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开局召唤天山童姥 > 第一百零二章 南明最大的军阀

从此以后,王语嫣就不得不硬着头皮,抛头露面挡在前面,跟百官接洽,迎来送往,拒收各种包裹。

她出身世家,礼数上自然没得挑,智慧也是有的,又能仗着朱慈亮的大名狐假虎威,对待群臣更不怯场,言谈举止也是进退有度,俨然一副母仪天下的威仪。

高宏图起初还有些担心,怕朱慈亮走后会后院起火,谁知来了几次,这位王姑娘却应付得妥妥当当,自然好感大起。

暗想,将来殿下若是立她为后,似乎也不错?

匆匆见礼,便问了出来:

“殿下,王姑娘怎么了?”

朱慈亮笑道:

“本宫让卢九德带她去皇城转转,顺便学学礼仪,这就不乐意了,使了些小性子,别管她……高阁老有事?”

果然,真打算册立皇后了!

高宏图心中笃定,这才想起正事,躬身道:

“殿下,宁南候左良玉来了!”

这么快?

朱慈亮点点头,道:

“让他进来吧!”

左良玉是个将才,发迹于辽东,从崇祯三年起,先后参与过洪桥、大堑山、遵化、松山、杏山等战,因功升为副总兵。

自崇祯五年开始,左良玉被调回中原,镇压匪患,互有胜负。

他向来骄横自恣,不服管束。

性格不讨喜,便屡屡被罢免,又屡屡“戴罪立功”,终于从都督佥事不断擢升,被拜为平贼将军、太子少保。

崇祯十七年三月,北京岌岌可危。

崇祯下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镇守武昌。

结果,左良玉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交了上去。

计划书自然屁用没有……

此后江北四镇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消息传来,部属请求率兵东下牟取政权,左良玉痛哭失声,发誓不允,又命副将马士秀架起大炮截断长江航线。

一场兵祸,免于江南。

福王继位后,也怕他反,于是晋升左良玉为侯,荫封他一个儿子为锦衣卫正千户,又加封他为太子太傅。

这是安抚,其实又暗戳戳的派黄得功守在滁州。

堵住左良玉东来的去路!

这段时间,左良玉收复了湖北西部的荆州、德安、承天,麾下聚拢了八十万兵马,堪称南明、乃至整个天下最大的军阀!

真实历史上,左良玉曾不满弘光政权,最终提兵勤王。

莫名其妙,半路上就死了。

他一死……

儿子掉头就率部剃发纳降!

面对多铎一万八旗军,麾下八十万兵马一箭不发,集体投降,在当时可谓震惊天下,友邦人士,莫名惊诧!

八十万人都要投降?

南明的心气,一下子就没了……

对于左良玉,无论清朝、民国都是抡圆了骂他,说他——

勇于虐民,怯于大战,拥兵自立,养寇自重,目无朝庭,心无百姓,杀良冒功,遗臭万年!

简直,优秀。

但他无论面对后金,还是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分明打赢了很多仗,虽然“骄横自恣”,但个人操守非常好,既不酗酒,也不好色,麾下都是乌合之众,仍然坚持亲自操练。

跟其他藩镇相比,已经很好了好么?

当然,他临死前反了。

这个黑点是抹不开的,但他一开始不反,甚至把炮口对准打算造反的部下,为什么后来又反了?

朝廷,没点逼数?

朱慈亮不太相信史书,尤其是见过黄得功之后,这种感觉愈发明晰了,这些所谓的“骄兵悍将”,好像还能用!

不一时,高宏图搀着左良玉进殿。

搀着……

朱慈亮都惊呆了。

史可法说,左良玉今年才四十五,比黄得功还年轻,那位可还能吃能喝能打,这位竟连路都走不动了?

怪不得,一年后就死了!

左良玉没有抬头,一进门槛,就挣脱开来,恭恭敬敬上前三步,朝朱慈亮的方向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高声道:

“臣左良玉,叩见监国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宁南侯免礼!”

朱慈亮连忙快步走上前来,亲手将他扶起来,却见他鬓角汗透,面色苍白,确实病的不轻。

好么……

江北四镇没病装病,真有病的,反而带病来了?

朱慈亮心里一暖,便扶着他走到殿中,一把摁进椅子里,见他面色不安,挣扎着要站起来,便故意瞪眼道:

“坐着说话,不许多礼!”

站起身,朝高宏图招招手,又说:

“高阁老,你也坐……别的事儿先放一放,本宫先去找个神医来,给宁南侯瞧瞧要紧,怎么病成这样了……”

撂下这话,便大步出门而去。

一个真老头,一个病的像老头,俩人你看我,我看你,终究还是高宏图先开口,轻咳一声,道:

“咳,殿下就是如此……仁慈亲和……”

左良玉往后仰了仰,大咧咧的说:

“确实有些妇人之仁,不过见识却比那位强多了,左某一路东来,长驱而入,并无一兵一卒阻拦,一问才知,原来黄得功也被调往泗州了。左某麾下八十万雄兵,吓得福王寝食难安,才让黄得功来给左某添堵,怎么,太子不怕?”

即便病得快死了,这张臭嘴也是毫无遮拦,什么“妇人之仁”,人太子殿下是替你着急好不好?

高宏图听得直皱眉头,暗自腹诽道:

“怪不得历任长官无论孙承宗、曹文诏、洪承畴还是卢象升、杨嗣昌都对这厮没什么好印象,就这张破嘴,老子也受不了!”

瞪了他一眼,正色道:

“昆山(左良玉,字昆山),你手握雄兵八十万,退一步,为大明擎天巨柱,进一步,则遗臭万年……太子殿下宽仁待你,有圣君之姿,绝非软弱无能之辈,你可想好了!”

“高阁老,左某这不是来了……”

左良玉说了一句,忽然一阵咳嗽,好不容易止住,不悦道:

“一个十五岁的娃娃,就有圣君之姿了?堂堂皇太子,既然南归还朝,却又不登基,福王还坐在金銮殿上呢……不瞒你说,左某这回来,一定劝他登基……”

“劝”他登基,还是“逼”他登基?

高宏图勃然大怒,厉声道:

“左良玉,你要做曹孟德,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