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建昌侯 > 第二百六十六章 群魔乱舞

大明建昌侯 第二百六十六章 群魔乱舞

作者:一语不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16 02:57:45 来源:转码展示1

一连几日,京师的商界都在进行一场大地震。

张延龄的“倒台”,令太多商贾倾家荡产,他们本来都是依托于张延龄所创造的秩序来经商,结果在出事之后,京师中的很多货栈被官府查封,他们的资金无法回拢,外债问题扩大,再加上很多人感觉到京师经商的压力,纷纷退出北直隶的商贸体系。

一时间,对于普通百姓的影响也很大,官盐的价格瞬间上涨。

朱佑樘本来严令不得有人在朝堂上提及张延龄的案情,一切要等宁王世子朱宸濠被押送京师之后再说,但随着市井营商环境的变差,很多民生问题体现出来,也不得不拿到朝堂上来说。

“……陛下,如今物价腾贵,若是长此以往的话,就怕京师中百姓的生计……受损……”

周经作为户部尚书,不得不拿出此等事来麻烦皇帝。

这种拿民生问题来进言的,听起来也像是在为张延龄说话,看看,以前张延龄没被抓的时候,京师百姓生活富足安稳,仅仅是张延龄被抓,就让百姓民不聊生……

吏部尚书屠滽走出来道:“户部这是何意?难道说,因为朝廷要严查一个人,就会影响到京师百姓的生计?是否太荒唐了一些?”

周经一脸苦涩之色,却只是摇摇头退回到臣班。

他无法去跟屠滽争,他自然也知道,文官就等着拿张延龄犯罪的事,把张延龄彻底给弄垮,是绝对不容许有任何人替张延龄说情的。

朱佑樘道:“如今京师的官盐……一斤多少钱了?”

一个问题,就让在场的大臣全都干瞪眼。

他们显然不会去了解市井之间的物价,他们作为大明的顶级文臣,其实也是跟普通人的生活脱节的。

周经再走出来道:“回陛下,一斤上好的雪花盐,价格十文钱。”

朱佑樘点点头道:“似乎还可以,比之当初一斤三十几文甚至是四十文的时候,降了很多。”

在场大臣听了这话,不由也松口气,皇帝这意思好像是在说,抓不抓张延龄区别也不大,不至于会影响到国计民生。

“对了周卿家,在建昌伯落罪之前,市井之中的官盐价格几许?”朱佑樘顺口问了一句。

周经一脸为难道:“回陛下,之前一斤雪花盐的价格……从四文到六文不等。”

“嘶……”

朱佑樘深深吸口气。

还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比之之前一斤盐三十几文,现在是降了不少,但比之一斤盐四五文,这算是涨了一倍的价格。

徐溥道:“如今正是夏盐出库之后的出盐淡季,官盐价格上涨,也在情理之中。”

这算是在找补。

很多大臣也跟着在点头。

但朱佑樘沉默半晌,脸色看起来很不好。

刑部尚书白昂走出来道:“陛下,有关建昌伯跟宁王世子暗中来往,图谋造反的案子,如今已有进展,宁王世子今日中午将会被押送到京师,是否由刑部及大理寺提堂审讯?”

白昂忍不住提出这点来,是因为从张延龄被关押之后,他就没见到张延龄的人。

说现在张延龄是犯人,也都知道张延龄被押在诏狱内,可代表朝廷法度的三法司却没资格过问这案情,自然会让那些文官着急。

他们最怕的就是皇帝把大事化小,最后小事化无,然后对张延龄的惩罚不痛不痒,然后张延龄就……回朝?

“朕已着人前去调查此案,诸位卿家不必过虑。”

朱佑樘显然不想拿此案过多在朝堂上说,或者在他看来,这场戏已经结束了,只等宁王幕后的那些白手套自乱阵脚。

文官也别出来捣乱就行。

但现在难得白昂打开话匣,看起来皇帝也没有太恼怒,还不趁机痛打落水狗吗?

刘健走出来道:“陛下,此案已过去有六日,从建昌伯府已搜出脏银赃物数量不等,但这些脏银尚且都未封存到府库中,另有罪者逍遥法外,也请陛下及早将寿宁侯与长宁伯的案子定夺,案既已审结,当以罪罚入之!”

朱佑樘脸色更加不善。

不但要对付张延龄,连张鹤龄和周彧也不放过,文官真是拿鸡毛当令箭,真是不会做事只会给朝廷添乱!

皇帝以前对这些文官的信任,可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现在对他们的失望,却到了与日俱增的地步。

真是当初对这群人有多大的寄望,现在就有多大的失望。

“刘阁老,你是不相信朕派出之人的查案能力吗?别说宁王世子人尚且未到京师,就算他到了,此案还要进一步的审定,谁知道建昌伯所得的钱货,就真的是他从宁王那里得来?难道就不可以是他自己做生意赚来的?”

皇帝也是着急了,居然违背了之前跟张延龄的定策,主动为张延龄说话。

也是他实在看不下去。

但于在场大臣听来,皇帝这又是要“明目张胆”为张延龄辩解,他们好像理解了皇帝只是将张延龄收押而迟迟不见案子有进展,皇帝很可能是想要用时间来让世人淡忘这件事,最后肯定还是想让张延龄逃出生天。

“陛下……”

这次一下走出四五名大臣,都要据理力争。

朱佑樘伸手打断这群人的进言,道:“之前朕的话你们忘了吗?不允许在朝堂上提及此事,朕会给你们一个交待!”

“陛下……”脾气暴躁的通政使元守直不顾皇帝的喝斥,仍旧在争论,“如此枉法之人,陛下您必须要惩戒之!”

朱佑樘怒视着元守直,道:“你莫不是忘了,之前是哪些人在朝堂上信誓旦旦说,建昌伯在西北是谎报军功,甚至还说他可能杀良冒功,那些话……朕犹在耳!”

这话其实就是在警告元守直,你赶紧给朕闭嘴。

之前你攻击张延龄是谎报军功,还表明会承担诬告的责任,后来是朕想息事宁人,才没斤斤计较。

但并不代表朕已经忘记。

现在你居然又跳出来攻击他,可真是记吃不记打。

元守直跪下来,不断磕头道:“陛下,老臣一心为朝廷,并无私心,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昌隆,若是令有罪之臣而不得惩罚,那大明王法不存,朝廷将有乱象,天下也有乱象……”

“够了!”朱佑樘站起身,厉声打断了元守直的话。

朱佑樘知道,自己再留在奉天殿,这群人必然会纠缠不休,拿出死谏的态度是必然的。

就算到时候当朝来个廷杖,也不能阻挡这群人的“决心”,或许这群人就在等他“失态”,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赶紧退朝,不给这些大臣继续进言的机会。

“退朝吧!”

朱佑樘厉喝一声,正要走。

元守直却不依不饶道:“陛下,国将不国啊!”

朱佑樘怒道:“你记住今天的话,若是这次你的断言再有误,可别怪朕对你不客气!”

不怕没事找事的,就怕死不悔改的,明明朕都做了退让,你还不依不饶。

那可就别怪朕回头好好教训你。

元守直一直在磕头,朱佑樘却完全不加理会,就这么径直离开了奉天殿。

……

……

皇帝一走。

在场的大臣面都有苦色。

之前也商定好不要去提这件事,免得引起皇帝跟大臣之间的不悦。

但只是因为话题被打开,现在又有个元守直去死谏,使得事情好像无转圜余地,只能梗着脑袋往前冲。

“徐阁老,您说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那罪臣到现在都还逍遥法外,陛下名义将他收押诏狱,但我看根本就是行保护。”

“他贪赃枉法几十万两,连逆王的银子他都敢收,这不是串谋谋反是什么?”

“或许他才是主谋!”

一群人把徐溥等几个阁臣给围住,似乎皇帝听不到他们的话,他们就只有对这几个阁臣发泄。

毕竟这几个阁臣是能跟皇帝通上话的。

徐溥黑着脸道:“老夫何尝不知其中关节要害?但问题是,建昌伯之前也算是为朝廷做了不少事,而宁王的案子,本身就是他自己查出来的,如今想要令他伏法,是否也要给陛下一些时间?”

“给什么时间?给他转移罪证的时间吗?莫不是阁部的几位阁老,想替那贼子说话不成?”

马上就有人把矛头对准了四名内阁大臣。

谢迁走出来急道:“诸位,你们可知自己在说什么?我等几时有回护罪臣之心?莫不是在罪臣未得惩戒之前,我们先要出内乱不成?”

众人还是不依不饶,差点就要在朝堂上动手。

谢迁还赶紧招呼元守直道:“元银台,您不会看到如此乱象,连句话都不说吧?”

元守直在众人的搀扶下起来,好像现在他才是文官的领袖,而内阁这几位都已经当了叛徒。

“哼!”

元守直轻哼一声,似乎是在表明一种态度。

连话都不说,随即往殿外行去。

“你们真是不知所谓,若是想让建昌伯伏法的,你们继续进言便可,午门外的空地也给你们留着!”谢迁有些生气。

我们阁臣招谁惹谁了?刚才我们好像还站在你们的立场上,去帮忙说事呢。

就在大殿内仍旧在吵闹中,萧敬去而复返,众人随即要过去围拢萧敬。

萧敬摆摆手道:“诸位臣僚,咱家只是奉命前来召户部的周部堂,一同前去查案,涉及到宁王和建昌伯的案子,诸位要探讨什么……不打搅。”

刚才这群人对内阁大臣都敢围而攻之,但对萧敬,他们则没这种胆量。

人家可是内臣,还是东厂提督,除非他们活腻了,回头想被东厂番子天天上门找茬?或是被栽赃诬陷?

周经从人群里出来,作为唯一一个曾为张延龄说话的人,现在那些文官也都懒得去搭理他,似乎已将他隔绝在文官的势力范围之外。

随即周经与萧敬一起走出了奉天殿,看样子不是往乾清宫,而好像是往西华门的方向去。

……

……

“群魔乱舞,真是群魔乱舞。”

走出奉天殿很远,萧敬才带着感慨一般,在那自语。

周经没听明白,走过去问道:“萧公公,您说什么?”

萧敬苦笑道:“咱家在说,那大殿之上,可真是群魔乱舞,这群人也真是……”

或许是想到,周经也是“这群人”其中的一份子,随即没再说什么。

周经也一脸迷惑。

我们都是文官,怎在这位平时跟我们文官交好的司礼监老好人眼里,我们就成了“群魔”?

周经很想问这是要去哪,但他还是不好意思发问。

一直出了皇宫,到了锦衣卫的诏狱之外,他才感觉到问题不太对劲,见萧敬脚步不停,他也只能跟着一起进去。

到了里面,但见是戒备森严的样子,周经只能理解为,这里关押着重犯,不能让重犯逃走。

等到了好像是公堂的一处大房子外,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有人在说话,似是有人在奏报什么,说的也都是宁王跟李士实案子的情况。

周经听得不是很清楚,但隐约能听到,所说的涉及到江南库房等等。

“周部堂,随咱家进去吧,别打扰里面的事情。”萧敬说了一句。

周经点点头,他想到了皇帝之前说的,已经派人去调查此案,只是审案之人并不是东厂督公萧敬,还是令他着实感觉到意外的,难道说里面那位是行锦衣卫指挥使事的牟嚣?

等进去之后,看到正座上坐着的那位,周经瞬间嘴巴都张大。

饶是他经历了很多场面,可此时他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惊骇。

因为坐在那听案情讲述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张延龄。

此时的张延龄手里拿着个茶碗,正有气无力听着东厂番子的汇报,一旁立着的是锦衣卫的人,此时的张延龄虽不是以前的朝服,但也是一身便装,一看就不是来坐牢的。

周经心中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莫非陛下所派出的审案之人,就是建昌伯自己?”

“周尚书来了?快坐,来人,给上座位!”

“这里可算是太简陋了,没什么好招待的,茶水赶紧给奉上。”

“今天找周尚书来,为的是商议查封脏银和赃物的事,担待着点!”

“你这厮还杵着作何?继续说你的,本爵听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