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 第12章 大太子,我想你了!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第12章 大太子,我想你了!

作者:江北少年郎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3-26 22:09:16 来源:转码展示1

围观的群众们,听到蓝玉的话,立刻都带着崇敬的眼神看向了蓝玉。

明代的时候信息不发达,普通百姓没有官员们能看的邸报,自然也没有办法得知天下的消息。

很多时候大部分的百姓,除了去集市上会听到一些趣闻外,只能通过城门上贴的通告,以及街边的说书人口中了解这个世界。

当时的说书人,大多都是夸大其词,喜欢说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所以在民间说书人口中,蓝玉便是既有勇谋大略,身手如同项羽再世的神人。

而大家都是平民,何曾见过身为凉国公的蓝玉,便都敬畏的守在一旁,心里带着崇拜看着蓝玉等人。

朱标得知门外的人是蓝玉,便凑到了院门的门缝处向外看去。

发现果然是蓝玉站在门外,只不过此时的蓝玉,与自己上次见面时,差别很大。

原本坚毅的面容上挂满了疲惫,眼里也是布满了血红色的血丝,显得精神状态极差。

而魁梧的身躯,此时竟然也已经茕茕孑立,显然是自己逃离皇宫后,对其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朱标看着旧时的亲信,为了自己变成这般模样,心里也是无比动容,随即开口对门外的蓝玉说道:

“原来门外是凉国公蓝玉大将军!

我大明朝谁人不识!

我虽是草民,但也时常听到凉国公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美誉,不光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

前不久还在城门的通告中得知,凉国公要去征讨朵甘了?

可有此事?”

蓝玉听到这朱标在院门内说话,且夸赞自己,心里十分开心,便笑道:

“没错,此时我身上便有军令,待我和女婿儿子们,喝完了你这坛美酒,便要赶赴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前去征讨外敌!”

朱标听到蓝玉的话,心里十分欣慰,朵甘附近常年受百夷所残害,屡次派人前去镇守,都多生是非,老爷子此时派蓝玉前去,显然是报了必胜的决心,必须要将百夷拿下。

想到百夷被俘虏,拿下了朵甘附近的地区,朱标心中便十分开心,当即开口说道:

“既然凉国公心怀天下,为我大明朝征战朵甘,这酒,就当是我为凉国公壮行了,不要钱了!”

朱标说完话便将金锭扔了出去,就当是自己为蓝玉送行。

围观的平民们,听到这院中老板的话,心中的家国情怀,瞬间便被钩起,忍不住的鼓起掌来。

蓝玉伸手接住金锭,见到所有人都在鼓掌,心里很是感激院子里的老板对自己的肯定,毕竟自己的任务便是保家卫国。

自己虽然性格张狂,肆意骄横,但心还是向着大明的,对大明也是极有情感。

蓝玉在众人鼓掌中,微笑着捧起酒坛,喝了一大口酒。

酒的味道清香,带着淡淡的粮食味道,辛辣质感直冲喉咙而去,酒刚一下肚,蓝玉便觉得有些微醺。

这酒让蓝玉喝出了一丝知己的感觉,这感觉很奇妙,仿佛是在梦中一般,脑海中满是自己和皇太子,日夜一同共事的过往。

情到深处,蓝玉缓缓的流出几滴泪水,让站在一旁的蓝闹儿和蓝太平都有些奇怪。

一旁围观的群众也停下了鼓掌的手,心里很是不解,刚刚还谈笑风生的凉国公,此时为何如此伤痛?

朱椿站在一旁,看到蓝玉流出泪来,自己也有些热泪盈眶,因为自己知道岳父是为了大哥而哭。

“大太子,我想你啊!”

蓝玉不顾众人的目光,低声大吼道。

而朱标站在院门内,见到这番场景,也是眼泪婆裟,甚至手那么一刻想打开院门,告诉懒于自己没有死,还活的好好的。

但朱标知道,这是不行的,自己只要一出去,就会被蓝玉带回皇宫,老爷子绝对不会杀了自己,但是回去以后要遭的罪,说不定要比死还难受。

更不用提帮自己的老四和戴原礼了,一个要被软禁,另一个说不定要被灭了九族!

想到了这些后果,朱标便忍住了跑出去的冲动,开口对着门外的蓝玉说道:

“凉国公莫要流泪,若是皇太子在天有灵,看到你为他如此伤心,想必心中也不会好受,不如把这种悲痛转化为力量吧。

用来多杀敌人,让皇太子在天上看着你的英明神勇。”

蓝玉听到朱标的话心中平复了许多,随即叹了口气,又将金锭扔回了院子中,淡淡笑道:

“老板你这酒,酿的极好,在我这里值这些金子,你就手下吧,剩下的就记在我的账上,带我征讨朵甘之后,在来你这里饮酒!”

蓝玉说完话,便带着二个儿子和朱椿离开,只留下了围观的群众们,带着憧憬的目光,目送凉国公离去。

朱标看着手中蓝玉给自己的金锭,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这金锭上写有胡惟庸的金锭,显然说明了蓝玉和当年胡惟庸这件事有染,最低也是拿了好处的。

洪武八年,大明因开采能力有限,金银铜铁都相当短缺,所以老爷子便设钞法,发行大明宝钞,用以来支撑明朝的货币系统。

而胡惟庸当时就是中书省的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消息灵通,自然知道民间对于大明宝钞的抵触。

但身为中书省的左丞相的胡惟庸,并没有把大明宝钞被民众抵触的事告诉朱元璋。

而是私自用金银来制成金锭,银锭,制成以后,便分发给各个亲信与党羽,用以拉拢人心,导致大明宝钞疯狂贬值。

从最初的一贯宝钞等于一千文铜钱或一两银子,四贯宝钞等于一两黄金,贬值成为一贯宝钞只能值十文铜钱,贬值了一百倍。

胡惟庸此番作为,使得明代的官吏的俸禄贬值,而他自己却中饱私囊,赚的盆满钵满。

就这样过了五年,五年来朱元璋整日都忙于朝政,并不知情民间的货币已经不在流通,但还是继续印制大明宝钞。

到了洪武十三年时,朱老爷子在宫里呆的烦闷,便要出宫感受下民间的氛围,诸位大臣执拗不过,便由朱标陪同朱元璋一同游历民间。

二人找了间民宿居住,朱元璋很是满意,和朱标大谈自己当年风餐露宿,四处乞讨的日子。

谁知第二天一早,朱元璋来到所住的民宿结账时,却发现民宿的店家只收现金现银,拒不收取大明宝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