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风流 > 第691章 正德大婚

大明风流 第691章 正德大婚

作者:大苹果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11 07:57:54 来源:转码展示1

大明正德皇帝要大婚的消息于十一月下旬的朝会上昭告天下。一时间,朝野上下,各地官府都积极的行动了起来。

这当然是一件大事,而且是早就应该办的一件大事。事实上自朱厚照即位之后,催促皇帝大婚立后的奏折便接连不断。皇帝不大婚,这不仅是后位空虚,六宫无主的问题,更是关乎国本延续,国祚绵延的大事。

当然,对于正德朝的大臣们而言,也抱着一个想法。那便是,皇帝或许大婚之后,便会收敛一些他的荒唐行为。便不会再在豹房之中跟那些刘瑾搜罗进宫的寡妇人妻青楼红牌们胡乱鬼混。

有些人其实很担心,豹房里的女子都是一些身份低贱的女子。若是怀上了龙种,生下了皇子的话,甚至将来还继承皇位的话,那岂非是大明之耻。

好在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当然,还有人认为,皇上之所以胡来,便是身边缺少贤妇规劝管束。若是大婚了,有了皇后,或许便可收敛些。皇后若是能加以规劝的话,那么枕头风也许比臣子们的奏折还管用些。

无论如何,不管怎么说,皇上大婚的事情总是一件大事,一件大喜事。对大明朝的文武官员而言如此,对大明朝的民心稳定也似乎是件好事。

因为这件事很是仓促,朱厚照又说要在年前完成大婚典礼。再加上大臣们也担心皇上反悔。所以,一切事务都在加速进行。

礼部是负责这次大婚典礼的主要部门。对于礼部官员而言,这也是他们难得的能够趾高气昂当仁不让的站在聚光灯中心的位置的机会之一。所以,他们绝对不肯浪费这次机会。

虽然朱厚照下旨说,让寿宁侯和建昌候两位国舅参与此次大婚典礼的筹备。但在大婚筹备的一开始,礼部尚书李杰便告诉张家两位侯爷,这次大婚典礼的事情,将由礼部全权安排。请两位侯爷无需多操心。

寿宁侯张鹤龄当时便要翻脸骂人,但张延龄却愉快的答应了李杰的要求。这当然不是张延龄怕这个礼部尚书,而是这件事他本就没打算去参与。这种繁琐的礼节**务,张延龄是根本不愿意操心的。更别说礼部那帮人好不容易逮到了能够风光的机会,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自己又何必去抢这份功劳?

张鹤龄见弟弟如此,便也只得当了甩手掌柜。事实上,他也是乐的清闲的人,只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罢了。张延龄不坚持,他便也没有了坚持的动力。毕竟现在想要闹事,一则不合时宜,二则还得看自己这个弟弟的脸色。

因为如此,张延龄得以在上上下下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抽空去了西山庄园的野狗岭兵工厂几趟,和徐杲等人进行了几次佛郎机炮仿造和改进的会商。

关于佛郎机炮的仿造和改进,倒也和徐杲等人形成了一些共识。徐杲也于腊月初开始了正式的仿造和试铸工作。

皇帝的大婚,其实说起来跟民间百姓的结婚的流程倒也大同小异。只不过在礼节上更加的繁琐和隆重。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迎亲这些都是要做的,只不过更加的隆重和排场。

朱厚照要迎娶的皇后便是之前早已选定的夏氏,那是中军都督府同知夏儒的长女。虽然朱厚照并不喜欢夏氏这种类型的女子,但是他也知道,娶皇后自是要娶家世清白,别人都认可的。而不是合自己心意的那些豹房中的狐媚女子。

黄道吉日早已拟定,腊月十八便是大婚的正日子。消息也早早的昭告天下。各地的皇族亲王郡王们也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赶紧往京城赶来参加婚礼。

礼部和钦天监,内廷的各相关司监,朝廷各衙门的相关人等也都开始了忙碌的准备工作。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临近,各项准备工作都到了最为繁忙的时候,张延龄也不得不参与其中,帮着操持一些事务。礼部上下人等已经一个个累的跟狗似的,这时候张延龄带着人手来帮忙,李杰等人也不反对了。

总之,闹哄哄忙碌碌,终于迎来了大婚的正日子。

腊月十八清晨,张延龄一早便进了宫。此次他负责和一名礼部侍郎指点皇上的一言一行。因为今日大婚,皇上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甚至要按照规定的每个吉时的时辰来行动。

大婚前一天晚上,朱厚照还在豹房里过了一晚上,享受了他的最后一晚上的名义上的单身生活。所以张延龄进宫的时候,皇上还在琼华岛的豹房里熟睡。

礼部侍郎曾乘之正急的不知所措。他适才进去请皇上起床,被朱厚照劈头丢过来一只鞋子,吓得抱头鼠窜出来。旁边的侍卫和内侍不但不帮忙叫醒,还在一旁笑。

见张延龄到来,曾乘之赶忙上前行礼,说了情形。

张延龄可真的急眼了。冷目招手叫站在旁边的几名内侍和侍卫过来。

几名内侍和侍卫还嬉皮笑脸上前行礼叫侯爷,张延龄跳起身来一人赏了个大嘴巴子,厉声骂道:“你们这群狗东西,皇上今日大婚,如此重要的日子,你们居然昨晚还让皇上留宿豹房,搞得爬不起身来。你们这帮该死的东西,都不知阻拦?文武百官都在奉天殿前等着皇上御驾,迎亲的王爷和队伍都等在午门外等着去接亲。天下老百姓都等着皇上大婚礼成的喜讯。你们这帮狗东西是故意这么干的是么?故意让皇上闹笑话,被天下人看不起是不是?今日不把你们这帮狗东西好好的教训一顿,便对不起大明的列祖列宗。”

张延龄一边叫骂一边拳打脚踢,几名内侍侍卫捂着脸被打的鬼哭狼嚎,连声哀求。张延龄翻来覆去的打骂,言语中将责任又往刘瑾等人身上引,说刘瑾这帮内廷之人失职,回头定要会同朝廷文武官员上折子弹劾问罪云云。

屋子里睡着的朱厚照被外边的大骂声惊醒,本想发怒,却听着张延龄的那些言语,自己也觉得有些羞愧。于是爬起身来走到门口。

“莫吵啦,伺候朕更衣。”朱厚照叫道。

张延龄忙使眼色,曾乘之赶忙上前磕头,命人将准备好的大婚礼服侍奉朱厚照穿上。心里却对张延龄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位建昌候爷的办法可真是巧妙,他可不会像自己那么蠢跑进去请皇上起床。他故意在外边喧哗打骂内侍侍卫,一来惊醒皇上,二来将责任归咎于这些侍奉皇上的人身上,避免皇上难堪。三来,痛陈利害,甚至扬言要联合群臣弹劾刘瑾。

皇上再任性,怕也得自己乖乖起床了。

事实上谁都知道,今日大婚,昨晚就算是刘瑾也不敢让皇上熬夜熬到爬不起身来的。这定是皇上自己任性而为。但是点明了皇上尴尬,用这种旁敲侧击的方式显然更让皇上能下得了台。

终于,辰时时分,张延龄和曾乘之将睡眠不足的朱厚照迎到了奉天殿上。

接下来便是祭祖拜皇太后,之后便在礼乐声中接受百官朝拜,赐节、金册、金印等物给迎亲的大臣。礼部尚书宣读册封诏书,宣布迎亲队伍出发去迎皇后。

迎亲的人员也很讲究,要选皇族之中两位儿女双全之人当迎亲使者。让张延龄意外的是,礼部尚书李杰宣布的迎亲正使居然是宁王朱宸濠。张延龄这才意识到朱宸濠其实应该早就到了京城了,只是一直没有公开露面。两个月前在广州的时候,便从卢正方庄园的那次夜探之中听到那庄园管事说的话,说什么王爷要进京,要选礼物送人云云。那王爷便是朱宸濠无疑。

朱宸濠上前行礼的时候,站在朱厚照身旁的张延龄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这位大名鼎鼎的宁王爷。宁王朱宸濠相貌堂堂,面目英俊,人也很年轻,看样子不过三十许人。养尊处优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颇有亲和力,一点也不像是自己想象中的那种样子。

朱宸濠自然也早知张延龄是谁,两人目光交错的刹那,张延龄真真实实的感受到朱宸濠目光中的寒意。

迎亲队伍带着銮驾金册金印凤冠霞帔,仪仗鼓乐奏起,浩浩荡荡前往迎亲。夏家众人早已在府门前等候,又是一番繁文缛节之后,吉时一到,夏氏登上銮驾,一路吹吹打打鼓乐齐鸣,从外城上御道,经正阳门而入,从皇宫正门进宫,直抵奉天门。

太监宫女们夹道欢迎,抵达奉天殿之前,迎亲使者还节复命,之后命妇诰命郡主夫人等女子陪同皇后銮驾至坤宁宫。彼时朱厚照等人已经在坤宁宫等候。在礼部尚书李杰的主持下,吉时交拜天地,完成这大婚之礼。

这之后,诏书下达,宣告大婚礼成。之后全城礼炮爆竹齐鸣,鼓乐龙灯满城庆贺,有司派发喜饼,喜糖,全城同喜。

喧喧闹闹的一整天,热闹隆重的皇上的大婚终于尘埃落定。

张延龄虽然只是陪着朱厚照跑来跑去,但也累的够呛。自己娶妻纳妾都没这么累过。关键是规矩特别多,礼部官员拿腔拿调,一步不能错,一点也不能马虎。这帮家伙好不容易逮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当真是一个个兴奋之极。众人也都只能配合,被这帮人好好的过了把瘾,做了一回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