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 > 第14章 我魏忠贤,要掀翻天,要做百官公敌!

乾清宫内,朱祁镇翻阅着严嵩递上来的奏折,简直触目惊心。

“启奏陛下,正统八年,我大明国库共收入白银六百万两,黄金三十万两,绸缎二百万匹,粮食八百余万石。”

“赈济西北旱灾,修筑黄河水提,修缮慈宁宫,大同府军饷,这四项支出占了大头,共计白银三百五十余万两,除此之外,宫里的支出,天下官员的俸禄等,各项开支,折合白银五百余万两。”

“现在,国库里的钱财,折算下来,不到一百八十万两白银了。”

“而此次赈灾大同府各郡县,经过户部核算下来,需要三百万两白银左右,其中有一百万两,是用于抚恤阵亡将士的家眷。”

严嵩老态龙钟,不知是年岁大了,还是心有担忧,所以精神看上去似乎不太好,不紧不慢的禀报着。

“内阁所支出的钱财,都是该用的钱。”

朱祁镇一阵头大。

无论是赈灾,修堤,还是军饷,修缮慈宁宫,这些开支,显然都是无法节省的。

他知道宫里的情况,太后支持后宫,一向节俭,而大明朝的官员,俸禄其实并不高。

比如说于谦,堂堂兵部尚书,一品大员,年俸也不过才二百八十两。

可以说,各项开支,的确无法减少。

朱祁镇眉头越发紧皱起来。

皇帝!

是天下最富有的人,富有四海,天下的钱财,莫不是皇帝的。

然而,却也是最穷的人。

没办法,天下无论发生点什么,只要朝廷要做事,都得国库出钱,而且是出大钱!

“你们平时不是总说,朕的大明,朕的天下,不是一派欣欣向荣之象吗,现在怎么会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朱祁镇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陛下,依奴婢看来,当今的天下,还是富有的,只不过大多数的钱财,没收上国库,却是落入了世家大族的腰包。”

这时,已被朱祁镇提拔为近侍太监的魏忠贤,忽然弓着腰提醒。

“此话怎讲?”

朱祁镇知道魏忠贤有才能,也知道他渴望权力,并且为了获得权力而时刻准备着,必然胸有良策。

朱祁镇是一位大气的皇帝,不管你是不是太监之身,只要能对朕的江山社稷有用,能给朕扩大国库收入,朕便赋予你无上的权力,绝不吝啬。

“回禀陛下,这还要从我大明帝国的税收制度说起。”

魏忠贤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抽着自己的嘴巴,姿态比曹正淳还要卑微。

“奴婢妄加议论朝政,还请陛下责罚。”

“这个小太监,是我在皇上面前争宠的大敌啊,如此下去,掌印太监之位,迟早会落入他的手中。”

盯着抽自己巴掌的魏忠贤,曹正淳非但没有幸灾乐祸,反而暗道不妙,他想起了自己刚刚入宫的时候,就是这么爬上来的。

而眼前的这个小太监,居然比他那时做得更好!

“但说无妨。”

朱祁镇喝了一口,淡淡开口。

“启奏陛下,在我大明王朝,是户税制度。”

魏忠贤擦着脸上并不存在的冷汗,继续说道:“所谓户税制度,就是按户收税,这种制度在刚刚开国时,为了取得世家大门阀的支持,的确对稳定天下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近百年下来,户税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

“比如说,一户普通的农民,三五口人,家中的田土不过二三亩,是按一户收税。”

“而一个世家大族,家中上千口人,拥有良田万亩,却也是按一户收税,与一户贫农上交的基本上是一样的。”

“几十年下来,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雇农,没有良田,不纳税,靠在世家大族那里租种土地为生,每租一亩土地,向东家交租两石,自己可以也可以留下一半,而普通的农民若是种自家的土地,要向朝廷交租三石。”

“所以,以致于贫农为了生活下去,都将自家的土地卖给了世家大族,或从事其他的行业,或成为世家大族的雇农。”

“比如说,山东的孔氏家族,自诩为孔子圣人的后代,至今传承了将近两千年,家族兴盛,就有良田二十万余亩,雇农三万人,而每年却治交税五石。”

“再比如范阳卢氏,自东汉以来,也传承了一千多年,代代有人为官,家中良田三十万亩,却也是按户交税,不过五石而已。”

“这样的世家大族,在我大明王朝,数不胜数,可想而知,我大明土地上产出的粮食钱财,都落在谁的荷包里了。”

“除此之外,当年跟随成祖爷发动靖难之役的功臣,都得到了封赏,获得了爵位。”

“这几万个爵位,世代传承,永不纳税。”

“总而言之,天下的土地,钱财,税赋,掌握在少数人的的手里,而这些人由于是按户纳税,或者不纳税,以致于国库的收入,少了很多很多。”

魏忠贤娓娓道来。

他也知道,他的这一番话,将满朝文武得罪了个遍,因为满朝文武,有几人不是世家大族?

而受益者只有皇帝一人。

魏忠贤,的的确确只为皇帝一人谋,当然,也是在为他自己谋,他无权无势,没有依靠,只能将自己的利益,绑在皇帝的利益上。

“只要能得到陛下的赏识,即便与满朝文武为敌,那又如何。”

魏忠贤的心中在咆哮。

他相信,只要皇帝获益了,必然会赐予他梦寐以求的权力。

“陛下身边真是藏龙卧虎啊,这小太监,有才啊,一番话将朝廷税收制度的弊端,竟然说得通透彻底。”

曹正淳心中暗自惊诧,而后暗暗告诫自己:“以后,我曹正淳得更加努力的为陛下排忧解难才是,不然地位不保啊。”

“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番话传出去,这小太监必然会成为百官公敌,活不久了。”

严嵩既惊讶魏忠贤的才能,又暗道可惜。

他即便是身为内阁首辅,老谋深算,但面对朝堂上的攻击,有些时候也深感捉襟见肘。

朱祁镇越听越是惊心动魄,越听越是怒不可遏。

“这些蛀虫,拿着朕发的俸禄,搜刮这百姓的血汗,还要让朕背负骂名,让天下百姓将所有的苦难皆归罪与朕,大骂朕是无道昏君。”

“朕的天下,朕的大明帝国,都让这群蛀虫给毁了!”

朱祁镇杀心顿起。

这些人中,贪官也必然不少,他们不但鱼肉百姓,而且让国库税收少了大半,实在是罪不可赦,全都该死!

他身为大明皇帝,绝不允许有人败坏他的将士社稷。

“改革,必须要改革,刻不容缓!”

这时,朱祁镇突然想到了一员改革大将。

内阁阁老张居正!

这位赫赫有名的清流党,眼中揉不得半点沙子,在历史上,就是因为改革税收制度而名流千古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