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 第二六九章 统统镇压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第二六九章 统统镇压

作者:煜煜吃鱼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05:48:07 来源:转码展示1

刘健要自己离开京城,回到老家洛阳,从此归隐山林的消息又一次轰动了整个京城,这种事情在官场上也不是没有过,无非就是上书“乞骸骨”不成,然而自己离去的佳话罢了。jiuzuowen

但人家那是没有任何过失,仅仅是因为真的年迈,对朝廷有心无力,或者是以退为进的一种手段罢了,皇帝之所以不理会也不是因为懒得理会,而是舍不得放人家走,是对大臣的一种重视和肯定。

而他刘健呢,那是因为皇帝舍不得放他走或者是他自愿主动提出要离开朝廷中枢辞职的吗?你那明明就是自己赌约输了,做了错事被逼无奈受到的处罚,你又有什么脸面上书“乞骸骨”,还要大言不惭的回到老家归隐山林呢?

朱厚照真的被这老头的脸皮给震惊了,输不起就是输不起,非要搞得全天下的人一起设计陷害你一样,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要对刘瑾喊打喊杀呢?

要是他刘瑾输了,你们又会给他刘瑾一个辩护的机会吗?会给他从中运做的时间吗?同样的事情放到不同的人身上,凭什么结果就不同了?莫非是你刘健的命比别人金贵一些不成?

朱厚照有些后悔了,要是早知道刘健的脸皮那么厚,还花那么多的银子去修筑城墙干什么?只要让刘健往那里一站,不就活脱脱是一面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城墙吗?那可能为朝廷节省不少开支呢。

刘健收拾行李的声势弄得很大,甚至还煞有介事的把京城里的宅子挂了出去,想要表明自己再也不愿意回到京城的决心。

与此同时,胡彪和大内义德带领的大明皇军整整二千多人已经完全全副武装地进驻了京城,而锦衣卫也是从天津卫调来了八成的人手,全部整装待发。

东厂的人倒是没有那么明晃晃地祭出屠刀,而是在张永的亲自带领和安排下,开始融入到了骚乱的人群之中,潜伏在里面。

这下子,东厂的优势立马就彰显出来了,因为编制特殊的缘故,东厂的大部分人都是临时工,也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东厂番子,这群人没事的时候就依旧是他们的老百姓,依旧是大明朝的民,而受到征召的时候,才会摇身一变披上虎皮,成为人人闻之变色,唯恐避之不及的东厂番子。

可以说,如今动乱的百姓之中,至少有八成的人就是潜伏其中的东厂番子,为的就是能在关键时候反戈一击,改变战局。

最重要的是,由御马监调派来的三千南子海净军,也全部到了京城,而原本的兵仗局掌印太监谷大用,已经被控制起来,兵仗局下辖的所有武器装备也全部被运进了豹房,将豹房亲卫到南子海净军上下的所有人全部武装了起来。

到了下午,刘健开始履行自己的诺言了,带着家仆赶着马车准备离开京城。

说来也怪,原本可以直接从西华门出去的刘健,偏偏要绕远路,经过一下城中校场,也就是当年倭人来犯双方比武时候的那块大空地,还美名其曰“留恋京师最后一景,自此扬鞭而走不再归”。

谁料到了城中校场的时候,百姓们好像早有预感他们的好首辅一定会从这里经过,纷纷不约而同地在此处等候了多时。

一看到马车就知道那是自己好首辅的车驾,不约而同的一拥而上,堵住了刘健的去路,哭着喊着不让刘公离开京城,希望刘公能够继续留下来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大明国力的蒸蒸日上作出贡献,为百姓们的美好明天作出努力。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了此处,前来送行的文武官员更是络绎不绝,这一切朱厚照都看在眼里,对于这些官员更是全部记在了小本本上。

此刻刘健和朱厚照双方都再赌,赌谁先沉不住气,要是朱厚照沉不住气,在刘健离开京城之前派人来劝阻了他,那就意味着刘健大获全胜了。

而要是朱厚照心大沉住了气,一直等刘健摇摇晃晃半天离开了京城都没有任何的表态,到时候刘健也不可能厚着脸皮不走了。

当然,我们的好首辅可没有那么傻乎乎的孤注一掷,人家早已经准备好了后手。

就在刘健被热情的百姓们留在京城堵住了去路不让其离开的时候,另一拨人马冲到了刘瑾的宅子面前,一个个义愤填膺,叫喊着让刘瑾这个祸国殃民的狗太监滚出来受死。

刘公公早就被朱厚照叫到了豹房里,待在自己身边形影不离,而刘瑾城外的那栋宅子里,也仅仅是一座空壳罢了,里头的所有物品和奴仆,早已经被朱厚照全部转移了。

可惜不是人人都有锦衣卫,好巧不巧昨天刘瑾回到家中居住的消息不小心被走漏了出去,自然也就引来了这群人的围攻。

这也就是刘健提出的所谓的“围魏救赵”之策,只要围住了刘瑾,再一次将矛盾和冲突闹大,刘健就还有机会,再不济也可以多拖延一会儿时间,争取更多的机会。

那边是百姓们哭哭啼啼舍不得让刘公走,另一边是群情汹涌叫喊着“狗太监”出来受死,两人的群众基础和是非对错,一眼看上去还真就那么回事。

真的要点火吗?”

这可是刘公公的宅子啊?就算是厂公来了也未必敢这么做啊?你确定?”

怕什么,这可是陛下的意思,刘公公也是同意了的,我们都是为了刘公公才放火烧他的宅子的,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是啊,我们都是为了刘公公,这种好事可不是年年都有的,别墨迹了,快点点火吧!”

几人犹豫了一阵子,一合计,拍了拍脑袋,干了!

就在这群百姓继续围在刘瑾宅子门口喊打喊杀做远程嘴炮攻击的时候,忽然从天而降的几把火把被扔了出去。

随后又是几桶油被泼了出去,很快整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就燃烧起了熊熊大火,发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炸之声,显得好不热闹。

这下子轮到百姓们懵了,这可是大太监刘瑾的宅子啊,自己只是来伸张正义,用嘴巴喊一喊的,可没想过要动什么真材实料啊。

如今不知道被哪个不懂事的兔崽子放了把火全部烧了,要是被追究起责任来,依着刘瑾瑕疵必报的性子,在场的人可是一个都跑不掉啊。

心里想着后果,这群冲动的百姓立刻就冷静了下来,一哄而散,跑的一个比一个还要快,但令人无奈的是,竟然还有不怕死的边跑边喊:“刘阁老万岁,一把火烧掉这天底下的不公!”

这万岁可不是像后世的欢呼庆祝一样随便喊的,这东西只能对皇帝用,别人用了就是大逆不道,就是意图谋反,少说也要掉脑袋,往重了说可是要抄家灭族的。

大家跑的越来越快了,过一会儿就没了人影。

那群放火的东厂番子一脸的心惊胆战和激动,毕竟这事情实在是太过刺激了,火烧刘瑾府邸,这样的事情和跑到豹房门票放鞭炮可没有多大的区别。

远远地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群番子纷纷在心底给自己点了个赞,如此大火,没个三天三夜估计是熄灭不了了。

很快,就有人去灭火了,只可惜去的不是五城兵马司的人,也不是顺天府的人,而是那群来自南子海的净军。

这群人纷纷拎着水桶冲了过去,拼命的扑救着刘瑾府邸的火势,明明知道即便没有人和什么值钱的东西,还是摆出了一副奋不顾身的模样,嘴里喊着要冲进去营救刘公公,据说还有几个小太监为此受了伤。

很快,刘瑾府邸被人恶意纵火的消息又是轰动了整个京城,不出意外的话,亲爱的刘公公将在这场大火之中失踪,甚至是昏迷不醒。

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前段日子一直对刘瑾喊打喊杀,千方百计要置刘瑾于死地,又和刘瑾举行生死之约,自己输了不认账的那位三朝首辅,内阁老臣刘健。

接下来,整个锦衣卫和大明皇军的人都动了,全部冲上了街头,开始抓获恶意行凶纵火的罪大恶极之徒。

那些还在游行示威的百姓立刻就做鸟兽散开,还有的人企图负隅顽抗,在锦衣卫的多次警告之下依旧想要以卵击石。

早就得了朱厚照授权的锦衣卫可不会如此仁慈,但凡是好言好语劝说过三次无果的,统统就地格杀勿论!

而国子监里头带头闹事的读书人,也全部被锦衣卫捉拿起来直接下了诏狱,革去了功名,开始依法处置。

那些前来给刘健送行的百官,也是被抓走了不少,还有人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刘健的权势想要与锦衣卫们理论一番,结果回答他的是直接出了鞘的绣春刀。

一击必杀,直击心脏,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拖泥带水。有人当了鸡,剩下的猴自然不敢再负隅顽抗了,一个个乖乖地就了范。

再血腥面前,所有的道理和利益都成了泡影,无数的人被捉拿归案,无数的百姓逃回了家中,留下了一切的始作俑者。

刚刚还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刘健显得很是尴尬,一下子就成了孤家寡人自己站在校场之中。

最为尴尬的是,无论是锦衣卫还是大明皇军,都没人理会他,更没人追究他的责任,就这样就给他了一地的寂静和荒芜。

用陛下的话来说,天下人对他的指责,他自己对自己的指责,才是对刘健这种人最好的处罚。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