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明皇弟 > 第四章父子情深苦亦深

大明皇弟 第四章父子情深苦亦深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0-21 22:46:39 来源:转码展示1

此刻刚过子时,吃过夜宵,从酒肆里出来,父子俩又在街上逛了一圈,朱祐樘牵着朱厚炜,这才意犹未尽的往回走。zuowenbolan

父子俩路过六科给事中办公的地方,只见那里面依旧灯火辉煌,明显的里面还有人办公。朱厚炜觉得奇怪,便问道:“父皇,这里是什么地方?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在这里办公?”

朱祐樘连忙摆摆手说:“炜儿,这是六科廊,里面都是给事中,朝廷的御史言官。你小声点,惊动他们就完了。”

“父皇,这些人不是你的臣子吗?再说我们只是出去逛逛,或者说是微服私访。您难道还怕惊动他们?”朱厚炜对此十分不解。

“傻孩子,如果让他们知道我们出宫去,第二天言官们的奏章就会像雪片一样飞来,呵呵,你爹我烦都会被他们烦死。”弘治皇帝无奈的说道。

这一刻,朱厚炜顿时心生敬意,他既敬佩父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真正是位仁君,又为父皇的生活感到悲哀。

在这个封建时代,做皇帝其实也不自由,皇帝也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也要受某种规范的约束,雄伟的紫禁城不过是一个富丽堂皇的牢笼罢了,囚徒就是这位皇帝,而且判的是终身监禁。

走出了老远,朱祐樘见他沉默不语,便询问原因,朱厚炜想了想,面对着父亲殷切的目光,他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朱祐樘听到朱厚炜把紫禁城比喻成一座豪华的牢笼,皇帝不过是个囚徒时,不由莞尔一笑。

此刻月上中天,月影瑟瑟,前面正好出现了一个亭子,朱祐樘便牵着朱厚炜的小手走向那个亭子,不知从何时开始,朱厚炜心里没有了过往的抵触情绪,很自然地就把小手交到父亲的手中。

进到凉亭坐下,朱祐樘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炜儿,为父知道你熟读四书五经,懂得很多道理。但这皇帝是不能随便出去的。历史上就有很多反面教材。比如秦始皇,隋炀帝,他们就是因为喜欢出巡,劳民伤财,所以才导致亡国。”

朱厚炜摇摇头,反驳道:“父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这是儒家以偏概全总结出来的歪理。皇帝被禁锢在宫中,是治理不好这个国家的。您想想看,一个不了解自己国家实际情况的人,怎么可能管理好这个国家?”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父皇,唐朝以后,儒家才出现了这种道理。宋朝就深受其害,现在的儒家用秦始皇和隋炀帝这种极端的例子来阻止皇帝出宫,实际上是很无耻的。

他们为什么不去举唐太宗为例呢,远的不说,本朝还有还有我大明太祖,明成祖呢?这些人都是公认的明君,你何曾看到他们禁锢在宫中。

真正的明君都是那些深切了解老百姓疾苦的人,我从来没听说过一个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人,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唐太宗如此、我大明太祖成祖何尝不是如此?更不用说洪武皇帝本就出生于农家。

说这些话的人,无耻就无耻在想尽办法让您和您的子民分开,还美其名曰垂拱而治。呸!这是腐儒最无耻的地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慢慢的控制这个国家,掌控这个国家的舆论话语权。”

朱祐樘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觉得非常新鲜,便引导说道:“吾儿聪慧,那你又说说看,如果皇帝可以随便出宫,碰到一个顽主,有事没事就往外面跑,那不成了扰民吗?如此国家不就乱了。”

朱厚炜本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但他凝视着自己的父亲,看到他不到四十岁,却已经两鬓斑白。看着这个世界唯一真心关爱着他的人,每天呕心沥血透支身体。朱厚炜于心不忍,犹豫了一下,还是违心的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父皇,您可能没听说过这句话,孩儿想告诉您,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不受监督的权力当然会出问题。皇帝如此,文武大臣亦是如此。

人都是自私的,即使这个人再忠君爱国,也会有一份私心在。管理国家不能够靠人去管人,每个人都有**,皇帝如此,大明的文武百官何尝不是如此?

以人管人,制度容易形同虚设,最终将导致腐化堕落。而以制度管人,每个人都会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不是说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但至少概率要少很多。而且出了问题,可以及时整改,继续完善制度。

父皇这些年宵衣旰食,未老先衰。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可任凭着父亲再怎么努力,能力再强,也治理不好这个国家,因为这样的方式不可能长久,是行不通的。

您想想,我大明洪武皇帝精力旺盛吧?想当年洪武皇帝每天忙到深夜,但大明不也一样出了很多问题,贪官污吏又何曾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洪武皇帝用的法子也是以人管人。

再看看您,身体根本无法和太祖相比,这些年下来您衰老了多少?孩儿看着就心疼。这样说吧,一个人再厉害,又能打几根钉?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管理和制度上出了问题。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以完善的制度约束人,这才是治理国家的真谛。经营一个国家好比是经营一家作坊,技术人员就让他创新技术,管钱的就让他负责管钱,做工的就让他做工。

而您就是大掌柜,您的职责是把好作坊发展的方向,抓大放小,掌控监督力量,这样才能够省心又省力。否则您就是累垮了,也不过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管理作坊如此,管理国家亦然。”

朱祐樘听到小儿子竟然说出如此生动而有条理的话,惊讶的合不拢嘴。沉默了半响,朱祐樘试着把李梦阳弹劾张鹤龄兄弟的事情说给朱厚炜听。

朱祐樘问道:“炜儿,父皇知道你聪慧,你也知道你母后有时候不太讲理,面对这种情况。你觉得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朱厚炜想了想,说道:“父皇,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管人例子。如果确有其事,而犯错的人得不到惩罚,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别人就会有样学样。

今后那些权贵们就会以这两个人为榜样,会更加的嚣张,做事就没了底线。最后上行下效,贪腐成风,这样的国家如何可以治理好?依法办事,依法治国,才是管理国家的正确手段。

从另一个角度说,您这是害他们。我那两位舅舅,如果您不想让他们今后断子绝孙的话,您可以继续纵容下去,您终究不能看顾张家一辈子,俗话说,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

也许张家这一代人,因为您的庇护可以继续得意下去。但将来呢,终究会报应在他们子孙后代的身上。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一时的富贵和飞扬跋扈,不过是黄粱一梦。古往今来,多少个这样的外戚家族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我想这也不是母后想看到的。”

沉默了半响,朱祐樘点点头说道:“言之有理!吾儿果然睿智,看破了事情的本质。不过啊,这些话以后你只跟爹爹说,不要让人听去了,否则会替你惹来祸事。“

“父皇,孩儿明白。”朱厚炜点点头。

”炜儿,你今天记住,父皇知道你曾遇有奇遇,或许你来历不凡。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拼命地散布那些流言蜚语,你不要往心里去。在父皇的心中,你朱厚炜就是朕的儿子,不是什么妖孽,永远永远都是父亲的好儿子。

炜儿,这些年朕做的不好,没有好好的关心你。苦了你了,我的孩子!你以后不用在父亲面前装傻充愣,放开你的心扉,好好的活下去。

父皇明白你心中的苦楚。你的父亲也是过来人,也曾经非常的害怕,非常的无助,看不到前途。父亲不想让你也同样的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相信我,你的父亲理解你。“

朱祐樘的确可以理解朱厚炜心中的苦楚,他自己的母亲纪氏,在宫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史(女官名称),她本是广西贺县的瑶族民女,在成化元年瑶民造反失败后,夹带在被俘的几千名男女青年中送来京城。

由于纪氏姿色超群,聪明伶俐,入宫后不几年即通习汉语,从而被命令管理宫中藏书。成化六年秋天,宪宗偶然来到书房,见纪氏长得如花似玉,而且应对称旨,于是喜而幸之,因此有孕。

纪氏怀上朱祐樘,犯了宪宗专宠的万贵妃的大忌,这个女人自己不能生育,也不准别人为皇帝传宗接代,专门残害被宪宗临幸过的妃子和宫女。

纪氏怀孕时,万贵妃曾经留意过她,其他宫女谎说她是病痞,于是被贬居安乐堂。看着已经降生的朱祐樘,纪氏忍痛下了狠心,将他交给门监张敏,让把他溺死。

张敏为人善良,他想到皇上无子,就背着万贵妃秘密哺养朱祐樘。废后吴氏这时正好贬居在西宫,与安乐堂相邻,闻之也往来就哺,从而保全了他的生命。

渐渐地朱祐樘长到六岁,成化十一年(1475)春天,终于走出了安乐堂。一天,宪宗召张敏梳理头发,对镜叹道:“老之将至了,尚无子嗣!”

张敏就把朱祐樘的事情告诉了他。宪宗喜出望外,立即派人把他接来。朱祐樘去见父亲的时候,胎发还未剪除,直垂到后颈,看到宪宗,他依据母亲的交待,扑到宪宗的怀里,大声呼喊“爸爸”。

宪宗揽视良久,悲喜交加,连连说:“这个孩子像我,真是我的儿子啊!”

随即饬礼部定名,并册封纪氏为淑妃。纪妃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厄运,不久就在新居永寿宫暴死。

纪妃之死,有人说是被万贵妃毒死的,也有人说是被她遣人勒死,由于宪宗没加深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母亲的去世,使朱祐樘极为悲伤,神情犹如成人一般,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年的十一月,朱祐樘被册立为太子。随后即位,是为孝宗。

……

朱厚炜听到父皇突然对他吐露心声,先是一愣,然后眼圈红了,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快十年了!他一直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孤独。他害怕别人知道他的来历。每天活在惶恐和不安之中。更难熬的是那心灵的孤独。

即使他上辈子活了那么大的年纪,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也忍受不住这份令人窒息的孤独。说实话,这种孤独比坐牢都痛苦。真的真的很痛苦!

他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只能像一个幽闭症一样关闭自己的心扉。一个人,哪怕你再坚强,再是个硬汉,也总会有脆弱的时候。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只是未到伤心处。朱厚炜被父亲的理解和包容感动到了。孤独和委屈让他的眼泪仿佛决堤的洪水宣泄出来,怎么忍也忍不住。

朱祐樘紧紧抱住轻声啜泣的小儿子,也是老泪纵横。他哽咽着说道:”哭吧,哭吧!哭出来兴许会好受些。这些年,爹爹知道委屈你了!不要记恨你的母亲,她是一个妇人,那天的情形,是个女人都会害怕,你要理解她,原谅她。

她毕竟是你的母亲。朕相信她还是爱你的,只是心里害怕,不敢与你亲近。爹爹才不管这些,不管你曾是何方神圣,哪怕是妖魔转世,爹爹都无所谓。

你也无需去跟任何人解释你的来历,阿爹也不想知道。从今往后,你无需再隐藏你的聪慧,要堂堂正正的活在阳光之下。

你永远要记住,你就是朕的儿子,我朱祐樘的嫡亲儿子。朕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你!没有谁可以伤害朕的儿子。记住了吗?”

“嗯,孩儿记住了,父皇!”

朱厚炜泪如雨下,早已泣不成声。前世他虽不是孤儿,但父母早逝,十几岁他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抚养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他上辈子从来没有体会过这份如山的父爱,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而今天朱祐樘身上,朱伟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父爱,沉重而深远,这如何不让他感动。从这一刻起,他真正把自己当做朱厚炜,朱祐樘就是自己的父亲。

此刻,他是如此深深的眷恋着这份父爱,这个并不强壮的体魄,给了他无比的温暖和安全怀抱。朱厚炜在他的怀中尽情的宣泄着压抑了近十年的眼泪……

月光照射下,今夜显得无比的光亮。月光照着树,树成了银色;照着草丛,草丛成了银白色;照着地,地成了银白色,整个世界变得的洁白无瑕,显得格外的圣洁。

世界都被这银白的月光所笼罩着,父子俩温馨的这一刻,也被这无暇的月光笼罩着,宁静而悠远,这世界越发的显得朦胧。

……

第二天,朱厚炜很早就醒来了,他发现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床上,盖好了毯子,挂好了蚊帐。这一切显得如此的美好,可惜他根本不记得后来发生的事情。

这具身体毕竟不到十岁,昨晚游玩和感情的宣泄,让他非常的疲惫。哭泣中他竟然不知不觉的睡了过去,在父亲的眼里,那个时候他才像一个真正的小孩。

回想昨夜的一幕幕,朱厚炜的心中既甜蜜又苦楚。想想弘治十八年,这位历史上最善良的皇帝就会离开人世,他真心舍不得如今他深爱的这位父亲。

也许戒除了极乐丹会让父皇活的更长一点,但这远远不够。朱厚炜真的舍不得让这样的好人过早的离开他眷恋的家人,不为他自己,为了那个天下第一纨绔子弟朱厚照,他也应该做点什么……

一大早起来,弘治皇上朱祐樘就呵欠连天,仿佛熬夜熬了一个通宵,这也难怪,昨晚上回来的太晚,他就宿在了乾清宫,可惜的是他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到下半夜才勉强睡了一会儿。

刚刚洗漱完毕,就听长随王玉进来报告,说二皇子在外求见。朱祐樘感觉到有些奇怪,这天刚蒙蒙亮,这孩子怎么就跑来了,难道出了什么事?想到这里,他赶紧让人带他进来。

朱厚炜规规矩矩的跪下磕头,口称:“儿臣叩见父皇,父皇早安!”

朱祐樘赶紧扶起朱厚炜,埋怨道:“炜儿,昨晚上睡得晚,怎么不多睡一会?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像爹爹一样熬夜。你这么早过来有什么事吗?”

“禀父皇,孩儿的确有事,希望父皇答应儿臣的请求。”朱厚炜规规矩矩的回答。

听到小儿子有事相求,朱祐樘反而非常高兴,这孩子从小就没提过任何要求,简直就不像个孩子。

他赶紧问道:“炜儿,你尽管说来,只要为父做得到,朕都答应你。”

“谢父皇。儿臣有一套拳法,名曰太极拳,孩儿恳请父皇跟我学会这套拳法,今后每天早晨必须练习小半个时辰。父皇金口玉言,可不能反悔。”

“炜儿,可父皇身体羸弱,恐怕学不了什么拳法。难道这拳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父皇,这套拳法非常适合身体羸弱的人提高身体素质,只要长期坚持练下去,可以延年益寿,祛湿除病,增强您的体质。”

“哦!竟然有如此拳法。那行,今天为父就跟你好好学学。”

“谢父皇!父皇我先练一遍给您看,注意听我的口诀。”

只见朱厚炜摆出一个太极起手式,然后慢慢的练起来,口中跟着念出口诀:“练拳练身练肌筋,练气练性再练心。心是思维心是令,力是果时心是因。

心急心悸拳之忌,平心静气力出真。用心练拳好懂劲,心中有数作用深。

招手不怕力量小,就怕遇劲半秒晕。拳打万遍也是臣,脾气心性拳之君。

天地变易道不变,任何事物都有根。心嫉心狠求末技,平心静气得其真。

练到心死是佛境,淡薄仇恨不求恩。每逢大事能忘我,胸中撂下乾与坤。”

很快朱厚炜练完了一组入门的太极拳,朱祐樘看完连连点头,笑道:“吾儿这套拳法的确很有禅意,果然非同凡响。就是这种慢吞吞的速度吗?”

“不错,这套拳就是用这种方法练习。总共有六套,请父皇跟我一起练习。”

也许是年幼时受太监的影响很深,朱祐樘其实有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他有热衷于斋醮、修炼的缺点。迷信神佛,自己的这个儿子当年在他眼前起死回生,更加加深了这一点。

在他的心目中,朱厚炜教给他的拳术肯定是好的,而且这套拳术看起来就有几分禅意,更是让他喜欢,学习的非常认真。

练习了半个时辰,即使还不太熟练,或许还有心理的因素,朱祐樘觉得特别的神清气爽。他忍不住赞道:“太极拳果然不凡,此乃神仙拳法也。”

朱厚炜又好气又好笑,知道父亲又想到的那些神神佛佛,他也不揭破,只要他勤加练习就可以。为了防止父皇再次吃什么丹药,朱厚炜故意装作很严肃的说:

“父皇,这太极拳必须每天坚持练习,总共有五套拳术,父皇需要循序渐进全部学会,还有千万不要服食任何丹药,人间并无仙丹,只有夺人命的毒药。切记切记!”

“嗯,炜儿,父皇听你的,一定勤加练习。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父皇要去办公了。”

“儿臣告退。”

走出乾清宫,朱厚炜心情非常畅快,凭着朱祐樘的毅力,他肯定会坚持下去的,这样,这位仁慈的皇帝可以多活几年,大明也少几年的动荡。

心里想着这些心事,他没有注意到已经到了太子的东宫附近。突然间,道路旁边的林子里一道黑影闪出,把他吓了一跳,朝后连退几步,摆出了一个防御姿势。

朱厚炜定睛一看,这竟是一条硕大的藏獒,这条藏獒足足有一百多斤,长得膘肥体壮。只见这条巨狗眼睛里冒着凶光,呲着牙向他逼一步步逼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