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最狠总兵 > 第7章 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大明最狠总兵 第7章 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作者:轻风千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17 10:54:03 来源:转码展示1

只听姜镶道:“你的家产有多少,我便要多少!”

一股恐惧感在王大宇心中油然而生,他勉强打气精神,“理直气壮”道:“姜总兵,王某可从未得罪过您!不知大人为何要为难我?”

姜镶厉声道:“你是没得罪过我姜某,但你得罪了整个大明。你们八大晋商,勾结满清发国难财,罪大恶极,八个汉奸我都要铲除。黄云发是第一个,证据确凿,昨日便被我当场处决,家产全部充公。你勾结建奴赚的不义之财,我全部都要了。”

此时的王大宇,心中由恐惧转为绝望。

姜镶说话声音不小,正堂附近的护院们都听到了,无不惊骇,他们根本没有跟军人为敌的勇气。

随着“呛”的一声响起,拔出佩剑的姜镶,一剑刺出。

王大宇慌忙躲闪。

“总兵饶命了!”

他便躲闪边哀求着。

总管同样在屋内,惊慌失措,哀呼道:“姜总兵啊!有事好商量啊!”

姜镶不为所动,继续挥剑攻击,王大宇一个商人,岂是职业军人对手,没花多少功夫,佩剑刺入了他的心窝,结束了王大宇罪恶的一生。

还真的杀人了!那总管被惊吓得腿软,躲在一角落,浑身索索发抖。

姜镶提紧握还在滴血的佩剑,看着护院外那些惊慌中的护院们,大声道:“杀!”

随着一声令下,那两百士卒向护院们展开了致命性的攻击。

庄院内惨叫声一片,绝望中的护院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四散逃命,士兵们在庄院内追杀做。

没费多久功夫,近三百护院很快被铲除。

王大宇的家眷和下人们惊恐万分,姜镶不滥杀无辜,将他们分开关押。

那些家眷不能释放,以后由朝廷发落。

等收拾了张家口和朔州的汉奸,会将无辜的丫鬟仆人释放。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抄家和搜集证据。

姜镶向惊恐万分的总管道:“只要你主动招供,可饶你不死!”

这个总管可不像黄云发的总管那么嘴硬,碰上心狠手辣的军人,不敢有丝毫抗拒,当即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招供了。

他是从六年前开始担任总管,这几年时间里,王大宇跟建奴的合作他都有参与其中。

姜镶命人写好供词,让总管签字画押,再把总管关起来。

至于真实账本和跟建奴交易记录,花了一些时间也找到了。

到了下午,抄家所得统计出来了,共有白银一百三十七万两,黄金四万三千两,珠宝首饰折价约莫五十万两银子。

虽然家产比黄云发少一些,亦非常可观了。

王家的仓库很大,所存放的粮食不比黄云发少。

王家的骡马、马车亦不少,姜镶命人把库房中部分金银搬上马车,装载了二十余辆车后,带上一半士兵,运送着回城。

大同南门,这里开设了粥棚,有士兵维持秩序,引导饥民们排队。

粥棚上方挂着一块横幅,横幅上写着“姜总兵施粥”五个字。

今日上午,饥民们中每人都喝到了一碗粥,午后又喝了一碗,现在排队领取第三碗。

喝过两碗粥的饥民们,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他们喝着热乎乎的粥,心里都感激姜总兵。

“姜总兵来了!”

只见在南边,那是士兵和马车队伍,为首一人骑着马,相貌堂堂。

待车队走近,饥民们迎了上来。

“多谢姜总兵!”

“幸亏有姜总兵给粥吃,要不然全家饿死了!”

“姜总兵是好人啊!”

“姜总兵比那恶棍知府好多了!”

…………

饥民纷纷诉说着,脸上挂着感激之情。

士兵们把饥民隔开,不让其过于靠近总兵。

姜镶走到粥棚里,这里有临时埋锅煮的粥,粥的稀稠度合适,锅下面还有少量炭火烧着,确保锅里的粥始终是热气腾腾。

这里负责施粥的是郭子涛,他对姜镶道:“卑职按总兵要求来做,灾民们有粥吃,个个都有了精神,都感激总兵之恩。”

姜镶点点头,亲自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天寒地冻,一碗热粥下肚,舒舒服服。

随即,他带着队伍入城。

饥民们重新排队领粥。

进入总兵府不久,留守这里的把总报告,李智雀那边很顺利,找到了梁嘉宾的罪证,李千总正带着银两回来的路上。

一刻钟后,张发可带着少量兵马返回总兵府,黄云发那边由一名把总带兵驻守。

不久后,李智雀也回来了,带着二十辆马车回来。

晚饭做好了,匆匆吃饱饭后,三人来到书房,关上房门密议着。

李智雀道:“梁嘉宾这厮比黄云发差得多,财产只有他的五六成。”

即使只有黄云发的五六成,抄家的价值也有一百七十万两。

再加上黄云发、王大宇,查抄三家累计所得七百万两。

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崇祯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张克发道:“三家七百万两,再加上其他五家,应该会超过两千万两。”

李智雀道:“范永斗名气大得很,不知他的家产有多少?”

在明末,晋商的知名度仅次于江南商人,作为八大晋商之首的范永斗,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商界中无人不知道他的大名。

姜镶道:“范永斗这个大汉奸,由我亲自解决,到时候就知道了。”

对于范永斗的身家财产数额,三人都有很大的好奇心。

姜镶觉得,范永斗的家产或许有上千万两。

张发可道:“大哥,我们得了如此巨大钱财,该向朝廷上报多少?”

李智雀道:“反正不能上报太多,具体数额只有我们三人知晓,皇帝陛下无从查证。”

姜镶说道:“我们只需上报三成,便可对陛下有交待了!张家口和朔州那边,暂时还不知晓这边发生的事,我们动作要快,要不然等其他五家知晓情况,就来不及了。”

要是被范永斗等人知道大同的黄、王、梁三家被抄家,肯定会销毁罪证、转移财产、逃跑,姜镶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他决定,明天一早,由他亲自带骑兵赶往张家口,由李智雀骑兵赶往朔州。

朔州位于大同西南边,相距二百余里,那边属于大同镇的防区,大同官兵可来去自如。

张家口属于宣府镇防区,位于大同东北边,相距三百余里。

一旦姜镶率军赶到宣府镇辖区,势必会被宣府总兵王承允知晓。

范永斗有极大可能跟王承允勾结,前去查抄范永斗,有可能会被王承允阻挠,姜镶既惦记范永斗那不计其数的家产,亦憎恨这种无耻汉奸,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无论有谁敢阻拦,都动摇不了姜镶的决心。

目前,大同镇有战马一千六百余匹。

姜镶决定,由他和李智雀带五百私兵骑马先赶往目的地,各由一名千总带一千五百步卒作为后续支援。

姜镶赶往张家口,不是一两天就能回来,大同的钱粮保管交给张发可。

“贤弟,我不在时,大同这边事务就交给你了!”

张发可道:“大哥,你放心去张家口,我一定把事情办好。”

就算书房房门被关上,三人说话的声音都不大,提房隔墙有耳。

随后,姜镶传达命令,召集把总以上的军官前来。

军令传达下去,军官们迅速赶来。

领取到军饷的军官们,对军令高度服从。

总兵府正堂,姜镶坐在正中最上方,武将们坐在左右两旁。

姜镶明确告之,明天他和李智雀分别要带兵赶往张家口和朔州。

至于到那边有什么事,暂时需要保密,他没有明确说出。

兆辉问道:“不知姜总兵赶往张家口有何要事?总兵刚就任,大同这边需要您镇守!”

姜镶道:“这事需保密,暂时不便透露。我不在时,由卢邦南负责防务和招募新兵,由张发可掌管总兵府和钱粮。”

卢邦南和张发可齐齐起身领命。

如果按照原本卫所制度,大同镇下辖十四卫、三个所,要是卫所军户、士兵都齐备,人数有八万余人。

在九边重镇中,大同镇、宣府镇、蓟州镇这三个重镇军户数量最多。

但是,明末卫所制度已名存实亡,绝大多数军田都已被军官侵占,军户逃亡得七七八八。

包括大同镇在内的九边重镇,基本上都实行募兵制,大同镇上报朝廷的兵员员额有三万人。

实际情况是,在上任大同总兵王朴期间,实际兵员只有两万,剩余一万被吃空饷了。

目前大同兵、私兵加起来,姜镶只有六千五百人,计划先把兵员扩充到两万,

姜镶计划着,大同镇兵员先招募到两万,训练成军后再扩充到三万。

现在有钱有粮食了,姜镶也希望一下子扩充到三万,但是,这不能一蹴而就。

打造火器队伍,需要全新的训练方式,就算是原本的六千五百官兵都要重新操练,何况是刚招募的新兵蛋子。

要在三四个月短时间内操练出合格队伍,两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姜镶目光移向兆辉,说道:“兆千总。”

兆辉霍地站起,向姜镶抱拳道:“末将在!”

他已归服于姜镶,很乐于姜镶向他安排任务。

姜镶道:“你率一千五百步卒跟我同时出发前往张家口,我亲率骑兵先一步赶路,你率步卒全速赶路。”

“是!”

兆辉接令后坐下。

姜镶再向名叫戴中天的千总传令,带一千五百士卒火速赶往朔州,听候李智雀的指挥。

姜镶又再宣布,将张发可和李智雀的军职,由千总晋升为参将。

部将晋升可以由总兵提出,上报朝廷,需要兵部批准后才能生效。

姜镶是自己花钱养兵,人事任命无论兵部有没有批准,只要他做出的决定,都会产生效力。

接下来,再商议招募士兵事宜,姜镶明确招兵的标准,基本的考核,让卢邦南严格执行。

至于士兵训练,等姜镶回来后再开展。

李智雀带五百士兵查抄王登库、靳良玉、田生兰三家,姜镶带五百兵查抄范永斗、翟堂,兵力显得有些不足。

做这事有一定挑战性,就算兵力不足也得完成,绝对不能让汉奸逃跑、不能让他们转移财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