至少在朱元璋的回想中,朱大福是不曾有过失误的。

允炆这孩子书读的一直不错,背这季氏篇都接连失误,大福那孩子竟能一字不差的背出。

真了不起啊!

看来,大福虽长于乡野,但天资却真的不凡,将来定是能堪大用的。

朱允炆没能背出,但瞧着朱元璋脸上的柔和,也松了口气。

只要他皇爷爷别生他的气就行,下次他一定能背好的。

“皇爷爷,孙儿紧张,下次定不会失误了。”

对朱允炆,朱元璋勉强算是满意,也不会因此就如何。

“时候差不多了,回去上课吧。”

...

从东暖阁出来,朱允炆便回了东宫。

刚回东宫,下午的授课便开始了。

当着黄子澄的面,朱允炆再次背诵了一遍季氏篇。

这次很是流畅,没有任何的卡顿。

朱允炆背出,黄子澄一如既往的大肆褒奖。

褒奖朱允炆的时候,还不忘贬低朱允熥。

朱允熥低着头,一言不发。

自从大哥走后,没人会专心听他说心里话了。

朱允熥不说话,黄子澄便贬损的更厉害。

仿佛他不畏权贵,是为人师表中的典范。

反正朱允熥也不会与别人去说。

况且,即便说了,也没人会去信朱允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