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明之开局就进陵寝 > 第11章 “弱小无助”的朱允炆

“平身!燕王在北平为我大明镇守北方,劳苦功高,朕也是时常感念燕王的辛苦,这次回南京,燕王可要好好休息下,不要让天下人说朕薄待宗亲”

朱允炆似笑非笑,看起来很和蔼,体现出了对叔叔的充分关心。xinghuozuowen

他听懂了皇帝潜意识,朱棣面无表情的说道:

“陛下严重了,为国家效力理所应当,何况我是太祖长子,本就应当为陛下分忧。”

他有所感觉,大侄子在登上皇位后有了一丝变化,没有以前轻浮,变的稳重了些,从放他入京到刚才的威胁都能看到出一二。

最起码现在不怕他了,都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了!!

朱棣微微叹了口气,人已经到了南京,现在只能看兄弟们了,这次对皇帝侄子的把控和估计不到位啊!

不过还好保险起见,临来时准备了些后手!

“嗯,对了,燕王,朝廷给太祖议的谥号你听说了嘛?”朱允炆好像也学会了这一招,说话之前先反问一句!

“不知。”朱棣也有些好奇,道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允炆笑意盈盈,这谥号已经顶好了,大行皇帝一生杀伐不断,有段时间官员早朝前都要准备好棺材,摸不好早上走出去,晚上就给抬回来,不过在他的压力下,现在倒是没有哪个大臣敢不开眼的出些恶谥。

朱棣也是很开心,朱家的子孙都是被太祖皇帝泽被着的,太祖顶的高,多谁都有好处,不过……这大侄子不会以为态度放软,他就会乖乖听话吧?他来就是要挑毛病,找错处的

朱棣灵机一动,缓缓跪地说道:

“开天两字太祖实至名归!不过陛下,臣听说太祖皇帝仅仅停灵不到7天就下葬了?不知陛下为何要草草下葬?为何要阻拦我等太祖子孙奔丧?”

这话一出大殿内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料到这燕王这么豪横,居然敢当众质疑新君。

“大胆,燕王。”

“如此丧行病狂……”

“燕王,你胆大包天,还不快快向陛下请罪!”

周围一圈大臣脸色都不好看,燕王如此行径新君颜面何存,朝廷颜面何存。

方孝孺、黄子澄等皇帝铁杆心腹也是站出来大声怒喝,试图把朱棣给打压下去,他们是在担心皇帝一怒之下把燕王打下大狱了。

那可就遭了,正中他下怀了。

嗅觉灵敏的臣子都反应过来,朱棣这是以身饲虎啊!求得一条生路。

燕王也不愧是燕王,脑子一转就相出条脱身之路,朱允炆挠有兴致的看着下面表演的众臣们,别说,如果是原来那个朱允炆还真有可能上当,到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

感觉原来的朱允炆和朱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一个无敌战神,一个青铜白铁。

朱允炆不急着收拾,打算再看看情况再说!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朝堂中有多少朱棣的势力了。

朱允炆好好端详了一会,殿上,朱棣还没说什么一直跪着,大臣们却是迅速分做两团对吵了起来。

朱允炆心思转了又转,无奈的发现自己想多了,是完全分辨不出来谁是自己人啊!

好像是陷入了千层底的境地了。心中不禁暗恨,都怪想的太多了。

为朱棣开脱的很多,但是不一定就是护着他,也有可能是不想自己一怒之下让事情不可挽回,想着赶紧把事情压下去。

而骂着朱棣的更有可能是想朱允炆走向错误的一步,当然也有例外真是自己,人蠢看不透。

不管哪个角度去想都是一团乱麻,朱允炆揉了揉眉心,知道是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还是那句话,这些位列朝堂的哪一个不是人尖儿!想用自己可怜的经验来分辨立场根本就不可能。

朱允炆心想既然这样那就不分了,反正这些官员到时候见势不妙都会是墙头草,只要和朱棣的斗争中能赢就行。

朱允炆抬眼看着殿内的这场闹剧,朱棣还是安安静静的跪着,周围的大臣们却因为意见不合差点打起来。

是时候该结束了,朱允炆示意了下旁边的掌事太监。

“肃静!肃静!”

“各自回到自己位置上去!”眼见皇帝发话了,殿内值班的监察御史也开始履行职责,回复秩序。

朱允炆马上阴沉着脸喝道:“监察御史何在,今天是你值班你就眼睁睁的看着群臣不顾礼仪这样?下去,罚俸三个月……”

“还有你们,一个个都是朝廷命官,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燕王都还没发话呢!”

群臣一个个的羞愧的低下了头,皇帝的话还是要配合着。

燕王还是一脸平静,不过心中却暗叹了口气,看朱允炆的语气他就知道激怒皇帝的计划是没希望了。

大侄子着实变了很多啊!以往的套路都不管用了,朱棣本以为以他的性格登上皇位后会更加的自大和骄横,这一趟来南京确实是来错了。

实际上朱棣的这一趟不能说错了,历史上朱允炆的一举一动确实是符合他所想,这一趟南京走的是有惊无险。

历史朱棣还没到南京就被朱允炆下旨斥退,导致建文一开始就失却大义。

后来朱允炆也确实是越发骄横,没有任何计划之下也没有后续安置措施就连削五位籓王,逼死湘王朱柏,一连串的昏招导致朱棣带兵靖难和玩闹一样轻而易举。

最后被活生生的逼出南京假死逃生,朱允炆想到这些,深吸了口气,能不能一举改变命运就看接下来的操作了。

“燕王,你说朕给太祖草草下葬,阻挠太祖亲子奔丧,不知燕王有没有看过发往各地的太祖遗诏。”

朱允炆一脸愁苦的继续说道:“朕也很想让你们这些镇守边疆的籓王借着这个机会一起聚一聚,朕也知道你们长年累月的在边塞实在是辛苦。但是……

太祖有遗诏命令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朕也是不得不从,不敢违抗大行皇帝的旨意。”

朱允炆说的言辞恳切,他说的确实是实话,这份诏书就是他自己口述的,还能忘记?

他附身明太祖的时候还看不惯朱允炆(实际上他当时就是在嫉妒他年轻力壮)本来还不想发这句话的,想不到到了最后却是帮了自己的大忙。

“我继位以来,常为自己德望不足无以服众而烦恼,太祖旨意是一刻而不敢忘,本意只是想三年期限一过就赶紧接各位叔叔一起回来团聚,不想燕王叔叔却误会我至此。”

朱棣不能等他继续说了,再说下去他自己都感觉自己是个罪人了,到时间更何况别人。

朱棣抓住漏洞厉声喝问,道:“那太祖下葬一事呢?太祖身为开国高皇帝却无一殉葬之人,金银玉器都没备好却草草下葬,陛下身为子孙,难道不感到愧疚吗?”

周围大臣此刻都不做声了,殿内静的悄无声息。

朱允炆深深的看了朱棣一眼,皇宫内的太祖遗诏原件还保留着,发往各地的只是部分内容的抄录本,也难怪燕王会不管不顾的继续发问,试图找到些漏洞,他也意识到了威险了。

朱允炆嘴角扯了扯,可惜啊!晚了,渔网已经备下,哪容你这条大鱼挣脱!

朱允炆知道明天朱棣要来,昨天一整晚都没睡好觉,躺下又坐起躺下又坐起,周而复始,身边的一本战国策都快被翻烂了。

终于啊!被他找到一个春秋战国时期郑庄公逼杀弟弟的故事。

有些细节不符合,但是底层逻辑是一样的,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看,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

不失为大智慧。

眼下这场戏却要继续下去,朱允炆掩面而泣,道:“至于你所说草草下葬大行皇帝一事,宫内都有大行皇帝遗诏原本,等等朕可以为叔叔你找来。

大行皇帝临去前,深感百姓多难,要走前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些小民生活艰难,由此想到原先定下的殉葬嫔妃,家里都是地道的农民,越发的不忍心,于是最后留下诏书,宣布废除殉葬。

并且第一个提到的就是他的葬礼必须是简葬,金银珠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留给百姓多多改变下生活,呜呼~哀太祖之忍心,我是万万不敢违背皇爷爷的遗愿,去残害生民的。”

朱允炆语气低沉,好像是身临其境一般,有些哽咽的说道:“皇爷爷最后一段路就是我陪着他走的,平常皇爷爷也是时常把我带在身边教诲,皇爷爷心心念念的还是这些小民啊!太祖实在当的起一声宅心仁厚啊!”

在场的大臣眼皮子一跳,说太祖爱民是真的,说太祖宅心仁厚!不知道躺在哪里的蓝玉,李善长还有胡唯庸就要不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