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明寿宁侯 > 第3章 何不用细盐

大明寿宁侯 第3章 何不用细盐

作者:南山有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7 07:38:46 来源:转码展示1

只见毛宪清脸色突然变得十分难看,他眉头紧皱,嘴中念念有词,奋力思索许久,竟然是呆住了。xiashucom

张鹤龄心说,你不是才子吗,你不是嚣张吗,给你来个千古绝对来开开胃!

“烟锁池塘柳”是历史上公认的绝对,因其结构上五个字使用五行作为偏旁;意境上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池塘、绿柳环绕、烟雾笼罩,因此欲对出合乎五行并且意境相符的诗句实属不易。

该句最早见于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此时陈子升还未出生,成果已经被眼前这个穿越者窃取了,张鹤龄心中暗道,等陈子升出生之后,一定好好提携他一番,给他补偿一下。

张延龄见毛宪清半晌不说话,心中有了底气,说道:“大哥,这家伙若是想上十年八年,我们也要等他不成?”

张鹤龄摆了摆手,示意张延龄不要说话,只见毛宪清额头已经出现汗珠,他仍在奋力思索,许久之后,叹了一口气,双手抱拳,抬头说道:“学生才疏学浅,如此精妙的上联真是罕见,国舅爷……哦,不,应该叫寿宁伯,寿宁伯学识渊博,是真正有大才之人,学生佩服!”

此前毛宪清一直用国舅爷称呼他,便是有看不起的味道,意思是说你张家不过是出了个皇后而一飞冲天,你老子有本事生了个好女儿,你除了有个好爹,有个好姐,还有什么本事?

现在毛宪清称张鹤龄作寿宁伯,便是认可了张鹤龄的身份,人家真才实学跟你比拼,自诩才子却比不过一个养尊处优的富二代,还有什么好说的?

却不知,张鹤龄肚子里没多少墨水,直接一个千古绝对就将人唬住了。

张鹤龄说道:“毛兄言重了,你大可细细想上几日,我不急。”

毛宪清摇了摇头,说道:“作对讲究逢场即兴,若是下去慢慢琢磨,那还有什么意思,输了就是输了,学生信守承诺,今后拜入寿宁伯门墙,还请恩师不吝赐教。”

说着,毛宪清挣扎着想要拜下。

哎呦,还真拜师啊?

要知道这个时代拜师可不是儿戏,那可真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任打任骂,任你差遣,如果脱离师门,要遭到世人唾弃的,特别是读书人都爱面子,一听说有谁背弃师门,这人以后就别想混了。

大哥,你可是明年的状元啊,而且你日后是要做礼部尚书的,今日成了我的学生,那我以后岂不成为礼部尚书的授业恩师了?

不过也好,既然立志要干一番事业,什么最重要?

人才啊!

幸福来得太突然,张鹤龄忍不住想笑,看着毛宪清真挚眼神,忍住了,他将毛宪请扶回到床上,说道:“你腿上有伤,不要下床,日后就在此地修养,店掌柜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一概费用,为师来出。”

毛宪清闻听此言,眼中竟然转出泪水,拱手行礼道:“学生谢过恩师。”

“好了,你安心养伤吧,等你腿伤痊愈,来寿宁伯府寻我便是。”

张鹤龄说完,带着自己的兄弟离开了,毛宪请在床上叩拜,出了客房,掌柜的点头哈腰迎了上来,说道:“天色不早,两位小侯爷不妨在小店用过晚膳再走不迟。”

张鹤龄还没说话,身后的张延龄却说道:“也好,上等酒菜一桌,快些的,我都饿得不行了。”

掌柜闻言,赶忙去张罗了,张鹤龄和张延龄来到一处雅间,只听张延龄悻悻说道:“大哥,你还真是来道歉啊,我还以为要收拾他呢,来之前特意带了些好东西,没有用到,真是可惜。”

张鹤龄不解地问道:“什么东西?”

张延龄神秘地笑了笑,掏出一包药粉,说道:“合欢散!”

张鹤龄瞪大眼睛,问道:“你带这玩意做什么?”

“大哥你有所不知,这合欢散无色无味,给人下到饭菜中根本无法察觉,吃了以后,不消一时三刻,便会浑身燥热难当,如果不行房事泄掉身上的火气,便会欲火焚身,狂躁不已,甚至失去理智,发疯发癫,直至昏厥。这个过程,啧啧……”

听到这里,张鹤龄一嘴巴扇过去,怒道:“还啧,叫你整日不学好!”

张延龄哇哇大哭,说道:“大哥,这东西还是以前你给我的,只剩了这一包,我平日都舍不得用,今日原本以为你要折磨他一番才带出来的,谁知道你是真心道歉来了。”

张鹤龄将那包药粉夺了过来,说道:“以后不许碰这些东西,听到了吗?”

张延龄捂着嘴巴嘟囔:“为何你碰得,我却碰不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张鹤龄又气又笑,伸出手又要打,口中说道:“你还给我整出谚语来了……”

这时候,掌柜的开门进来,张鹤龄下意识地手垂下,然后在桌子底下摸了个缝隙把药粉包塞进去,自己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这玩意要是让人看见,成什么样子?

掌柜身后是店小二端了饭菜,一见酒菜上席,张延龄也顾不得脸上疼了,甩开腮帮子就吃,张鹤龄只吃了一口,眉头却皱了起来,掌柜的见不对劲吗,忙问道:“国舅爷,可是饭菜不合口味?”

张鹤龄问道:“有一股怪味,又苦又涩,怎么回事?”

张延龄吧唧吧唧嘴,说道:“没觉得啊。”

这几日张鹤龄忙着张罗老爷子出殡的事,吃饭的时候也没仔细品尝,今日坐下来一吃才觉得不对,又问道:“家里的饭菜也是这种味道吗?”

张延龄想了想,说道:“比家里厨子做的还好一些。”

张鹤龄把桌上几道菜都尝了一遍,然后对掌柜说道:“掌柜的,还未请教高姓大名。”

掌柜的忙回道:“国舅爷客气了,小的叫张来福。”

张鹤龄笑了笑,说道:“如此说来,你我还是本家。”

掌柜的在一旁点头哈腰,小心翼翼地说道:“小的能够和国舅爷同宗,实在是三生有幸。”

张鹤龄又尝了一口,然后说道:“你去后厨,抓一把盐过来。”

“啊?”掌柜的有些纳闷,看那玩意做什么?

“我大哥让你拿盐巴过来,你没听到吗?”张延龄一拍桌子,掌柜的吓得一哆嗦,忙去后厨拿盐,张延龄又吃了一口,然后看看张鹤龄,说道,“大哥,这菜也不淡啊,还加盐?”

这时候,掌柜已经抓了一大把盐疙瘩,拿给张鹤龄看。

张鹤伦眉头皱起,问道:“为何不用细盐?”

掌柜的噗通又跪下了,说道:“国舅爷,细盐产量及其稀少,连皇家御厨都不常用,小店去哪里弄细盐来。”

张鹤龄这才想起,明代好像还没有成熟的提炼细盐技术,只有一些天然的细盐,极其珍贵,一般人可吃不到。

想到这里,张鹤龄双眼放光,说道:“有了!”

“什么有了?”张延龄嘴巴里塞满了食物,两眼也放出光来,呜呜地问道,“想好怎么收拾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